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自驾葡萄牙(2)—北美二师兄、静儿

北美二师兄

<p class="ql-block">从杜罗谷南下,径往西南方向走,沿A-62 和E-80公路开行390公里,目的地是被誉为“葡萄牙的威尼斯”的阿维拉(aveiro)。这是一个中部城市,靠近西海岸(从旅游角度讲,葡萄牙大部地区要在沿海地区开行),去年人口统计8万,以市内多条运河航道和附近的科斯塔诺瓦海滩吸引众多游人。</p><p class="ql-block">阿维拉在史前已有人聚居,但是正式成为一个官方城镇则是在16世纪。</p><p class="ql-block">它的航道初始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其后陆地交通逐渐成为通商的主要手段,城内的航道最后就基本上为观光所用</p> <p class="ql-block">城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人们怎么会把阿维拉与威尼斯相比?能比吗?这让我想起故乡杭州的中河,能给市容增添几分姿色,但是不会增加太多</p> <p class="ql-block">40分钟10欧</p> <p class="ql-block">离阿维拉约12公里便是大西洋海岸小镇科斯塔诺瓦海滩。做攻略时曾有过许多人推荐那里看夕阳吃海鲜。可是没想到5月初的海风凛烈,全没有了半分风情。</p> <p class="ql-block">当然,人在沙滩上总得留几串脚印。</p><p class="ql-block">女儿和她BF从基马雷斯坐火车也来到了阿维拉跟我们会合。但却租了小运河对面的民居,相距5分钟脚程。推测她愿意和爹妈相见但是不愿意听唠叨。又想一下,我们年轻时又何尝不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这冷风把人人都吹低了头</p> <p class="ql-block">冻得夕阳也不想看了,再加上本人虽然脑子里装不了太多东西,可“海鲜”两字却是牢牢地占据了中心位置,安静地躺在盘子里的蟹和虾肯定比在海水里游的更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这家海鲜歺馆做的不错。</p><p class="ql-block">饭后各回自己的民居,女儿还要再住一晚,第二天我们继续开车南下,他们租了自行车骑12公里重回海边,说今天玩得不够尽兴⋯</p> <p class="ql-block">次日往南去中部重镇科英布拉(Coimbra). </p><p class="ql-block">这是葡萄牙第四大城市,排在里斯本,和前几天去的博尔图以及布拉加之后。科英布拉座落在蒙特哥河畔,建于12世纪,因为从里斯本迁来了当时极负盛名的大学,是为科英布拉大学,使得政经文化经济中心隐隐有北移之象。</p><p class="ql-block">立郡前此地由罗马帝国制约,因此有着深刻的罗马印记。此后当地居民曾与入侵的摩尔人血战无算。中世纪时神祗人员渐渐将各类宗教建筑完善,并将其分为“上城”,由贵族和神职人员居住,下城由商贾和平民居住。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影响大增。</p><p class="ql-block">近代史上,在19世纪上半叶,科英布拉民兵在半岛战争中大败法国军队。</p><p class="ql-block">共和国时期,它成为联结里斯本和布拉加的重要枢纽</p> <p class="ql-block">圣塔克鲁兹公园附近</p> <p class="ql-block">今天很早离开阿维拉,到达科英布拉时肌肠辘辘。可能跟西班牙一样,人们不习惯早起,绝大多数啡师馆和早歺店还理直气壮地关着大门。</p><p class="ql-block">找到停车场后便化了不少时间找到当地一家早歺店。才7、8欧两人就合吃了三个甜点,其中一个是葡萄牙名点蛋塔。以及2杯咖啡。歺毕去寻找大学。</p><p class="ql-block">大学边上有一个植物园,规模不大,约半小时左右可以看遍。出植物园后便看到这个建筑:连续21个拱门的圣萨贝斯蒂安导水管。由白云岩沏成。说实话,这个建筑看是看了,还装模作样地用指关节敲了敲石料(很痛),却是打死我也想不明白这东西怎么能导水引水!</p> <p class="ql-block">科英布拉大学不难找。初始对这所学校不太以为然,因为这个国家太小了一点,即使全国第一又能说明什么!</p><p class="ql-block">走到校园前,只见迎面一个巨雕,和两边墻上用葡葡牙语书写的大字。左边写的是“敬重历史”,右侧是“重绘未来”。这两句写在校园最前面的大楼上的话字字铿锵隽永,顿时令人肃然起敬,再也不敢留半点小觑之心。</p><p class="ql-block">这所大学建于1290年,是全国最老的大学,也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它是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是唯一出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葡萄牙大学。</p> <p class="ql-block">这是国王约翰三世的大型塑像。站立在大学前面的广场。</p><p class="ql-block">这是葡萄牙历史上又一位具雄才大略的国王,19岁接位,55岁卒。他甫上位时,葡萄牙的海洋霸主的地位早已被动摇。这位国王内振外伐,一直把小国的势力扩展到南美和远东。当时约翰国王遣使于1557年向中国明朝租澳门,年租金是五百两银子一年。</p><p class="ql-block">可惜由于战线拉得极长,巨大的成功也是造成了失败的根源:葡萄牙实在太小了,真正的国力太微弱,兵丁太少了,因此逐渐让位给英国,西班牙等比它大而强盛的国家,只留有巴西仍然在它的强力影响下。</p><p class="ql-block">对内,约翰国王重用文人,在位时四处延揽著名学者,对科英布拉大学的扩展贡献巨大</p> <p class="ql-block">国王图书馆,位居科英布拉大学内。建于1717-1728年间,藏书凡20万册。</p><p class="ql-block">据说参观位于历史学院的图书馆要事先买票。买票是小事,找售票处可是大学问。问的人真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明明应该在校区,却怎么也找不到,有说在医学大楼下,有说在工程学院内,找这么一个售票处足足化了大半个小时,走了好几迈,结果又被指回了第一个问人处,让人十分沮丧,可是路人却还是那么真挚,我强忍着不对他们说:行行好,请告诉我一个靠谱的地方!当然忍住没多说,因为路人对英文不会高于对中文的理解,说了也是白说。听得懂英文的人又多是路盲。正在无奈之际,突然看到两大组人排着松散的队伍跟着各自的导游向门口走去。原来进图书馆广场根本不需要票。跟着大家进去后看到了这幢三层楼的布洛克建筑。</p><p class="ql-block">据说进入图书馆有2个目的,一是参观这个古老的大学图书馆,另一个肯定不是建馆者的原意:三楼背后的露天走廊有俯瞰整个科英布拉的最佳位置(因此也是拍摄市容的最佳地点)。进楼的确要点人头,我们两人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走在人群中不显山水。估计守门人最后从领队手里拿到的票数比人头少两张,大概会搔搔不多的头发,摇摇头回家。</p><p class="ql-block">可是事后我们对逃票还是感到有些内疚,也许应该向图书馆小小地捐一点</p> <p class="ql-block">从三楼露天走廊拍了几张市景。感觉有点捷克布拉格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学后,徒步穿越科英布拉,想对这个古老的城市有一个比较真切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这是科英布拉的圣十字修道院,建于12世纪初叶,在16世纪大规模整修而成今日的模样。这个修道院在葡萄牙历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因为两位开国国王均葬于此。</p><p class="ql-block">该修道院,加上图书馆和大学,将彼时全国的宗教、文化、科学和艺术的精华尽皆吸引于此。</p> <p class="ql-block">室内并不豪华,却有不怒自威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这地方是我们追寻着一个14世纪异常凄美的童话般的故事误打误撞进入的处所〈也许没有走错)。</p><p class="ql-block">葡萄牙第七任国王阿方索四世为自己的王子和继承人佩德罗一世找了一位卡斯提尔的公主康斯坦丝。那时小王子才16岁。而公主是20岁。迎婚之时,据说小王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公主身边的一位名叫伊内丝的也是16岁的侍女。这一眼望过去便引出了葡萄牙,也许整个欧洲史上最传奇的悲情。</p><p class="ql-block">此后小王子把全部身心交给了与他同岁的伊内丝。两人频频私会,但是巳作为王储的小王子无法跟小情人私奔。</p><p class="ql-block">据载,公主在生下第二个孩子之后不久因产后并发症而亟。 小王子随即提出正式迎娶伊内丝,但不为老国王所允,原因是伊内斯出自邻国旺族,恐葡萄牙将来王室旁落于异国之手。</p><p class="ql-block">小王子坚持不愿与恋人分开,两人并已有了几个孩子。1355年,老国王为断了小王子的念头,遣三刺客刺杀了伊內丝,后者仅活了25岁。刺杀地点便为这张照片之地“泪泉”(Quinta das Lagrimas)</p><p class="ql-block">伊内丝被残杀极度地激怒了小王子佩德罗。他因此兴兵攻打父王,父子反目,血战2年,两败俱伤。据说老国王同意停战,但要儿子发誓不再追究爱人之死。小王子答应了。</p><p class="ql-block">未己,老国王逝世,享年66岁。小王子继位,是为第8任葡萄牙国王。上任伊始,他便命人将惨死于2年前的伊内丝的尸骨重新捡出装饰,赋予王后的一切礼遇,包括王冠,并召告天下,与衣冠棺成亲,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据说他曾经答应过这位小侍女,自己有生之日必将娶她为妻。同时,新国王又倾力追捕三位凶手。王子继位后,三人立即潜逃,其中两人被抓获,一人逃到法国后余生不知所终。据说新王将两名凶手抓到伊内丝的棺木前,亲手剜出他们的心脏以奠恋人。</p><p class="ql-block">此后,他下令建造两个石棺,一为伊内丝,一为他自己将来死去后用。他让人将两具石棺放在一起,待将来末日审判到来时,两人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对方。此后一生,佩德罗国王勤政不已,却终生未有再娶。</p><p class="ql-block">上面这段野史读自一位好朋友转来的游记,她夫妇俩去欧洲别处旅游时曾只为了看一眼这对悲情人物的棺木而特意飞去葡萄牙凭吊。可惜我们看了故事,感动了半天,只知道“泪泉”是发生悲情故事之地,却不知道棺木其实在一个地方,此处只是伊内丝的遇难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说我们走了许多公里,一路逛来倒也不觉乏味,按图索骥找到那地方,售票处的大妈问:你们来看那“永恒的爱”(eternal love)的吧?花了6欧买票后一直往里走,却越走越不像,最后碰到一对美国老夫妇,也来找小国王和小恋人的生死塚。 最后我们都悟出来了,此地是伊内丝被杀之地,并非葬尸之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泪泉”距停车的科英布拉大学有5公里,让门口的大妈叫了一辆出租,就近吃了一顿简单的日本歺后驱车南下85公里到达葡萄牙三大UNESCO 保留的修道院之一,巴塔利亚修道院。</p><p class="ql-block">本意是为探索这个基本上是海岸线国家的调色板添加一些不同颜料而找几个经典的修道院走一遭,做功课时正好看到这三个修道院鼎足三分,描述也不错。到了巴塔利亚修道院的停车场,却大吃一惊:这个建筑群比想象中宏大百倍。</p> <p class="ql-block">巴塔利亚修道院始建于14世纪,历7任国王,凡百多年而完成。其间几经战火,尤以19世纪初被拿破仑的军队破坏为最甚。其后各位国王陆续斥巨资维修,渐渐还原它规模</p> <p class="ql-block">这个巨大的修道院估计得花一整天才可以大略地地看下来,可是我们只预排了半天。</p><p class="ql-block">对了,门票是6欧。在大厅里买了三座“必去的”修道院的联票共15欧。开始觉得这未免太小气了,但转而想到人家常说的“苍蝇肉也是肉”,就立即释怀了</p> <p class="ql-block">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觉得这些建筑中深含着沉甸甸的历史内蕴</p> <p class="ql-block">从巴塔利亚往东开车经IC—9号公路,走45公里,便是今晚住宿的托马尓(Tomar). </p><p class="ql-block">原来制定行规程时在到托马尔的中途要去著名的法蒂玛(Fatima),但是由于在科英布拉浪费了几个小时,只能放弃。1917 年5月至8月三个牧童称在法蒂玛遇见圣母玛丽亚并受托告诫人类多做善事。其后据说圣母每个月13日显灵。该年10月13日是最后一次显灵,约7万人,包括众多记者,据说目睹了大雨之中突然云层裂开,太阳坠落又升回天空的奇迹,时称“太阳奇迹”。当然这无法考证,且多半是有事者制作的神话,姑妄听之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入托马尔中心。</p><p class="ql-block">托马尔是葡萄牙中部重镇,历史悠久,尽管不滨海,却曾经是中世纪葡萄牙远征全球的指挥中心。它逾千年来发展成宗教和旅游重镇。</p> <p class="ql-block">那宝河,贯穿了托马尔城</p><p class="ql-block">托马尔城有很多中世纪的鹅卵石小街,但是似乎从任何一条街巷都能到达城中的任何目的地,当然,手机上的GPS是不能少的</p> <p class="ql-block">住的民宿就是右侧有街灯之处,两室一厅,小巧精致的三楼顶层套间。开门的中介听说我们是美国的,便从容地介绍那里的房地产市场,据说此类二居室在这样的比较整洁安静的处所要价二十几万欧元左右。长期租金则在每月1000-1200欧元左右。不需要小学毕业,便知道那会是一个亏本生意。当时就唯唯而关上了门。</p><p class="ql-block">照片上街道尽头高处便是中部三大UNESCO 宗教保护地之一的托马尔城堡。</p> <p class="ql-block">托马尔城堡</p><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由辉煌无比的圣殿骑士团拥有,该贵族集团在约一千年前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创立,一时财富、军力、影响举世无匹。</p><p class="ql-block">为之建造的城堡也极为宏伟却又不乏精致。</p><p class="ql-block">它的建筑风格包括了罗马式、哥德式、曼努艾尔式,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被认为是葡萄牙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强悍骁勇的圣殿骑士团在一次次征战中终究雄风不再,昔日的辉煌在历史长河之中早已消逝,瞬间变成了断墙残垣,只有爬在墙壁的千年绿苔还在怀念过往的云烟</p> <p class="ql-block">当年骑士们的“宿舍”,室内面积很小。四壁空空,显然是搬空的</p> <p class="ql-block">另一处寝室</p> <p class="ql-block">转了几圈,早已忘了哪些殿还没按计划看过。只见那些建筑和装饰华丽之极。</p><p class="ql-block">不过如果要对比城堡的内外我倒是更喜欢看它的外观。那是没有镶金镀银的质朴,是经历了千年岁月沉淀的痕迹,每个圆角,每根石柱,都一直带着迷茫的眼神看着世界,看着年代的变迁,以黝黑的颜色记录下来人世沧桑</p> <p class="ql-block">阿尔科巴萨修道院。这是葡中UNESCO 三个修道院最后一个。</p><p class="ql-block">从托马尔往西在IC-9 号公路开65公里,便到了那位忠实于情人一世的葡萄牙国王的棺木所在。</p><p class="ql-block">这个修道院建于一千年前,乃葡萄牙第一任国王阿方索一世打败摩尔人以后所建,是葡萄牙的第一座哥特式建筑,与前面提到的科英布拉的圣十字修道院同为葡萄牙中世纪最重要的修道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身处室内,在慨叹之余,敬畏之心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常常感叹千年之前,人们如何能把建筑设计得如此完美,这样的材料学、几何学、美学在古人的面前如何变成了真实的存在(且没有“豆腐渣工程”的概念)。当然,这些建筑上的奇妙在就近观赏,以及进入了埃及金字塔群后的惊㤞也就不再频频叹息了。</p> <p class="ql-block">下面两口石棺一为伊内思的,当她的情人王子登基后为她打造,然后一直存放在此修道院内。另一是佩德罗一世本尊生前打造的石棺,下令在他死后被放入棺内。两个石棺在同一大厅,脚相对,在同一直线上。</p><p class="ql-block">按照圣经上的说法,在将来的某一天,所有死者将会从死亡的寂静中被唤醒,按照他们当初在生前的所作所为而受到耶稣的最后审判。</p><p class="ql-block">这位国王的想法,并不是在最后的审判日(The Final Judgement Day)被唤醒时见耶稣并如何迎接审判,而是要在坐起身来的第一时刻可以见到他失联了几百几千年的情人。这一份感情,这一份执着,这一份信念,虽不一定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在当今物欲横流之中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了。</p><p class="ql-block">看到他们的石棺,才突然领悟经常看到听到的这句话的意义:Till death do us part。</p> <p class="ql-block">伊内思的石棺</p> <p class="ql-block">佩得罗一世的石棺。</p> <p class="ql-block">离开阿尔柯巴萨,沿A-8公路往南41公里,就到了著名的中世纪山城奥比都斯 (Obidos).</p><p class="ql-block">A-8上毫无问题,一马平川。</p><p class="ql-block">可是进了奥比都斯便立即发现自己太过大意了。</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基本上完整保留了中世纪格局的山城。进入城内得过狭窄的山门,过门后又有急拐弯,以及较陡的鹅卵石路。</p><p class="ql-block">为了充分感受中世纪夜间的风味,这次把下榻处找在城内只离主街一条街的地方。但GPS仿佛也在年代更替时昏了头,指不到住处。</p><p class="ql-block">城门在半山腰处。在城门外犹豫了一下后,决定跟着前车进去。一过城门便叫一声啊也不好!车无法倒退,往前只有两条鹅卵石路,正中比较大的是主街,但是逆方向,左侧倒是顺方向,但是往下很陡,且极窄。此时手足无措,在最右侧是一个教堂模样的建筑。它的前面有一块小空地,看来可以掉个头。意图是掉头后逃出城门,把车停在门外。可是没想到拐到了小空地上更难:太大的坡度。偏偏这次租的是手排挡车,前进一步倒退两步。油门轰得震天价响,却是离合器一松立马死车给我看。此时才知道自己租车时太也自信了。</p><p class="ql-block">在山上的凉风劲吹下还流了一大缸汗后,终于在尾巴没有扫到任何人畜的情况下调好了头。却是出不了山门。最后,硬着头皮从那条羊肠阡陌中开了出去。几个来回后,问了无数人,才找到了那个小旅馆。此时立下毒誓:但凡去那些有一句“中世纪”之词的国家旅行,便是打断双腿也不租手排档车了。</p> <p class="ql-block">奥比都斯四周建起高高的石墙,以抵御外敌侵犯。这个环城围墙高13米,长1.5公里,完全将这个小城保护起来。建于13世纪,由石灰岩和花岗岩石材造成。</p><p class="ql-block">城墙把城堡和防卫区联在一起,整个长度有多条阶梯通到墙内街道。</p><p class="ql-block">供行走的墙宽当时没量,现在回想起来大约有2尺吧。可墻内的高度之甚肯定没人愿意试跳</p><p class="ql-block">我走在上面倒是没什么,心里在想着近千年以前人们怎么站在墙头上奋勇御敌。可是身边的静儿却是生来恐高,哪怕在好端端的桥上也会心里惴惴,更何况在2尺宽的古城墙上行走。但是墙上看到的景点实在太吸引人,故而咬牙走完全程。</p> <p class="ql-block">这是城墙上不小的防御孔。只是想不明白那时有哪些武器可以从这种石洞里打出去。想来想去也只有小时候追着对打的弹弓可以。想到这里,不由得要回忆当初与谁和谁对打被我在头上打起了包,以及自己头上可能被打起了一倍还多的包。顺便说一句,那可是很痛的!这么一想,自己是做神经内科的,知道重复头部受伤会使人变笨,由此对于自己如何不开窍立即释然了。</p> <p class="ql-block">从城墙上看小山城,以及远处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行人在这些古老的街道上走出来的声音可以传得很远,空洞清灵</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角度的城墙上待了很久,它们是单行道,尽管很窄,但是没见谁的车擦着了什么。它们平行躺在那里互不相扰,各司其职,却是古城的两条主要街道。主侧为主街(main street),右侧的忘了名字。大约是我们在主街上找到了一家很好的歺馆,美食之下,焉有不记得名字之理!</p> <p class="ql-block">夕阳余晖下的千年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奥比都斯渡槽,北水南引,建于16世纪,为下游提供浇灌和民用水,凡3公里长,也是一个看点</p> <p class="ql-block">圣玛利亚教堂,为奥比都斯的主要教堂,可能当年由摩尔人建为清真寺,在12世纪初摩尔人被逐出后改为教堂;1535年的大地震中受损严重,1600年后重新整修,直至今日,保存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今夜寄宿在此的小旅店,很温馨,就在主街之侧。枱前女孩自豪地指给我们看TripAdvisor 给的4星铜牌 </p> <p class="ql-block">夜深人静时,披上长袖衣,在小城里走着,周边无人,让现实和历史悄悄地混合,不带感情色彩地遥想当年人们披着深色斗篷匆匆来去,心里想着各自的心事</p> <p class="ql-block">夜更深了。主街上空无一人,只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在黑暗的小巷里空洞地回响。夜幕早已覆盖了大地,包括这个小小的山城。无论何因它还保留着过去大半的风格,为怀旧也好,为旅游也好,毕竟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过往,很多的思索和反思</p> <p class="ql-block">行在路上,美丽的风景和精致的食品组成了一对花环,可以一直留在记忆中,滋润着生活。</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历史并不美丽,也不香甜,它甚至有点滞闷,有点无奈。可是它会比美景美食存留在记忆中更久,沉淀得更纯。</p><p class="ql-block">当然,作为一个眼和嘴都特别馋的人来说,美景和美食万万不可辜负。因此,明天一早要南下去著名的葡萄牙南部的阿尔加维(Algarve)地区。那里有上百公里的海岸线,大西洋的薰风轻拂着无数海边小镇的遮阳伞。山城的长袖衣衫变成了海边的比基尼和拖鞋。那里的海鲜举世闻名,那里的啤酒流水价倾倒,那里的沙滩上点缀着世界上其它地方没有的嶙嶙怪石和悬崖,那里的夜晚会更浪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