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路 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诵读:清塘荷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网 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一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002)</b></p><p class="ql-block">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现在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菜。每个人的饭菜都是昨天登记好并付了饭票的,因此程序并不复杂,现在值日生只是按饭表付给每人预订的一份。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p> <p class="ql-block">各班的甲菜只是在小脸盆里盛一点,看来吃得起肉菜的学生没有几个。丙菜也用小脸盆盛一点,说明吃这种下等伙食的人也没有多少。只有乙菜各班都用烧瓷大脚盆盛着,海海漫漫的,显然大部分人都吃这种既不奢侈也不寒酸的菜。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p> <p class="ql-block">从排队的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除过个把人的衣装和他们的农民家长一样土气外,这些已被自己的父辈看做是“先生”的人,穿戴都还算体面。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块明晃晃的手表。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却特别惹眼。</p> <p class="ql-block">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给学生们盖一座餐厅。天好天坏,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这些青年都来自山乡圪,谁没在野山野地里吃过饭呢?因此大家也并不在乎这种事。通常天气好的时候,大家都各自和要好的同学蹲成一圈,说着笑着就把饭吃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工夫,饭场上就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大部分班级的值日生也都先后走了。</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一座县城高中里,许多学生的吃饭的众生像。在那片贫瘠的黄土高原上,还有什么比吃饱肚子更重要的呢?一个时代,当温饱还是成为问题的时候,人们对于未未生活吃饱肚子的渴望也是愈加强烈。少平在这样的环境里,虽说有点自卑,但是读书似乎又是他唯一的出路,因为读书让他第一次走出了双水村,见识了村子以外的世界,那么对于将来或许有可能见识再大一点的世界,那时候,知识就可以让他吃饱肚子,所以,对于从农村来的少平来说,现在的黑馍馍和白馍馍一样都是吃,只不过吃得有点自卑和难看罢了。我们可以从文字里看出,当时读书的艰难和人们精神世界的一片荒凉,生活依然还停留在温饱问题上。那么,对于这样的校园生活,少平到底过得怎么样呢?请下回继续聆听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谢谢聆听欣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