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栖居

鏡 廬

<p class="ql-block">心灵的栖居</p><p class="ql-block"> 文/敬庵</p><p class="ql-block"> 读古人的作品,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思乡作品占了很大比重。陶渊明很干脆,解授封印,对几个月的官场来了个不辞而别,回到心灵的家园。他兴奋异常,"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抚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这哪里是田野风光?这哪里是挥汗如雨的乡村?分明是心灵的栖息地。</p><p class="ql-block"> 在外游子,久别故乡,不能说乡音未改,不能说生活习惯还在从前。回到故乡,自己分明已是故乡的陌生人,就是妈妈饭菜的味道,已不是朝也思梦也想的味道了,但在外奔波的心累,只有自己知道,得意与不得意,个中的酸甜苦辣,岂是别人能说得清道得尽的。只有在拖着一天的疲累躺在床上,眼睛怎么也合不上,这时候自己才是自己的,心才是自己的,而度过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怀揣着梦想的青少年时代,才是自己一生中最值得留恋、最有意义的时光。月是故乡明,情是少年真。</p><p class="ql-block"> 林清玄有一篇散文,叫《清欢》。在文中提到多处若干年前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若干年后,自己兴味盎然而去,却败兴而归,甚而至于门也不想再进。这里再也不是寂静无声,享受心情的地方了,而是吵杂、烦嚣,垃圾满地、游人如织。清欢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  读完,掩卷沉思,是呀,浮躁的社会,不安的人心,何处会有属于自己的清欢?想着,想着,心头一喜,我比大师幸运多了,我恰好有这么一个去处,在老家,离兰州不算大远,120公里路,高铁加汽车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有院子一个,而大门外有杨树柳树榆树杏树梨树百棵不止,都是我和妻子用血汗创造的财富。早晨,会在鸟的婉转叫声中睁开惺忪的眼睛,懒懒地爬在被洞,翻过几次身,摸过晚上没有看完的书,随意地翻几页。打几个呵欠,套上衣服,趿拉着鞋子出去。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但清晨的静与这山居小院的清,让这环境温煦可爱。出得门去,顺着并不很宽并不平坦的路走向田间,树荫绿草招摇着,随意掐一叶在手,那种柔嫩的感觉直通于心。坐下来,就蹲在草上,嗅着泥土与草的混合香味,闭上眼睛,心都是醉的。下面那地,就是菜园、果园。一畦韭菜,几行葱,茄子有圆的有吊的,西红柿红绿相间,最是那辣椒,花开正盛,绿的辣椒和叶子同一色,让人馋涎欲滴。如果你手里恰好拿着一个馒头,不管冷热,就一根葱叶,或一个辣椒,抑或是熟透了的西红柿,绝对是一顿美味早餐。然后坐在树荫下,翻开书卷,如果再有一杯清茶,好惬意。既就是冬日,树叶落尽,树的枝枝桠桠也是不败的风景,随风翻卷的落叶,还是细小的风声,将这冬日演奏成一首尽美的交响曲。热炕一个,一壶老酒,一卷诗书,一口小酒,一段美文,如果室外白雪纷纷,还要写诗么?或者和父母妻儿围炉而坐,笑语声声,还需艳羡别人的幸福吗?春日倦于诗书,到田间地头侍弄小园,夏日于树荫下,接受清风吹拂,秋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父母、妻儿分享收获,冬日,任他西北风肆虐,我有茅屋几间,暖火一炉。</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些仅仅是外在的环境,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人要寻找的故乡是心灵的栖息地。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人人都不见得有我幸运,有家乡,有年老的父母的期盼,但接受生活,热爱生活,关爱亲人,享受阳光和空气,谁说这不是心灵的栖息地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竹盦</p><p class="ql-block">九三学社社员</p><p class="ql-block">上海亦静居同门成员</p><p class="ql-block">甘肃诗词学会会员</p><p class="ql-block">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会员</p><p class="ql-block">印道成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