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梁英凡</p><p class="ql-block"> 夏天的风像乡村人一样善良热情,吹绿了大山,吹黄了田野,吹熟了小麦,吹响了收割机。满山遍野麦浪随风翻滚。绿里透黄,美丽极了。</p><p class="ql-block"> 看着当今夏收的丰收情景,我的脑海里闪现了五十年前农村夏收的场景。当年我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每到收麦季,打麦场里热闹非凡,大人小孩聚集到不大的圆型空地里,地面在收麦前的雨后用石碾子碾压的光滑平展,以备收回的麦子在这里打场,晾晒。打麦场边有几孔窑洞,是生产队的库房。主劳力都下地收割,打麦场里的都是体弱的,有小孩的,年老的辅劳力,还有我们这些放了麦假的孩子,到麦田里拾一会麦穗,就回来到打麦场玩。不怕烈日爆哂,等收完麦一个个都变成了小煤球。用大人的话来说,经风吹日晒的孩子结实好养。</p><p class="ql-block"> 打麦场的劳力们,分工合作,有翻哂麦穗的,有拉着毛驴碾压麦穗的,有随风扬麦粒的,有搂麦杆草搭堆的,有把凉哂好的麦粒收装入库的。他们各尽其责,圆满完成各道工序的任务。最快乐的是我们这些孩子,在麦场里打闹。在麦堆里翻来覆去藏猫猫,抓着刚打出的麦粒直往嘴里塞,慢慢的嚼着,一股麦香味沁人心脾,如今想起还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个夏收农忙时,我们照旧在打麦场玩。一个玩伴提议烧麦穗吃,大家都积极响应。几个陶气的男孩子拿了一些麦穗跑到麦草堆背后,用火柴点着烧麦穗。不小心引燃了麦草堆,烈火雄雄而起,直创天空。大人们为抢救未碾压的麦穗,顾及不了麦草。一连三个象小山一样的麦草堆毁之于灰。几个孩子也被救出来。他们的家庭都受到生产队的批判和扣除部分口粮的处分。幸亏我没参与,不然我们家也得背处分。</p><p class="ql-block"> 记得麦苗从地里刚拉回来,女人们就挑选一些发白的麦杆编草帽。我妈妈下地割麦顾不上,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办。我学着大人们挑选,整齐,截好,把麦粒搓下,麦杆扎把拿回家。有一次我整好的麦杆放那,和伙伴们一起去玩,被调皮捣蛋的男孩子散了一地用脚踩。气得我哭了大半天,晚上找到他们家,不依不饶,他爸把他揍了一顿才了事。想起来怪可笑的,那么小就得理不让人。</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故事太多了,三天三夜也叙不完。水平有限,好多事说不清,道不明。总觉得津津有味。至今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