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冶教育】逐梦星辰 邂逅美好——北冶镇中小学特色创建成果汇报会

北冶镇柿树岭小学司国超

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现北冶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师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推广一校一品一特色实践探索的有益经验,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北冶镇中心学校立足实际,于2022年6月27日开展了北冶镇中小学特色创建成果汇报会。 北冶镇现有中小学6所,教学点1个,在学学生1800余人,6月27日上午7:50点在柿树岭集中后,中小学特色创建成果汇报会以学校为单位依次进行。 中心学校姚校长带队,对学校特色成果进行验收。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柿树岭小学篇</font></b></h1> 北冶镇柿树岭小学现有学生555人,17个教学班,学校于2019年确立了树源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秉承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以书法特色为引导,以社团活动为辅助的多彩树源课程。 柿树岭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为我们带来的古诗新唱《池上》、《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童年就像一首诗,描绘着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合唱《小池》让人联想“娉婷曼姿立小池,秀色青翠也成诗”。诗歌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体现了柿小少年的蓬勃朝气。 风儿吹着美丽的裙摆在阳光下摇曳,云儿带着诗一般的故事在天空中吟颂,柿小舞蹈社团的学生们为我们带来的舞蹈《桃花笑》。 柿树岭小学的校园里,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活力四射的童年,每一个孩子都有着阳光般灿烂的笑脸,篮球、乒乓球、足球被他们玩出了花样! 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铸就了经久不衰的民族瑰宝。阅读社团带来的经典诵读《诵经典,展新辉》,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感受经典作品的无穷魅力。 四二班张思月和三二班王一安两位同学给大家带来的歌曲《妈妈我爱你》,通过歌声告诉同学们是谁给了我们生命?是谁让我们茁壮成长。 柿小全体教师的合唱《来跳舞》给参加活动的教育同仁留下深刻印象。 姚校长在观看学生的书法作品 姚校长带领校长们观看柿小树源展室书法作品 姚校长带领校长们观看柿小美术室学生作品 好的教育要为人的终身幸福奠基。在我校的教学改革中,我们提出一个命题,要让学生真正的“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编织七彩童年,奠基灿烂人生。我校认为要让学生真真正正的“活”起来,早晨的校园中要有朗朗的读书声,上下午的教室里不时要有歌声飞出来,校园内、操场上有欢快的身影和激扬的拼搏精神。因此我校实施了社团加特色活动,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的趣味更广泛,让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发展,每天上下午的大课间活动与部分社团完美结合,使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韵律操、书法与学生的兴趣相连,发挥学生自身爱好,教室中、校园中、操场上学生彻底活跃起来,让美丽的柿小校园处处绽放灿烂的笑脸,让朵朵花儿迎接美好的明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六村小学篇</b></font></h1> 六村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位于新安县北冶镇碾坪村和杨沟村的交界处 ,这里群山环绕,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3人,学生156人,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 六村学校文化氛围浓厚,育人环境良好,有四季长青的草坪,有静思园、观书亭、静俭楼,还有师生劳动实践基地拙耕园。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校园四季如画,可以说是“春有牡丹、夏有睡莲、秋有菊花、冬有松竹”的四季美景。 六村学校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学校基础设施较为齐全,环境较为优美,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特色创建取得实质性进展,师资力量不断提升,学校目前正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发展。 课本剧小英雄雨来表演的惟妙惟肖,孩子们的表演充满了艺术的细胞。 学校大力发展“根雕”艺术,努力彰显学校特色,以大山深处的植物根系为依托,走“根雕”艺术之路,把“根雕”艺术贯穿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让其真正成为学校的品牌和亮点,每周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真正把学校建成 “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四小”乡村学校。 <p class="ql-block">  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特色创建,精心打造根雕特色,每周利用社团活动时间让学生参与根雕制作,每周的四个社团(根雕、书画、阅读和篮球)活动从未间断,让点学生在活动得到锻炼,得到提升。</p> 六村小学紧紧围绕“环境优美、质量一流、特色明显、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的办学目标,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甘泉小学篇</font></b></h1> 北治镇甘泉小学创建于一九三〇年,校舍先后四次改扩建,于1997年完善至今。 2015年被新安县人民政府授予“最美乡村小学”;2016年被新安县教育局评为“优秀管理单位”;2018年参加的新安县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手工坊)获得二等奖;2018年被新安县教育局评为“艺术特色学校”;2019年被新安县教体局评为“全面特色学校”。<br> 甘泉小学借助甘泉村陶瓷历史和古村落的开发,提炼出了“甘陶——甘为人先、陶冶人生”作为学校主题特色的创建方向。 甘泉小学把甘陶作为学校的品牌和亮点,每周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把学校建成了 “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特”的乡村学校。 甘泉小学的书法社团和舞蹈社团展示 甘泉小学的学生在现场创作瓷板画和脸谱,甘泉小学结合实际,突出创新,在培养孩子们掌握技术、感受文化、陶冶情操、享受乐趣、表达自我的同时,启迪他们在陶泥文化的海洋里探足迹、触经典、寻乡情、享泥趣,为童年生活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 近七年多的实践,延续着陶瓷文化,还原着生态面貌,坚守着优秀传统,是甘泉小学每个人的责任和担当。走进甘泉总能看到新奇和独特,总能感到收获和愉悦,总能带来信心和力量!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刘黄小学篇</font></b></h1> 刘黄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她成立于1922年,比1921年成立的新安县实验小学仅晚一年,现有6个年级,在校学生162人,教师14人。辐射刘黄、刘沟、三王庄等8个行政村,惠及一万人口,辐射半径3千米。 这是一所红色的学校。被毛泽东称为“娃娃将军”的韩钧将军,曾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的王子波同志,幼年都在刘黄学校求学,刘黄小学把书法和手语舞作为学校特色,并投入了许多精力和时间训练,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秉持“推广书法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把“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育人思想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把“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新教育理念根植在每一位刘黄教师的心中。 刘黄小学全体教师品质高尚,精诚团结,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教育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全镇第一。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安桥小学篇</font></b></h1> 北冶镇安桥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学校始建于1997年,在校学生133人,教学班6个,现有教职工14人。 “趣美”教育是安桥小学追求的目标。学校努力构建趣美校园文化,实施趣美教育,以“趣美教育”特色为宗旨,以“过有趣童年 做最美自己”为校训,创建“感美于趣 以趣创美”的良好校风,建立“启趣 乐教 追美”的教风和“趣学 探美 创美”的学风,让学校成为“趣美校园、趣学学园、趣味乐园”,着 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趣美教育”文化。 安桥小学“趣美”教育——纸趣 安桥小学“趣美”教育——农耕文化 安桥小学“趣美”教育——校园舞和课本剧 安桥小学近年来被评为“新安县最美乡村小学”“ 县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县星级艺术特色学校”。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北冶镇第一初级中学篇</font></b></h1> 学校自1998年创建以来,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和指导,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900余人,教职工总人数73人,专任教师72人。 北冶一中始终坚持“适龄学生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落伍,尽可能接受优质教育”为办学理念,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德育为首,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北冶一中以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县局“打造平安教育,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均衡教育,实施智慧教育”的主导思想开展工作,坚持内涵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以学生为主的“武术特色学校”“书法文化教育”等特色项目的创建,丰富学生的文体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效果良好。 此次特色创建成果汇报会是北冶镇中心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展示了师生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时代风采和艺术追求。<div>  北冶镇中心学校姚勰校长指出,本次活动既是成果的展示,更是经验的交流,全体北冶教育人要切实为孩子们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希望各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不断创新教育内涵,优化教育成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多面发展,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以特色艺术引领学校发展,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北冶教育特色创建成果篇</font></b></h1> 北冶镇柿树岭小学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成立书画社、国学社、足球社等10余个学生社团,多形式开展校园艺术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柿树岭小学的“树源教育”实施五育并举,扎实有效开展取得一定成效。 <p class="ql-block">  北冶镇六村学校大力发展“根雕”艺术,努力彰显学校特色,以大山深处的植物根系为依托,走“根雕”艺术之路,把“根雕”艺术贯穿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让其真正成为学校的品牌和亮点,取得一定成效,并且印制了《根雕艺术》和《教坛心声》两本校本教材。</p> 北冶镇甘泉小学依托陶瓷文化为本村愿景服务,打造学校特色为学生品质发展的校本课程。它立足体验,结合实际,突出创新,在培养孩子们掌握技术、感受文化、陶冶情操、享受乐趣、表达自我的同时,启迪他们在陶泥文化的海洋里探足迹、触经典、寻乡情、享泥趣,为童年生活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目前甘泉小学已出版校本教材《甘陶》一本。 北冶镇安桥小学以“过有趣童年 做最美自己”为校训,着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趣美教育”文化。学校成立了农趣馆、农耕园、艺趣坊,并出版了《农趣》、《纸趣》、《过有趣童年 做最美自己》3本校本教材。 <p class="ql-block">  北冶镇刘黄小学是革命的摇篮,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学校把书法和手语舞作为学校特色,并投入了许多精力和时间训练,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出版了《刘黄教育志》一本,《经典诵读》、《追梦、《临池日课》三本校本教材。</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北冶教育依据中心学校姚校长提出的“规范管理,教研带动,特色办学”的思想,每一所学校都结合自身实际,从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培养方向等方面,科学确立自己的办学特色定位。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实现教育特色办学“一校一品一特色”的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

学校

小学

学生

教育

特色

北冶镇

甘泉

根雕

刘黄

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