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中南海,古称西苑、太液池,位于北京西城区西长安街北侧,地处故宫和景山西侧,是中海和南海的总称,与北海合称三海。中南海始建于辽代,明清时期为皇家御苑,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书记处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等重要机关办公所在地,是北京市地标建筑,中国国家象征之一。</b></p> <p class="ql-block"> 新华门——中南海的正门</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石青地金字楷书“新华门”三字棋匾,悬挂在楼前檐下,金红交辉的大型国徽高悬在二楼檐际。进门迎面是一堵青砖到顶的大影壁,门前一对巨型石狮分列左右。矗立在门外场地正中的是高悬五星红旗的大旗杆,门前面临着整洁宽敞横贯东西的长安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新华门并非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门,而是一座皇帝为其爱妃修建的“望乡楼”,即“宝月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传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回族部落大、小和卓发动叛乱,香妃的叔叔额色伊及兄长图尔都率部配合清军平叛,立下了战功。平叛之后,乾隆封额色伊为辅国公,封图尔都为一等台吉(仅次于辅国公的爵号),图尔都送妹妹进京,入宫并被封为“和贵人”,即香妃。香妃入宫后因思念家乡闷闷不乐,乾隆皇帝为了安抚这位异族妃子,就建立了这座“宝月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政府接管了清室的西苑三海,并将中海和南海作为总统府。从那时起,中海和南海被合称为“中南海”。“宝月楼”位于皇城墙门,起初也没有门与外界相通。袁世凯任大总统时,就将宝月楼改建成总统府大门,更名为新华门。从此,新华门取代西苑门成了中南海的大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新华门”的匾额由晚清翰林袁励准书写。袁励准原籍江苏常州,光绪二十四年任编修、侍讲,光绪三十年入值南书房。曾任宣统帝的老师,戊戌政变后,曾暗助康有为出走。</b></p> <p class="ql-block"> 新华门匾额</p> <p class="ql-block">1985年10月在新华门大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 怀仁堂</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怀仁堂是中南海主要建筑之一,位于丰泽园东北,原为晚清仪銮殿。(1885年开始营建),1888年慈禧太后迁入居住并在此召见王公大臣并处理政务。至此,怀仁堂取代养心殿成为朝廷权力中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怀仁堂举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开国大典后,怀仁堂交由政务院管理,成为中央政府礼堂,经常举办各种政治会议和文艺晚会。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就是在怀仁堂隆重举行。</b></p> <p class="ql-block"> 紫光阁</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紫光阁位于中南海西侧,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最初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用来跑马射箭之地,当时叫“平台”。到了清代,紫光阁成为皇帝殿试武进士和检阅侍卫大臣的操场比试场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乾隆二十六年重修紫光阁,面貌一新。到了晚清的同治、光绪年间,紫光阁曾一度成为皇帝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侵略军把司令部设在中南海,紫光阁遭到浩劫,所收藏文物损失殆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新中国成立后,紫光阁得到重修,作为领导人接见外宾的重要场所。</b></p> <p class="ql-block"> 紫光阁会议厅</p> <p class="ql-block"> 勤政殿</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勤政殿是清朝康熙年间在明代西苑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办公地点。辛亥革命后,成为北洋政府的会议厅。1949年建国前夕,两次新政治协商会筹备会在此召开。以后,勤政殿是毛泽东等领导人接见、宴请外国首脑、著名人士的重要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丰泽园坐北向南,门前有一片阔地,院里有挺拔的雪松和高大庇荫的梧桐,主体建筑为颐年堂。这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的场所。北面有菊香书屋,毛主席从1949年到1966年住在这里。</b></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住过的菊香书屋</p> <p class="ql-block"> 1986年6月参观中南海毛主席故居留影</p> <p class="ql-block"> 我和同班同学参观中南海毛主席故居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中南海 西花厅是周恩来总理生前工作处所和居室。</p> <p class="ql-block"> 西花厅</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西花厅位于中南海西北角,因其在中南海所在位置而得名,周恩来总理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6年。</b></p> <p class="ql-block"> 西花厅周恩来总理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淑清院</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淑清院位于南海东北角,是卫戍部队营房及办公人员宿舍。</b></p> <p class="ql-block"> 摄政王府大门</p> <p class="ql-block"> 中南海成武殿</p> <p class="ql-block"> 不染亭</p> <p class="ql-block"> 双环万寿亭</p> <p class="ql-block"> 国务院第四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 中南海瀛台</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瀛台始建于明朝,明时称”南台”,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曾两次修建,并由清顺治帝于1655年改为现名。是帝王和后妃听政和避暑和居住地。因其四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像座海中的仙岛,故名瀛台。</b></p> <p class="ql-block"> 瀛台</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瀛台岛上的涵元殿、翔鸾阁、藻韵楼、待月轩等建筑群,构成了活像神话中的东海仙岛瀛洲,犹如人间仙境。因而,中海的水云榭、南海的瀛台、北海的琼华岛,被称为“三海”中的“三神山”。</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瀛台上的汉白玉石桥</p> <p class="ql-block"> 1986年和同学在中南海瀛台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86年6月,在中南海瀛台石桥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 涵元殿</p> <p class="ql-block"> 蓬莱阁</p> <p class="ql-block"> 藻韵楼</p> <p class="ql-block"> 待月轩</p> <p class="ql-block"> 瀛台水云榭</p> <p class="ql-block"> 静谷</p> <p class="ql-block"> 俯瞰中南海</p> <p class="ql-block">编辑时间:2022.6.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