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蹉跎岁月》,是著名作家叶辛所著小说,在出版之初曾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作品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70到1976年间,这个时期,我国的政治风云多变,每个人的命运都象一只在疾风暴雨中飘荡的小船,忽沉忽浮,不知驶向何方。小说通过这个故事的主线,充分展示了不同类型、不同出身青年的恋爱和生活态度,以及这些青年的不同理想和追求,刻画出了那个年代一幅幅活生生的政治风俗画卷。“蹉跎岁月”四个字,也已成为人们对那个特定年代“知青”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人们说知青岁月,是一首深沉的歌,是一首难忘的歌,也有人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蹉跎岁月。经历过那个年代艰难困苦生活的人,饱经风霜后,都会有很多感慨。</p><p class="ql-block">记得一位哲人说:人从出生到回归这段有限生命旅程中,所呈现的生命状态,就是人的命运,或者叫人生。命为定数,指某个特定对象;运为变数,指时空转化。命与运组合在一起,即是某个特定对象于时空转化的过程。人从大自然而来,是宇宙自然万物之灵。每个人都肩负着大自然赋予的不同使命。待使命完成,很自然的就要回归大自然,这是自然规律、自然大道。</p><p class="ql-block">1975年,我刚满16岁就混了个高中毕业生。经历文革特殊时期的中学生,是在学工、学农、学军以及兼学别样中匆匆度过。毕业之后,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一个不容自己选择的去向。说实在话当时真的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但是毕业以后却被冠以“知识青年”。国家号召城市中学毕业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并且强调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这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时代的滚滚潮流。</p><p class="ql-block">说起来知青岁月,许多经历过了那个时期的朋友,就算是当时年龄最小的人,现在也都不年轻了;我认为当时所谓的“知青”,其实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没有学习到多少文化知识的一群青少年,说青葱也好,芳华也好,当时都是风华正茂,确实都很年轻;另外当时的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不是太想在幼稚、年少时就离开父母,背井离乡到农村去。只是随潮流而动,命运的小舟在历史的漩涡里漂泊。</p><p class="ql-block">其实国家提出上山下乡号召,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20世纪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70年代末结束。对当时的知青来说,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文化大革命时期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同时摒弃传统教学方法,片面强调社会实践作用。</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7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与“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尽管父亲是一个参加革命多年的老布尔什维克,但是对于子女留城或者上山下乡问题亦非常纠结,每一个孩子的命运确实都令他牵肠挂肚。因为按照当时政策,比我大两岁的二姐和我,只能一人留城里,另外一个必须下乡当知青。</p><p class="ql-block">父亲想了很多办法,让二姐先后辗转于几个亲戚家暂住,这期间也产生了一些矛盾,甚至关系很近的亲戚曾经毫不客气的写信,批评父亲让子女到她家躲避下乡。我看着父亲左右为难的样子,就与父亲商量着说,我是个男孩,当知青后出路可能会更广一些,还是让我下乡吧。最终以我的积极主动上山下乡,使家庭遇到的这些问题得以解决。</p><p class="ql-block">二姐虽然按照政策留城并且安排了工作,但也就是因为她没有当知青,在就业安置上遇到了不少坎坷。她总是鼻一把泪一把,回到家里诉说着自己工作的辛苦,要求父亲托人给她调动工作。父亲央人托己、历尽艰辛先后给她换了数个单位,她还是觉得没有调整到自己心仪的地方,至到父亲离休若干年以后,还一直为她调动工作的事操心不尽。</p><p class="ql-block">我认为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要按照远方灯塔指引的航向,矢志不渝的朝着目标不断前行。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就要顺应时代潮流而动,只有把自己这个小小的浪花汇入时代的大潮,才能够赋予青春的颜色而绚丽多彩。</p> <p class="ql-block">其实,父亲非常关心我的成长,他亲切勉励我说,上山下乡是一件好事,人生就是要不怕吃苦,投身到社会大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p><p class="ql-block">父亲经过认真思虑,着手联系老家的一个农村公社(乡镇),作为知青插队的落户点。他有一个曾经的老部下,当时是湖阳公社的负责人,父亲考虑到让我去那里当知青,可能更加合适一些。因为父亲担心自己年仅16岁的孩子,一个人到条件艰苦的农村,遇到的困难恐怕不会少,把孩子托付给熟人,父亲也就放了一半心。父亲说,你下乡后如有需要,老家县里的老亲旧眷也会有个照应。老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鼓舞了我迈入独立生活的士气,也增强了我克服困难的信心。</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天,父亲不知道在哪里找来了一辆小轿车,在当时属于非常稀有的交通工具。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辆车子是五十年代波兰产的华沙牌小轿车,是配属于地委书记的专车。车的造型类似于现在的大溜背大众甲壳虫模样。这辆车到了七十年代以经是破烂不堪的老爷车,父亲那天找到单位司机说,要回趟老家办个事,司机师傅说,他这几天正在维修一辆地委的老爷车,现在已经修好了,明天咱们一起去试一试效果吧。虽然是一台旧车,但是我对那次能够乘坐记忆犹新,第一次尝试到乘坐小轿车感觉是那么兴奋,甚至心里想着,若是碰见个同学或者熟人,那肯定会引起关注和羡慕。</p><p class="ql-block">父亲带着我一起回到老家,并且顺利的找到了父亲的那位老同事,开门见山就说让他在本公社范围内选择一个大队(村),安排孩子插队落户的事,父亲老朋友爽快答应了此事,并且表示马上办理。那时的人际关系非常淳朴,多年的老友相逢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从他们脸上的笑容和亲切交谈中不难看出,友谊仍然是那么情真意切。同时,我也深深感到父亲在长期的工作中,注重善待他人、与人为善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这段时间里,母亲忙着给我准备下乡的起居被褥,以及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我发现母亲的眼神里,在不经意间总是流露出依恋的忧愁,她的内心深处总是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孤身去那么远的地方。但我那时年轻富于幻想,期待着择日奔赴农村广阔天地。</p><p class="ql-block">不凑巧的是这年夏天,没有来得及去接受到,农村广阔天地风雨锻炼的我,却在家乡遭受了一场历史罕见的暴风雨,令人猝不及防。南阳历史上洪水不多,有记载的1919年应该是最大的洪水,因为历史较久,或许早已经被历史所遗忘。1975年8月的大洪水,亲身经历过这一场灾难的人们,心间留下的伤痛和记忆一直无法抹去。</p><p class="ql-block">1975年8月4日,该年度中国内地第3号台风(“7503号”台风),穿越台湾岛后在福建晋江登陆。此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发生北跃,致使这个登陆台风没有像通常那样在陆地上迅速消失,却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8月5日,行径诡秘的“7503号”台风突然从北京中央气象台的雷达监视屏上消失。由于北半球西风带大形势的调整,“7503号”台风在北上途中不能转向东行,于是“在河南境内停滞少动”,灾祸由此引发。</p><p class="ql-block">“停滞少动”的具体区域是在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之间的大弧形地带,这里是三面环山的马蹄形山谷和两山夹峙的峡谷。1975年8月8日,在这场特大暴雨中,包括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在内的两座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数十座小型水库和两个滞洪区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使河南驻马店地区猝然间沟壑横溢,顿成泽国,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p><p class="ql-block">据相关资料显示,暴雨最大过程雨量高达一千六百多毫米。在暴雨中心——位于板桥水库的林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过了当时世界最高记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密士港的782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也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高记录,水电部后来将此暴雨定名为“75·8 ”雨型。洪灾波及驻马店、南阳、许昌、漯河、周口等多个地区。</p><p class="ql-block">据统计,河南省有30个县市、1780万亩农田被淹,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倒塌房屋524万间,冲走耕畜30万头,纵贯中国南北的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库垮坝惨剧。</p><p class="ql-block">南阳虽然不是这场洪灾的中心区,属于边缘波及区,但是受灾仍然十分明显,这也是南阳近现代经历的最大洪灾。《南阳地方志》记载:1975年8月4日至8日,全区连续降暴雨,唐河、淮河、白河发生特大洪水,其中唐河县站流量12500立方米/秒,白河鸭河口入库流量11700立方米/秒。汹涌不羁的洪水,使南阳境内的河流区域,良田被淹,房倒屋塌,百姓遭受到了巨大的灾难和生命财产的損失。</p><p class="ql-block">据原长办(现在的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设计处测算,这次特大洪水,在当时情况下,假如没有鸭河口水库的拦蓄,则焦枝铁路被冲垮、桥梁被冲毁;南阳市中心城区平均积水将达2米以上;市区内除了联合街附近制高点外,其余地方都将被淹没,数百个工矿企业将被淹。鸭灌区的配套工程也被冲毁,农田淹没面积在百万亩以上,甚至还会危及湖北省襄樊、武汉的安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后果将是十分惨重的。</p><p class="ql-block">水利气象专家说的并不是危言耸听,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一场始料不及的台风,引发了当地历史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此时,上游的洪水还在源源不断的从外地区大量急骤流入鸭河口水库,加快了库水位暴涨的速度。 所以,如何保障鸭河口水库的安全,倍受注目。 </p><p class="ql-block">仅距鸭河口水库下游30公里的南阳市,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使人们感到洪水威胁压力山大。在抗洪救灾的日日夜夜里,我和厂区里的子弟们,都不约而同的走出来,自觉听从指挥,纷纷加入到抗洪的战斗中。</p><p class="ql-block">父亲作为厂区抗洪救灾一线总指挥,一方面组织厂里的职工护厂防汛,动员职工全力以赴参加到厂区重点部位的防汛工作中去、竭尽全力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确保生产安全。同时安排职工到厂区附近的白河大堤上,不分昼夜值班巡河,及时发现、报告险情,防止决堤;另一方面组织部分职工以及家属蒸馒头、烙饼,给防汛一线职工运送铁锨、手电、雨衣(伞)、食品等防汛物资,做好后勤保障。同时,根据上级安排,有序组织转移年老体弱职工群众,细心安排他们携带必需的生活用品,搬家到西岗高的地方或者暂时去投亲靠友避灾。</p><p class="ql-block">8月7日19时30分,赶到鸭河口水库的72450部队,使用军内通讯设备向上级部门发出特急电称:“鸭河口水库水位急剧上升,情况十分危急,水面离坝顶只有 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库就有垮坝危险!”仅仅7个小时后,8日零时20分,水库管理局第二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急电报,请求用飞机炸掉副坝溢洪道, 确保大坝安全。</p><p class="ql-block">然而,就是在这个令人揪心的8月8日,也许是抗洪救灾军民的真情感动了上苍,老天爷终于停止了下雨,洪水渐渐减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极为关切南阳的安危,并且发来电报指示:“确保鸭河口水库、确保南阳市安全”。经过多方全力以赴的抗洪抢险,终于保住了溢洪大坝,使下游的城市、百姓避免了一场大的灾难。</p><p class="ql-block">洪涝造成的灾害,恢复重建需要时间,救援灾民、修复水毁建筑、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一切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人常说计划不如变化,我原计划是八月底前,按照约定赶到插队落户点报到,岂料天有不测风云,洪涝灾害打乱了行程。待洪灾过后半个月左右,父亲帮我买好车票,带着我一起前往老家的知青点报到。</p><p class="ql-block">当时的洪涝真实应验了农谚里说的,旱了一大片,涝了一条线。当汽车行驶到老家的城郊果园村附近时,只见低洼处一片汪洋,泛滥的洪水尚未完全消退,浑浊发黄的泥水挡住了去路。由于那时通讯条件差,地域之间信息不通畅,更没有现在的卫星导航和手机电话,刚刚开通灾后的客运,对灾区路况困难估计不足,以至于造成半途而废,无功而返。</p><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个执行政策很严格的人,当他打听到去老家的道路已经可以通行后,仅隔数天就托熟人,联系了一辆去老家县里拉货的便车,亲自送我奔赴农村的广阔天地。那天不凑巧的是,我们父子俩坐上车后,人家司机师傅说车只能开到中途的黑龙镇公社,因为洪水冲毁了道路,不能直接行驶到安置我下乡的湖阳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我们父子俩当时在离目的地湖阳约20多华里,一个叫石灰窑的地方下了车。那时候每天的客运班车很少,农村地区的出行更是非常不便。没有办法,我和父亲只有无奈地背起行李,徒步走几十里路前往。 </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年的夏天,天气是异常炎热,坐在家里就嫌闷热,更别说还要背的行李赶路。尽管那时父亲年近50岁,还属于年富力强时期,但已经是人到中年,无情的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父亲热得满头大汗,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背,酷热难耐的父亲这时怕累着了自己的孩子,仍然坚持帮我背着行李。慈爱的父亲边走边给我说,他年轻时在部队行军打仗以及解放初期,就是经常打着绑腿、背着背包,全靠两只脚奔跑干革命。父亲用言传身教,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带领着我踏入了人生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p><p class="ql-block"> 到了公社知青点,父亲把我安置好以后,嘱咐我若想家了就回家歇几天。然后就匆匆忙忙赶回家去上班。最难忘的是与父亲分手后的那一刻,我恋恋不舍的目送父亲,望着他渐渐远去的高大魁梧背影,顿时觉得无法控制的离愁别绪涌上心头,脑海里霎那间一片空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失落、茫然和孤独。我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泪眼朦胧了我的视线……</p><p class="ql-block"> 湖阳公社与湖北省枣阳的太平镇相邻,豫鄂两省搭界处的风俗习惯都基本相同。七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两边的粮票、布票可以相互在购物时无障碍使用,若到县城就不能用了。</p><p class="ql-block">那时农村⽐较贫穷落后,⽣活条件的反差和环境的改变,使当时年少的我,⼀时半会真的不太适应。在家的时候有⽗⺟罩着,⾃⼰⼏乎什么家务活都没有做过,只知道上学和玩耍。然⽽,到农村的时候,真正接触到农村劳动⽣活时,⼀⽅⾯要学习农耕技术,跟着贫下中农参加⽣产队⾥的集体劳动,另⼀⽅⾯,还要⾃⼰去做饭洗⾐服,⽣活中许多问题都要⾃⼰处理。独⽴⽣活后,意想不到的困难和烦恼接蹱⽽来。 </p><p class="ql-block">当时候的交通条件不好,从县城农村到南阳市,由于没有直达班车,需要来回转辗换乘折腾,坐车非常不方便。每天车辆的班次亦很少,有时买一张车票还需要托熟人才能够买到。遥远的路途,返回一次家乡也是非常麻烦。由于客车数量有限,那时县里客运公司为解决客运车辆不足问题,经常用拉货物的卡车,在车厢上面安装个帆布蓬用来拉客,当地给它取个名字叫代客车。尽管如此,还是比没有车强。</p><p class="ql-block">农村的状况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困难,那时农村还在用牛拉车、犁地,还是处在比较原始的生产耕耘方式。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劳作,但是收入很低,那时农村人生活普遍贫穷,仍然是缺吃少穿。看起来缺乏营养的面孔不在少数,穿的衣服也是破旧甚至还带着补钉;小麦面是稀缺资源,吃的主粮是产量大的红薯。当时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这是当时农村人生活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磨练,在知青的蹉跎岁月,我学习接受到了农村那些淳朴善良的农民,对我的教育和感染,亲身体验到了农村的状况和农民的艰难困苦生活。励练了意志,懂得了什么叫艰苦,什么是真实的生活。初出茅庐的孩子,了解并尝到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p><p class="ql-block">正当我感到有力使不上的时候,这时遇到了⼀个可以为村⾥出⼀把⼒的机会。当时,公社⾥号召⼤⼒发展集体经济,公社带头办起了机械修配⼚,那时叫社办⼚。我们⼤队是公社⾥的先进集体,⽆论哪项⼯作任务,都是⾛在全公社的前列。⽼⽀书在办企业的事上更是不⽢平庸,也急着寻找村办企业项⽬,以便增加集体经济收⼊。</p><p class="ql-block">有⼀次,⽼⽀记看着我刚到农村⼿忙脚乱的样⼦,主动联系我说,看你瘦弱的样⼦,⼲农活也没有多⼤的⼒⽓。但是,你们城⾥⼈有城⾥⼈的优势,你回家联系⼀下,问⼀问你⽗亲在村集体企业⽅⾯,能不能帮忙给⼤队⾥想点办法。这时候村⾥的学校校⻓,也向村⼲部反映说,上边要求学⼯学农,⾛勤⼯俭学的五七道路,⼤家议论着学校能否办个印刷⼚,⼀来能增加点收⼊,另外,也能取得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成果。⽼⽀书思虑⽚刻后说,这是⼀个好主意。</p><p class="ql-block">⼤队(村)经过开会研究后,就派我回家联系村办印刷⼚项⽬。我把村⾥的想法告诉⽗亲后,他高兴地说,好呀,工农一家亲嘛,他答应尽量想办法帮助解决村里的困难。⽼⽗亲积极的帮村⾥出主意想办法,协调联系购买印刷机械,派来⽼师傅帮助校验设备。我也是跑上跑下,⾥⾥外外的忙个不停,配合着做了不少事情。那时农村基本上都存在着⽤电的困难,⼤队⾥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专⻔买来了发电机,⽤柴油机作为动⼒去带着发电机发电。就这样⼀个⼩型的校办⼯⼚,很快就开始了⽣产。</p><p class="ql-block">校办⼯⼚的投产,⼀举改变了村⾥没有企业的状况,学校和⼤队部也⽤上了电灯,从⽽也结束了只能点煤油灯的历史。同时,它像⼀缕春⻛,吹进了村⾥原始的农耕⽣活,轰鸣的⻢达驱动着机器,使村⺠们看到了现代化⽂明⽣活的希望。</p><p class="ql-block">校办⼯⼚的产品主要是学⽣⽤品,除了能够保障⾃⼰学校使⽤以外,并且能够供应到周边地区。初战告捷后,⽼⽀记和校⻓的脸庞上,露出了开⼼的笑容。有⼀天,⽼⽀书在遇⻅我的时候说,你看校办⼯⼚⽣产就序了,学校⼜缺⽼师,你是⾼中毕业⽣,去学校⾥当⽼师咋样?当时我没有敢正⾯回答。说实在话,当⽼师这样的⼯作,我的⼼⾥确实没有底,因为在学校学习的时候,⾃⼰的⽂化基础⽐较薄弱,觉得难以承担此重任。同时,那时的⽼师社会地位不⾼,社会上⼀度有⼈说:家有三⽃粮,不当孩⼦王。那个特殊时期,知识分⼦的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p><p class="ql-block">自己明白那时的“知识⻘年”称号,真的是盛名之下, 其实难副。常⾔道,⼈贵有⾃知之明。我也清楚地知道⾃⼰,在学校⾥没有学到多少⽂化知识,岂能以其昏昏 ,使⼈昭昭呢?</p><p class="ql-block">那时农村师资匮乏,教育经费不⾜,农村基础教育更是捉襟⻅肘。后来我⼜逐渐了解到,当时教师队伍来源也⽐较复杂,有公办教师、⺠办教师,还有代课教师。⺠办教师是脱产的农⺠身份,⼤队⾥记平均⼯分,每个⽉有六块钱的⽣活补助费⽤。⼀般是在本村村⺠中产⽣,由⼤队研究决定。由于⺠办教师的⽂化⽔平参差不⻬,有的确实能够担起责任,有的也是由于种种关系和原因去了学校教学,村⾥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情,胆怯地跟着校⻓⾛上了讲台。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加之课前准备不⾜,在登上讲台的那⼀刻,紧张得脑⼦⾥的内存似乎忽然间被一下子清空,不知道如何去讲。记得在校⻓介绍了我是⼀个新⽼师的情况后,接着就让我去给同学们讲课。我匆匆忙忙地照本宣科,⼤概不到⼗分钟,就不知道如何去讲,于是就让同学们⾃习,我也是在⼗分煎熬中度过了这第⼀堂课。</p><p class="ql-block">在初次尝试讲课的滋味后,我进⾏了认真的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分析原因主要是课前准备不⾜,⾃⼰的⼼理素质⽐较差,更没有虚⼼请教有教学经验的⽼师,去认真思考教学的⽅法和技巧。我⼼⾥暗暗思忖着,绝对不能误⼈⼦弟,更不能滥竽充数。要有敬业精神,⼲⼀⾏爱⼀⾏,勤学苦读,不耻下问。</p><p class="ql-block">通过及时向富有教学经验的⽼师请教,尽快弥补⾃⼰⽂化知识的先天不⾜。⾸先⾃⼰先学⼀步,按照课纲要求进⾏认真备课,撰写讲课要点,不打⽆把握之仗;其次是及时和学⽣们沟通,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授课⽅式,做到有的放⽮;三是多读博学,扩⼤⾃⼰的知识⾯,尽量有充分的知识储备。除此之外,还要抽空练好楷书毛笔字,这样在使用粉笔书写时,逐步解决了在⿊板上板书写得高高低低,把握不好板书平衡的问题。我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教学相⻓,慢慢地适应了农村的教学⼯作。</p> <p class="ql-block">一位学者说:每一个区域作为符号系统的地名,或概括该地富有特色的自然地理地貌,或体现人类聚居赋予该地的特色定位,或体现自然与人文特色的结合。地名也能在人群中引起持久共鸣,形成共有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名,却是极易被忽视的文化遗产。它像一个坐标系,沿着其时空变迁,你可以触摸到历史的更迭;它又似一本说明书,短短几行字便能让你了解此地的自然人文沿革。对于每个人来说,那些熟悉的地名也往往寄托着思乡之情、归属之感。</p><p class="ql-block">湖阳位于豫西南唐河县的最南端,与湖北省枣阳市毗邻。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古镇。</p><p class="ql-block">据有关资料显示,湖阳是古老蓼国廖氏宗亲的发源地。夏朝时叔安疏洪治水有功被分封寥国,都置湖阳。西周时为廖国封地,春秋属楚,设湖阳邑;战国属韩,秦统一天下置湖阳县,属南阳郡。</p><p class="ql-block">湖阳境内的仰韶文化遗存,具有黄河流域文化与江汉平原屈家岭文化相融的特征。镇东有一座始建于唐代清凉寺,寺前碑文记载:“湖阳,名之曰廖国”,告诉人们湖阳曾经的过去。廖山的南面,廖阳河畔,留有古城墙的遗迹。廖国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时期,城墙甚不起眼,灰黑的断壁残垣,隐于芳草萋萋中,默默昭示着廖姓祖先不凡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史料中记载以及通过出土文物考证,古蓼国辖今唐河县南部、枣阳市北部、随州、桐柏一部分,国都在今湖阳镇,古蓼国遗址尚存。到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曾在廖山顶建廖山神祠,俗称廖王庙。庙为四合院,石砌墙,石板坡面,整个建筑无木料,历代多有修缮。此庙即为纪念在大禹时代治水有功的廖王叔安而修建。</p><p class="ql-block">镇东北面的廖山见证着历史,她是廖国的根基,系着廖姓人根脉。这里的人们以国为姓,为蓼(廖)氏,每年的阴历二月二十八日,海内外的蓼(廖)氏子孙纷纷到此举行隆重祭祖大典。</p><p class="ql-block">湖阳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著名人物——湖阳公主,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姐姐刘璜封邑于此。史料记载:东汉时期这里是刘秀建立霸业的基地,高级幕僚刘秀的舅舅就是湖阳镇新店人,二十八宿将中的马武、陈朋、马茂、武谭等皆为湖阳人。此地成为东汉帝国官僚重要来源地,湖阳云集了众多皇亲国戚、富商大贾。仅东汉王朝中,就有四位官职相当于丞相的湖阳人。</p><p class="ql-block">刘秀的大姐刘璜,比刘秀大十几岁。刘秀的父亲去世的早,家里就靠母亲和大姐的辛勤劳动来维持生计。所以,姐弟两人感情笃厚。刘秀称帝后,就封刘璜为湖阳公主,封地就是现在的湖阳镇。刘璜在封地安度晚年,去世后葬于唐河南部豫鄂结合部封地中。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湖阳镇往南约一公里的公路两边,各有一座土丘,实为墓冢。两墓冢相距200余米,高3米有余,体积较大,于田野之上很是醒目,这两个墓冢便是湖阳公主墓(当时为了防止盗墓,在筑墓时建了一真一假)。此地因湖阳公主而得名湖阳镇,素有“帝封之乡”之美誉,湖阳公主成为湖阳的一张文化名片。</p><p class="ql-block">由于湖阳历史悠久,特别是汉光武刘秀建成帝业之后,其历史地位更加驰名。湖阳公主墓、新店汉墓群“九冢十八塔”,蓼王庙、城隍庙、清凉寺,特别是位于镇东9公里处,现存的东大寺(龙泉禅寺)建于晋朝,鼎盛于明朝,寺院处九山环抱之中。东大寺寨墙高丈五,依山傍水,气势雄伟,灿烂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自然风景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这里因帝而盛,汉光武帝的先祖刘仁在西汉元帝时期将春陵侯国北迁于此(上唐乡),特别是刘秀起兵反莽征战于此,统一全国后又将其长姊刘璜分封此地,湖阳成了一个著名的地方。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当时事死如生丧葬观念的相当流行,使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在这种情况下,汉代画像石墓便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全国最早的汉画像石,就发掘于湖阳。七十年代,文物考古队在湖阳镇的新店村,清理了一座画像石墓,就是唐河冯君孺人画像石墓,为我国已知最早的画像石墓。冯君孺人画像石墓北回廊北壁刻有多幅画像。专家赵成甫先生认为“湖阳墓早于南阳已发掘的所有画像石墓,”南阳汉画像石墓兴起于西汉中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唐河境内发掘了多处汉画像石墓,采集了大量汉画像石。这些出土的汉画像石墓,反映出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湖阳自从秦、汉、唐、宋以来皆设置为县。湖阳公主墓、新店千眼井、白马堰、中原军区司令部、桐柏军区司令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烈士陵园、紫玉山、东大寺等,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以这些为载体,能够使人记住历史、人文风俗等传统文化和乡愁,包含着很多优秀传统思想,比如对故乡的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革命先烈的缅怀。</p><p class="ql-block"> 湖阳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先后隶属桐柏山革命根据地和豫鄂边革命根据地。邓小平、李先念、王树声、王震、黄火青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在此从事革命活动,为新中国成立点燃了革命圣火。</p><p class="ql-block">一个地名或者一个地名体系,往往能将地区特色鲜活地呈现出来。同时,它也是一个文化价值系统,体现了一定空间范围、一定时间历程和一定人群范围内的价值认知,具有凝聚共识、教化宣传、传承历史的显著作用。</p><p class="ql-block">了解一个地方,要经过由表及里,逐步认识、循序渐进的过程。同一个区域生活的人往往会带有一种共同特征,在他的精神、气质、性格、生活方式中都能够感受到。这是最简洁的语言,却有最丰富的信息。千百年后的人们,如果还能通过名字了解到古人经历了什么,这种向心力是非常奇妙的。我们要耐心挖掘地名背后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以及他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p> <p class="ql-block">湖阳这方热土,虽然地处远离城市的农村,但它是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教育赓续传承的地方。七十年代,我刚刚来到这里,就强烈感受到这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真的不一般。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在市里上学时的和平中学,校舍、教室都是低矮的砖瓦房子,由于空间狭窄,校园规模也十分有限。然而,当我来到湖小担任代课老师时,迈入校园那一刻,就被校园里漂亮的建筑惊呆了。学校座北朝南,只见从大门到校园里面,教室是数座两层青砖灰瓦小洋楼,清一色的民国建筑。</p><p class="ql-block">校舍从后排往前依次是,大殿(会议室)、左右两边是两层的教学楼;院内中部是上下两层教学楼,四个教室;另外还有六个教室,分别对称分布于学校主建筑的东、西两旁,布局精致完美。经了解这所学校始建于民国抗战时期,地处豫鄂边沿地带的湖阳,是武汉向北通往中原腹地的要冲。在日本侵略者占领武汉后,这里汇集了各路国人精英被滞留于此,但是政府在极其困难时期,仍然筹措部分资金用来教书育人。</p><p class="ql-block">我在学校教学期间,聊天时曾经好奇地问过我尊敬的师哥赵生功老师,他讲了一些学校前世今生情况。赵老师说教学楼是抗战时期修建的,百姓称之为“抗战楼”。在兵荒马乱中,一部分老师、学者从大城市逃难过来,或者是政府部门请一部分老师来教学,为国家培养人才。国难当头,这种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湖阳还有一座以抗日名将钟毅(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名字命名的学校,即河南省私立钟毅中学。</p><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血战台儿庄大获全胜后,由于钟毅指挥有方、身先士卒,战役结束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发陆、海、空军甲等奖状。钟毅以赫赫杀敌战功被晋升为第一七三师中将师长。1940年4月,钟毅所辖一七三师固守随县、枣阳正面,参加抗日战争的枣宜会战。1940年5月第二次对日新唐(新野、唐河)战役中,钟毅率部在湖阳西苍台乡丁湾村唐河东岸,与日寇浴血奋战,以身殉国,将军时年仅40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为战死沙场的钟毅题词“钟毅将军殉难处”勒石纪念。</p><p class="ql-block">民国30年(1941 年),为纪念抗日将领钟毅将军,由湖阳区长杜景星牵头,还有另外十人组成的董事会,筹建钟毅中学。当时国民政府非常重视建校工作,并取得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和第二集团军司令孙连仲的支持。所需资金采取个人捐资和地方筹资,砖木就地取材,扒用了附近部分大型庙宇。李宗仁捐建“德邻训育楼”、孙连仲捐建“仿鲁图书馆”、五十五军军长曹福林捐建“乐山铭教楼”、钟毅将军生前所在的一七三师全体将士捐出抚恤金,三十军军长池峰城捐建“东、西歌德楼”及“东西十字楼”。学校占地60亩,校舍120间,另有120亩公田校产。初办有2班90人,两年后增至6班330人,学制三年,学校由李宗仁先生题写校名。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改为唐河县第三初级中学。其校园在全县一直属于一流,硬件设施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轻轻的拂去历史的尘埃,一位志于家乡办学、热心兴教的人物走进了我的视野。他就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唐河县祁仪镇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和他的外甥赵兼恕先生。</p><p class="ql-block">在老家的县城里,提起唐河第一高中,不能不提临泉中学。因为唐河第一高级中学,就是在过去的临泉中学高中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说临泉中学,不能不说民国时期的赵守忠,即赵兼恕先生。</p><p class="ql-block"> 赵兼恕先生是湖阳镇张湾村人,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是冯友兰先生的外甥。其母为冯温兰,系友兰先生的大姐。</p><p class="ql-block">赵先生毕业后,曾任南阳中学教务主任,于1937年出任唐河县治安联防办主任,人们尊称为赵司令。赵先生受冯友兰先生教育思想影响非常大,他政治清明、有鸿鹄之志,拥有造福乡梓的雄心。他欲仿效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著名爱国者,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张佰苓的故事,创建一个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学校。</p><p class="ql-block">1939年在赵兼恕的主导下,他在舅舅老家祁仪乡西南八里龙潭寺的基础上,大兴土木,建造了临泉中学。龙潭寺,因寺院中间有一个泉水深潭而得名。潭位于龙山半山腰,潭深丈许,条石磊成,泉涌不断,被称龙潭。学校围绕龙潭而建,故名曰临泉中学,冯友兰先生亲自题写了校名。学校建有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职工宿舍、食堂。均为西洋风格二层小楼,颇为壮观。聘请老师皆为大城市战乱中避难而来的高材生,师资力量雄厚。 在龙泉寺(临泉中学)山下小溪对面的虎山下,建有附属小学及邮局、医院。形成了小学、初中一体化的教育规模。</p><p class="ql-block">1940年,赵兼恕在祁仪办临泉中学的同时,在县城筹办临泉高中。校址选在唐河县城关西北角的竹林寺。 1940年秋唐河临泉高中开始招生,逐渐走上正轨。1943年8月,赵先生因与县党部发生矛盾而避难重庆。</p><p class="ql-block">但从这个时间段不难看出,赵先生身为湖阳人,并且先在与湖阳相邻的舅舅家办学,继而又到县城办学,都做得风生水起。唯独没有见到他在家乡湖阳办学,真有可能是人们对这段历史记载资料不清,或者另有其它原因。但这个时间段里,湖阳陆陆续续建起的民国建筑风格湖阳小学,还有以爱国抗日英雄钟毅名字命名的“钟毅中学”,我想恐怕都不会无缘无故的筹建在湖阳这个地方。笔者从其它资料里间接看到,其实为家乡办学,有赵先生的努力付出,更有冯友兰先生的鼎力相助,他们的奉献是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当时私人办学风气之盛,一些地方上的进步绅士、社会贤达和开明财东,倡办学校,大大促进了地方教育的发展。在当时抗日战争烽火狼烟的环境中,唐河中学教育能发展到如此规模实属不易。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为文化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对文化人才的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p> <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国内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复杂,湖阳就发生了一起影响恶劣的反革命暴动事件(简称“湖阳暴动”)。</p><p class="ql-block">父亲当时在县法院担任法庭庭长,他曾经给我讲述过,办理这个特大反革命案件一些细节,主要是此案涉及到颠覆政权问题。</p><p class="ql-block">后来我看到,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李中群先生,撰写的有关资料介绍更加具体(本文凡涉及到引用李先生文章的内容以及参考其它历史文献作品,一并鸣谢,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1949年1月,湖北襄阳第二次解放,国民党襄阳专员李朗星率残部潜逃大洪山。李不甘心失败,自称“第六兵团”司令官,网罗豫鄂的国民党残渣余孽,组织“中国青年反共志愿军”总司令部,下辖两个纵队。</p><p class="ql-block">湖阳人刘中和,在国民党军队曾任排长,当过军统特务。1949年初,刘中和被遣回乡,与同时被遣回乡的枣阳人张志君一直保持有联系。当年7月,刘中和接张志君来信:“好好在家,将来有好消息。”刘接信后急去枣阳问询,获悉李朗星组织了地下军,刘表示愿意加入该反共组织,张即委任刘中和为“中国青年反共志愿军豫南纵队”司令,发给委任状及电台一部,要他回老家湖阳镇组织人马,并承诺枪支弹药由大洪山供给。</p><p class="ql-block">刘中和返回湖阳后,以跪香道为掩护,在国民党回归军政官吏、土匪、反动地主中串连,进而拉拢区、乡干部、民兵以作内应。刘中和谋划等人财物积蓄到一定程度后,约定时间组织暴动人员穿黑、蓝两色衣服,左臂扎白毛巾为标记,先攻湖阳、龙潭、苍台、祁仪四处,占领地方政府。若有解放军来围剿,则连夜南下汇集大洪山。</p><p class="ql-block">当时,担任湖阳乡民兵队长的杨书明同志,是其童年伙伴。杨的妻子开个烟酒店,刘中和便以买烟酒为名与杨书明夫妇套近乎。刘中和煽动说:“时局变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很快要打起来,美国、日本已经出兵,大哥你要为自己留条后路”。但是他自己的暴动计划,却不轻易去谈。杨书明同志如实向公安局作了汇报,局长指示杨书明深入虎穴,打入敌人内部,想办法掌握敌情动向。</p><p class="ql-block">为了取得刘中和的信任,杨书明同志于1950年春节前,主动与刘结为干亲家。6月18日邀赵印斌(湖阳区财粮助理)、吕俊富(湖阳区干部)、王德久(仝庄乡长,公安机关内线)一行5人去蓼山祖爷庙,烧香盟誓。下山后杨备酒感谢,刘中和喝得酩酊大醉,把本地的组织情况说了出来,并得意地炫耀说,区公所、乡政府都有我们的人,八路军大部队远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等到秋后庄稼长起来,咱们就大干一场。大洪山准备两个团过来接应,把区部打下来以后,台湾再派飞机空降部队与我们会合。我已经决定,7月26日行动。获悉这个重要情报后,杨同志迅速向上级汇报。</p><p class="ql-block">同时,县公安机关通过另一内线报告与外部侦察,证实杨书明提供情报可靠。县委决定先发制人,于7月24日与湖北省枣阳公安局取得联系,制订方案,统一行动。25日,上级要求杨书明以关心口味告诉刘中和,县大队去龙潭办案,今晚住湖阳,夜里不要乱跑。其实县公安局已经在湖阳布好法网,晚上全县统一行动,顺利捕获主犯刘中和(司令)、徐文斌(副官主任)、郭建芳(参谋长)、赵印斌(书记长)等20余人,缴获委任令、暴动命令、标语口号、团营编制表等资料。经过审讯和深挖,又将其副司令刘明祥、王德学等81名骨干分子逮捕。缴获电台一部,长短枪37支,子弹3箱,手榴弹两箱,以及反革命地下军编制系统表、标语口号、秘密集会记录等大量证据。使湖阳暴动胎死腹中。此案的成功侦破,拉开了唐河县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在湖阳知青地的岁月里,我深深感到身边有许多淳朴、善良、敬业的同事和朋友。虽然我身处异乡,但是这⾥的⼈们朴实友善,与他们⼀起⼯作,感到⾮常愉快。</p><p class="ql-block">忘不了的是驻校贫下中农宣传队代表陈永安主任,他总是⻅⼈⼀⾯笑,时常对我嘘寒问暖。他怕我⼀个⼈吃不好,时不时的带着我去他家吃饭,像⾃⼰的亲⼈⼀样,那厚道纯眞的情感,到现在也十分思念那份亲情。</p><p class="ql-block">学校⾥人才济济,是藏龙卧虎之地,有不少人都让我⾮常敬佩。这些勤奋、资深的⽼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中坚⼒量。印象深刻的是张世敏⽼师,他是⼀位公办⽼师,妻⼦在附近新店村⾥务农,当地⼈叫做“⼀头沉”。张老师⻓期扎根农村教育⼀线,默默奉献,⽤⼼守护着乡村教育阵地。他多才多艺,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张老师担任着学校⾥⾳乐、美术、语⽂等多项教学任务,是身兼数职的多⾯⼿。同时,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要组织学⽣们节⽬演排,是⼀个不可多得的⼈才。</p><p class="ql-block">那时农村学校⽐城市⾥多两个假期,也就是⻨收季节和秋收季节,各放⼀个星期的农忙假。⼀到农忙时节,张老师还要回家帮忙收种庄稼,在料理完家⾥的农活后,就要急忙赶回学校,继续教书育⼈。这种孺⼦⽜精神,真是感⼈⾄深。</p><p class="ql-block">张⽼师看似平凡⽆奇的⽼师,其实平凡之中寓意着伟⼤,令⼈感动和赞叹!在那时各⽅⾯条件都⽐较艰苦的情况下,农村老师的待遇低、⼯作量⼤、要求⾼,确实是相当的⾟苦和不易。但是,张老师整天总是乐呵呵的,给⼈带来的是快乐幸福的笑颜。</p><p class="ql-block">还有与我同宿舍的知⼼朋友,朱明胜⽼师,是⼀位回乡知识⻘年。他的⼈⽣经历更像是,著名作家路遥作品《⼈⽣》中的⾼加林的原型,富有坎坷曲折的传奇⾊彩。当时学校需要⼀位物理⽼师,⼤队(村)⾥找遍也没有发现合适的⼈选,这时贫宣队的陈主任说,我知道⼀个姓朱家的孩⼦,可能⽐较合适,你别看他⽼实巴交的,其实脑⼦好使,在学校⾥学习都很优秀,他正好刚下学在家闲着。周朝旺校⻓听说后很⾼兴地说,那就让他先来试⼀下,看能不能教学。事情就那么简单,他真的是没有任何关系,⽽是靠⾃⼰的知识来到了学校,这在当时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但是后来因为他的家⼈,卷进农村的宗派争⽃,⼈家硬是把朱老师撵了回家。</p><p class="ql-block">再后来,由于⼀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物理⽼师,学校⼜把朱老师请了回来。国家恢复⾼考制度后,他由于基础文化课扎实,通过努⼒,考试超过了录取分数线,在这个时候,⼜是有⼈从中作梗,说他哥是“造反派”,政审不予通过。⼀直到⼏年后,他锲⽽不舍,终于⼜考上了理工大学,命运给他了⼀个迟来的公平。他⼤学毕业后,成就了令人羡慕的身份变化,由民办教师变为公办教师。但是他痴⼼不改,仍然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教育⼯作。</p><p class="ql-block">湖⼩⾥的学⽣,⼀部分是本村的农家⼦弟,也有⼀部分周边地区或者稍远⼀些村⾥的孩⼦。虽然学校的学习条件,相⽐附近乡村学校要好⼀些,但是与现在相⽐,不可同日而语,那可是天壤之别。</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没有像现在,家⻓接送孩⼦上下学。每逢刮⻛下⾬,家境好⼀些的学⽣会撑把油布伞,穿双⼩⾬鞋来上学。但是有不少学⽣都是打着⾚脚,身上披个麻袋或者塑料袋代替⾬⾐,远⼀点的孩⼦要趟⽔过河,踏着泥泞不堪的乡间⼩路前⾏。到了冬天,⼩⼩年纪的孩⼦还要顶⻛冒雪,艰难地⾛到学校。有的学⽣由于鞋⼦磨破后,⼩脚指头竟然露在外⾯,被冻得红肿难耐,看着确实令⼈难受。</p><p class="ql-block">那时的农家⽣活都不富裕,记得有⼀次我去做学⽣的家访时,孩⼦的家⻓热情地挽留我吃了顿⽶饭,说是⽶饭,其实是⼀半⼤⽶⼀半红薯,掺在⼀起蒸熟,⼀不⼩⼼,还会吃到没有淘净的沙粒在⾥⾯。但是,据了解大米是家⻓平时不舍得吃的⻝物,因为那时红薯是农村的主粮。尽管当时的⽣活条件差,但⼤部分学⽣的学习还是很努⼒的。</p><p class="ql-block">⼈们常说,⾃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穷⼈的孩⼦真的是早当家,后来这些学⽣中有的考上了⼤学,有的在部队或者政府部⻔担任领导职务,有的通过务⼯经商等途径,都收获了幸福⽣活,成为国家有⽤之才。</p><p class="ql-block">在学校当代课教师的⽇⼦⾥,⽣活中有苦亦有甜。我当时担任的是⼩学政治和常识课,属于附课⽼师。但是每周十几节课(当时每个星期上6天课),有时⼀晌讲4节课,同样的内容要站着反复去讲,累得⼝⼲⾆燥,⼀天下来也是挺⾟苦的。但是,好⼀点的是我和好友朱⽼师都不是班主任,不⽤管理学⽣们的早⾃习,能够在每天的早晨起床后⼀起跑步,跑回来坚持临帖写50个⽑笔字,过着有规律的⽣活。同时,也相应的逐步提⾼了教学板书⽔平。</p><p class="ql-block">在星期天休息的时候,闲暇之余还能够到附近转⼀转,特别是有⼀些⼤⼀点的男⽣,在和我熟悉后,会主动找我去河边逮⻥捉虾。记得有⼀次,有个学⽣拿了⼀个粘⽹,约我出去逮⻥,那次的收获真的不少。其实,那时我也是⼀个未成年的⼤孩⼦,童⼼未泯的我,与⼩学⽣⼀起玩耍,是⼀件⾮常开⼼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学校⽣活条件也是⽐较艰苦的,吃⽔要到校园外⽔井⾥打⽔,然后挑回来⽤以洗漱、饮⽤。没有像现在的⽣活中⽤⾃来⽔那样⽅便。那个时候⽼师宿舍都是⽼旧房⼦,后墙没有窗户,到了夏天,住在⾥⾯闷热难耐。</p><p class="ql-block">最麻烦的是⽼房⼦⼟墙上,裂出的⼀条条缝隙⾥藏着很多臭⾍,咬得满身都是红疙瘩,⼜痒⼜疼。我和朱⽼师不得不想办法,去解决这个⾮常头疼的事。先是把床铺搬到正午阳光最厉害的地⽅,⽤开⽔烫⼀遍,消灭床铺可能藏臭⾍的地⽅,再⽤⽊棍⼦反复抽打铺床的稿荐(⽤⻨秸杆编成的床垫),这时看到的是⼤⼤⼩⼩的臭⾍满地乱爬,⾮常恐怖,令⼈⽑⻣悚然。接着找来农药六六六粉,细⼼地撒⼊每⼀条墙缝,经过这⼀番折腾处理,达到了⼀定的效果,臭⾍起码是没有以前那么猖獗了。</p><p class="ql-block">乡村的夜晚,是⼀⽚宁静。到了每天晚上,学校以前⼀直靠点煤油灯照明。校办⼯⼚办起来之后,有了发电机发电,⽤电灯照明诚然很好,但是到晚上九点钟以后,校办⼯⼚就停⽌发电,还是需要在煤油灯下备课和批改作业,有时为了赶任务,要在清灯孤影下熬到半夜。</p><p class="ql-block">学校除了家是本村的⽼师能够回家吃饭外,其他老师用餐是个大问题。校⻓为了解决驻校⽼师⼀⽇三餐问题,在学校⾥办起了⼀个⼩伙房。虽然条件有些简陋,但是解决了吃饭问题,省却了⾃⼰烟熏⽕燎去做饭的麻烦。尽管饭菜质量不⾼,吃的是粗茶淡饭。但⽐起那些村⾥的⽼百姓,还是好了许多。俗话说,知⾜者常乐。⾃⼰内⼼也⾮常容易满⾜,因为在学校的⼩世界⾥,⼤家相互尊重关爱,⼈们相处得相当融洽。</p><p class="ql-block">光阴荏苒,随着岁⽉的流逝,昔⽇的农村教师⽣活,转眼已经过去了数⼗年。我认为,⼈⽣每⼀次⻆⾊的转换,都是⼀次机遇。在知⻘的⽣活⾥,能够有当代课教师的经历,对于我来说,是⼀个难得历练。这是我⼈⽣中最重要的起点,特殊的⼈⽣经历,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p><p class="ql-block">农村纯朴的乡情,基层⽼教师那种“⽼骥伏枥 ,志在千⾥”的务实敬业情怀;⻘年教师那种勇于⾯对困难,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信念;还有那些吃苦、勤奋好学的孩⼦们,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高尚可贵精神品德,⼀直⿎舞激励着我向前,奠定了后来⼯作的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两年后,终于结束了知青的生活,经过报名推荐、参加体检,然后履行层层审批手续,我光荣当兵入伍了。记得在我换上了军装的那个晚上,老支书特意灌了壶烧酒,在自己家里炖锅鸡汤,热情地为我饯行。到今天仍然忘不了那浓浓的亲情,老乡们的真情一直温暖着我的心窝……</p><p class="ql-block">岁月无痕,往事却历历在⽬。知青地湖阳的⽼书记,学校⾥的教师、朋友,彼此相处之间结下的真情厚谊,仍然铭刻在脑海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