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美国陷阱》

阳泉市郊区图书馆

<font color="#ed2308"><b>——法国阿尔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鲁齐在美国被捕后,美国人诱惑他认罪,他对他国家和公司营救失去信心,他认了罪,经历了种种磨难。2013年被捕,2018年才被释放。出狱后写下了《美国陷阱》一书,其中揭露了美国政府种种不正当竞争的恶行。</b></font><div><font color="#ed2308"><b>——孟晚舟事件发生后,任正非的办公桌上就曾摆放着这本书。皮耶鲁奇曾表示,“希望华为不是下一个阿尔斯通”。</b></font></div> <b>作者简介</b><div><br>弗雷德里克·皮<br> 法国前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在2013年抵达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并被起诉入狱。获得自由后创建了IKARIAN公司,主要以预防国际腐败为目的,提供战略与运营方面的合规咨询服务。<br>耶鲁齐<br><br>马修·阿伦<br> 法国《新观察家》资深记者,曾担任法国广播电台综合台的记者,自始至终跟踪阿尔斯通事件。</div> <b>1/ 华为这四年<br>华为被打压,转眼已近四年。</b><br><br>这四年,华为芯片堆叠技术获取了专利、开源了欧拉系统和鸿蒙系统、利用自家两款芯片鲲鹏和昇腾构建了中国计算新生态。这四年,华为投资了60多家半导体公司,上市了30多款智能汽车零部件。这四年,华为分三批组建了20个军团,进军千行百业。这四年,华为做了很多事儿。<br><br>美国围剿下,华为选择了抗争,选择了倔强地站着。不妥协、不屈服、不跪舔。华为的抗争和倔强,让华为活了下来,被羁押的孟晚舟女士也得以成功释放。<br><br>对此,皮耶鲁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感叹地说道,我没有孟女士的幸运,我的公司和祖国没有给予如此强大的支持。皮耶鲁奇是谁?他为什么羡慕中国、羡慕华为、羡慕孟晚舟?他遭遇了什么?<br><br><b>2/美国逮捕3家公司高管</b><br><br>35年前,也就是1987年,日本的警察在东芝的总部自己带走了东芝的两位高管,原因是美国指控东芝向苏联人出口数控机床。<br><br>2013年的春天,阿尔斯通公司的全球锅炉部负责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正春风得意地前往美国洽谈合约事项,在机场等着他却是一副冰冷的手铐,美国的FBI探员逮捕了他。原因是美国指控法国的阿尔斯通违反了美国的反腐败法案,向印尼的高管行贿了。<br><br>东芝和阿尔斯通的结果都很悲催。世界第一的东芝帝国最终解体了,日本的半导体丢失了半壁江山。曾经统领全球法国电器帝国阿尔斯通,最终被美国的通用电气收购了。<br><br>2018年,美国人故伎重演,在加拿大逮捕孟晚舟女士,试图逼华为就范,华为被美国列入了实体清单之后,华为高端芯片不可获得,华为手机无法搭载麒麟芯片,从此5G手机完全失去全球市场。<br><br><b>3/说说芯片堆叠技术</b><br><br>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的官网上,一份华为的专利申请让人们看到了一丝曙光。这就是坊间已经流传已久的的华为的芯片堆叠封装技术。那么,你以为到现在只有华为在研发这个堆叠技术吗?苹果、英特尔等等公司早就进入了研发芯片堆叠技术的序列。<br><br>芯片堆叠这个技术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半导体产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自1958年德州的仪器工程师叫杰克。基尔比,它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以来,芯片产业一直就是沿着摩尔定律的方向前进。<br><br>晶体管越小,意味着性能越高,这是一项技术的壁垒。13纳米、7纳米、5纳米,甚至马上会全面普及3纳米、1纳米。但是呢,从物理角度看,那未来到底多少纳米会是一个极限呢?就是原子的尺寸0.1纳米。这意味着传统的技术路线再往下走已经非常难突破了,也就是说摩尔定律终将会终结。堆叠技术是另外一条技术路线。<br><br>苹果最新发布的一款m1芯片,就是将两个m1的max芯片封装到了一起。英特尔呢也在最近公布了一个新的技术,3D堆叠芯片技术,试图以此来增强算力。<br><br>外媒称,这样的技术可以规避华为购买先进半导体芯片的禁令。华为不仅没有遭受制裁的致命打击,而是勇敢穿越制裁雷区,实际上可能再次证明了经济制裁的自然限制。<br><br><b>4/被逼发展芯片,华为的执拗和倔强</b><br><br>被逼发展芯片,华为要活着,要站着。三年前华为在武汉投资了18亿人民币,建了海思首个国内的芯片工厂。今年晶圆厂已经开始分阶段的投产了。<br><br>重新搭建一个从原材料到生产设备到后期的应用和设计完全国产化的芯片产业链。我们自己能做到吧?任正非是这样说的啊。说芯片砸钱是不行的,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材料学家等等人才。所以在2019年的时候,华为在上海拿地2400亩,建设上海青浦研发基地作为华为全球最大的研发基地,规划的3-4万人办公。按照任正非的想法,把淀山湖畔的华为青浦研发基地,打造成风景如画、宾至如归的全球顶尖人才社区。<br><br>同年,华为成立了哈勃投资,已经完成了整个77亿的投资,分别投了60家半导体的产业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在弥补华为在产业中的短板或空白。<br><br>华为发展芯片是被美国逼的,正是因为华为的这种执拗和倔强,才有了今天的鸿蒙系统和欧拉系统,才有了华为的芯片堆叠技术,才有了乃至众多领域里的技术突破、才有了孟晚舟的成功释放,才有了华为的20大军团。<br><br><b>3/华为的目标</b><br><br>5月26日,华为在深圳坂田总部基地举行第三批军团组建暨誓师大会,大会上任正非宣誓:“一些想着胜利,一些想着前线,让打胜仗成为一种信仰”。<br><br>迄今为止,华为分三批次已组建了20个军团,分别为:数字金融军团、站点能源军团、机器视觉军团、制造行业数字化系统部和公共事业系统部。电力数字化军团、政务一网通军团、机场与轨道军团、互动媒体军团、运动健康军团、显示新核军团、园区军团、广域网络军团、数据中心底座军团、数字站点军团。煤矿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智能光伏军团。<br><br>我们可以看到,华为这二十个军团涉及的业务,散布在各产品线/各业务部门的,主要是企业业务,少量是运营商业务及终端业务/云业务,现在单独拎出来,组建军团作战。<br><br>二十个军团涉及的领域,都与先进制程的芯片相关。任正非解释,华为要聚焦在5G+AI的行业应用上。在制造行业,华为松山湖工厂、美的厨具工厂,通过5G+AI的协同效应,改变了产品线质检模式,检测效率提升了30%,同时坏件拦截率达到100%。在钢铁行业,与华菱香港合作,利用5G的大带宽和低时延特性,实现了天车的无人化以及远程自动操控。<br><br>华为军团聚焦攻关制造业领域。有望快速突破的“卡脖子”。比如显示芯核军团,其主要产品是海思高清电视芯片。海思在2021年12月上线了全自研高清电视芯片Hi373V110,据称是其首款商用级别的RISC-V架构CPU。相比于手机芯片,智能电视芯片相对需要的制程更加成熟,因此有望更早摆脱“卡脖”。<br><br>站点及模块电源预备军团,这个军团所涉及的板块——站点及模块电源是华为2020年才成立的新业务板块,但华为自用历史悠久。截至2020年,华为模块电源累计发货3亿多片,成为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的五大板块之一。<br><br>胡厚崑说,目前,华为的技术很多,客户的问题也很多,“武器不对路、武器组合不佳”的问题比较明显。他华为希望让每个军团,针对一个行业,把一个行业难题吃透、挖透,缩短技术研发链条,提升响应速度,从而能更快速地形成解决方案。<br><br>二十个军团的组建,事实上,华为在做内循环、做大市场、做数字中国。华为在服务器领域拥有自己的芯片,以满足日渐庞大的数据中心的业务。华为的目标,先做数字中国,让数字化深入千行百业。然后再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全球,做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做数字全球,在全球数字科技领域掌握话语权。<br><br><b>5/法国人的感慨</b><br><br>法国阿尔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鲁齐被捕后,美国人诱惑他认罪,他对他国家和公司营救失去信心,他认了罪,经历了种种磨难。2013年被捕,2018年才被释放。出狱了写下了《美国陷阱》一书,其中揭露了美国政府种种不正当竞争的恶行。孟晚舟事件发生后,任正非的办公桌上就曾摆放着这本书。皮耶鲁奇曾表示,“希望华为不是下一个阿尔斯通”。<br><br>2021年,皮耶鲁奇接受了CGTN专访,主持人问他,听到孟晚舟平安回到中国的消息作何感想?皮耶鲁奇感性地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曾饱受煎熬。显然,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结果。标志着中国的一个巨大胜利,因为这确实是第一次以一个国家的意志,成功回击了美国的这种长臂管辖。”他还将曾经的自己和孟晚舟进行了一番比较:“我没有孟女士那么幸运,我的公司并没有向我提供那么强大的支持,我的祖国也没有给我提供强大的支持。”<br><br>美国的霸权。日本东芝,法国阿尔斯通,甚至德国西门子等等著名的企业,他们曾经都选择了妥协和认罪,但最终结果呢?他们没能换来想要的尊严。所以这位法国人皮耶鲁奇非常感慨,羡慕孟晚舟的幸运。<br><br>华为面对围剿,任正非说过,我认为和平是打出来的,我们要用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打出一个未来30年的和平环境,让任何人都不敢再欺负我们。<br><br>华为现在已经证明,业务战略和技术创新可以成为企业应对打压的重磅对策,多打粮食,确保生存,有力气打出一个和平环境来。 《美国陷阱》是皮耶鲁齐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2013年4月14日,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法国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br> 这场抓捕不仅仅是针对他个人的行为,而是美国政府针对法国阿尔斯通的系列行动之一。之后,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7.72亿美元罚款。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最终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阿尔斯通这家曾经横跨全球电力能源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商业巨头,因此被美国人“肢解”。而皮耶鲁齐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监狱,恢复自由。 <br> 2019年,皮耶鲁齐成立了咨询公司,致力于帮助欧洲的企业和领导层意识到“美国陷阱”的存在,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这正是他写作《美国陷阱》一书的重要目的。 《美国陷阱》的记述,凸显了法国人所理解的美国司法的长臂原则,选择性执法,以及司法背后可能代表的商业利益裹挟。作为亲身经历者,皮耶鲁齐对美国的司法制度给出了细致的观察,尤其对司法机构用轻罪指控或者减刑来压迫和利诱嫌犯揭发或者做污点证人的做法,有比较深刻的批评。他因为应诉和服刑,辗转了美国的多家监狱,也因此对美国监狱系统,尤其是外包给盈利机构经营的监狱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对经济罪嫌犯及未决嫌犯缺乏足够的保护,也有全景式的揭露。<br><br>皮耶鲁齐的这本书提出了两点重要的观察:<br><br>第一,美国司法的长臂原则的确有重点打击非美国的跨国公司的味道,其背后一方面可以阴谋论地揣测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盛顿的游说能力大大强于海外跨国公司,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美国司法部有通过诉讼让跨国公司就范,收取大量罚金的动力。当然,由于美元清算体系在纽约,纽约的检查官处于“属地管理”的地位,也很愿意调查跨国公司这样的“大鱼”,因为一则可以扬名,二则可以带来巨额罚款,两者都会成为他们在政坛上进阶的资本。<br><br>FCPA法案虽然1977年就通过,但是在最初的30年并没有多少判例,但是2008年后开始有爆炸式增长。可以揣测的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司法部通过FCPA案件给出巨额罚单的确可以补贴政府不足的预算。<br><br>按照《美国陷阱》中的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司法部海外反腐调查案件中,只有30%的涉及外国(非美国)公司,但是这些公司贡献了67%的罚款总额。而罚款超过一亿美元的26个案例中,21个是外资公司,包括西门子(8亿美元)、道达尔(3.98亿美元)和戴姆勒(1.85亿美元)这样的欧洲巨型企业。<br><br>相反,美国企业的游说似乎有效地多,司法部从没有在美国石油企业,比如美孚这样的巨头,或者国防企业,比如通用动力等这样的巨鳄身上挑出任何毛病。按照皮耶鲁齐的说法,这些领域和阿尔斯通所在的装备行业一样,都充斥着海外交易利用中间人行贿的潜规则,美国公司真能免俗?<br><br>第二,博弈美国的司法流程,即使欧洲人看来,也不容易。<br><br>首先,美国司法机构会选择一开始嫌疑犯做交易,尤其是皮耶鲁齐这样的小鱼虾,因为他们的目标是钓大鱼。FBI第一次抓捕皮耶鲁齐的谈话就是希望发展他做卧底。而在被调查企业内部发展卧底,搜集更多证据,是司法部常用的做法。阿尔斯通就有一位被美国司法部“策反”的卧底安插在公司核心部门,成为与调查人员全方位合作的眼线。可惜,皮耶鲁齐对此根本不了解。如果以事后阿尔斯通对他的态度来评判,选择合作可能避免他深陷牢狱之灾。<br><br>当皮耶鲁齐选择不合作,寄希望于律师的辩护之后,美国司法机构采用第二招,狂轰滥炸,用海量的文件来拖垮当事人。在美国,查阅卷宗、对案件进行复核鉴定、寻找有利于被告的证词,这些步骤的费用都必须由被告人支付。因此狂轰滥炸,比如检方提出几百万份文件,就可能压垮大多数被告人,因为看完这些文件需要律师付出大量时间,律师费也会贵得惊人。<br><br>最终,皮耶鲁齐虽然并不认为自己犯罪——他只是阿尔斯通隐秘雇佣中间人流程中的一环,而按照欧洲人的理解,如果企业高管只是按章办事,没有中饱私囊,如果企业被判触犯海外反垄断法,不应该由个人来承担责任——仍然不得不选择认轻罪,并因为审判所在地美国康涅狄格州从未审理过FCPA案件,法官希望树立一个典型而被“重判”了30个月监禁。<br><br>《美国陷阱》一书最重要的意义是提醒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必须要直面全球化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一方面中国跨国企业需要进一步认清美国的 “治外法权”可能给企业以及企业的高管带来的新风险;另一方面,中国的跨国公司也非常有必要进行 “普法”教育,因为在短期内美国司法体系的“长臂原则”不会改变,只有了解不同的司法实践,致力于合规,才能对企业和企业的高管真正给予有效的保护。至于美国对海外反腐法的更为严格的执行,在全球基本已经成为大趋势,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签署了OECD反腐败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