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看到教育小故事征文的文件,我仿佛有千言万语想说,但当把手放到键盘上的那一刻我的脑袋也是一片空白的,从教4年,不长不短,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小故事却是数不胜数,多少张稚嫩的脸庞多少次被温暖和震撼的瞬间,都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反观在我教书生涯的最初一段时间,发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课堂上有人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威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待等老师讲授新内容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此时一个名字出现在我的脑海,那个曾让我无比头疼的“坏学生”,林星同学表面上看过去瘦瘦小小,但只要抬起头露出他的双眼,你就会发现他不是一位好管的学生。眼睛整天转溜转溜,鬼点子像不要钱一样往外出和实践。而且他还十分好动,有时候恨不得将他按着,停止他令人恼火的行为,班里的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总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反面教材“那个林星,是我们班最调皮的学生,老师总是在课堂上批评他”,记得有一次的课堂练习作业检查,他的作业马虎不堪。我将他的作业拿给他看,责问:“你这样写作业,都是我讲解投影过的,为何你坐在前排做的和我讲的写的还是不一样的?”林星无言以对,后悔却已悄悄爬上脸颊。我不忍再责问,我课下重新再给他讲了一遍作业的书写和解析,让他回家认真的订正再交给我,我便随手掏出了包里的糖果给他。</p> <p class="ql-block"> 每天我都会放一些小零食在包里奖励给给表现好的孩子,虽然礼物很小但是老师发的礼物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无比的珍贵难得,每个得到老师小礼物小糖果的孩子眼里都会泛出光,仿佛那是世上最最好的东西,这是林星第一次得到我的小糖果,但就是我这个不经意的小举动,却让我抬头的一瞬间看到了林星脸上复杂的表情,小脸涨得通红,有羞愧有兴奋有惊讶,眼睛里却盛满了浓浓的笑意、幸福,他默默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认真的改着自己的练习册,那时下课铃声已经响起了,这个“爱玩”的孩子,竟全然忘记了他最爱的课间10分钟,坐在位置上端端正正的一笔一画改着他的练习,第二天的早上,一个崭新的练习本赫然出现在我的办公桌上,翻开一看,竟是林星重新补写的作业,字字端正,笔笔认真,字的大小相等,清秀隽永,和先前的作业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我还惊喜的发现,他不止改正了我要求的部分,前面潦草错误的练习题,他也都用橡皮搽了订正,他笑着对我说:“老师,谢谢您的糖果,真甜。”我回答到:“小时候我也被老师罚抄过,那时她奖励了我一包辣条。”林星睁着他的大眼睛,我淡淡的说了句:“谁还不是学生过来的,老师也调皮过呀。”有时候教育是需要共情的,哪个孩子不喜欢老师的鼓励呢?教育不是否定,而是认同是纠正是引导,在我们否定学生的同时也否定了教师自己,及时批评适时鼓励是一服良药,只要教育者把握好尺度,就能让自己的学生往好的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曾总结:“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已和周围的人们。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认可。如果老师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作为他最亲近的人,他愿意听你的课,听你对他说的每一句话,他会觉得你说的是对的,他才会打心里去想改掉自己一些不好的习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正如玫瑰,在别人心中绽放,却馨香相随,真正的教育也是这样,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有从心里迸发,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把教育当做为自己一生事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的誓言。爱事业、爱学生是我们作为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原动力。</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