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望海潮·广府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为广府人杂志而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树高千尺,寻根问祖,珠玑古巷宗源。南越汉人,原居土著,梓桑养育能贤。粤语众亲缘。粤式汤茶菜,美味绵延。勤俭躬耕,百业兴旺数千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醒狮舞鼓锣喧。粤曲飘广府,唱醉江湾。红荔玉肌,芭蕉碧雨,物丰享誉民间。薪火永相传。立潮头击水,逐浪豪言。圆梦同声同气,天下敢为先。</span></p> <p class="ql-block"> 【赏析】《望海潮》之调,创自北宋柳永,著名者为其写杭州的东南形胜篇。后为词中显调。本篇作者,自幼日对星湖潋滟,夜听西江奔流。既得天地灵气,又苦学于名校。后在广州悬壶济世,救人性命,为人急公好义;又喜文学艺术,多有呕心沥血之作,美篇备出,不觉成为词人,救人心灵。词人于广府历史、饮食、文化久有研究,讲至开心时,兴高采烈,至痛心处,敲台擂凳。生斯长斯,词人对广府可谓一往情深。</p><p class="ql-block"> 此词上阙主要讲述广府人历史和饮食文明。广府指旧广州府,辖区约为今珠江三角洲大部,历来为岭南中心。广府人乃是南方汉人一大民系,分布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遍及整个岭南及海外。人口约八千万,这个数量,如按一个国家计,在世界排第二十位,与德国相当。“树高千尺,寻根问祖,珠玑古巷宗源。”开篇点出的南雄珠玑古巷,在大庾岭梅关古道上,是唐宋时中原人进入岭南的迁播中心,号称天下广府根源。“南越汉人,原居土著,桑梓养育能贤。”说的是秦代开始的广府人历史。越和粤通用。岭南之地,古时原为濮人所居,后越人迁入。秦之前岭南古史,越南汉文史籍《大越史记全书》所载较详。至始皇帝时,发五十万大军入岭南,老秦人、新秦人始与越人融合,形成最早的广府人。后历代又陆续移民,不断交汇,最终于明清形成广府民系。今新填此调的词人,郡望虽为江夏,但先祖迁肇庆后,也以南粤为籍。广府之“广”,始于广信,地在今肇庆封开。广信地处两广之中,曾做过交州州治。孙权黄武五年,交广分治,始有广州之名。也是这时,越南话和广府话开始分离。“粤语众亲缘”之广府话,保留大量古汉语声调、用词,许多古诗文用广府话才读得出味道。广府话还吸收了古越语成分,至今广州地名的黄埔、东濠涌、沥滘的“埔”、“涌”、“滘”就是古越语的遗音。“粤式汤茶菜,美味绵延。”说的是广府饮食。《汉书》有载,汉高后时对南越贸易,马牛羊只运公不给母,可见不仅秦人入岭南,北方之羊也随之入岭南。鱼羊共鲜,也见饮食包容。今广州以一南方都邑,却称五羊城,中间隐含着这些历史密码。首先,讲起中华饮食史,完全可以说“礼失求诸广”,广府菜里保留许多古中原饮食习惯。如食狗,狗肝裹油烤在《礼记·内则》叫肝膋。古时许多英雄好汉,如高渐离、樊哙,都是狗屠。广东三件宝“陈皮、老姜、禾杆草”,共同点就是跟烹狗有关。当然广府人烹的是肉狗。又如酸梅酱,古时是周王的调料,称梅醢,目前仅广府人吃烧鹅还在用。我们祖先吃这些时候,世界上大多数人还没穿裤子。有些人乱批广府菜,主要原因是知识面欠广和生活面太窄。广府饮食重汤、重原汁原味、重原料丰富而新鲜,与南方水土相合。如词人所说,广府饮食不仅符合食物多样性原则,也有文化的厚重,有时吃着吃着,不觉与几千年的历史续上了。其二,饮食发达,必须有深厚的经济基础。但饮食成为文化,需要的却不是一般的底蕴。广府之地远离中原战火,广州是两千年的世界贸易中心,暂时落后不足百年。词人所说“勤俭躬耕,百业兴旺数千年”是历史事实,所谓“南蛮”实不蛮。其三,在餐制上,一千多年前中国还是分餐制,举案齐眉即是夫妇分餐。至宋才普遍合餐。非典之后,广州聚餐时用公筷公勺,开始形成会餐制。在新冠疫情后,始大规模向全国推广。这是中国饮食制度一大巨变。拿本《论语》对照,会发现广府人是孔子饮食思想最彻底的贯彻者;翻翻《礼记》、《内经》,会觉得广府菜,才是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最忠实的继承者;继往开来,广府菜才是未来世界饮食文明的方向。粤式汤茶菜,我等俗人日用不知,但不碍词人内心自豪。</p><p class="ql-block"> 此词下阙描述广府人的物产及文化。“醒狮舞鼓锣喧。粤曲飘广府,唱醉江湾。”是说广府的舞狮及粤曲。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称醒狮,以广府为代表。杨炫之《洛阳珈蓝记》有“辟邪狮子,引导其前”之语,广府舞狮,乃中原正统。有人认为狮子来自外国,不知古时,天山南北及河中产西域狮,汉唐其地属中原王朝管辖。广府舞狮重在写意,舞的是艺术和哲学。粤曲重唱功,原以戏棚官话演唱,用的是中原音韵。后清末为传播革命,改以广府话演唱,许多名伶为推翻帝制,牺牲于起义。广府人大凡有重要日子,必有醒狮、粤曲。“红荔玉肌,芭蕉碧雨,物丰享誉民间”所说的荔枝、芭蕉,是典型的岭南物产。荔枝原产岭南,亦喜光向阳,可见广府之土乃热土。外人食荔枝,只求肉多。广府人食荔枝,细分挂绿、糯米糍、桂味、槐枝,味各不同。孔子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广府人群体味觉能力,世所罕有。大家熟知杜牧写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熟知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但小杜不知,如果杨贵妃吃上广府荔枝,唐玄宗退位会早上好多年。芭蕉丛植于窗前屋后,若得与竹相配,有双清之誉。芭蕉生岭南,开花结实;离开南岭,有叶无实。北人说芭蕉,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芭蕉不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多是与愁怨说在一起。广府音乐《雨打芭蕉》,雨声沥沥,芭蕉摇曳生姿,曲调清新明快,可谓音乐中的《橘颂》。词人所述广府千般好,能不“薪火永相传。”经前面铺排后,词人于最后总结广府人的特性,倾注对同乡的热爱,提出对广府人的希望。“立潮头击水,逐浪豪言。同梦同声同气,天下敢为先。”是为全篇之眼。广府人敏于事而慎于言,“吹水佬”不多;广府人做生意有子贡真传,与之合作让人放心;广府人衣着随意,等级观念不强,打交道让人轻松。对于广府人,科层制仅仅是一种政府和企事业的管理手段,而非社会关系的全部。绝对性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来源于班固的《白虎通义》,经弱宋时朱熹大力提倡。但孔子认为这三者是一种有前提的相互关系,广府人是严格遵守孔子的教诲。广府人是典型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认为天地之中人最大。对于鬼神,如果灵验,不碍广府人烧香;不灵,也会兜头淋大粪。罗大经《鹤林玉露》言柳永《望海潮》:“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历史上繁华之地,人久经安逸,许多人革命意志不强。但广府人不同,虽是宽柔,实亦心存刚烈。近现代中国史,开路的多是广府人。从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到康梁变法,黄花岗起义,直至推翻帝制,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广府之人,立于革命潮头,广府之地,可谓中国近现代革命故乡。广府人并非历史悠久就保守,并非经济发达就不革命。八十年代后,广府人把生意做到全国、全世界,广府之地,又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革命时拿枪抛头颅,和平时拿算盘开工厂,两者皆强,唯有广府人矣。全世界发达地区多在温带,热带地区整体久在发展中。广府的目标是恢复历史上应有地位,定位就应是热带首都,广府人定位就应是新热带文明带头人。《诗经·大雅·文王》所说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广府人的写照,也是全中国值得推广的精神。广府人常说的“顶硬上”,是广府人的精神最好的描述,天下敢为先,是广府人精神最好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此词以粤语读之,更显抑扬顿挫。</p><p class="ql-block">(冯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