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26日,洪山区自然(环境)教育骨干教师进阶培训班全体成员正式开启了神龙架访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 在当天的行程中,参训教师们走进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探访神秘的燕子洞、观察沿路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漫步在香溪河边,找寻自己感兴趣的昆虫与植物,制作植物标本和琥珀;沉浸在自然课程设计的讲堂中,认真聆听、相互交流。满满一天的行程,大家收获颇丰,意犹未尽,始终保持着愉悦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上午,带着对短嘴金丝燕的好奇和向往,老师们背上望远镜、手电筒、照相机出发了。在去往燕子洞的路途中,身旁的树、草、花、果实,天空中飞翔的鸟类,都成为了老师们观察和讨论的对象。“这个就是沫蝉吗?”“看,这是《边城》里翠翠睡梦中摘的那株虎耳草吗?”“哇,那就是传说中的解读圣药七叶一枝花。”……一路上,老师们的眼睛一刻都没有离开过身边的植物和动物,互相请教和讨论,也不由得感叹大自然中孕育着无穷无尽奇特的生命,而每一种生命都用其特有的方式在自然中不断成长和演变。</p> <p class="ql-block"> 到达期待已久的燕子洞,老师们分为两组跟随胡刚老师进洞探索。在黑暗阴冷的燕子洞里,住着数不胜数的短嘴金丝燕,啼叫声不绝于耳,原来这是它们在用回声来定位。胡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寻找正在筑巢的燕子、了解它们筑巢所使用的苔藓、在地面零落的粪便中发现幼燕出生后留下的蛋壳,等等。</p> <p class="ql-block"> 在外等候的老师则手拿计时器,认真记录着五分钟内在洞口飞出和飞进的燕子数量,由于短嘴金丝燕的体积小、飞行速度快,老师们全神贯注,生怕眼前错过一只燕子,而后,还将记录结果进行交流分析,推测飞出和飞进数量之间形成差距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下午,难忘的天燕之旅结束后,老师们回到了静谧的木鱼镇,三三两两的沿着香溪河走走停停,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和昆虫,用以做植物标本和琥珀。</p><p class="ql-block"> 在清澈见底的香溪河边,平日里可能不曾留意的路途,成了老师们用心挖掘的宝地。当看到在河水里嬉戏的小鸟时,忍不住举起望远镜观察它可爱的姿态;当发现长势奇特的植物时,赶紧采摘、小心保存;当看到栏杆上停留的各种昆虫时,立刻拿出离心管将其收入囊中,仔细端详……</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老师们手里采集到了几十种植物标本,大家在胡刚老师的引导下,将植物放置在吸水纸中,完成制作植物标本的第一步。同时,也把自己收集到的小花、昆虫等放置在容器中,加入水晶滴胶,等待琥珀的成形。此时,每一株植物和每一个昆虫都有了不寻常的意义,它们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自然体验之旅中最特别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老师们齐聚会议室,开启了关于自然课程设计的学习与交流。熊童子老师带领大家从认识各自的自然名开始,通过自然名叠叠乐的小游戏使老师们迅速了解彼此、增强连接。随后,熊童子老师抛出三个问题,“你眼中(想象中)的自然教育是么?”、“你觉得自然教育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为什么想要了解(开展)自然教育?”,引导老师们回忆在过去一年自己带领学生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时的经历与所思所想,重塑自然教育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围绕自然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熊童子老师从设计意图、课程目标、课程准备、课程过程、课程延伸、课程反思六大板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老师们将后来设计自然教育课程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范本。同时,通过解答老师们关于设计自然教育课程的疑问,传递出了做自然教育最本真、最朴实的理念,即在自然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共同体,只有当教师对自然有情怀、有观察能力时,当教师处于最好的状态,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梳理课程框架时,才能带领着学生真正走近自然、体验自然、在自然中收获到快乐与成长。</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开展自然教育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自我成长与积淀,教师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与把握,显得尤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 自然教育的蓬勃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然教育用其特有的情境性、行动性、反思性、感悟性、主体性,鼓励学生与自然的有效联结,从而维护学生智慧成长、身心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期愿。每一位身体力行实践自然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勤学善思、勇于突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他人,散播亲自然、爱自然、享自然、护自然的积极价值观,推动自然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