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成果——龙尾张村

pp曹(坚持原创)

<h1>站在南湖大酒店楼上向南眺望,便可以看见一座翠绿掩映的乡愁小村落,她就是芜湖市湾沚区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成果——龙尾张村。<br></h1><h1>听村中老人介绍,龙尾张有三个传说:<br><font color="#ed2308"><b>因水得名。</b></font>青弋江流经罗保圩段,北起城区沿河路,南至红杨芳山,全长6.8公里,与罗福湖、南湖共同形成“弋江担两湖,湖水汇江中”独特水利景观,空中俯瞰,形似一条腾飞的巨龙,村庄位于巨龙尾部,又因村庄百姓百分之八十都姓张,因此得名“龙尾张”。<br><b><font color="#ed2308">因山得名。</font></b>从芳山到龙尾张,山峰连绵,丘陵起伏,从空中俯瞰,形似一条蜿蜒起伏的巨龙,因芳山两侧各有一个湖,像龙的眼睛,所以那儿是龙头,北面地势稍缓,面临南湖,像蛟龙出水,便是龙尾。因村中张姓较多便得名“龙尾张”。<br><font color="#ed2308"><b>更名自救。</b></font>龙尾张原名叫龙头张。古时有一将军路过此地,听说有“龙头张”村,认为是个风水宝地,就想占为己有,军中一个小卒恰是龙头张村人,他听说后连夜跑回村中报信,族长和几位老人商量后,连夜请匠人将祠堂、庙宇门楣上的字“龙头”都改为“龙尾”;要求私塾先生连夜编排“龙尾张”的顺口溜,教孩童传唱,庙宇里的和尚也改口诵“龙尾张”。第二天将军带兵到村口一问,几个放牛娃说只听说有龙尾张村,没听说有龙头张村;进村一看,也都写着龙尾张的牌匾,听私塾里孩子们诵“龙尾张”,将军便失望而去。<br>据张氏族谱记载,龙尾张与南宋状元<font color="#167efb"><b>张孝祥</b></font>同出一脉,张孝祥大伯<b><font color="#167efb">张郧</font></b>的第17世子落户龙尾张,第25代传人<font color="#167efb"><b>张鸣皋</b></font>从小异于常人,道光二十年庚子科经魁举人,道光二十一年任江南候补督标,道光三十年任广德州建平县城守把总,咸丰六年督办宁郡团练管带,加五品顶戴候补守备,世袭云骑蔚(正五品武官),龙尾张后人世代以他为骄傲。<br></h1><h1>龙尾张村有敬老的传统,每年清明节,张氏族人在祠堂相聚会餐,并为老人发放生活物品:60岁以上的老人1斤猪肉,70岁以上的老人2斤猪肉,80岁以上的老人4斤猪肉,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8斤猪肉,10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直接赶一头猪回家,让家人共享……。<br></h1><h1>置身于龙尾张村,耳听着呦呦鸟鸣,呼吸着袅袅霭气,品咂着燎燎饭香……,恍惚间似穿越于南柯一梦中,已找不到归去的来路了。</h1><h1><font color="#167efb"><b>【作者简介】</b></font></h1><b><font color="#ed2308">朱幸福,</font></b>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羊城晚报》《清明》《安徽文学》《百花园》等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近千篇,出版小说散文集《太阳雨》《泥巴墙头腊味香》等8部,作品曾被多家选刊转载或收录。现为芜湖市湾沚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