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农具

仝启龙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农耕文明国家,在漫长的农耕活动中,我们的先民根据农业实际需要,发明创造了许多农具。这些农具既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又体现了农耕文明发展的历史变迁,还承载着我们的童年回忆。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这些老农具在现实生活中行将消失,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收集整理并建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据我所知,我国只有一家农业博物馆,是全国农业展览馆的一部分。由周总理亲自审定并于1959年建成。由于不是专业的老农具博物馆,收藏的农具数量十分有限。民间倒是有三家民办老农具博物馆,分布在潍坊、中牟、资阳三地市。但这些显然还远远不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以为,国家应该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农业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老农具博物馆,如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区域进行分布。或新建,或全盘接收民间博物馆并以此为基础扩建。同时,建议成立专业机构,组织专业队伍,收集整理老农具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网上建立博物馆,与实物博物馆相互呼应相互补充,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对农耕文明得以更直观、更详尽的了解,使老农具在人们的印象中永久保存。</p><p class="ql-block"> 本文收集了我熟悉的老农具图片,以家乡耕田种地特点,从平整土地,到种麦,再到收麦全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用到的农具,并凭记忆对图片加以文字说明。一方面践行自己的建议,另一方面抛砖引玉以待集大成者。</p> <p class="ql-block">一、犁子</p><p class="ql-block"> 收完秋庄稼后,土地需翻耕一遍,使土壤松软,便于播种小麦。翻耕土地有的用铁锨剜地,有的用犁子犁地。</p><p class="ql-block"> 犁子有单铧犁,有双铧犁,还有三铧犁。一般情况下一个梨铧对一头牛。</p> <p class="ql-block">  犁子大约出现于商朝,甲⾻⽂中有这方面的记载。早期的犁子,形制极其简陋,多以人拉着犁子耕田。西周晚期⾄春秋时期出现铁犁,开始⽤⽜拉犁子犁地。</p> <p class="ql-block">  二、耙</p><p class="ql-block"> 土地翻耕过以后,还需要再用耙来耙一遍,叫耙地。目的是碎掉大的 土坷垃,使土地变的更松软,更平整。</p><p class="ql-block"> 耙地时,牛拉耙,人站在耙上,起镇压作用。左手握牛缰绳控制牛的拐弯抹角,右手握耙绳用于前、后耙的起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耙地有顺耙法、横耙法和斜耙法。顺耙法,耙地行进方向与犁耕垡沟方向一致;横耙法,耙地行进方向跟犁耕垡沟的方向保持垂直,这样切土、碎土和平土效果较好;斜耙法,耙地行进方向与犁耕垡沟方向成 45°角。斜耙法又叫踅子耙地法,实际是对角线耙地法,具有很好的切土、碎土、平土作用。</p><p class="ql-block"> 耙地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农活。过去,生产队里有相对固定的人员专门从事这一农活。</p> <p class="ql-block">三、托车</p><p class="ql-block"> 拖车是用牲口拉的、驼运犁耙的专用工具车。犁和耙都较重,人不便于携带,要用简宜的拖车来运送。牛拉着拖车,犁耙放在拖车上,去犁地耙地。小时候,晨蔼里暮色中,常常见到牛拉着托车上工、下工。拾粪的小伙伴们,偶尔能坐一段拖车,就高兴地不得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耙好的土地,用铁锨起垄封畦,我们的方言叫封畦田。封好畦田后便用耧播下麦种。</p><p class="ql-block">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寒露时节前后是播种麦子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四、耧</p><p class="ql-block"> 据史籍记载,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耧车这一专用播种的农具。我国古代的耧车,就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因播种幅宽不一,行数不同,汉武帝时期,赵过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创造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一直沿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直到被机械播种机替代。</p> <p class="ql-block">  过去,学过木工的人都知道,耧是最难制作的农具。斜榫斜卯较多,精密度要求很高,工艺复杂且难掌握。因此,木工学徒会制作耧后,师傅才允许出师。</p> <p class="ql-block">  耧主要由人拉,但也有牲口拉耧的。人拉耧大多是前面左右各两人拉,一人架耧辕,一人扶耧把左右晃动。扶耧把的人叫“耧把式”,是播种的关键人物。</p><p class="ql-block"> 用耧播种,我们叫耩(jiang)地。耩地是技术活,在畦田内要走的直,垄距要一致,耧把式晃动耧把的力度和幅度要稳定,耩铧不能入地太浅,也不能入地太深,还要掌握好每亩地用种子的数量等。这些技术大多由耧把式凭经验掌控。能掌握这些技术的人不多,一个生产队大约只有一两个耧把式。</p> <p class="ql-block">五、砘子</p><p class="ql-block"> 砘子是耩地后用来镇压土壤的石制农具。针对三角楼,砘子设计有三个磙珠。<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个磙珠直径20厘米左右,宽约6厘米,重20公斤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 砘子可以人拉也可以用牲口拉。構地后,用石砘子紧跟后面压一遍。目的是增加土壤密度,减少土壤水分过快挥发,从而保证发芽率,争取全苗,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 砘子还有另一用途,第二年春天转暖,地表升温过快时,麦苗往往早于节气而疯長,这样会造成小麦减产。在这种情况下,就用砘子对麦苗碾压一遍,减缓麦苗的过快生长。</p> <p class="ql-block">  农村 有一诙谐的俗语,叫“砘子跑到耧前面去了”。表达做事颠倒了先后顺序,做人不知长幼尊卑。</p> <p class="ql-block">六、牛笼头</p><p class="ql-block"> 牛笼头是给牛戴的用具,大多是用竹片编织而成。它的作用是防止牛在犁地耕田时,只顾吃青草和庄稼而影响干活。</p> <p class="ql-block">七、 牛梭子</p><p class="ql-block"> 牛梭子,有的地方叫牛轭或牛鞅,是牛拉东西时架在脖子上的短粗曲木。它跨在牛脖子和牛背的结合部位,两边牵着绳子,拴在犁、耙或者车上,便于牛发力带动农具前行。</p><p class="ql-block"> 与牛梭子的功能相同的,马驴骡用的工具,我们的方言统称“驴胳拉子”。</p> <p class="ql-block">八、水车</p><p class="ql-block"> 在使用抽水机之前,农村浇麦子浇地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农活。春天雨水不够沣沛的情况下,人们就用水桶挑水,用盆子端水浇地。用水车和辘轳“绞水”浇地相对来说算是先进的,但也非常费时费力。</p><p class="ql-block"> 水车,也叫绞车,是我国很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水车最初产生于东汉末年的北方,时称翻车。</p> <p class="ql-block">  水车分为人踏水车和牲口拉的水车。踏水车是繁重而艰辛的体力活。水车上的人手扶车杠,光着脚板,需要不停地踩踏,不大一会就汗流浃背。“日行千里,原地不动”是踏水车的生动写照。踩水车者必须动作统一,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才能把水绞上来。</p> <p class="ql-block">九、辘轳</p><p class="ql-block"> 辘轳是提取井水的起重装置。井上竖立井架,上装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绳索一端系水桶。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p> <p class="ql-block">  农村谚语:蚕老一时,麦熟一响;收麦如救火,麦场如战场。过去,一个生产队有几百亩麦子,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割完、拉完、碾完、晒干、入囤。否则,一场风刮来,一场雨下来,眼看到手的收成就可能毁于一旦。因此,麦子快熟时,就要准备打麦用的农具。这时候,各类收麦用具都适时地出现在集市上,供人选择购买。</p> <p class="ql-block">  集会上有镰刀、筢子、白腊杈、扫帚、络筢、木锨、磨刀石、牲口套具等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十、镰刀。</p><p class="ql-block"> 镰刀主要用于割麦,但割谷子、割大豆、割草等也使用镰刀。它是农村用途广泛的常见农具,以致成为农民阶级的象征出现在共产党的党旗上。</p> <p class="ql-block">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割麦前,人们拿出磨镰石、磨镰罐和所有的镰刀,三五成群地聚在水坑旁树荫下,每人磨出三四把镰刀,便于替换使用。</p><p class="ql-block"> 磨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技术活。磨轻了,镰不锋利;磨过了则转刃,更不锋利。因此,磨镰大多由有经验的长者专司。从镰罐子里取出少许水洒在磨镰石上,一边不停地瞅,一边正反两面细细地磨。觉得磨差不多了,用大拇指在刀刃上刮一刮试试刀锋,直到满意为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十一、草腰子</p><p class="ql-block"> 草腰子是捆麦子用的一种草绳。收麦前集市上有卖的。不过,草腰子大多是自己搓制,一是为省点钱,二是草腰容易制作。闲暇时间,人们一边拉呱,一边把喷过水的稻草用手搓成草绳子,挽个结即成,十分简单。草腰子每根一庹长,100根为一把,码好以备麦收时用。草腰子提前一天晚上放在大铁盆里泡好,湿了,捆的时候才好用,不容易断,还结实。</p> <p class="ql-block">十二、筢子</p><p class="ql-block"> 筢子是农村常用的农具,用它可以搂聚分散的麦桔、豆叶、柴草及杨柳树叶等。在场园里凉晒麦粒、高粮、谷类时还可以用筢子进行翻搂,使所有粮食都得以充分凉晒。</p><p class="ql-block"> 过去,<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农村有专门制作筢子售卖的艺人,我见过他们制作筢子的过程。用劈刀将竹竿均匀地劈成若干条,洒水湿润。过一会后,拿一把竹条在火焰上方薰烤,使其呈扇形张开并弯成手指半握状,再用铁丝固定成形,这样,一把连有长竿的筢子就做成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割过的麦地里,大人们用筢子再搂一遍,收取漏掉的麦子;小孩子们提一小篮子,捡拾麦穗、麦粒,以求“颗粒归仓”。</p> <p class="ql-block">十三、石磙</p><p class="ql-block"> 石磙主要作用是用来小麦脱粒。场园里摊好晒过的麦子,石磙在上面圆圈转动碾轧,使小麦脱粒。也可以用来压平地面、路面等。如果和石碾配合,还可以用它来碾压谷物(通常需搭配石碾作底盘)。石磙可以用人力来拉,也可以用牲畜来拉。</p> <p class="ql-block">十四、白腊杈</p><p class="ql-block"> 白腊杈有三个股,中间股较长,两边稍短些,三个股呈弧形向前伸着,一个一米半左右的把。白腊杈是由白腊树培育而成,也有用桑树制作的杈子,统称杈。白腊杈光滑坚韧,柔性很强,是打麦场上不可缺少的农具,翻晒麦子,垛麦桔垛等都要用到它。</p> <p class="ql-block">十五、草帽子</p><p class="ql-block"> 草帽子主要是防晒用具,竹编的六角型草帽也当防雨用具。农民下地收麦干活大多戴上草帽子。有的草帽子用麦桔编成,有的则是用竹皮编成,当时还没有布制的,所以统称“草帽”。</p><p class="ql-block"> 不少草帽上喷绘着字,如东方红,人民公社,大跃进等,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p> <p class="ql-block">十六、簸箕</p><p class="ql-block"> 簸箕是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用具,它呈∪形,有大、小簸箕之分。大都是用细白腊条编成,也有用竹片、柳条编织而成的。作用是去除小麦、谷物中的杂质,通过双臂上下颠簸将粮食中的壳子灰尘等较轻的脏东西分离出去。看似动作简单,但掌握不好,往往达不到分离杂质的目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七、木锨</p><p class="ql-block"> 木锨是扬场用的工具。 场园里,刚脱粒的麦子中含有麦壳、麦芒、麦叶等杂物,要用木锨借风力分离这些杂物,叫扬场。扬场是需要看风向的,要顺着风而不是逆着风。有经验的人通过掌握风向,扬出的麦子,芒是芒,粒是粒,干净得很。</p> <p class="ql-block">十八、囤</p><p class="ql-block"> 囤是储存粮食的用具,多是由树条编织而成。有的用条型席子围盘起来当囤用。这类条型席子有地方叫协子,我家乡那一带叫“踅子”。还有一种可能叫“锁子”,如果按锁子的叫法,大概是借用的一种缝纫方法,如“锁裤边”,“锁扣眼”而起的这一名称。</p> <p class="ql-block">  囤是丰收的象征,常出现于反映农村粮食丰收的图画中;农村也有不少人取名叫“x满囤”或“x满仓”,反映的是盼望粮食丰收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十九、地排车</p><p class="ql-block"> 地排车,有的地方叫板车、土车、架子车、小拉车等等。它由几个木板拼在一起,两边做了围栏,底下套个车轴,车轴两边各有一个车轮子。</p><p class="ql-block"> 地排车人可以拉,牲口也可以拉。地排车用起来十分轻便,轮子有众多的钢磙珠,轮胎是橡胶,一个成年人能轻易拉数百斤的重物。地排车不是家家都有,当时去交公粮,拉重东西,甚至串门走亲戚等,不少人都要去借用。地排<span style="font-size: 18px;">车在农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二十、胶轮车</p><p class="ql-block"> 胶轮车俗称独轮车,鸡公车,土车子。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早期的独轮车,车身和车轮都是用木头制成,走起来“吱吜吱吜”地响,我们家乡叫“红车子”(音),我曾见过。后来车轮用橡胶的代替了木轮子,才开始叫胶轮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胶轮车与地排车互补,主要用在道路狭窄的地方运送车西。车两边各放一树条编的蒌子,用于盛放车西。两边蒌子里东西的重量要基本相等,否则容易侧倒。胶轮车只能推不能拉,只能用人推,牲口无法使用。由此可见,胶轮车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较为普遍,几乎家家都有。在当年也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用小车推出来的”,其中的小车就是我们家乡那一带常用的独轮车。不过淮海战役时期,独轮车还是木轮子,应该叫红车更准确。</p> <p class="ql-block">  华北平原农村,一年大都有两季庄稼,一季是夏粮,主要是小麦;另一季是秋粮,主要是玉米,另有大豆、高粮、谷子、红薯等。</p><p class="ql-block"> 上面二十个老农具都是从种麦到收麦用的农具及其相关的运输用具、生活用具等。下面介绍的农具主要是秋粮所用到的农具。</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一、扇车</p><p class="ql-block"> 扇车,有的地方叫风车,是用来清除谷子里面的谷壳、灰尘、瘪粒、桔梗屑等杂质的一种农具。人们通过手摇风叶轮的手柄而产生风力,吹过从上面漏下来的谷子,使杂质与谷粒分离,从不同的两个出口分别出来。人摇转的越快,产生的风力越大,分离效果越好。</p><p class="ql-block"> 据说扇车是鲁班发明,其发明的年代至迟不会晚于西汉时期。</p> <p class="ql-block">二十二、磨</p><p class="ql-block"> 磨,由上下两片圆石组成。下片圆石固定不动,上片圆石通过推力可以转动,中间一圆孔漏入粮食,受两片圆石压搓而成粗面。磨一般放在屋内,主要防止下雨,这种屋子叫“磨屋”。</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遇到下雨天,不便于下地干活,父母往往组织我们兄弟姐妹去推磨。起初不很适应,转几圈后就头晕。时间久了,便习以为常。后来用牛或驴拉磨,再后来,电力在农村普及以后,出现了“钢磨”,石磨逐渐被替代。</p> <p class="ql-block">二十三、碾</p><p class="ql-block"> 碾,是把石磙放在固定住的石碾盘上,用人或者用牲口来拉,一遍又一遍地碾压,通过石磙与碾盘的摩擦而分离出麦粒和麦壳。也可以将粮食脱皮,碾成麦仁、高粮仁、小米等。</p><p class="ql-block"> 和磨一样, 碾也大多需要放在屋内防雨。放碾的屋子叫“碾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三角(读zhuo)</p><p class="ql-block"> 三角,有些地方又叫老虎耙子或三齿耙子,这种三根齿的耙子,在刨地,刨粪堆,刨红薯,刨姜,刨大蒜的时候经常用到。是农村里常见且很有用处的农具。</p> <p class="ql-block">  三角,大多是三根尖齿,用铸铁打造而成,也有两根齿和四根齿的,木柄与铁齿呈九十度垂角,我们统称为“三角”。</p> <p class="ql-block">二十五、粪叉子</p><p class="ql-block"> 粪叉子是用铸铁打造而成,多为四齿,平行套装在木柄上。粪叉子有大小之分,大粪叉子用来清理猪圈、牲口圈里的粪便,叫“出粪”;小粪叉子是捡拾粪便的用具,用于“拾粪”。因都与清理粪便有关,这一用具被统称为“粪叉子”。</p> <p class="ql-block">二十六、铡刀</p><p class="ql-block"> 铡刀指的是切草、切树枝、切根茎等的五金刀具。在农村主要是为牲口切割草料,有时也用于切掉麦穗头、高粮头等。过去每个生产队必有一台铡刀。</p><p class="ql-block"> 铡刀在底槽上安刀身,刀的一头栓杆固定活动,一头有把手,可以上下提压。</p> <p class="ql-block">  铡刀也是一种刑具。有人考证,包拯所用的铡刀是宋仁宗所赐。这个铡刀有三把,分别为龙头铡、虎头铡以及狗头铡,合称为“青天三铡刀”,别名“御侧天刀”。</p><p class="ql-block">  这三把铡刀都是用来斩杀犯人的,但犯人的身份不同。狗头铡出场次数最多,它是用来斩杀普通百姓的;虎头铡则是用来斩杀贪官、奸臣的;龙头铡最为尊贵,一般不轻易动用,因为它是专门用来斩杀皇亲贵族的。</p> <p class="ql-block">二十七、钉钯子</p><p class="ql-block"> 钉钯子是碎土、平土的农具。长铁钉做齿,<span style="font-size: 18px;">齿是铁匠用毛铁打造而成,一般</span>有六齿,固定在一米五左右的木手把上。</p><p class="ql-block"> 说到钉钯子,很自然会想到猪八戒用的钉钯子。但猪八戒用的钉钯子是九齿,象征玉皇大帝至高无上的皇权而赐授于猪八戒。它既不是武器,更不是农具,而是类似于权仗、尚方宝剑一样的象征物。</p> <p class="ql-block">二十八、风箱</p><p class="ql-block"> 过去农村家庭,灶房里都会配一个风箱,用于吹风鼓火。每当做饭的时候,灶屋里不仅弥漫着炊烟,还有节奏鲜明的“呼哒、呼哒”的风箱声。另外,农村工匠补锅,打铁,也都用到风箱。</p> <p class="ql-block">  风箱的基本结构:由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动木箱。用手拉开活动木箱,空气通过进气口而入橐;压缩木箱,箱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而进入到输风管,最后再进入炉灶中。</p> <p class="ql-block">二十九、棉车子</p><p class="ql-block"> 棉车子,有的地方叫纺车, 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前,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纯木农用工具。它由车架、轮子、锭子、手柄组成。主要用途就是把棉布几纺成棉线,叫纺线。</p><p class="ql-block"> 纺线,主要是上了年岁的妇女来完成。但也有例外,有些心灵手巧的小姑娘也会纺线;我们村有一家庭,五个儿子,没有姑娘,兄弟几个都会纺线;周恩来总理也曾是纺线能手。</p><p class="ql-block"> 纺线是个技术活。吴伯箫有一篇著名的文章《记一辆纺车》,其中的纺车就是这种手摇的棉车子。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纺线,劳动量并不太小,纺久了会腰酸胳膊疼……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结”。</p> <p class="ql-block">  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中,周恩来副主席纺的线,又细又匀,还曾获得“纺棉能手”称号。</p> <p class="ql-block">  纺线之前要把弹好的棉花搓成棉条,我们的方言叫“棉不几”。后来有人研究后纠正,应叫“棉不剂”。其根据是,人们常说的剂子。剂子是做馒头、包饺子的时候,从和(huó)好了的长条形的面上揪出或切出来的小块儿,如馍剂子、面剂子。它进一步加工为成品的坯子。用棉花纺线织布,需要将弹好的棉花铺在平整的木板上,用秫秸莛子卷起来,搓成一个个长20—30公分、直径约2公分、中间空心的棉条,这就是用来纺线的“剂子”、棉坯子。所以,我们方言说的“棉不几”,就应该是写作“棉布剂” 了,也叫棉花剂子、棉布剂子,甚至有时候简称为“布剂”(不几)。</p><p class="ql-block"> 有一歇后语叫,棉布几顶门一一硬撑。</p> <p class="ql-block">三十、织布机</p><p class="ql-block"> 织布机,是过去农村专门用于织粗布的机具。织粗布可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活,工艺复杂繁琐,,要经过拨棉花籽、弹棉花、搓棉布几、纺线、拐线、缠络子、刷线、经布、织布等多道工序。其中经布工序最关键,事先要计算好经线支数,一点也不能出错。织粗布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p><p class="ql-block"> 过去,农村人穿的衣服和鞋帽,铺的褥子、盖的被子等,都是自家织的粗布。有的除去自用外剩余的粗布拿到集市上售卖,以此补贴生计。</p><p class="ql-block"> 有研究者根据史书所载得知,战国时期诸侯间馈赠的布帛数量,比春秋时高达数百倍;近年来各地又出土了不少刻有踏板织机的汉画象石等实物。由此推测,踏板织布机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代。 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情景。</p> <p class="ql-block"> 棉车子“嗡嗡,嗡嗡”的催眠声,织布机的“窸哩咔嚓,窸哩咔嚓”的节奏声,都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中学时期的作文中常有这方面的描写。</p> <p class="ql-block">三十一、木筲</p><p class="ql-block"> 木筲,是我们的方言,其实就是木水桶。我记事的时候见过木筲,但已很少有人再用它提水挑水,取而代之的是铁筲。</p><p class="ql-block"> 木筲由木底、木邦、木提手和铁箍组成。其中木邦最难制作,它是多块木板竖立围成桶状,由两道铁箍紧紧箍定住。看似简单,实际制作很需要技术。</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常说的“ 水桶理论”,就是借用的这种木水桶。水桶理论,又称木桶效应。木桶盛水量是由每一块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限制,该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其加长。短板一词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水桶理论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因此,每个人都应思考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p> <p class="ql-block">三十二、碓股窑</p><p class="ql-block"> 碓股窑,就是现在说的石臼。石臼在各地方言中的称呼很不一样,河南人常常把石臼叫做“碓杵”;河北有“碓窑”叫法。我家乡的叫法介于河南、河北中间叫”碓杵窑”,其中“杵”字,不读Chu,而是把音读转为gu,叫做“確股窑”。</p><p class="ql-block"> 碓股窑是用石头凿制而成,是舂米用的器具,大多是圆的,上宽下窄,安放在土里,只把臼口露出地面。随着石碓一上一下的捣碰,稻谷、高粮等粮食便在石臼里脱了壳,蜕了皮。小的石臼可用于砸、捣、研、磨药材。</p><p class="ql-block"> 石臼是古代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石臼和水井是人类定居点的标志。中国神话传说“王兔捣药”中,使用的工具就是石臼。由此可见,石臼在古人的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据考证,大约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开始食用稻谷。从那时候起,就已经开始用木质臼和石质臼舂米,直到20世纪中叶发明碾米机,石臼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三十三、粪箕子</p><p class="ql-block"> 粪箕子是用白腊条编制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人都会背着粪箕子去马路上、田地里捡拾动物的粪便,叫“拾粪”,发酵后用来当做种地的肥料。所以,这个工具被称为“粪箕子”。此外,粪箕子也是去地里割草时的主要用具,它比筐更能盛草,用起来更加方便。</p> <p class="ql-block">三十四、锄</p><p class="ql-block"> 锄是专门用于农田锄草的农具。以前没有农药灭草,春末夏初,地里秋庄稼禾苗与杂草快速成长。为了不影响庄稼苗生长,必须把杂草除掉。勤劳的农民们,吃完中午饭,顶着炎炎烈日,就扛着锄下地除草去了。</p> <p class="ql-block">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其中的“锄禾”就是用锄头这样的农具锄草。为何不直接用“锄草”而用“锄禾”?这是因为古汉语中“禾”也包括与种田有关的行为,而“锄禾”在古诗中是常规用法。不只是这首《悯农》,其他唐诗中也有很多用“锄禾”来替代“锄草”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有学者研究后进一步指出,“锄禾”还不仅仅指锄草,还包括松动土壤,即农民说的“锄地”。主要依据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曾经提到“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唐代的《四时纂要》则说“钿禾:禾生半寸,则一遍锄”。意思就是说,庄稼苗刚长出地面时就要除草,锄的次数不怕多,一遍又一遍地锄,不停锄掉禾苗旁边的杂草。即使没有杂草的时候,也应当时常翻动泥土,使土壤疏松。如此看来,“锄禾”真实的意思是指包括“锄草”、“翻土”在内的一系列的农事活动。</p><p class="ql-block"> 为何“锄禾”又非得在“日当午”呢?根据经验,应当是烈日下,锄掉的杂草及时被晒干死掉。否则,杂草的生命力极强,容易就地复生。</p> <p class="ql-block">三十五、剃头挑子</p><p class="ql-block"> 以前农村没有理发店,都是剃头的匠人挑着挑子走街串巷为人理发。这个挑子就叫“剃头挑子”。它的一头是可以加热的火炉和盆子,另外一头是用来装工具的箱子。有一歇后语叫“剃头挑子一一一头热”。</p> <p class="ql-block">  过去在农村,夏天树荫下,冬天避风的暖阳中,常见挑着剃头挑子的匠人给人剃头。</p> <p class="ql-block">三十六、蓑衣</p><p class="ql-block"> 蓑衣,用草编织成的,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与古代武士穿的盔甲有几分相似。也有用棕叶制作的,称为棕衣。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草帽配合使用,用以遮雨。</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没有什么专门玩具,都是以老旧农具的破废零部件拿来玩耍。如滚铁环,俗称推筲箍。方法是:拿来木水桶上的废弃铁箍, 用一个一端带钩一端有把的铁丝, 推着使其滚动前进。 平时多为个人玩耍。小学期间,有时老师还把它当成体育项目组织比赛, 或比速度, 或比花样。 比速度有直线速度和曲线速度两种; 比花样有换手、 穿裆、 绕腿、 画小圆、画“8” 字等多种。</p><p class="ql-block"> 又如下图,也是一种玩法。地排车的车轴两头各带一个车轮,推动着直行或前后左捌右捌地玩耍,照样乐此不疲,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孩子们不可能有这类的活动,更不可能体会这类活动的情趣。</p> <p class="ql-block">  每一件老农具都是一段童年记忆,也都体现着农村生产生活的艰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珍惜每一粒粮食;让我们不忘农村生活的艰难,致敬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