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酷热炎炎的金城终于迎来一丝难得的凉意,我们兰州市县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也迎来了跟岗学习的第一天。借助云端,学员们有幸一起走进了兰州市第八十二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午,八十二中李虎善校长为大家作了题为“实施品质教育,建设品牌学校”的主题讲座。李校长带领我们一起了解了学校的概况,感受了八十二中“博爱和雅”的办学理念,让我们看到了作家大师、企业家、学生、老师、家长眼中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品质教育?简言之,品质教育就是既有品位又有质量的教育。随着李校长的讲座,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八十二中人对建设高品质学校的思考与路径: 培育校园文化特色、挖掘精神价值特色、构建校本课程特色、打造主题活动特色、建设质量发展特色。</p><p class="ql-block"> 最后,李校长送给大家一首小诗,与培训老师在教育路上共勉!</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追梦人》</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一群追逐者</p><p class="ql-block"> 在成长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一群学习者</p><p class="ql-block"> 在前行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一群奋斗者</p><p class="ql-block"> 在希望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一群追梦者</p> <p class="ql-block"> 下午,由兰州八十二中的唐蓉老师和方嘉馨老师带来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p> 《一颗小桃树》 <p class="ql-block"> 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说道:“散文阅读的关键之处,不在于所记叙、描写的客体,而是在记叙、描述当中所流露出的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因而在教学散文时,要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便要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唐蓉老师就从小桃树与“我”的关系入手,品味小桃树,探究“我”对小桃树的感情。整堂课老师循循善诱,读思结合,在教学中通过填表格,比读小桃树和“我”的经历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树及人,由小桃树到“我”去思考,从而明白作者明写小桃树的经历实际是暗写自己的经历,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作者写小桃树是为了抒发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顽强斗争,创造美好生活的志向。</p> 《壶口瀑布》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方老师设置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把握作者的游踪,掌握作者所写景物的特点;二是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领会文中所写的山河的伟大性格。</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方老师以情境化的方式作为开场:让学生们做美景推荐官。出示本节课美景推荐官的三个任务:梳理路线,精彩镜头,动人文案。这样的设计,围绕着游记三要素,一是“所至”——游踪是线索;二是“所见”——风貌是主体;三是“所感”——感想是灵魂。接下来,方老师围绕活动层层推进,设计三大板块,初读全文,梳理“所至”;精读分析,感知“所见”;再到理解“所感”。课文结构鲜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便于学生掌握与理解。 在有趣的活动形式中扎实地推进内容上的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实质性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课堂的最后,学生们书写动人文案,品味“我”之所感,“观壶口瀑布,见人生百态,悟民族之魂。未经磨难不成河,也不成‘人’。”来壶口瀑布,看的是风景,悟的是人生百态。</p> <p class="ql-block"> 课后,在班主任李明阳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和八十二中的语文老师们开展了热烈的评课教研活动。在座老师畅所欲言,对授课老师的教学功底和课堂呈现水准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大家普遍关心的教研、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讨,<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两位授课老师情境教学,写作训练,师生互动等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span></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认真聆听李校长和老师们的分享,还积极记录学习笔记。一行行简单又朴素的文字,是学习过程中最真实地反映。</p> <p class="ql-block"> 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让我们抓住学习的好机会,共同讨论,互相学习,一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