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弹孩

归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猴弹孩</p><p class="ql-block"> ‘猴弹者’:吕梁方言也,顽皮捣蛋的意思,‘猴’字可以解释为如同猴子一样好动,‘弹’字可以解释为象皮球乒乓球一样具有弹性。猴弹孩’就是那种没上处上,没下处下,走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脚踢石子捅娄子的孩子。猴弹与女孩子无缘,是男孩的专用名词。写的这儿,我想起了一首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古诗《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活脱脱的猴弹孩子们在眼前浮现。</p><p class="ql-block"> 我舅舅家的两儿子就是‘猴弹孩’的典型代表,因为他俩猴弹的出名,为此没少捱过舅母的笤帚疙瘩加鸡毛掸子,但始终不见收敛。大表弟因为猴弹烫伤脚板底的事如烙印一般刻在我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九八零年农历七月初一,那天是我十二岁生日的大喜日子,姥姥带着大表弟新奎来我家庆贺我的十二岁生辰,当时的农村生活条件还很落后,农村人到了夏天虽然在院子里做饭,但也没厨房,而是在地下挖个圆圆的土坑,乡人俗称‘地火火’,把锅放在地火火上往内填入柴柴焰火做饭。</p> <p class="ql-block"> 刚做完饭端起锅,柴火刚烧尽的灰上还有红红的灰烬,大表弟的猴弹性又上来了,夏日天鞋也不穿,往地火火这头跳到那头,一不留神跳进火坑内了,俗话说:‘水火无情’,他的脚板底被火红的灰烬烫起了大水泡,疼的要命,于是不停地哭……常听见大人们说:‘猴弹孩易受伤害’,看来此话确实不假。大表弟因为猴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我结婚生子,我的儿子是出了名的猴弹孩,在他七八岁时我开了个小卖铺,他看见有人来买东西,就开始骂人家,为此受到了他爸的拳打脚踢但收效甚微不思悔改!真是应了故乡人那叫老话:‘七岁八岁惹人嫌,十一十二狗还嫌’。</p><p class="ql-block"> 再大了些上小学四五年级时,星期天引上一群街坊们的孩子捅马蜂窝,上房顶如同走平地,弹弓在pvc上打开了小洞洞,把门窗上的玻璃打的裂开了很多小缝,把篮球扔到隔壁的窗台上……我儿子的猴弹‘罪状’多的数不清,尽管有严父管教,常常受到家法的伺候,但他的猴弹有增无减,那时候街坊们常说:猴弹孩长大有出息’。我父母说我儿子既聪明又猴弹,长大了是两个顶端,要么是个顶赖的,要么是个顶好的,让我多加教导,让他成才。</p> <p class="ql-block">  猴弹表弟在舅母笤帚圪瘩的管教下学业有成,长大后当了煤矿矿长,子女成才人生成功。</p><p class="ql-block"> 我儿子也不负众望,长大后考上研,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老师兼共产党员。我家的猴弹孩们出息了!</p><p class="ql-block"> 猴弹并不可怕,猴弹孩加以正确的鼓励引导,长大后照样可以建功立业!</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帝王也有猴弹的表现,汉高祖刘邦早年在西泽斩白蛇,后又举起了反暴秦的大旗!早年敢于斩拦路的白蛇,需要多大的魄力?这也是猴弹的表现啊!</p><p class="ql-block"> 汉武帝刘彻小时候留下一个‘金屋藏娇’的典故,这既是一句戏语,也是一种猴弹,更是一种猴精,正是他的这种猴气精明,哄的姑母刘骠开心至极,一手把他扶到了帝王的宝座。</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对自己的总评是:‘七分虎气,三分猴气’,他的虎气和猴气,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福气。</p><p class="ql-block"> 计划生育出台了三胎政策,愿我国民多生猴弹孩,加以正确的引导鼓励,振兴我大中华,圆我中国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