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战友报》的三段缘

忠诚

<p class="ql-block"><i><u>这是1978年我在615团报道组驻地的留影。</u></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战友报》,这张原北京军区党委机关报,在我的学生、从军、入警三段时光,曾与她有过割舍不掉的三段情缘。她给我快乐,伴我成长,教我进步。回味起来,情深意笃,历历在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家乡位于石家庄市区北端的滹沱河支流小清河畔,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前,村北是一片水草遍野一望无际的沙滩地,大河小溪常年流水潺潺、碧波荡漾。那里有我童年的捉鱼捞虾、戏水玩耍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6年,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发表,强调“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人民解放军闻令迅速行动,驻军部队离开营房,携武器装备成建制开赴我的家乡驻扎下来。村北滹沱河畔,部队边学习、边训练、边集中时间和力量开荒造田种水稻,军农生产热火朝天。解放军的到来,使连在一起的家乡三村,立马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兵乡”。 早晨,嘹亮的军号声划破晨曦;街头,整齐的口号声震耳欲聋;晚上,晚点名的报数声节奏有序。这些兵们没有营房,就成班成排地号老百姓的空房居住。我的父母在外工作,哥哥姐姐们或工作或就学不在家中,母亲就将家中闲置的8间房屋、一个院落腾出来让解放军单独住下。记得最早入住的是63军某团的一个连部和一个建制班。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有空时就到连部玩耍,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战友报》。那时《战友报》作为部队的内部报纸,有着严格的阅读范围和回收规定,这张报纸供销社收购站是不可回收的。上了小学刚刚识了几个字的我到了连部,常常好奇地想看看那张四开四版的小报。此时,那个大家都叫文书的叔叔,总是一边笑着一边收起报纸,放回到整整齐齐的一摞报纸上,使我想看又不能。</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u>当年在村中驻扎的63军某部指战员,在我们村北小清河畔修起的水泥“利民桥”,现在还在使用着。</u></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些年,住在我家的部队干部战士农忙时节经年不断,先后号房居住的有63军、河北省军区、军医学校、7分部等部队所属单位指战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不少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结下了友谊。</span></p> <p class="ql-block"><i><u>我上中学时,拿着《战友报》和同学们朗诵了《西沙之战》选段。</u></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间到了1974年春耕时节。清楚记得那是3月15日,军旅作家张永枚创作的长篇诗报告《西沙之战》,率先在《光明日报》刊出,随后《人民日报》等全国许多报纸都转载了。我的班主任吴秉钧老师敏锐地感到,如果能把长诗以集体朗诵的形式搬上即将举办的学校文艺汇演,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时没有现在的复印打字设备,吴老师让大家回家都找上一张刊载《西沙之战》的报纸,以备排练节目使用。我们班有不少空13军、陆军80师等部队干部子女。第一天确认朗诵片段时,我看到他们手中拿着的是《空军报》《战友报》等部队四开报纸,我则拿着父亲订阅的对开《文汇报》。在小小的课桌上翻阅起来,四开报纸比对开报纸方便不少。一种是羡慕的心理,一种是争强的心态,促使我下决心也要拥有一张《战友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末我骑车20多公里从学校回到家中,第一个任务便是找到在我家居住的连队指导员,说明情况,顺利地拿回了转载《西沙之战》的《战友报》。星期一课后排练,不少同学看到我手中新拿的《战友报》,面带惊讶地问我,你怎么也有这张报?我神秘地笑着不语,但那种显摆和得意,只有自己心中清楚。我手捧那张《战友报》,一遍遍地朗诵、排练,直到比赛时拿回了学校文艺汇演一等奖。这是我与《战友报》结下的第一段情缘。</span></p> <p class="ql-block"><i><u>我在615团报道组时,到《内蒙古日报》送稿时的留影。</u></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光由春到冬,很快到了1974年底,全国冬季征兵的命令传达到了我们学校。从1966年开始,明确直接从学校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入伍这还是第一次。那年我刚好毕业,到部队去锻炼成长的欲望激荡着我的心灵。因为我们有高中毕业文凭,这次应召的大都是北空和兰空的技术兵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或许与北京军区部队有着天生的缘分,那天我到获鹿县招待所去打探征兵信息,看到一间平房门口贴着“部队征兵办公室”的长方形墨写纸,便误闯误撞地敲门走了进去。在这里我遇到了北京军区某团接兵指导员王玉龙,他满面笑容地接待了我。后来我才晓得,他们的任务,除了正常接兵外,还要为团战士业余演唱组物色有文艺专长的兵员。那天王指导员和我聊了一些家常话后,很快就进入了他们的问话正题。当得知我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男队队长时,立马来了兴趣。后来在他们提议我做当场表演后,王指导员让我坐下,指着对面的楼房说,欢迎你到这边来,那边就不要去了。当时我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意,多日后才从同学口中得知,对面楼房是空军接兵办公室。就这样,我这个空军的兵员在武装部定兵时,陆军允诺空军从征召的陆军兵员中任选一人将我换出。那年我在学校入伍同学中唯一穿着陆军军服来到北京军区部队,由此也开始了我与《战友报》的第二段情缘。 </span></p> <p class="ql-block"><i><u>我上七年级和高中时,在《石家庄日报》发表的稿件。</u></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来到部队,看到了我并不陌生的《战友报》,总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后来在训练、施工、演出和创作节目的同时,便试着给《战友报》投稿,却都泥牛入海没消息。尽管我在上七年级时就有稿件在《石家庄日报》发表,但那只能算做是学生作文式的小文。真正领悟《战友报》“面向连队,以战士为主要对象”的办报的方向和抓问题的刊稿理念以及高标准的文字要求,还是在1978年初我调到团报道组任报道员后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i><u>这是1978年《战友报》刊稿获奖名单,我获得二等奖。</u></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赵文武、梁陆涛、李世珍干事的手把手传授和报社编辑的帮助指导下,我的文字终于变成铅字登上了《战友报》,当年还获得了刊稿二等奖。而至今使我难以忘怀的,是我成为军代表后在《战友报》与胡命烈科长和赵濂副科长的见面与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i><u>这个“豆腐块”开创了驻247厂军代室组建以来在《战友报》刊稿的先河。</u></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是1980年的夏季,我带着一篇反映驻247厂军事代表施福生协助工厂攻克某型火炮产品质量关、产品合格率大幅提升的消息来到战友报社。过去当报道员时,没有接触过战友报社军事后勤科的编辑,那天盲打莽撞地敲开了军后科215房间的门。后来知道,当时在场的三个人分别是胡命烈科长、赵濂副科长和王志祥编辑。我自报来自驻厂军代室家门后递上了稿件。“驻厂军代室?”赵濂副科长问了一句。胡命烈科长听到扭过头来很感兴趣地招呼着:“坐、坐,聊聊你们军代室的情况。”原来,由于一直以来对军事工业的保密要求和各军事代表室由专业技术干部组成的特殊情况,采写和报道有关军事代表的新闻几乎是空白。实际上,只要掌握好分寸,鲜为人知的军事代表工作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span></p> <p class="ql-block"><b><i><u>我到战友报社送稿时,在北京长安街的留影。</u></i></b></p> <p class="ql-block"><b><i><u>我至今保留并使用着当年北京军区后勤部军代处颁发的宣传报道奖奖品。</u></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时我们上级军代处也注意到了新形势下的新情况,鼓励各军代室搞好新闻报道。我将驻厂军代表的工作性质、任务、现状等情况向在场的三位老师作了介绍。他们都是资深新闻人,有着高度的新闻敏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军代表报道对我们来讲还是个陌生领域,以后可以多注意一下。”胡科长话音未落,推门进来一位稍显年长的干部,后来知道他叫黄丕基,大家叫他黄副社长。在了解了我们的话题后,黄副社长对兵工企业和军代表报道表示了很高兴趣,告诉我有机会要到厂里去看看。我十分高兴地表示欢迎,当即留下了通讯地址、电话等联络方式。赵濂副科长还在我的小本子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至今保留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到军代室不久,我的那篇稿子就在《战友报》发表了。尽管只是一个“豆腐块”,却开创了我们驻厂军代室自1954年建立以来在《战友报》刊稿的先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来,黄丕基副社长兑现诺言,还真的从北京到太原找到我,我高兴地带着他参观了厂区、车间,也使他更直接地了解了军代表的特点。后来,我获得了军区后勤部军代处年度新闻报道奖励,奖品是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我至今保存并使用着。再后来,我发现《战友报》时有过去鲜见的军代表报道,这是不是那次在报社的谈话使然,实不敢说。但我确实为“军代表新闻“能引起报社关注而感到高兴。</span></p> <p class="ql-block"><b><i><u>我采写的长篇通讯《为了失足姑娘们的新生》刋影一页。</u></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与《战友报》结下的第三段情缘发生在脱下军装换上警服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离开了部队、离开了《战友报》,部队报道员的新闻采写习惯却没有丢。到地方后我没有放下采写与创作的笔,时有稿件在地方报刊、电台发表,但总感觉还有差距。在抓问题、跟形势、特别是长篇通讯写作方面,《战友报》发表的稿件有其独特优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民公安从人民军队脱胎而来,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一种能读到《战友报》、从中学习借鉴和汲取营养、搞好警队报道的渴望在心底翻腾。一天,我到看守所武警中队了解情况,在队部的桌子上一眼看到了熟悉的《战友报》。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驱使我拿起报纸就翻看起来,竟忘了和站在一旁的中队干部说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人民武警报》还没有印行,从省军区转隶的武警部队还传袭着订阅《战友报》的传统。那天的发现使我高兴不已,时不时就抽空到武警中队去阅读。由于是带着想法去读报,《战友报》刊发的稿件,对于我的新闻采写能力,特别是人物通讯写作起到了不小的提高和促进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5年我第一次独自采写的长篇人物通讯 《为了失足姑娘们的新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园地》用了近一个节目的时长播出,《人民日报》(海外版)还做了选登。由此基础上修改的演讲稿,也在全国司法系统英模宣讲人物推选中一举夺魁。通讯主人公荣记二等功,并参加了全国司法系统英模巡回演讲。</span></p> <p class="ql-block"><b><i><u>当年战友报社制发的《订阅证》。</u></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着我身边的武警部队改订新创刊的《人民武警报》,此后学习阅读《战友报》又成了一种奢望。一天,我到石家庄市维明邮局找一位负责报刊发行的孟姓师傅办事,无意中在他的办公桌上发现了几张巴掌大小的“《战友报》订阅证”。原来地方单位可以订阅《战友报》,只是需要订阅证就可以。这个意外的发现使我心中暗喜,心想我又可以看到自己喜爱的《战友报》了,于是向孟师傅提出了帮订一张《战友报》的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师傅面露难色地对我说,《战友报》地方订阅严格限制在有关单位,个人是不能订阅的。对此我没有死心,缠着他讲述了我与《战友报》的经历,凭着我与孟师傅的关系,最后他答应破例帮我订上一份报纸,并反复嘱咐我不要声张。</span></p> <p class="ql-block"><b><i><u>《人民日报》刊登的“全国自学成才者”名单,我因此还被时任公安部长贾春旺批准,提前晋升了警衔。</u></i></b></p><p class="ql-block">打<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起,我连续两年半自费订阅了《战友报》。又能看到《战友报》,而且是一期不落。每每读到熟悉的报纸,看到相识的作者名字,得到报道的启发,自是喜不胜收。在包括《战友报》在内的读报、学报、用报的潜移默化中,在领导关心、个人努力中,后来我从基层单位到河北省直机关,参与创办了《老人世界》杂志,又参与创办了《警视窗》公安月刊,43岁时被破格评定了正高级编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000年,我被国家7部委联合授予“自学成才者”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刊发了名单。我因此还被时任公安部长贾春旺批准,提前晋升了警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荣誉,未进大学校门的获奖者,无论是否接受过成人教育,国家均承认具有大学毕业同等资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提笔写下这些文字时,我很激动,心房在剧烈跳动,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曾经帮助我成长、提高的首长、战友,编辑、记者,领导、前辈以及和我有着割舍不断情缘的北京军区《战友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i style="font-size:20px;">大帅点评</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有首歌中唱道:一辈子一段情。桐纲战友与《战友报》有三段情。特别感人的是他离开部队后找关系想办法求人自费订阅《战友报》。这是真感情,没有刻骨铭心的爱不会如此。</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人和人交往需要真感情,人和文交融需要真感情,为人为文少不了真感情。桐纲战友把人生的大半辈子归为“三段情”,动人心扉,感人至深!</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简介:梁桐纲,原名梁同纲。石家庄市人。大学毕业。1974年12月入伍,历任615团报道员,驻厂军事代表。分队长。《警视窗》杂志主编室主任、副编审、编审。河北省公安厅文化科长、副调研员、调研员。河北省公安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协主席。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在除西藏和台湾省外全国200余家报刊发表2500余篇(首)各类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河北省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全国公安文联理事、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著有《橄榄林恋》等诗、文集6部。获得全国、军队及省市各类作品奖项60余次。其作品及事迹被全国40多家报刊评介。个人传略编入《中国作家辞典》《中华英模大典》等30余部辞书。多次被评为厅和省直机关“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及荣记三等功一次。荣获全国自学成才者、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转业退伍军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老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首届社科期刊优秀编辑等荣誉称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