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一幼】共生课程之生活篇:洗洗最健康~中五班

孙晓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洗手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常规活动,孩子们</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每天都要洗上很多次手,七步要步步到位,同时还要洗够时间,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span></p> 课程起源 <p class="ql-block">  洗手和我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一双干净卫生的小手能够让孩子的健康多一分保障。来到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小手洗的干净吗?在这样的教育契机下,我们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关于“洗手”的探究活动。孩子们探究了与“洗手”有关的各种问题,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为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做好准备。</p> 解读《指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指南》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其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幼儿逐步学习健康的方式来生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教育要保教结合,寓教于一日活动之中。还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健康,有效的教育是用适宜的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去改变自身的不健康行为,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理解洗手的重要性与作用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帮助幼儿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但也是十分娇嫩的时期。不养成良好讲卫生、爱清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会给其健康成长帯来危害,影响身体健康发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span></p> 课程推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我们为什么要洗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宝贝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瞧!在显微镜下手上有好多好多可怕的细菌!原来,我们手上藏了好多的细菌宝宝 把手洗的干干净净的,细菌宝宝就会被赶走。</span></p> <p class="ql-block">二、细菌宝宝是什么?</p><p class="ql-block">1、细菌大调查人体中有哪些细菌?</p><p class="ql-block">郑泽:我们身上有许多细菌。</p><p class="ql-block">李陶然:有的细菌表面是光滑的,有的细菌身上长有毛毛。</p><p class="ql-block">姜轶博:肚子里有细菌肚子会疼,牙齿上有细菌牙齿会疼,细菌也会传给别人,身体里有细菌也会发烧的幼儿</p><p class="ql-block">郑佳宇:细菌最喜欢在小朋友的皮肤上、手上。</p><p class="ql-block">宋泽辰:上次我手上有细菌,手上就发炎了,还流了血呢。</p> <p class="ql-block">2、我画的细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什么时候需要洗手?</p> <p class="ql-block">  小结: 小朋友们,只要我们手上脏了或者摸了脏东西了就要洗手,从外面回家了也要洗手,擦了鼻涕、打了喷嚏也要洗手,摸了小动物也要洗手。最重要的是在喝水、吃东西前一定要记得洗手,我们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p> <p class="ql-block">四、准备洗手。</p> <p class="ql-block">(一)发现问题。</p><p class="ql-block">万硕:大家都去洗手,人太多。</p><p class="ql-block">刘书瑜:等待洗手时,大喊大叫。</p><p class="ql-block">迟嘉硕:有的小朋友插队。</p><p class="ql-block">步书宇:衣服弄湿了怎么办?</p><p class="ql-block">王赫:洗手液弄了太多了。</p><p class="ql-block">武琳焱:水龙头开得太大,浪费水资源。</p> 第一次解决问题。 <p class="ql-block">  针对一次性去洗手人太多的,等待时间过长,拥挤等现象。经幼儿讨论结果:</p><p class="ql-block">1.按男孩女孩分两组。</p><p class="ql-block">2.按着桌子分成五组。</p><p class="ql-block">3.按大小个分成四组。</p> 第二次解决问题 <p class="ql-block">五、用什么东西正确洗手?</p> <p class="ql-block">第一种:我用清水直接洗</p><p class="ql-block">第二种:我用肥皂泡泡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三种:我用洗手液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四种:我用洗衣片洗</span></p><p class="ql-block">第五种:我用免洗手凝胶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选择《七步洗手法》洗手--小手上抹上肥皂泡泡,仔细全面的搓小手,用清水把泡泡冲干净,能把细菌通通都赶走。</p> <p class="ql-block">  手指儿歌 表现的《七步洗手法》</p><p class="ql-block"> 螃蟹洗手歌</p><p class="ql-block"> 两个好朋友 见面搓搓手</p><p class="ql-block"> 你背背我呀 我背背你呀</p><p class="ql-block">变成一只大螃蟹 横呀横着走</p><p class="ql-block">伸出两只大钳子 精神又抖擞</p><p class="ql-block">听见表扬很害羞 躲进沙地不露头</p><p class="ql-block">再见再来握握手 两个好朋友</p> 第三次解决问题 <p class="ql-block">洗手还要注意什么呢?</p><p class="ql-block">任沐梓:洗手时要记得挽起袖子,要不衣服会湿的。</p><p class="ql-block">孔祎粟:我们要把水龙头开的小一点,洗完手把水龙头关起来。</p><p class="ql-block">张皓:妈妈说,洗手液挤得像黄豆一样大就可以了,大了就不容易冲干净。</p><p class="ql-block">刘云浩:洗完手要把手在水池里甩三下,再把小手擦干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你们说的都对,我们在洗手的时候要挽起袖子,用适量香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把洗手液或肥皂冲干净,洗完小手在水池里甩一甩。</p> <p class="ql-block">教师分析:</p><p class="ql-block">(1)幼儿误以为手很干净</p><p class="ql-block">“手看起来白白的,一点也不脏,为什么还要每天洗手呢?”很多小朋友经常这样问老师,这也是大多数幼儿应付洗手的一种自我解释。然而表面上看到的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出入,尤其在洗手这件事上。我们知道,细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手上残留了多少细菌,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由于看不到、摸不着,幼儿误以为自己的手很干净,因而简单应付洗手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这是万万不可取的。</p><p class="ql-block">(2)幼儿经验不足</p><p class="ql-block">幼儿在洗手时,由于经验缺乏,往往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例如,有时水放得过大,容易溅到身上,衣服沾湿后会觉得不舒服,为避免溅湿衣服,常常怯于洗手。另外,洗手液如果挤太多,手上的泡泡要冲很久才能冲完,如果冲洗时间不够,残余的洗手液黏在皮肤上很难受,这也容易使孩子们厌烦从而抵制洗手。</p><p class="ql-block">(3)家长的质疑削弱了幼儿洗手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在家里,父母总不放心孩子做事情,他们经常会批评孩子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对。孩子洗完手后对着父母开心地炫耀,父母常会以不信任的眼光反问道:“洗干净了吗?”时间久了,孩子便会形成一种不被信任、疲于应付的心理状态,出现被动、退缩,心理学上把它称为“习得性无助感”。这大大降低了孩子的积极性,做任何事都无法做到专注,包括洗手。</p><p class="ql-block">(4)陌生的盥洗室环境,消极的心理环境</p><p class="ql-block">《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由此可见,幼儿园环境有着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陌生的环境会使幼儿缺乏安全感,在盥洗室,幼儿对于盥洗室内物品摆放的位置陌生,洗手步骤图缺乏了解,还有地面上的水渍等,这些都会让他产生抗拒的心理,应付洗手环节。在幼儿园教育中,文化环境对幼儿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洗手”本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会使幼儿产生受限的感觉,因而在心理上会有抵触;其次,教师为了避免幼儿在盥洗室待的时间过长会不停地加以催促,从而加剧了幼儿的应付心态。</p> 课程延伸 <p class="ql-block">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18亿人饮用受污染的水源,北美4100万人每天喝“药水”,欧洲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非洲1/3人口缺乏饮用水…</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画的节约用水</p> <p class="ql-block">幼儿讨论的水的用途</p> <p class="ql-block">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p> 课程总结 <p class="ql-block">  生活即课程。本次课程活动幼儿通过对小手结构的观察、对小手用处的总结、对保护小手的认知,让幼儿明白了手可以用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学会了如何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始终关注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及关键经验,将片段式、零散的小活动串联起来,使课程形成了“基于经验-拓展经验-提升经验”的动态化过程。虽然本次对小手的探索之旅暂告一段落,但孩子们对世界的探索却不会就此停下,带着一颗宝贵的童心,让我们踏上更广阔的探索旅程吧!</p>

洗手

幼儿

细菌

健康

洗手液

小手

孩子

幼儿园

课程

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