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市潭西镇长安小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对于现代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教育2.0学习给我们又一次带来了与现代技术接触的机会。为了抓住这次机会,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全校召开了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推进会,会上庄沛强校长做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p class="ql-block"> 根据学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 的会议精神,潭西镇长安小学在庄沛强校长的带领下也积极召开教研会议,并商讨微能力点的选择。 经过学校领导小组的提议及全体教师的商议与讨论,我校教师分为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等三个小组。</p> <div><br></div> 语文组的微能力课程选择如下:制定能力提升目标,阐明目标能力点及其达标后的效果。A2数字教育资源管理达标后的预设效果是:课堂要有新意、要有亲和的状态、平等的交流,教学要有效,要让学生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文本的研究要与学生架起一座桥梁,以学定教。A5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达标后的预设效果是:提供给学生进行高效学习,获得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生获得相映的发展。G1多技术融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达标后的预设效果是:在多技术环境下,合理使用多种教学工具,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从而根据前期教学数据进行学情分析,做好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习评价与指导信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推动学生认知发展。 数学组的微能力课程选择如下:A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达标后的预设效果是: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协作意识和自主能力。A12家校交流与合作达标后的预设效果是:加强了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G1多技术融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达标后的预设效果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 、课程 内容 、课程 资源 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协作意识和自主能力。 综合组的微能力课程选择如下:制定能力提升目标,阐明目标能力点及其达标后的效果。一、A10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达标后的效果:1、丰富学习小组产生方式;2、提高小组成员学习活动的参与度;3、保证小组成员平等地获得学习资源;4、及时了解并有效推进小组学习进展;5、促进小组成员及时交流与深度互动;6、推动了集体智慧的沉淀和分享。二、A14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达标后的效果:1、推动自评和互评活动有序开展;2、扩大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的范围和深度,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3、持续跟踪和记录自评和互评的活动过程;4、为学生创造自我反思与自我认知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5、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欣赏和学习他人的长处。三、G1 多技术融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达标后的效果:1、根据前期教学数据进行学情分析,做好教学设计;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习评价与指导信息;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推动学生认知发展;4、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数据,推动教学大数据的沉淀和挖掘。<div> 选好能力点学习以后,全体教师按小组商讨制定研修计划,并且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人的研修计划。<br></div><div><br></div> 根据研修计划,在庄沛强校长的指导下,各小组组长要求本组成员认真学习每一个能力点,积极参与研修的各项研讨活动,共同探讨、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