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遥远的黄帝时代,一位老人来到富春江畔,在一片桐树林里结庐采药,治病救人,有人问其姓名,他笑而不答,只是指指身旁的桐树,后人为了怀念这位悬壶济世、不留姓名的老者,尊他为“桐君”,将他结庐采药的地方称为“桐庐”! 黄公望的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和范仲淹的“潇洒桐庐郡十咏”,赋予了这座城市的潇洒之神韵,人文之活力,这里一定有它神秘的地方。</h3> <h3> 离桐庐县城不远,富春江有三座古老的村落,芦茨村、茆坪村和石舍村,而把这三个散落的古村串联在一起的是一条神秘的 “马岭古道”!</h3> <h3>古老斑驳的明清建筑</h3> <h3>小巷深处好卖花</h3> <h3>充满现代气息的“洒秀”咖啡厅</h3> <h3>可以静心读书的地方</h3> <h3>三五好友,可以寻找“山泽之乐”</h3> <h3>这里可以怀旧打卡</h3> <h3>年轻人可以找到进步的阶梯</h3> <h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夹板墙房子</h3> <h3>现在的浅水,过去是汪洋。</h3> <h3> 毕业季,天气热,为了消暑,计划着探秘野马岭古道。六月二十四,我们与郝姐母女俩、海瑞母女俩,驱车桐庐,直接进入茆坪村,巧的狠,网约店还是两年前艳秋华颖住过的那一家——回家.筱筑。</h3> <h3> 梦里,我们各自勾画过“自己的”马岭古道,第二天的行程,与梦里的它,根本对不上号。一路上,没有攀爬的崎岖和艰辛,没有险峻与嶙峋,一路平坦,偶尔有几个台阶,也是很好走的,但它的神秘之处在于“道”不古,怎么叫古道的?这不由得激起我们一探究竟的欲望。</h3> <h3> 这里,论高低,可分为三个层次,谷底也就是河床,碎石遍布,浅水清澈,不见游鱼,山影翠绿,一两里远,因落差的出现,就有一道人为的大堰,水从石上过,自然形成小小的瀑布(据说原来的水很大,四季不息);第二层,河岸,也就是今天的“古道”,路道与水道并行,路是石块埔成,比较平坦,水道也是石块砌筑而成,流水都是从山上下来的泉水,水随路走,路缘水行,蜿蜒曲折,盘旋逶迤,水流潺潺,蝉鸣阵阵,打破了空山的寂寞,给游人带来了欢声笑语;第三层,山上,今天我们不是爬山的,而是探密的,所以我们没有上山。上山的小路都是农民上山干活走出来的。 </h3> <h3> 这条古道,据说有二十多公里,我们累了,又回到“洒秀咖啡店”。我问当地的“咖啡人”,这么新的山路怎么叫“古道”的?她也说不清楚。但她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古时候,山里人读书,做生意,都要翻山越岭,才能走出大山,走向新生活。也告诉我们,古道是有的,后山那边还能看到一段古老的影子。</h3> <h3>古树,风流中的沧桑</h3> <h3>板栗树叶</h3> <h3>竹林深处</h3> <h3>过河</h3> <h3>戏水</h3> <h3>人遇浅水心旌摇手擎水枪玉龙娇人生此刻无烦恼青春作伴乐逍遥</h3> <h3>狗子也爱水</h3> <h3> 听了本地人的诉说,又查了一下资料,原来这古道就在马岭山上。马岭山因其平面酷似“马”形,这让我想起了淮安的“白马湖”,就因为水面就是马的形状。从石舍村的广告牌上可以一目了然。这马岭山又叫野马岭,古道起点海拔341米,过马岭山最高点为海拔688米,也就是说这古道不在平地,而在半山腰。古道沿山体、小溪、梯田蜿蜒而上、穿林而过,一路有古桥、古祠庙、名人古宅、古遗址、古村落等,特别是建于宋代的西山桥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马岭古道的核心自然景观,主要集中在既有火山岩、又有丹霞地质地貌的马岭山,马岭山奇峰怪石满目皆是,其中巍峨屹立在马岭山巅、形状如同遥盼夫归的神女峰俗称“香炉峰”、形成于亿年前的白垩纪,向过往世人无日不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诗情画意,还有形状各异却惟妙惟肖的“挑担石”、“孝子石”、“船舱石”等,有“三枣桥遗址”、“履丰桥”、“落马口”、“王公行祠”、“里社坛”遗址、“双亲桥”、“翁氏宗祠”、“邱家老宅”、“蒋坞桥”、“姚亮故居”、古代严州梅成和婺州浦江三岔口古石桥“永兴桥”、歇脚的“八角亭”、“将军洞”、“大王庙”遗址。位于古道边的千年古樟、古道沿线来龙山上的特大型油松“浙江松树王”和其它原始珍贵古树名木等等。这些景点我们没有看到。也就是说,我们走的并不是真正的“古道”,而是后人开发出来的与古道同向与水流并行的一条新路!</h3> <h3> 没有走进古道,但我们知道了一些秘密。听这里的老农说,原来的古道被破坏了四次:一是人民公社的时候,开挖了灌溉渠,就是现在路边的水渠,有一些古道被废了;二是茆坪盖礼堂,把古道的大石头弄去盖房子了,后来才又换上今天的小方块石,和人造的混凝土石块,让古老焕发了青春;三是修省道时,割断了古道的联系,有的鹅卵石铺就的老路也被破坏了;四是近几年的无限制的开发,让古道换了新颜。据他们说,二零一四年前还有点古道的样子,现在石舍这里完全没有了,只有美女峰那儿还有一段。</h3> <h3> 第二天,我们先去“言几又”图书馆、“胶囊旅馆”打卡,然后直奔美女峰。</h3> <h3>山里人的图书馆很幽静</h3> <h3>胶囊旅馆</h3> <h3>知识宝库</h3> <h3>一丹走进胶囊旅馆</h3> <h3> 神女峰再走马岭古道 十一点,骄阳似火,老老小小八个人,沿着马岭古道向美女峰出发,这段路1300多米,一路基本上都是台阶,但我发现,石头做的比较少,大多数都是人造的那种,两旁的排水沟,没有被破坏过,都是石头而且是不规则的石头铺起来的,大的条石可能真的被弄去盖礼堂了,人们为了恢复古道,不得不“狸猫换太子”了。 一路上,绿树成荫,微风不燥,茶林茂盛,野花扑鼻,我是臭汗淋漓,两腿难抬呀!两次小憩,终于到达美女峰! 美女峰,名字很美,其实形象并不可人。但在这里看山倒是不错的:远峰耸峙,松涛万里,峡谷深处,邈邈人家,近处的“神龟问天”,惟妙惟肖,峰那边的石舍,静静的诉说着美女峰的传奇!</h3> <h3>马岭古道</h3> <h3>石头台阶</h3> <h3>石头台阶</h3> <h3>仿石台阶</h3> <h3>神龟问天</h3> <h3>美女峰</h3> <h3>三姐妹</h3> <h3>我与美女留个影</h3> <h3>峰回路转</h3> <h3>这,就是野马岭的平面图!</h3> <h3> 六月二十六日晚,我们带着探秘的小小收获,回到温暖的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