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房子

厚德载物 孝亲尊师

<p class="ql-block">   盖房对于一个中国农村家庭来说是大事,房屋就成了一个家庭发展的重要见证。</p><p class="ql-block"> 今天和伯回忆家庭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 1965年, 伯伯14岁的时候,因年纪尚小,对家庭重大事务还帮不上什么忙,在表爷和爷爷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里老宅子的东头盖起了一间土墙房屋,算是一家四口人的住宅,房屋旁边搭起了一间灶火,就这样安家了。</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1970年,伯伯已经19岁,在他15岁那一年已经和村里的一位刘姓爷爷一起每人拉着一车生产队烧制的盆子去外乡出售。因伯个头不大,可想那是多么艰难的一次经历。他说那一次学到了很多东西。说到这里伯满眼的自豪。我更理解了为何我15岁的时候他让我一个人去卖菜。爷爷奶奶考虑伯年龄不小了,决定把家里的房屋再盖两间。又是找人,又是买东西,东拼西凑勉强把西边的两间盖起来了,一家人终于有了三间像样的房子。房子仍是土墙,上面是草和白水泥,房檐处是瓦片,这种盖法教“瓦剪边”。是当时没有钱人家盖房的一种。</p><p class="ql-block"> 伯和二姑父第一次去平顶山买甜瓜和桃子的故事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今天又详细地回忆。他说,那年他也就是18岁左右,恁二姑父当时在宋寨可以说是厉害人物,给村干部申请摘了几百斤甜瓜,第二天早上我两个早早起来就拉着走向平顶山,你姑父驾车我在前面用绳子拉车。来到平顶山水果市场,姑父精心兑了一篓子鲜桃,他们两个一路快走,来到了四矿家属区,一斤桃子2毛5分,很快就出手完了,一算账赚了差不多10块钱,二姑父夸奖了第一次做生意的伯伯,言谈之间伯洋溢着高兴。我说,伯如果当年不着急回来,你一定可以在平顶山发展一番事业,那是里,我在山上一个多月就挣了200多块,恁大姑找时间见到我,钱及时让他拿回去,那时候不安全!关键是恁奶奶想我担心我,就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1979年,家里稍有积蓄。妈妈已经怀上我几个月了,家里准备再盖房,原因很简单,历经多年,原来的房屋不断漏水,尤其是房檐处的瓦片,已经不能很好的排水,一碰到雨水天气,整个屋里都是无比的潮湿。三年前,伯已经打算重新盖房子,那时候爷爷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所以整个重担都在伯的身上。和表爷商量,表爷说自己提前准备,于是那一年冬天,伯到刘湾一个人家捡拾了很多楝树籽,用水浸泡后,脱掉外面的油,埋在院子的西半部,发芽,成长,一晃三年了,盖房子的小椽子算是够了,可是横梁材料太细,于是商量把两个合成一个使用。伐木,晾晒,找人请师傅。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三间新房建成了,一家人的生活又有了基本保证。</p><p class="ql-block"> 1989年,在家庭联产责任制实施的九年后,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家里有了三个孩子,在伯和妈的辛勤劳动下,生活越来越有奔头。能干而有远见的伯伯决定重新盖房。这一次要把家里的五间宅基地全都盖房。当时三姑父还劝告伯,孩子小,不要着急,而伯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用的盖房师傅来自四姑村,一群人有水平,能力强。为了让房屋更加结实,伯伯联系了宝丰建筑工地,用人家废弃的大竹竿,又拉到电锯铺子,劈开用做里料,房屋的材料都很棒。两根大梁是种植了很多年的大杨树。大姑家国平表哥开来了新买的拖拉机,拉来了先进的姚孟电场的水泥灰,四姑家送来了粮食。干爹家烧制了100多定蓝砖,伯和二姑父制作了几百块大水泥砖。房屋设计为五间出前沿的结构,前脸粘贴瓷片和彩色石子,前台有花墙,房子有壁画。一些都是那么精细,一切都是最好的。全村人投来了羡慕的眼光…</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世纪,家里搞起了奶牛养殖,条件好了一些,2000年的时候家里又加盖了两间棚子,重新粉刷加固了门口院墙,一时间整个宅院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屋仍在使用,在我结婚前夕进行了简单装修,它是我们家的骄傲,更是我们一家人永远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今天和伯在构思着下一步家里房屋的建造,我下定决心一定盖个结实又方便的房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