【骨干教师成长之路(三)】谭晨: 矢志为学,月中丹桂自扶疏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三马路小学

“身教重于言传”,这是我一直鞭策自己的话。2014年我来到东三这个大家庭,怀揣着对教育的满腔热情踏上这三尺讲台,用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br>  从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担任起班主任工作,对于当时年轻的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很幸运的是能和毛莉莉老师搭班,在我不知所措时她会耐心地教我,怎样处理班级事务,怎样处理突发情况,和她搭班的这4年使我成长很多,她是我的师傅,也是我的长辈、家人、闺蜜,可以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的。 接下来,就数学课堂而言,具体的来谈谈我是怎样成长的。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熟读课标,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把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在课堂上我也会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更重思维的拓展、语言的表达、问题的争论、以及要有自己的想法。<br> 对于高年级学生管理这个方面,我也是慢慢摸索出一些管理方式的。首先就是给予学生充分地信任,要相信他们能处理好班级事务,能担任好班干部,能够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其次是培养,成长是需要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出错,可能会考虑不周,甚至会搞砸,但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去教他们举一反三,随着时间的流逝,你能看到他们的成长;最后就是放手,给予他们“权利”,给予他们“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怎么处理这个事情,怎么布置这个任务,不要给太多的限制,也不要害怕他们做不好,他们会给到惊喜的。<br>对于这次骨干教师的评选,总体来说我是非常幸运的,这里我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br>一、积累<br> 我们在赛课时都会非常精心的去设计,去准备。这里我想分享的是平时也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的机会,积极准备,包括学校每学期开展的公开课。这不仅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积累。就拿上学期的优质课来说,从笔试到赛课时间非常紧张。若当下临时去找一节新的课,再去备课可能整体结构都拉不下来,更不要说这节课的精彩程度了。在这种情况下去选一节新课参赛不太现实,此时我就想起了上学期在学校讲的一节公开课。由于当初准备的就比较充分,因此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节课,并在周末的两天对这节课再次进行了一些修改和打磨,周一又请张登科主任来听了我的课,得到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能让整节课提升格局的调整,第二天试讲了一遍就去比赛了。整个过程对我来说还算是比较从容的,所以把功夫下在平时,认真对待,认真积累,总会有提升的,可能也是会有惊喜的。<br>二、尝试<br> 第二个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关键词就是尝试,要勇于尝试,相信自己。一直都觉得骨干教师要求很高,离自己很遥远。而这次骨干教师的报名,是在我本身状态很不好的那段时间里,先不说报名的条件,就我当时的身体状态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这里要感谢刘校长对我的支持和鼓励。当时收到了她的消息询问我当下的身体状况,鼓励我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去报名。她说:“把握住机会,不迈出第一步永远不会达到目标的”。非常幸运地是在面试的时候我的状态已经好了很多。一路走下来,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困难,所以如果不去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br>  其实今天分享的这些也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小小的感悟吧,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的培养,我的成长离不开东三每一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大家在工作中都是脚踏实地教学、关爱学生、关心同事,我们的相处就像一家人一样,和谐、融洽。正是这些榜样的力量,给了我成长的方向。也正是因为身处在这样的集体中,我才能够有现在的成长。我就像是东三的一粒小滴水,是在每一位老师的帮助下,才能映射出一点点色彩。当然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