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闲谈上谷郡</b></div> 人们时常争论上谷郡的郡治在什么地方,其实忽略了一个事实,上谷郡作为地理概念,其控制区域是变化的,大致是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变化的。<br> <b>气候因素的影响</b>。<br> 根据竺可桢的研究,我国气候历史变化大致是:我国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温度比现在要高,东汉时期趋于寒冷,6世纪上半叶的温度比现在低。7世纪中期气候比现在暖和,特别是唐朝,当时长安周边梅花盛开,有柑橘生长。十二世纪中期天气加剧转寒,太湖结冰,可以行车,北京重阳节曾经下大雪,以致于北宋王安石在《咏红梅》中嘲笑北方人:“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十二十三世纪是比现在冷的时期。1470—1520年气候是寒冷的,到了1550—1600年 是气候相对比较温暖,1620—1720年又是较冷的时期,1720—1830年间又是暖冬,1840-1890年是寒冬,之后天气转暖。金刘迎在写宣化诗时,当时宣化的气温要比现在低的多,宣化的繁华尚且如此,那么秦汉、唐及明朝的大部分时间,平均气温比目前要高,应该是气候宜人的。1230---1260年的气候突变,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现代气候特征,由此时期开始,各种旱涝灾害特别是大洪涝灾害空间频率分布的走向与400毫米等降水线日趋吻合。400毫米等降水线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这条线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以西是唐代边塞诗描写的景象,那里是游牧民族粗犷、豪迈、辽远的风情;以东则是农耕文明主流的的小巧玲珑、秀美细腻和略显局促的景象。</h1> <h1> 但是这条线是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的,从春秋时期到南宋,这条县逐渐向东、向南平移,形成今天的格局。宣化正处在400毫米等降水线上,所以注定了宣化的二者兼具的边塞风情。既然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割线,也是两种文化冲突最集中的地方,有冲突就有战争,从中原政权角度看,敌人主要是来自北部的敌人。敌人在北面,城市选址北面要有险可倚,便于据险固守。同时北半球的冬季以西北风为主,需要有山抵御来自西北方向遥远草原的狂风。所以城市最好选址在谷中。<br> <b>地理地貌的影响。</b><br> 战国时期燕国首设上谷郡。《史记·匈奴传》记载,秦昭王时,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後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馀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於匈奴。”《宣化府志·订误》记载:“燕置上谷郡,治宁城,在今怀来县境内。”于古无考。宁城大约在今万全境内。即,燕国上谷郡在怀来、在万全无史料依据。</h1> <h1> 前汉斗辟县之造阳,即今天的赤城县。《前汉·匈奴传》:汉弃斗辟县之造阳,《匈奴传》赞:汉弃造阳之北九百里。师古注:造阳,上谷地,斗绝也;县之斗曲入匈奴界者,其地造阳也。<br> 宣化古称上谷郡。王隐《晋书地道志》曰:郡在谷之头,故因以上谷名焉。《前汉书•梅福传》记载,代谷者,恒山在其南,北塞在其北,谷中之地。上谷在东,代郡在西,是其地也。宣化地处冀西北山间盆地至宣化盆地的北缘。宣化盆地是一个典型的新生代山间河谷断裂坳陷盆地,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展布。宣涿怀盆地中,宣化在最西侧。遏制从蒙古高原南下的东胡,又控制从桑乾河北上借道奔东行的赵国。在此设郡治,西南可防占据代地的赵国,北可抗东胡等匈奴。上谷郡在宣化,但是中原政权的北部边界却在包头--辽东一线。<br> 秦、西汉、东汉初上谷郡治在那里?《水经注》记载“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置上谷郡。”很多人在引用时,往往会加上前一句“圣水出上谷,故燕地。”圣水,流经今天的北京房山良乡镇,当时属于同时设置的广阳郡。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谷郡面积远大于燕国的上谷郡包括了原赵国的代地,上谷郡治在沮阳。据《水经注》,沮阳城在大翮山之东南二十里。大翮山即今之大海陀山,则沮阳城在延庆范围内。《水经注》又有:“湿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则此地就是今天怀来大古城村一带。“清夷水又西径沮阳县故城北,秦上谷郡治此,王莽改郡曰朔调,县曰沮阳。阚駰曰:涿鹿东北至上谷城六十里。”清夷水即妫水,《畿辅通志》亦称:(怀来)县本汉之沮阳,为上谷郡治。所以又引来怀来和延庆之争。</h1> <h1> 史料明确“上谷郡治在沮阳”,但没有说起始时间,所以只能理解为曾经设在沮阳。并不能排除曾在宣化。<br> 举个例子,许多人都把北京昌平认为是汉朝设置的县。其实,汉朝的昌平在今天的阳原境内。《耿弇传》云“父况为朔调连帅,弇谒光武于卢奴,请归,发兵以定邯郸。因从光武至蓟,光武官属皆不肯,曰:死尚南首,奈何北行入囊中?”注云“渔阳、上谷北接塞垣,至彼路穷,如入囊中”。《水经注》亦云“使者入上谷,耿況迎之于居庸关”。《寇恂传》则称“迎之界上”。山北为谷中,故曰入,入谷中者必取道居庸关,故迎之于居庸。则可推断,上谷郡地在太行山之北,燕山之西南。《宣化府志》“所谓囊中者,以谷地四塞茹囊耳,今昌平西北依山,而东南平衍,乌得以囊中拟之?且卢奴为今之真定,蓟为今之顺天,顺天至今昌平视真定至顺天为近,光武之至蓟为昌平计耳。惟昌平在山北,故其难、其慎,如此今则朝发而夕至矣,官属可从光武。”《水经注》所谓昌平县者,其西则有阳原及东安阳县城,其东则有桑乾县城,又其东则有鸣鸡山,又自东而南则有居庸关,后人欲求汉之昌平,自当合阳原、东安阳、桑乾、鸣鸡、居庸诸地之间以定为汉之旧疆。因此《宣化府志》在西宁县境,据蔚县近年考古发现,昌平故城在蔚县与阳原接壤的吉家庄境内。而《汉书》是唐朝人所作注,称“汉昌平在唐幽州之东南”。尽信书,不如无书。</h1> <h1> 刘秀为何要来昌平?因为“上谷突骑天下雄”,而汉昌平所在的顺圣川,自古是古牧场,魏晋南北朝时期后燕慕容家、明朝都曾在此牧马。《耿弇传》云:“弇走昌平就况,况乃使寇恂东约彭宠,各发突骑二千匹、步兵八千人,弇与景丹、寇恂及渔阳兵合而南。所过击斩王郎大将、九卿以下四百余级,定涿郡、中山凡二十二县,遂及光武于广阿。”<br>《水经注》本有二昌平,其在阳原、安阳之东、桑乾之西者则曰“昌平县”;其在军都之东者则曰“昌平水”、“昌平城”,县则曰“平昌”而非“昌平”。王莽之长昌,其于平昌县也,只称昌平城而已,本以昌平水得名。在今阳原地者为汉之昌平县,居庸关南之昌平州则东魏天平中乔置之邑,乔置之先则谓之平昌。<br> 汉朝上谷郡辖县15个,放弃长城之外土地900里,但长城之内仍是汉版图。从今天山西界到居庸关,如果郡治在延庆或怀来,到此则“路穷”,那西部的昌平、桑乾、阳原,西北的龙门、赤城等县就无从谈起。再说从居庸关向西,延庆、怀来、涿鹿、昌平(汉)都不在谷之尽头,所以,上谷郡郡治到东汉初一度就在宣化。</h1> <h1> 西汉时,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围困于大同白登山,蔚州一度也曾被匈奴占领,上谷郡在双方拉锯战中,被匈奴攻陷的可能性极大,地方沦陷了,但地方政权不能丢。历史上有个词叫“侨置”郡县,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用其旧名,这类郡县被称为侨置郡县。上谷郡郡城被占,政府搬到它处办公,在那个时期是历史常态。<br> 北魏年间,上谷郡东移。三国时期,上谷郡属魏国,仍属幽州,移治居庸县。晋太康三年,分上谷郡置广宁郡,上谷郡统县二,户四千七十,归治沮阳县。《魏土地记》曰:沮阳城东八十里有牧牛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沧河之上源也。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庙。沧河又西径居庸县故城南,魏上谷郡治。昔刘虞攻公孙瓒不克,北保此城,为瓒所擒。当时的宣化,据《宣化府志》记载属后魏,为燕州广宁郡广宁县。《水经注》:下洛为魏燕州广宁县,广宁郡治。宣化已经与上谷郡无关。</h1> <h1> 唐上谷郡在易州。据《新唐书·地理制》,易州上谷郡,户四万四千二百三十,口二十五万八千七百七十九。县六:易,容城,遂城,涞水,满城,五回。隋朝末年,各地豪杰纷纷揭竿而起,起家原上谷郡的须拔、宋金刚等卷入纷争,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蔚州兴唐郡本隋雁门郡之灵丘、上谷郡之飞狐县地。唐初没突厥,武德六年置州,并置灵丘、飞狐二县,先后侨治阳曲、繁畤、秀容(故北恒州城),贞观五年破突厥,复故地,首设在宣化深井镇,后还治灵丘。宣化城是雄武军治所,唐末设武州,辖文德县。赤城的小雕鹗是广边军治。上谷郡与历史上的宣府亦无关。<br> <b> 考古发现的支撑。</b><br> 随着玉猪龙、祭台等红山文化的考古发现,宣化地区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文明传播的重要节点。<br> 春秋时期,中原人口少,在今天的中国的北部是山戎人的活动区域,在宣化大王川一带,山戎遗址屡见不鲜。战国时期,在大王川小白杨等处出土的青铜器,明显带有鄂尔多斯草原文明的特色。宣化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br> 无论是怀来与延庆上谷郡遗址发掘,发现的汉朝墓葬较少,而宣化城内东北角,及城外东部均有大量汉朝墓葬群,曾出土完整的“千秋万岁”汉瓦当。希望考古能有新发现。</h1> <h1> <b>古代宣化建城的优势。</b></h1><h1> 宣化盆地,从西北至东南方向展布,中心部位有洋河自西向东南穿流而过,盆地四周群山环抱,南有娘娘山、黄羊山,北有烟筒山,东有尖草顶、大北山等。最高点烟筒山海拔1023.2米,最低点洋河畔海拔591米。区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逐渐倾斜。</h1><h1> 宣化城北面靠山,南面有河,所谓“前照后靠”。</h1><h1> 宣化的北山是城市的主山,距离城大约5里,如果太近,山一旦被占领,则可居高临下攻城。宣化距离洋河则要近很多,关城的南墙在宣化饭店--军招一线。但也是5里左右,河北岸的岸址变化一直不大,因为上游来水为西偏北,历来冲刷的是洋河南岸,尤其洋河桥一带,南岸一直在南移。宣化城选址在一个缓坡上,城北因距山较远,可以减缓了上游来水的速度。南面虽距洋河较近,但即使发洪水也不会灌进城中,或阻碍城中排水。从防御角度看,敌人完全无法做到水淹宣化城。</h1><p class="ql-block"><br></p> <h1> 水又是宣化天然屏障。<br> 所谓城池,就是城外要有护城河。站在北山上宣化城尽收眼底,周边的河流象一口大钟把宣化城层层罩护着,大钟的外侧是连绵的群山屏列四周,是风水天成的宝地。<br> 洋河是宣化的主要河流,由西向东横亘在宣化城南五里处。洋河是永定河的上游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的东洋河,汇合发源于山西马邑的南洋河、西洋河后称洋河,从宣化城南经过,在宣化盆地东部的响水铺流出区外,在怀来县夹河村附近与桑干河汇合。<br> 靠近城西的柳川河,古称柳河川,发源于大白阳之北三十里的崇礼县南部,西流,从内蒙古高原边缘的坝口,东南流入常峪口北的山间峡谷,支流是源于葛峪堡东三里的响泉水西南流,在常峪口村西附近汇合,沿山间谷地西南流,称为盘长河,与清水河在四方台村附近汇合后,始称柳川河,由北向南流至宣化城北后,又绕城折西转南汇入洋河。<br> 东面:小泡沙河:位于宣化城东门外,发源于宣化城北的草帽山和奶奶怀山。两条支流自北向南贯穿城东北山区和丘陵地带,在宣化城东南汇合后,沿着校场东侧向南注入洋河,本来是季节性河流,在古代该河在城北镇虏台以北经由人工渠道与柳川河沟通,使之成为宣化城北面广灵门以东及宣化城东侧的护城河。泥河也就是《水经注》记载的古黑城川水,发源于大王川庞家堡、关底一带,支流众多,自宣化关子口,西南流四十里,称为龙羊河,在侯家庙村东与季节性河流大泡沙河会合后,由北向南汇入洋河。再往东,东西深沟均有北面山地的洪水南流,注入龙洋河。<br> 从目前的历史记载看,明朝蒙古人及后来的努尔哈赤亲自带兵围困宣化,即使东城门楼被间谍烧毁,宣化从无破城的历史。</h1> <h1> 城市用水便利。<br> 首先是居民饮用水。古代宣化城内的饮用水来自于水井,每个官衙、军营、学校、里(坊)、大的庙宇均有自己的水井,这样即使敌人围城,也不会影响到城内军民用水。直到20世纪70年代城里还有许多水井被使用,在我家附近吕祖庙院外大树下就有口井,水很甜。在宣化任意一个地方打井,水都是甜的,而且距地表很浅,不像史书记载老怀来城、保安州城,这个井是甜水,那个井可能就是苦涩的,况且甜水井数量少。建国前宣化在南关、啤酒厂等处一直有泉眼自流。<br> 城市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城内发达的河渠,利用地势靠水自流,用于办公、灌溉、饮马、排污。古人用毛笔写字,公署和学校如果没有活水,是难以想象的。城市污水靠每天自流的水带到城外,避免了瘟疫的发生。如果城市在平地上,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br> 城市发展空间的因素。<br> 宣化城在明朝扩建后,基本没有考虑向南发展,但东西依然有拓展的余地。古人建城考虑万年基业,要为发展预留空间。</h1> <h1> <b>明朝宣化龙脉的设定。</b><br> 城市的西面,西城墙外有一条唐朝古河渠(今解放路及其东侧20米,春光乡当年盖家属楼时曾挖出河渠及东岸石坝,并有石碑出土),当时宣化城内除饮用水之外的生活用水及葡萄、菜园用水全靠古河渠供给,古河渠北部在宣化城北与柳川河联通,南侧在大洪寺东面街口分为两岔,在和平街西口又汇聚到一起向南流入洋河。古河渠的水从西城墙的北段距离北城墙百米左右进入城内,城内北侧的地势是西高东低,这可以从露出地面城墙的高度和汉唐墓葬上堆积土层的厚度得到证明。这里曾经有一条东西向的人工干渠,古河渠的水进入干渠后自流到东城墙下。古河渠的西侧大约有2里左右的空地,然后是自然形成的沙堤,堤的西侧不远是柳川河。……明初向西拓展城池,唐朝的古河渠就是城内浑然天成的龙脉。<br> 谷王府可以靠着龙脉但不能直接放到龙脉上,建王城是有规制要求的,城墙西移,空地建王府,古河渠就是王府护城河的一部分。王府放在城市西北角,有替天子守国门之意。南面扩出的地方东西向的和平街、天泰寺、按院街一线,设置各个衙门,当时称兵衙街,不占原房屋,可以根据规划随意建设。<br> 南北建筑轴线是广灵门到昌平门一线,是一条暗含的龙脉,当年为宣德皇帝建行宫(鼓幼西)也是靠近龙脉,可惜皇帝没有住过,后来改成了巡抚衙门,清朝的宣化府衙。这条线最初只有威远楼,南门楼,洋河桥,桥的南端河中有一热泉眼,冬天不结冰,龙头永远有水。后来在上做文章,龙身上有了钟鼓楼、四牌楼,龙头变成了广惠桥的华表(偏东),龙尾延伸到镇虏台(偏西),高挑入空。<br> 今天再辨上谷郡意义不大,关键在于汲取古人智慧,造福于后人。汉代筹边重朔方,文人今遗郭汾阳。云中单骑消狂悖,天外双旌遁犬羊。挟纩更闻周部曲,杂耕真见慰壶浆。西风怅望居庸道,流颂桑乾未是长。昨向居庸剑戟过,今朝流水是洋河。无数黄旗呵过客,有时青草站鸣驼。</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