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中《捕蛇者说》注释的错误

学韬(海歌)

<p class="ql-block">《捕蛇者说》一文注释“尔”之我见</p><p class="ql-block">云南永胜县梁官中学/杨海清</p><p class="ql-block">“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材语文六册《捕蛇者说》中,“尔”的注释,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第一版,第226</p><p class="ql-block">页。</p><p class="ql-block">该文注(15)一全句为“非死则徙尔”。(15)[尔]同“耳”,罢了。</p><p class="ql-block">“耳”是“而已”的合音,表示仅仅如此,不过如 此的语气。有时用“尔”或直接用“而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罢了”。例如:</p><p class="ql-block">(1)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驴))--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2)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狡猾的兔子为自己营造下三个窟窿,只不过避免它的一死罢了。</p><p class="ql-block">(3)止增笑耳。(蒲松龄《狼》)--只不过增加人们的笑料罢了。</p><p class="ql-block">(4)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林嗣环《口技》)--只不过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罢了。</p><p class="ql-block">然而,“耳”(尓)通常还可以表示类似“也”、“焉”、“矣”等所表示的语气。可译作“了”、“啊”或不译。在句末表示陈述、判断语气。例如:</p><p class="ql-block">(1)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司马迁《淮阴侯列传)-一般将领容易得到,像韩信这样的将才,在国人中没有第二人。</p><p class="ql-block">(2)臣多多而益善耳。(司马迁《淮阴侯列传》)-对我来说越多越好。</p><p class="ql-block">(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陈涉世家》)--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p><p class="ql-block">(4)此教我先威众耳。(同上)--这是教我先威伏众人啊!(5)我新鬼,故身重耳。(干宝《宋定伯捉鬼》)--我是新鬼,所以身体重。</p><p class="ql-block">从以上“耳”(尔)的用法举例可知,“耳”(尔)除了表示仅仅如此”、“不过如此”,相当于现代汉语“罢了”的语气外,还可表示相当于“焉”、“也”“矣”等肯定判断的陈述语气。“非死则徙尔”一句中,“尔”的用法当属后者。即:</p><p class="ql-block">[尔]同“耳”,可译作“了”</p><p class="ql-block">句中的“尔”相当于陈述语气“矣”,教材中却注作“罢了”。比注有悖原文本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文收录于大型教育文献《语文教研成果集成》第665页</p><p class="ql-block">1999年.丽江永胜梁官中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