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恒: 堪称文坛巨匠,又是疆场骁将

春风大雅

<p class="ql-block">  吴有恒1913年10月出生于著名侨乡广东省恩平市。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这位后来在文学上著述颇丰,堪称巨匠的老者,居然是跨界发展的佼佼者,他涉足文学创作前是官职显赫的党政领导,再之前则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解放军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  吴有恒的家庭是著名侨乡广东省恩平市沙湖镇农村的一个大户人家。7岁开始,他便跟随在私塾当先生的叔父住在自家的“因树书屋”,在叔父的引导下,熟读四书五经,和《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古典名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28年吴有恒进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广雅中学)读初中,在学校他与进步同学多有接触,少年时期便萌生了爱国思想,产生了浓厚的民族意识。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积极组织同学上街游行示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p> <p class="ql-block">  1936年,学生运动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吴有恒被迫逃往香港,在港加入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任华南区总部干事,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先后担任中共香港地下支部书记、中共香港市委书记。1938年4月,吴有恒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p> <p class="ql-block">  1939年11月,吴有恒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他和另外4名香港代表及古大存等5名广东代表共同组成代表团,分别从香港和广东启程步行前往延安。1940年底,经过一年多艰难曲折的长途跋涉,吴有恒等才到达延安。途中,他们到过皖南新四军军部,到过各地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在延安时,他担任中共党务研究室研究员,后在中央学校学习,还参加了中共著名的整风运动。</p><p class="ql-block"> 1945年4月至6月,吴有恒等作为大后方代表团成员出席了中共七大。</p> <p class="ql-block">  1946年4月,吴有恒被委任为广东南路地区副特派员,同年9月任特派员,他积极发动群众恢复武装斗争,建立游击根据地。至1947年4月中旬,部队发展到4500人,建立了连接遂溪、廉江、化州、吴川的大片游击区,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部队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  1949年7月18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在高明县正式成立,吴有恒任司令员。在他的积极努力下,该纵队先后粉碎国民党军多次扫荡围剿,对敌作战360多次,毙、伤、俘敌3000多人,争取敌军起义投降30余起200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118挺、长短枪2390多支。</p> <p class="ql-block">  同年10月,该纵队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以摧枯拉朽之势追歼南逃之敌4万多人,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粤中和广东作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吴有恒任中共粤中地委书记、广州市委书记处书记,1956年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  1957年反右运动前夕,吴有恒发表了一篇文章:《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用——对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关于价值规律之意见的商榷》。论点:社会主义经济不能背离价值规律。文章发出去后很快招来了横祸,被戴上右派的帽子。此后,吴有恒又被错误地打成地方主义反党联盟集团分子,于1958年3月被给予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行政工资待遇降两级的处分。同年6月,他从广州市委下放到广州造纸厂当第三抄纸车间副主任(后来升任主管经营的副厂长)。</p> <p class="ql-block">  到广州造纸厂上班后,厂里派吴有恒到木材产地收运原木。那时候,要把原木编成木排,顺着江河放排回广州,一路上日晒雨淋走半个月,放排工人既辛苦又寂寞。他们提出请吴有恒讲当年在粤桂边和广东南路打游击的故事以消磨时光。吴有恒欣然接受,并把故事讲得有鼻子有眼生动活泼。</p><p class="ql-block"> 为了把故事讲好,吴有恒除了要经常回忆往日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外,还要考虑故事情节和人物个性,无意中进入了一种“预备性”文学创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  一次,放木排回到工厂,吴有恒见厂里的工人工作使不出劲头,工厂里有些沉闷。他想,为什么不先写一出话剧,由工厂职工自扮自演,在工厂的大礼堂里演出,用以活跃职工的业余生活?想到就干,他熬了几个夜晚,以在木排上讲的故事为蓝本,写出了话剧《桃园堡》。</p><p class="ql-block"> 吴有恒还请来广州市热心的专业话剧演员来工厂协助排练,并很快开锣上演。首次演出后工厂的干部职工赞不绝口,连演28场,场场座无虚席。广州话剧团听说赶来观摩,征得吴有恒同意也排演《桃园堡》,改名《山乡恩仇记》向全市人民公演。演出又轰动了广州市全市,久演不衰。</p> <p class="ql-block">  话剧的演出活动一团火热,又引起了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兴趣,他们与吴有恒商量要把话剧改写为长篇小说。吴有恒又连续熬夜,不久便赶出长篇小说,初版书名为《山乡风云记》。</p><p class="ql-block"> 小说出版后,购买者蜂拥而至,社会上好评如潮,发行全国后,各地也是一片赞扬。这时候电台要求连播,报纸要求连载。吴有恒便借这个机会对《山乡风云记》进行了修改和提高,改书名为《山乡风云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再版,还是畅销如前。应北京和外省热心读者的急切要求,北京的作家出版社也出版了《山乡风云录》。</p> <p class="ql-block">  之后,粤剧界请吴有恒把《山乡风云录》改写成粤剧,由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出演女主角。该剧进京汇演获全国一等奖,被誉为“北有《红灯记》,南有《山乡风云》”。</p> <p class="ql-block">1963年,吴有恒被吸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并调入该会从事专业创作。之后被当选为广东省文联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黄永胜发布命令,吴有恒被当作“特犯”投入监狱。</p> <p class="ql-block">  他在监狱里白天接受审讯、拷打,夜晚构思长篇小说《滨海传》。他的妻子曾珍被关在另一所监狱里,精神却是彻底垮掉了。曾珍当年是派驻香港的地下工作者,解放初期是广东省政府第一任妇联主任。被关在监狱里的曾珍,整天担心丈夫和无人照管的孩子们。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她百思不得其解,六神无主,神思恍惚,不久就疯了。五年之后,吴有恒从监牢转到“牛棚”,被监管劳动。儿女们始得去看望他,由于相隔的时间过于久远,他已经分辨不出儿女的长幼排行来了。</p> <p class="ql-block">  吴有恒因一篇文章改变了工作生活轨迹后,除了著有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北山记》、《滨海传》,历史小说集《香港地生死恩仇》等,以及《当代杂文选粹·吴有恒之卷》、粤剧《山乡风云》和大量诗词、散文。1993年《吴有恒文集》(共3卷)出版。</p> <p class="ql-block">  在1963~1981年间,小说《山乡风云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改编为同名3集连环画出版发行,其中该连环画第1集累计印行87.07万册;它还被岭南美术出版社改编为两册连环画出版发行,总印数达百万册,其畅销全国、百姓欢迎的情形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1979年,小说《山乡风云录》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改编摄制为彩色故事片《山乡风云》,在全国公映后,使小说更加广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  吴有恒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文人。武,他与冯燊指挥粤中纵队配合四野解放江门、湛江、阳江、云浮等地;文,逆境期间他坚守信仰,以其清醒的历史唯物主义眼光,独具匠心地写出了多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开掘了反对封建和推动改革两大主题。</p> <p class="ql-block">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有恒得到平反,恢复名誉。1979年受命主持复办《羊城晚报》,并担任总编辑、党委书记。1982年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1983年1月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4年8月因病在广州逝世。</p> <p class="ql-block">  吴有恒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生,对自己的生活却毫不追求、淡泊名利、乐于知足。直到去世,吴有恒都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吴有恒英勇果敢,傲立时代潮流,坚守实事求是的做事为人原则,一生追求真理,从驰骋沙场到挥笔文坛,用一生正气书写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