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创作回忆

世界文化导演艾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世界文化导演艾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7日晚上,上海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艺起前行优秀节目展播节目中讲到了上海闸北区原三曾里的故事,构起我对2007年受区委委托所创作了大型舞台剧《不灭的篝火》后改名《三曾里火种》的难忘回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创作时间是在2007年四月里,当时区里面采用公开比稿方式选定作者的,记得当时共有四个人一起参与了比稿,三位分别来自专业团队,其中一位是专业作家,一位是剧团团长,我是作为广告公司创意总监身份参与,由于在这次剧本创意构思中脱颖而出,最终,我被入选了接受了这项重要的创作任务。剧本完成后,由上海戏剧学院投入排练和公演,事后我获得了一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当年4月28日中共上海闸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永弟、组织部副部长洪流、宣传部副部长陈天宝、文化局局长陈宏等部局领导约我在闸北公园宋艺茶馆一起庆贺并座谈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三曾里遗址位于上海市闸北区公兴路临山路口(原香山路三曾里)。中共三大召开以后,党中央根据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决定将中央局机关迁回上海。1923年7月,中央执行委员、农工部部长王荷波(后增补为中央局成员)受党中央委派到上海,在三曾里租了其中一幢二层楼的石库门房子,作为党中央机关的秘密办公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月至9月,中央局5名成员中除谭平山留驻广东外,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罗章龙等先后由广州来到上海。当时在三曾里居住的有:毛泽东、杨开慧住楼下前厢房,蔡和森、向警予夫妇住楼下后厢房,罗章龙住楼上。党中央开会、办公均在楼上。陈独秀住在距离三曾里二、三公里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闸北香山路上的“三曾里”曾是我党创建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最主要活动地之一,一九三七年被日本飞机炸毁,正是在这块红色的区域土地上,铭刻着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我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创意视野,重新整合半个世纪前发生在上海这段摧人泪下的历史资料时,有一种创作激情涌动,创意思维仿佛像匹野马在宽阔草原上纵横驰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类需要进步,世界需要和平共同繁荣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忘去过去,温故而知新,去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化了相当于二個多月的时间写作和调阅资料,我似乎也经历史了一场上海革命史的完整教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成这部作品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繁荣发展的,尤其是物质生活产生巨变的时代,很少人去写这样的题材,更多的以经济角度考虑之多,但是我想,生活越是美好,越是要应该不会忘记过去的上海,不该忘却这座城市曾发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艾 文/王仁忠:国际选出《世界文化导演Director of world culture and art》/江南才子/知名策划人/作家/评论人 /社会活动家/媒体人/独立世界撰稿人 / 导演及主持人/上百度可搜索《世界文化艺术导演艾文》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