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是1976年呼和浩特铁路司机学校毕业分配到包头西机务段,担当机车乘务员工作,当时使用的是前进型蒸汽机车,担负着包头西到临河的货运列车牵引任务。1981年使用解放型2050蒸汽机车,担负着石拐铁路火车站调车任务,在这里一干就是16年。见证了石拐煤炭行业的兴盛史。</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56年水磨滩铁路火车站成立,后来改成石拐铁路火车站,石拐火车站地理位置偏低,通往各条煤矿铁路专用线,基本都处于上坡地段,特别是石拐通往白狐沟(红旗)煤矿铁路专用线,线路坡度高达33‰,是原呼和浩特铁路局最大坡度。所以在这里的调车机司机,爬坡技能和撂闸技术都特别过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车站调车机的任务就是把到达石拐火车站的空车辆送到大发二矿、大磁煤矿、五当沟煤矿、河滩沟煤矿、白狐沟(红旗)煤矿,等待煤车装好后,再把煤车拉回石拐火车站编组好列车后,列检人员检查完车辆后,我们负责列车后部补机任务,列车头部由本务机车牵引,我们后部推送,到达后坝火车站,我们摘开车钩单机返回石拐火车站,同时也去包头矿务局化工厂铁路专用线取送炸药车和去包头矿务局总库及各煤矿专用线取送坑木车辆,有时也去包钢粘土矿专用线取送车辆。所以有人称车站调车机是“唠毛车”。</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拐火车站距离后坝火车站11公里,石拐火车站距离大磁煤矿装车基地5公里,石拐火车站距离矿务局化工厂装车基地4公里.石拐火车站距离大发煤矿装车基地6公里,石拐火车站距离河滩沟煤矿装车基地4公里,石拐火车站距离白狐沟煤矿和粘土矿装车基地9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拐车站到后坝车站11公里 区间是28‰大坡道,开行大列货车包括守车一般都是15辆,总重都在1100吨左右,因为这条铁路线定轴是1150吨。一台机车拉不上去,只能由调车机加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记得特别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石拐煤炭行业特别兴盛,我们送到煤矿的车辆,很快就能装好,车辆周转特别快,石拐铁路火车站,站内共8条铁路线路,本是一个三等小站,但昼夜24小时接发旅客列车2对,大磁到白狐沟车站的矿务局通勤小客车3对,煤炭货物列车8对,车站基本都是满负荷运转,18点前车站上报的日(24小时)装车辆能达到 100辆。铁路职工的工作量特别大,石拐火车站二台调车机830和2050机车都忙不过来,又增加一台1236机车负责石拐到后坝站补机,那个年代包头东站加西场才用的二台调车机,而石拐一个小小的三等站就上了三台调车机。由于煤炭产量高,运量大,铁路车辆也紧张,包头矿务局自己花钱买了14节车辆,上面写着“包头矿务局自备车”确保了每班煤炭列车的正常开行。车站甲、乙、丙、丁四班你追我赶 加班加点 ,经常超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机务调车机的乘务员,早晨上班,带在机车上的午饭,都忙的不能按时吃,有时忙到下午14才能吃上午饭,调车计划单,一张接一张,有时一批计划还没有干完,第2批计划单已经下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石拐车站昼夜灯火通明,车来人往,再现了煤炭运输的火热场面,铁路机务、车务、车辆、电务、工务全员联动,各司其职,随着气笛一声长鸣,一列列满载煤炭的货车昼夜从石拐车站开出,运往全国各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作者:李树成 (火车司机)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