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越王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龟山之巅,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高29.4米。2001年恢复重建后高99米,为全国仿古建筑之最,故有“越王楼霸气、黄鹤楼大气、滕王阁才气、岳阳楼秀气”之说。</p> <p class="ql-block">越王楼是天下诗文收录最丰富的名楼,共收录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陆游等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154篇(黄鹤楼112篇,滕王阁86篇,岳阳楼、鹳鹊楼虽有名诗文,但并不多)</p> <p class="ql-block">“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诗文作者档次最高,除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几乎涵盖唐代以后的著名诗坛泰斗,算得上“天下诗文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唐、宋、元、明、清历代画家也多有描绘越王楼的精美画卷,故有学者称越王楼为“天下诗文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越王,李贞(627年-688年),唐太宗第八子。唐史称,在皇族诸王中,李贞以“才王”闻名,“文武兼备”,“富有吏干”。</p> <p class="ql-block">越王楼,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公元656年-661年),距今已1350余年,是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的唐代文化名楼之一。东望富乐(山)、西接碧水(寺)、南眺南(山)塔、北连九院(科学城),踞龟山傍涪水,揽绵州之胜于无余。</p> <p class="ql-block">集阁、楼、亭、殿、廊、塔于一体,一层至五层是阁,十层至十三层是楼,十五层是亭,顶端宝顶似塔,二层南北两方向是殿,各层有外廓,是当今仿古单体建筑之最。三大名楼楼主及专家来绵考察,称颂越王楼“霸气”,故有“越王楼霸气、黄鹤楼大气、滕王阁才气、岳阳楼秀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