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仲夏到“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寻“江南文化之源”

<p class="ql-block">1977 年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学术讨论会,确认以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嘉兴成为马家浜文化的命名地。</p> <p class="ql-block">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城南偏西 7.5 公里,东北临九里港,西接坟屋浜,南为马家浜,三河交叉(现属嘉兴市经济开发区西南片区)。遗址东西长约 150 米,南北宽约 100 米,面积约1.5 万平方米。就是现在的“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和“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这片热土的方圆范围。</p> <p class="ql-block">主题展</p> <p class="ql-block">长江三角洲是江南最富庶的地方,也是人文积淀颇为深厚的地方,那么它的人类历史有多久呢?早在距今 7000—6000 年前,一个叫马家浜文化的远古部落,已在长三角地区的环太湖流域扎根繁衍;为什么叫“马家浜文化”?因为它最先在此被发现;马家浜文化的出现意味着什么?长三角是江南的主体,马家浜文化的出现,代表着江南地区人类历史的正式启幕,因此马家浜文化被称"江南文化之源”。长江三角洲自古就为一体,7000 年的历史底蕴,更加赋予我们共同的文化渊源和坚实的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马家浜文化是一朵古老的历史之花,因某种机缘,最先在嘉禾大地的马家浜遗址被激活。马家浜文化代表太湖和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早期文化遗存,与中期的淞泽文化遗存、晚期的良渚文化遗存一脉相承。从马家浜文化的开拓,到崧泽文化的繁荣,再到良渚文化的高峰,太湖流域形成了绵延不绝的文化序列,表明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源远流长、自成系统,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陆续生发和积淀的众多文明元素,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江南文化和华夏文化。</p> <p class="ql-block">马家浜文化是环太湖地区年代最早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文化面貌。马家浜先民已充分利用水网地势,开垦湿地将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稻作生产采取火耕水耨,古水稻田和灌溉系统,栽培稻谷和骨耜、木制农具见于诸遗址,是马家浜稻作农业发展水平的直接证据。当时的人们既以稻米为食,又渔猎和采集食物,饭稻羹鱼成为江南水乡传统的饮食方式。开启了通过农业获取食物的新途径,并成为他们定居生活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马家浜先民采集植物果实,捕猎各种水生和陆生动物,并驯养猪、狗、牛等动物;用陶釜烧煮米饭或羹鱼,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远离茹毛饮血的时代。陶豆、陶盉和陶瓷等的使用,进一步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物质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马家浜先民因地制宜筑台建屋居住在用木柱、横梁和地板等搭建的干栏式房屋里,以适应水乡泽国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较早使用玉器的文化之一,使用玛瑙、玉髓、蛇纹石、莹石等材质,可能仍采用制造一般石器的打制——磨光工艺,用硬质的尖锥状工具进行旋磨钻孔。根据出土的位置,玉玦一般作为耳垂和手部的装饰,玉璜是胸前佩带的装饰品。这类装饰反映出人的审美意识在加强,这类器物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演变成为中国传统的装饰品。</p> <p class="ql-block">据测算,马家浜人平均预期寿命略大于 30 岁。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人类学实验室对第 28 号墓出土的男性颅骨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呈现出较为显著的蒙古人种特征,进而对其进行了三维容貌复原。</p> <p class="ql-block">马家浜遗址稍高于周围地表,三面环水。在温润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远古时代的马家浜先民瀕水聚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火耕水耨,渔猎垦殖,伐木裁骨,制陶琢玉,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同时也开启了江南水乡清雅恬淡的生活模式。</p> <p class="ql-block">“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的另一个展厅,主要以视频的方式展出。</p> <p class="ql-block"> 嘉兴西曹墩遗址是良渚文化星罗棋布的遗址之一,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包含成组日用陶器、众多陶器刻符、大量石器加工信息的良渚文化基层村落景象。</p><p class="ql-block"> 西曹墩遗址位于嘉兴市余新镇金星村东南部,东西两侧分别有曹墩遗址和黄姑庵遗址。20世纪80年代初曹墩遗址首先被发现,2020年6月定名为西曹墩遗址,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揭露面积65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人工堆筑土台1处、灰坑11个、灰沟1条、井窖1个、陶片及石块堆积1处,另有马桥文化灰坑1个、宋代水井5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各类标本827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这里曾有过一处石器加工作坊,它为研究浙北地区良渚文化石器手工业的操作模式,提供了丰富实物资料;出土的成组陶器也为良渚时期手工业者的生活状态提供了想象空间;遗址中还发现带有刻画符号的众多标本,进一步充实了良渚文化原始文字研究的素材。</p><p class="ql-block"> 正是像“西曹墩遗址”这样数以千计的基层社群,支撑起庞大良渚社会的正常运转,从而为缔造中国早期文明的卓越典范创造了条件。</p> <p class="ql-block">管内陈设特别简单</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互动区域</p> <p class="ql-block">走出“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左手边就是“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1959 年初春,马家浜村民挖坑沤肥时发现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考古队赶赴现场确认是一处新遗址。</p> <p class="ql-block">1959年的抢救性发掘,开探坑5条计213平方米。文化层分上下二层。上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厚达12-80厘米,包含物有兽骨、石镑、砺石、骨镞和各种质地的陶片,还有建筑遗迹;下层为含有大量兽骨碎片的黑色黏土,厚达15-75厘米,除了大量的兽骨外,还出土了骨管、骨锥、骨针、骨镞、石斧、砺石和陶片等。</p> <p class="ql-block">后又进行数次实地调查、勘探与试掘。</p> <p class="ql-block">2009年11月~2011年1月,为配合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嘉兴博物馆在遗址西北角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揭露面积300平方米,发现了一处马家浜文化墓地,共清理墓葬80座。发现的墓葬大部分都清理出了长方形竖穴土坑,个别墓葬还留存了木质葬具,绝大部分墓葬都保存了人骨遗骸,以俯身葬为主,个别有侧身葬和仰身葬,极大地丰富这一时期以俯身葬为主要的葬制葬俗资料。基本弄清了马家浜聚落的格局:北部为居住区和墓葬区、南部为稻作农耕区;同时在遗址范围内对地下文化堆积的分布和埋藏情况有了进一步认识。</p> <p class="ql-block">遗址展示馆。这里展示的就是当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的马家浜古村落一角,以此反映马家浜先人的聚落布局、埋葬制度,体现其灿烂的文化和优秀的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吃着酸酸甜甜的杨梅我离开了“马家浜文化博物馆”“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