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这首唐诗说的是大诗人杜甫与好友情深义重的感情,用作此文开场白。</p><p class="ql-block"> 2018年6月23日7点多钟,阳春市春城镇上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一辆打着深圳车牌号,灰黑色的中巴客车载着6名旅客,朝着阳江方向,坚定不移地驰行。</p><p class="ql-block"> 暴雨倾盆地哗哗啦啦地下着,车上6名旅客是:吴昭常(图5左数起第5人)、张绍统(图6左数起第3人)、关晓珍(图9穿粉红色衫的女士)、黎运亮(图2右边前面的男士)、鲁世莲(图4前排右边数起第2人)、我(作者,图5左边数起第3人)。这么大的雨为何要出行?</p><p class="ql-block"> 上个月这个时候,在增城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学林红(原名林业莲,图3左边数起第3人)刚刚荣获增城区南丁格尔终身成就奖,趁着荔枝丰收成熟的季节,邀请同学们品尝增城挂绿。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林红同学订的就是6月23日。</p> <p class="ql-block">林红同学读小学时是阳春县合水镇陂面大同小学少先队大队长,曾和春城镇一小陈国雄(我就读阳春县春城镇一小六年级时的同班同学)出席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并受到时任省长陈郁的接见。从小是好学生,长大了在医院工作,救死扶伤,又是好护士长。所以,她发的邀请,同学们积极响应。我早就盼望这一天的到来了。于是,就有了风雨无阻,前往增城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汽车开出不久,居住在阳江的老班长李圣浩同学(图2左边第2人)打电话给我,告诉我,阳江城水浸告急,他们还在等水退才到预定集合地点等我们车,并叫我嘱咐司机安全行驶。</p><p class="ql-block"> 司机也是久经沙场的驾驶员,沉着、冷静高度集中精神地带我们到达了阳江城。果然,江城成了水城,圣浩同学发了微信定位图给司机,司机小心奕奕绕道,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李圣浩等5人。5人分别是:李圣浩,陈思政(图2左边第1人)梁代允(图5左边数起第</p><p class="ql-block">1人)莫英华(图4左边数起第5人)英华丈夫(图4后排左数第2人)这样连司机一共12人前往增城百花山庄。雨仍然不停地下着,到了广州市,雨才渐渐变小。</p><p class="ql-block"> 这时,已到了下午1点多钟,陈振兴同学(图10右边站立者)与谭德光同学(图10左边站立者)分别打电话告诉我,他们已到了增城百花山庄度假村。这两位同学分别从佛山、高明,坐大巴,坐地铁,坐公交来到了增城。接着,柯小铭(图12左边数起第3人)黄齐芳(图9左边站立者)也坐小车,由小铭儿子从番禺送到百花山庄。不久,刘宜志(图5右边数起第</p><p class="ql-block">1人)宜志夫人(图15左边数起第4人)亲自开小车到了增城百花山庄。不久,洪家华(图8右边数起第1人也从深圳,由他儿子送到百花山庄。王淮(图4右边数起第1人)也由小女儿和夫人从东莞长安开小车送到目的地。这时,还有广州的于静贤(图4右边数起第</p><p class="ql-block">3人)陈思英(图4右边数起后排第2人)她们也到了百花山庄。我们一行12人,从上午7时出发到下午2点多,因为风雨影响,足足经过7个小时,才同四面八方来的同学胜利会师。</p> <p class="ql-block"> 增城百花度假山庄是一间被国家评定的四星级旅游酒店。位于增城市北郊,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百花林水库区。这里距市区3公里,四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荔果飘香。这个酒店豪华舒适,设施完善,有客房,会议室,中西餐厅,网球场,大型游泳池,夜总会等等,并配有极其便利的停车场。这儿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到处是一片鸟语花香,世外桃源,实是旅游度假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进旅馆后,晚上林红同学全家人设宴招待同学们。在举杯祝福中,吴昭常、李圣浩与林红等人分别讲了话。</p><p class="ql-block"> 林红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同学们从各地远涉千山万水,风雨中见真情。特别是于静贤和莫英华两位女同学。静贤同学是一位重情重义,品学兼优的同学,她读书成绩不仅名列前茅,而且文艺表演十分出色。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她与老师共同演出的《七十二家房客》中扮演少女阿香,《年青一代》中的林岚,早就名扬阳春。这次为了见到隔别五十年未曾谋面的同学,不顾身患腰间盘滑出引起的行动不便,硬是从广州坐公交坐地铁来见同学们。女同学莫英华能歌善舞,原在阳春一中读书时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皎皎者。她和莫宝玲(高中时的同级同学)、张秀英(初高中时的同班同学)跳的新疆舞,一直被同学们称道。因她坐车会晕车,硬是让丈夫陪她一起来,她不顾身体欠佳,不顾路途遥远,不顾风吹雨打,只是为了与同学相聚。</p> <p class="ql-block">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晚宴在欢声笑语,频频举杯中结束。林红同学原计划还有一个到游泳池畅游的活动,因时间有限,取消了该项富有情趣的体育活动。</p><p class="ql-block"> 七点多钟,林红同学和她的大儿子(图28中的唱歌者)带同学们到了宾馆歌房。同学们尽情讴歌!陈思政同学即席赋诗。“老三届知青”,原阳春一中校友黄齐芳同学非常活跃,积极投身到歌厅中。她退休后,多年来代表中山市夕阳红老干部歌舞队,活跃在北京及全国各地,甚至到国外参加演出,获得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首先她和谭德光同学合唱。谭德光同学又名靓哥,他多才多艺,活泼潇洒,前不久,到欧州七国旅游,在朋友圈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异国它乡的照片和视频,并作了文字注解和游说。刚刚从国外归来,又马不停蹄地参加到增城同学聚会中去。而吴昭常同学,退休前在阳春市府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有着丰富的学识和旅游经验,这次聚会是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他和黄齐芳同学翩翩起舞,全场掌声、欢呼声雷动。</p><p class="ql-block"> 李圣浩同学,他是我们就读阳春一中新一甲班时候的老班长,曾兼任学校学生会副主席,退休前在阳江市阳东县组织部老干部局任领导职务,退休后,精心钻研医学,他擅长医治奇难杂症,很多被大医院判绝症的,而经他治疗而起死回生。他也是这次聚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他为人宽厚,乐于助人,热情豪爽,经常唱歌、跳舞,他也拿起麦克风讴歌。唱歌一直唱到深夜12点多钟,同学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p> <p class="ql-block"> 6月23日夜是个不眠之夜,陈振兴同学在百家山庄宾馆与同学们侃侃而谈。他是同学聚会的积极参与者,“老三届”知青,1977年11月恢复高考,他和同届同学陈国英、谢日荣、于静贤、黄思蔼、周大铭、陈中立等七位同学考上大学。用他的话说“阳春‘老三届’七君子”。振兴同学小时候长得胖敦敦的,他的小名是“牛仔”,因长得胖,同学们给他起外号“肥牛”,同学们至今还这样称呼他。他记忆力超群,常常给同学们带来欢乐笑声。早在阳春一中读初中时,他和陈国英、陈国雄两兄弟,以及张绍统、萧建中、于静贤等人演独幕话剧“群猴”而名扬学校至社会。他退休前是佛山高明市广播电视局的领导;退休后,积极参加同学们的聚会活动中去,七年前,他和谭德光(靓哥)到东莞长安找我和王淮(原长安教办领导,现是长安锦江幼儿园与长安莲花幼儿园董事长)玩,从此,同学情谊一发不可收拾。</p><p class="ql-block"> 陈振兴与王淮都是十分健谈的人,有他们在,同学们笑声不断!</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从阳江到来的梁代允同学,他和很多同学自初中毕业后,到这次才重新见面。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大家见面,慢慢地看,慢慢地回忆,终于记起了年少时代的模样。代允同学走的路也很曲折,他读过师范,也当过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当过侦察连连长。复员后在阳东县镇政府当领导工作,后调至县总工会当领导直到退休。</p><p class="ql-block">代允同学诙谐、乐观,同学们都喜欢他,因他响应林红同学到增城聚会的邀请,而带动了不少同学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6月24日早上,同学们在百花宾馆百花林湖畔,尽享自助早餐;自助早餐风味宜人,有牛奶、面包、粥、粉、面……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 吃完早餐,林红两母子带我们去荔枝园采摘荔枝。</p><p class="ql-block">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这句脍炙人口的诗文用作我们去采摘荔枝,品尝荔枝是最好的描述了。</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荔枝丰收年,而增城挂绿据文献记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原产于增城四望岗,后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重,而砍光挂绿荔枝,万幸只存县城西郊西园寺(现荔城挂绿广场)一棵至今。所以挂绿尤为珍贵!在2001年,2002年举行的挂绿拍卖会上,曾创下单棵55.5万元的天价。挂绿荔枝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同学相逢多佳话,光杯美酒加靓茶;茘枝牵情添乐趣,古稀之年乐开花。”这几句诗是陈思政同学即席赋诗的感慨情怀!</p><p class="ql-block"> 6月24日早上,增城雨过天晴,同学们到了茘技山庄。</p><p class="ql-block"> 漫山遍野的茘枝挂着笑脸向我们招手致意。于静贤行动不便,也坚持地走到山脚下。好心的张绍统留下照顾她在山脚下歇息。</p><p class="ql-block"> 张绍统同学从小活泼好动,从小学就积极投身到文娱体育活动中去。他在文艺宣传活动中的表演艺术常常让观众笑不绝口,他和陈国英、陈国雄、陈振兴、萧建中、于静贤等人演的话剧《群猴》至今仍被同学们津津乐道。他不仅活泼好动,而且富有慈悲为怀的一颗善良的心,乐于助人是他最大特点。他小学和初中一直和我同学,初中时考进阳江师范,毕业后出来一直在阳春当小学至中学的教师,在当教师期间再进修在广东省教育学院毕业,而走进领导岗位。退休前是阳春市教育局的领导之一,退休后,继续在教育局关工委工作。他对同学聚会非常热心和支持,在百忙中,来到增城与同学们相聚。</p><p class="ql-block"> 几位生龙活虎的同学如谭德光、陈振兴、梁代允、李圣浩、刘宜志、陈思政、黎运亮、柯小铭、黄齐芳、关晓珍、鲁世莲等人很快地爬到山上采摘荔枝。</p><p class="ql-block"> 王淮虽然曾因腰间盘突出,做过手术,但他龙精虎眼,上山摘荔枝像猿猴一样。他重情重义,慷慨大方,他虽然和林红同学初中时不认识,但林红因去过长安探访过他,受过他的热情款待。所以,林红特邀请他到来增城。</p><p class="ql-block"> 刘宜志同学和我、陈思政、萧建中、洪家华、冯其富等同学从小学三年级起一直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学。他在学校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也上山下乡,回城后,开始在阳春外贸局工作,后调至番禺外经委担任领导职务。八十年代末期下海经商,频繁奔走于国内外,至今仍然十分忙碌。他才华横溢,见多识广,富有魄力与号召力,多次组织同学们聚会,在同学们中威望很高。这次刚刚从香港回来,立即又携夫人自己开小车到增城与同学们相聚。</p> <p class="ql-block"> “说荔枝一果一木来非易,多少园丁挥汗雨,换来万紫千红。枝垂锦弹含春意,隔山隔水心连心。”这是粤曲“荔枝颂”中的一段唱词,用荔枝把我们同学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荔城(增城又名荔城),荔枝山庄园的园主是位年青的小伙子,他看到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同学,特别小心地牵着我们的手上山摘荔枝,路有点滑,但同学们老当益壮,不畏险阻,爬上树上摘了不少新鲜茘枝。林红同学的大儿子特别关照我们的安全,使我们如愿如偿地尝到比蜜还甜的桂味、糯米糍等品种的茘枝。</p><p class="ql-block"> 采摘完荔枝,林红的大儿子又带我们到驰名中外的挂绿广场参观。</p><p class="ql-block"> 增城挂绿广场,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来自海内外的游客,争相观望挂绿荔枝,同学们纷纷拍照,在这难忘的时刻,同学们在增城广场合影留念,留下了永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同学们挥汗如雨,但大家情绪却十分高涨。林红与他的儿子给我们饮料,叫我们回宾馆沐浴,歇息。</p><p class="ql-block"> 6月24日中午,林红与她的儿子又设宴招待我们。饭后,林红同学送每位同学一箱茘枝以及一盒精致的挂绿荔枝。</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增城,林红与她的儿子们送我们上车,依依不舍,恋恋不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