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 叙友情 相聚首 同出行

刀吝

<p class="ql-block">  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最美好的你们,愿岁月待我们如初见。四十一载过去了,我们友好学校81届初中15班同学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现已过知天命之年,再过几年,就要步入老年了。老同学,虽然都在云溪,近在咫尺,却因为各种原因失去联系,有的几十年不见,今日相聚,分外亲切,曾经同桌的你,划定桌界的他,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书声朗朗的学习氛围,仍历历在目,犹如昨天。</p><p class="ql-block"> 这次老同学聚会,是以结团出游的方式进行的,既游览了湖北赤壁的羊楼洞古镇2公里长的明清石板街,又欣赏了临湘羊楼司镇龙窖山村的自然风光,更感受了龙源水库人工修筑的大坝的宏伟气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度过了难忘的一天。活动得以圆满成功,首先要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响应、提供精美照片和视频,再次要感谢同学家属们的热情参与和鼎力支持,还要感谢四位同学和家属提供自驾交通车辆、平安出入,最后要感谢凡云、小英同学合理安排后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相聚总是短暂的,友情却是永恒的。每一次相聚都令人难忘,值得纪念,是以美篇图文视频记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2年6月25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1981年我们友好学校初中15班初二毕业时全体师生合影(从本届起增设初三,在云溪中学就读)。</p> <p class="ql-block">恰同学少年</p> <p class="ql-block">  要去一个地方游玩,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湖北羊楼洞。羊楼洞古镇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区西南26公里的羊楼洞镇,为湘鄂交界之要冲,明清之际系蒲圻(今&nbsp;赤壁&nbsp;市)6大古镇之一,为“松峰茶“原产地,是湖北&nbsp;老青茶的发源地和“世界茶业第一古镇”,素有“&nbsp;中国&nbsp;砖茶之乡”的美称。 </p><p class="ql-block"> 自唐&nbsp;太和&nbsp;年间皇诏普种山茶起,本地就开始培植、加工茶叶。宋代曾一度以砖茶作为通货与&nbsp;蒙古&nbsp;进行茶马交易。羊楼洞茶马古道始于宋,繁荣于明清。明嘉靖初,制茶业已相当发达,集镇随之而兴。极盛时有茶庄200余家,人口近4万。古镇有5条主要街道,百余家商旅店铺。“洞茶”远销边疆和海外,羊楼洞誉称“小汉口”。</p> <p class="ql-block">  羊楼洞是青砖茶的原产地,已有两百多年的生产历史。羊楼洞商人雷中万于清乾隆元年开办“羊楼洞茶庄”,后又将“羊楼洞茶庄”;更名为“洞庄茶号”。茶号设在羊楼古镇庙场街中段,厂房设在观音泉下60米处,以羊楼洞茶为原料,引观音泉水制作。因观音 菩萨 座驾为莲花,故所产砖茶“以莲花为案,以洞庄二字为识”,有“砖茶之源,百年洞庄''之说。古诗:羊楼古巷青石幽,洞庄百年木楼秋,千载修得茶香绕,观音泉韵洗风流。便是描写的羊楼洞著名的观音泉与洞庄砖茶史。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蒸汽高温压制而成,汤色澄红清亮,浓酽馨香,味道纯正,回甘隽永。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其具有的化腻健胃,降脂瘦身,御寒提神,杀菌止泻等独特功效为其它茶类所不及。主要销往 内蒙古 、 新疆 、 西藏 、 青海 等 西北 地区和 蒙古、 格鲁吉亚 、 俄罗斯 、 英国等国家。</p><p class="ql-block"> 羊楼洞古镇在 中国 茶业发展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三百年前,万里茶路沿途的国家把羊楼洞作为对 中国 茶的理解。这片面积不足0.7平方公里的土地,汇集了来自各俄国,德国 , 英国 , 日本 等各个国家的精英商贾,形成了一个人口逾四万的“ 中国 大茶市”;。</p> <p class="ql-block">  镇区现存一条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古街,主街宽4米,长2200米,伴有数条丁字小巷。古街建筑面积0.7平方公里。街面全部以青石铺设。历代运茶的“;鸡公车”将石板碾成寸余深槽。东西松峰港上多为吊脚木楼,有3座长条石桥贯通港东。街道随松峰港曲折逶迤,别具一格。街东南松峰山下,有观音名泉,水质清澈甘醇,是历代精制名茶的水源。</p><p class="ql-block"> 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可称为 中国制茶业发展的历史缩影,1996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10年12月,羊楼洞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 中国 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 资料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站龙窖山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龙窖山位于临湘市东南30公里。药姑山,五岭山系幕阜山余脉,面积200平方公里,北与湖北赤壁,东与崇阳,南与通城交界。</p><p class="ql-block"> 龙窖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千年银杏”等植物450多种,有大面积的原始次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8%。龙窖山是省级野生动物保护区,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云豹、鹰咀龟、野生鹿、五步蛇。</p><p class="ql-block">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 龙窑山是瑶胞的故乡,是全球300万瑶胞千百年、千万里寻的“无战争、无贡赋、无灾害”的“千家峒”。瑶族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素有“东方吉普赛人”之称。目前人口300万,其中国内240万,分布于桂、湘、粤、云、贵、赣等16省130个县(市),另有60万人散居世界各地。春秋战国时期,瑶族先民迁徙至“江汉之水浒”,后受自然灾害和战争之苦,南迁龙窖山,留下了大量的石屋、石葬群等遗址。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此留下“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的著名诗句。2001年9月24日—27日,中国瑶学学会在临湘召开瑶族研究专题研讨会,并正式认定龙窖山为瑶胞先民祖居的发祥地“千家峒”。[1]</p><p class="ql-block"> 2002年5月19日龙窖山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月龙窑山风景区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8年梅池山庄被评为湖南省四星级休闲农庄。龙窖山还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湘花鼓戏的发源地。龙窖山风景区有高峡平湖、高山石屋、朱楼坡、祭祀台、老龙潭、鲁家古镇、汤家古屋、茶马古栈道、千年银杏、石砌盘王大庙、畲山瑶寨、石台、石桥、石路、石葬群等大量文化遗址,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九重瀑、三重堰、龙潭飞瀑、凌空望远、竹涛云海、登顶观日、龙窖雾淞、药姑银装……</p><p class="ql-block">高峡平湖:龙窖山是古微水的发源地,微水源自龙窖山马颈烂船坡,经狗肉坡、洞前沟、关山嘴,汇集老龙潭,朱楼坡等大小溪流、冲三关、出九锁、到文白荒洲,俗称30里水源,汇集成了80平方公里的龙窖源——高峡平湖。1970年,筑坝集水建成龙源水库,坝高56.5米,大坝上的“高峡出平湖”为仿毛泽东手迹,每字直径16米。湖中有湖心岛、三景、连心岛、春梦岛、滴水岩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 高山石屋:在畲家山乌鸦尖100多米长的山背上纵向排列着10间石屋,是早期瑶民居住过的房屋。所有的房子都在南墙靠东开门,门宽75厘米。墙体用天然块石垒砌,现存最高的残墙高1。7米。石屋群中部还有一个石砌神庙,宽70厘米,高50厘米,深47厘米。一些山腰屋场周围边还保存有哨棚似的单间石屋,均为古代瑶民的遗迹。</p><p class="ql-block"> 朱楼坡:朱楼坡长1500米,沿山溪两岸用石砌成墙,最低处2米多高,最高处达10米。瑶民大都依山而居,选择难攻易守的地方修筑寨门,寨门前有彪悍勇武的瑶民手执利器把守。如今寨门脚下用石块砌成的几丈多高的石坎仍保持完好,四周古木参天,原来遗址上十二米高的石塔,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记载,朱楼坡曾经是瑶族先民的政治文化商务中心。青石寨的青石板路曾经是一条有名的古驿道,直通湖北蒲圻和崇阳,长达二三里的石板路贯通山顶。自古以来,青石寨驿道就被兵家所看重,清朝名将曾国藩率清兵攻打太平天国的崇阳粮仓时,就是从这条驿道走过的。</p><p class="ql-block"> 朱楼坡石葬群:朱楼坡关山嘴有3座古墓葬。古墓坐东向西,前高后低,墓上没有封土。每座墓葬长约150厘米,宽约60厘米,墓前垒砌的小石块中安放一块长70厘米厚的头龛石,可能是作为墓葬的标志和祭祀之用。另外,畲家山菜兰坡、园家港山道旁还有10多座。</p><p class="ql-block"> 祭祀台:龙窖上瑶民祭祀台保存完好的有2处,分别在竹家林和石窝,在10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有32个砌得相当整齐的平台,规格形状各不相同,全部是用石块垒砌,无泥浆石灰。石窝中部有8座平台,下面2座呈椭圆形,高4。4米,长3。2米,宽2。1米,中间4座高2-3米,上面2座为长方形,高4米,8座平台中间有1石柱深埋地下,顶部凿有5厘米深的洞眼,石窝两边各有一道20多米长的石堤。32座平台北面是平面,一角向东。据专家考证,石窝就是龙窖山瑶族千家峒的大型祭祀场所,是他们的八宝和“天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龙潭:又叫黑龙潭,由老龙潭、鸳鸯潭、三仙潭、观音潭四级瀑布以及许多奇峰异石组成。传说老龙潭中有一条黑蟒修炼成龙后,经常兴风作浪。药姑将此事禀告玉帝,玉帝令洞庭龙王如期剿灭,又令雷公电母用千钧霹雳在药菇山顶连凿三口深潭,直通山底阴河与洞庭湖连接,然后用碗口粗的铁链将黑龙锁在潭口,令其垂涎吐沫,将功赎罪。这三口深潭就叫老龙潭。而老龙喷泉处就是龙源河的源头,叫龙溪港;中下游叫龙源河。</p><p class="ql-block"> 千年银杏:位于羊楼司镇幸福村,是目前在龙窖山发现的最古老的银杏,直径5.1米,高32米。当年日本鬼子要将银杏树砍去修筑工事,当地群众闻讯后,趁天黑将许多马钉和锅铁打进树内,让敌人无法砍伐,使大树得以保留至今。</p><p class="ql-block"> 资料来源于网络:www.baike.com</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龙源水库。龙源水库位于湖南省临湘市羊楼司镇,水库大坝下面是羊楼司镇文白村,拦截游港河北支上游,集水面积80平方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航运和供城镇生活、工业用水等多功能的中型水库。1970年4月动工兴建。1975年大坝和副坝建成,主坝高56.5米,坝顶高程海拔181.5米,坝轴顶长668米,底长120米,顶面宽8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临湘市龙源水库是一座以供水、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发电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1970年破土动工,1975年投入运行发电供水。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0平方公里,总库容9549.1万m3,实际有效库容量为8000万m3,兴利库容7734万立方米,无防洪库容,正常蓄水位174.25m,设计洪水位176.91m。龙源水库目前只有一个取水口,位于东经113°37′12.346″,北纬29°28′15.539″,取水方式为塔式四级拉杆式电启动启闭机取水,底板高程136.5m。为临湘市区、长炼公司、羊楼司镇、聂市镇、坦渡镇、江南镇、黄盖镇等提供生活用水,设计服务人口40万人,目前实际供水服务人口约 30 万,灌溉定湖、坦渡、五里、长安等乡镇农田17.8万亩。</p><p class="ql-block"> 资料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