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锦未忘桑梓情 一一与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吕文亮一席谈

初心

<p class="ql-block">  六月一十九号,是吕文亮在武穴市中医院工作室的第十个坐诊日。几十张挂号券一个星期前售罄,他那弥足珍贵的“武穴时间”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我的采访只好在他来武穴的头天晚上进行。人未到,患者已捷足先登,宾馆客房顿时成了他的临时诊室。等送走最后一位患者,已是九点半了,我们的话闸子这才打开。</p><p class="ql-block"> 吕文亮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校长,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尤其在温病(传染病)和消化(脾胃病、肝病、肝硬化、肝癌等)学科领域研究造诣极深,成果丰硕。盛名之下,上门求医者一号难求,要求攀亲合作的医疗单位络绎不绝,其中大多是地级三甲中医院。优惠的合作条件和良好的医疗环境并没让吕文亮动心,他却把”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和“吕文亮工作室”的两块牌子挂到了办公条件简陋的武穴中医院。谈及此事,他深情道出原诿:武穴是老区,那里是中医“热土”,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特有优势。那里也是哺育我成长的故乡,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乡情使然。</p> <p class="ql-block">  武穴北郊团山村吕高垸,是吕文亮的出生地,在这里他度过了17年时光。与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及父老乡亲结下深深的乡情。回忆这段难忘的日子,他特别提到心心念念的两个贵人。一个是本家爷爷,另一个是中学老师肖维先。本家爷爷是本地采药高手,经常带着吕文亮上山采药,到村卫生室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通过耳濡目染,麦冬、黄连、野菊花、艾叶等形状各异的中草药和手到病除的神奇针灸,让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开始在他幼小心灵中发芽。进入中学后,他是肖维先老师的得意门生。恩师的栽培,他的成绩十分优秀。然而,即将毕业时,肖老师却患上了肝病。痛苦中,老师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天资聪明、为人厚道的弟子身上,希望他报考中医,学成之后帮他治好病。吕文亮没让老师失望,他毅然在第一志愿中填报了湖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爷爷的引路,恩师的期望,历经十年寒窗,吕文亮终于由一个农民儿子成长为一名名中医。他在即将毕业时日记中写道:我要将我所学的本领回报乡親,这是我的幸福,也是我的夙愿。在医院传染病房工作期间,他将优化传染病诊疗方法首先用在肖老师身上,经过一年多的治疗,老师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现已进入八十高龄。 远在家乡的乡亲纷纷舟车劳顿去武汉找他看病,吕文亮再忙,也不让乡親失望,有时还开后门让其“插队”提前看,好当日返回。区区小事,浓浓乡情。吕文亮的口碑在家乡不径而走。</p> <p class="ql-block">  几万师生的髙校掌门人,吕文亮管理中是校长,讲坛上是教授,病房里是医生,是典型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日理万机是他的工作常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忙人,每月武穴中医院工作室的坐诊日他从没忘记。无论工作再忙,或是天气突变,每个坐诊日,雷打不动,总是如约而至。他说:中医人的品质是讲诚信、守信用,只要坚守信条,再大的矛盾也可解决,再大的困难也可克服。尽管武汉与武穴相距两百多公里,为了不躭误坐诊时间,他总是周六晚上下班后赶到武穴,确保第二天早上八点准时查房应诊。吕文亮说自已有个座右铭:作为医生,事情再大,没有人命观天的事情大,治病救人永远放在工作第一位。作为名医回乡,少不了一些政务交际,业务交流,好友拜访。吕文亮一切从简,尽量把有限的时间留给病人。吕文亮年近60,医院领导怕他劳累过度,每个工作日给他限号看病。可他看到病人为了看病,五更从乡下赶路,饿着肚子排队,有的等了一天,还看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丢下他们拒诊,与心不忍。第二个工作日就叫院方取消限定,要挂号的尽挂,要看病的尽看。每次上午接诊病人平均30多号,常常午饭饭点总要推迟一两个小时。梅川镇张焕村有个患者五六年胃不舒服,但他从不看也不愿看医生。听说吕文亮的坐诊,他终于在一个星期前挂了他的专家号,当天冒雨在乡卫生院医生和朋友陪同下,从几十公里外赶到市中医院,吕文亮听之非常感动。快一点多了,他仍仔仔细细给他看完病。望闻问切,授方开药,为他整整用了半个钟头。临别时,还嘱咐他下个工作日等他再来复诊。</p> <p class="ql-block">  每个工作日,吕文亮总是不断转换角色,既当医生,又当教师;既为医院输血,又为医院造血,对医院进行人才、技术、设备全方位帮扶,为中医院培养不走的本土中医药人才。他把工作站作为中医人才培养基地。他说,我作为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我的责任与义务。他在医院专门收纳了两个关门弟子,作为他在治疗传染病、消化病的经验学术继承人。另外为了消弥轻中重西倾向,由他的团队主办了武穴市西学中培训班,并作了长期培训计划。他自已并亲自援课,为大家鼓气,加强对中医的自信。同时引导大家正确认知中医。认识未来创新医学,不是简单的中西结合,而是现代科技应用的认知与推进。病房是课堂,查房是讲课,手把手,口对口,心对心传授自已几十年积累下来的难得的治疗经验与方案。他带领的工作室的专家团队在未病、肾病、肿瘤等领域学科与医院合作,培养学科带头人才,提高专科学术水平,推进一批前沿新技术落地。吕文亮介绍了许多绿色疗法。例如,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与伤害,用生物液冷冻休眠代替传统放疗的肿瘤疗法。为了鼓励中医康复绿色疗法,甜湖北中医药大学还捐献一套康复治疗仪器设备。</p> <p class="ql-block">  吕文亮把校外工作室放在武穴,不是权宜之举,而是心的归宿。他对武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充满期待。他说:武穴是中医药事业的“热土”,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市委市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十分重视,正在建设新院区是武穴中医发展的新的里程碑,这样的发展大格局在全省同级医院中十分鲜见。他每次来武穴坐诊看病,深深被武穴人民信任中医,追捧中医,热爱中医的中医情所感动。他们对中医药治病的欲望和要求强烈,这就是中医发展之本。他也看到,从七十年代进入新时代,医院发展还存在很大挑战,中医特色服务刚刚起步,中医人才青黄不接,老代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断档等等。对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吕文亮都以主人翁的姿态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p><p class="ql-block"> 吕文亮工作室开办已十个月了,尽管工作繁忙,工作条件简陋,但有一个配合默契合作伙伴,他在家乡的日子仍然非常愉快。他说,当前医院有个好的发展势头,医院还有个团结向上的好班子,更有一个事业心强、务实创新,开明开放的好班长吴志德,相信未来的合作会走得更稳更远,为家乡父老带来更多福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与吕文亮校长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