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p> <p class="ql-block">撑着油纸伞,独自</p><p class="ql-block">彷徨在悠长、悠长</p><p class="ql-block">又寂寥的雨巷</p><p class="ql-block">我希望逢着</p><p class="ql-block">一个丁香一样的</p><p class="ql-block">结着愁怨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她是有</p><p class="ql-block">丁香一样的颜色</p><p class="ql-block">丁香一样的芬芳</p><p class="ql-block">丁香一样的忧愁</p><p class="ql-block">在雨中哀怨</p><p class="ql-block">哀怨又彷徨</p> <p class="ql-block">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p><p class="ql-block">撑着油纸伞</p><p class="ql-block">像我一样,</p><p class="ql-block">像我一样地</p><p class="ql-block">默默彳亍着,</p><p class="ql-block">冷漠,凄清,又惆怅。</p> <p class="ql-block">她静默地走近</p><p class="ql-block">走近,又投出</p><p class="ql-block">太息一般的眼光</p><p class="ql-block">她飘过</p><p class="ql-block">像梦一般的</p><p class="ql-block">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p> <p class="ql-block">像梦中飘过</p><p class="ql-block">一枝丁香的</p><p class="ql-block">我身旁飘过这女郎</p><p class="ql-block">她静默地远了、远了</p><p class="ql-block">到了颓圮的篱墙</p><p class="ql-block">走尽这雨巷</p> <p class="ql-block">在雨的哀曲里</p><p class="ql-block">消了她的颜色</p><p class="ql-block">散了她的芬芳</p><p class="ql-block">消散了,甚至她的</p><p class="ql-block">太息般的眼光</p><p class="ql-block">丁香般的惆怅</p> <p class="ql-block">撑着油纸伞,独自</p><p class="ql-block">彷徨在悠长、悠长</p><p class="ql-block">又寂寥的雨巷,</p><p class="ql-block">我希望飘过</p><p class="ql-block">一个丁香一样地</p><p class="ql-block">结着愁怨的姑娘</p> <p class="ql-block">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p> <p class="ql-block">1927年,30岁的徐志摩刚解下11年的婚姻枷锁,与新婚妻子陆小曼携游西子湖畔,拍摄属于他们的恩爱照片。</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离杭州不远的上海,满树丁香深巷香,22岁的戴望舒在幽静的小巷,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丁香姑娘”。</p><p class="ql-block">在这一年,民国文坛最荒诞的两段爱情出现了:花心的徐志摩为爱收心,朦胧的戴望舒因爱而疯。</p> <p class="ql-block">戴望舒把施绛年的名字,刻写在《林下小语》里;将自己对少女的缠绵悱恻之思,落笔化成《雨巷》。</p><p class="ql-block">戴望舒向施绛年一次又一次的追求着,而施绛年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只会在戴望舒快要放弃的时候,才应邀出门散步。这可苦了戴望舒,一路苦苦追赶,始终触摸不到对方的心。最后,他放了狠话:如果施绛年不接受他的爱,他就死在她眼前。无奈之下,施绛年只好答应和他订婚。但施绛年也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要戴望舒出国留学,说只有在国外取得学位,并找到体面工作后,她才愿意结婚。1932年10月8日,在施绛年的催促声中,戴望舒搭乘邮轮从上海出发,前往法国读书。</p><p class="ql-block">她毕业后进入上海邮电部门,做了名职员,她所求的不再是浪漫的甜言蜜语,而是实际可靠的碎银几两。戴望舒学成归国后,等待他的是施绛年的移情别恋,原来,施绛年已经爱上了一个冰箱推销员!</p><p class="ql-block">为了爱情低到尘埃里的人,不是没有成功的婚姻,也不是没有人爱,更不是和感情绝了缘,而是缺乏抵御风雨的能力。毕竟,一段再感人肺腑的情爱,也要先有面包,你爱的人才愿意陪你看日出日落。否则,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管你多么痴情,终究不堪一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说:“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p><p class="ql-block">谁能想到,从不懂爱的戴望舒,到了最后竟比风流才子徐志摩还要多出几分深情。</p><p class="ql-block">他的一生,虽将痴情错付给了“丁香姑娘”,但却坚持把清澈的爱,留给危难的祖国,即便遭到生活的折磨,依旧没放弃内心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Summer Rain”意为“夏日的雨”,炎炎夏日中的一场雨,是如此清爽惬意,若夏日没有雨,又该多么难熬,因此歌手将夏日的雨作为对爱人的比喻,唱出爱人对自己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Tony O'Connor(托尼 奥康诺)是澳大利亚的著名新世纪音乐制作人,治愈音乐和放松音乐的代表人(Healing, Relaxation music)。自1987年出版了第一张专辑《Journey》后在全世界新世纪音乐及轻音乐界获得了不可多得的成就。他曾与心理学家合作,探索制作给人以放松,平静之感的治愈音乐。1991年的专辑《Mariner》使他名声大噪,不仅在澳大利亚获得了大批听众,还在国际音乐领域得到关注。1992至1997年间,Tony O'Connor与自然摄影师Steve Parish合作,制作了许多以自然为主题的音乐专辑,如Uluru,Kakadu,Rainforest Magic,Windjana以及著名的Wilderness。这些专辑使他的大名更加广为人知,也造就了中国乐迷心中的“托尼 奥康诺”。这些专辑每张都获得了双白金专辑,并且总销量光在澳大利亚就超过了3000张。</p> <p class="ql-block">— END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