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河口“源茂玉”的故事

喻培鸿

<p class="ql-block">  蜀河“源茂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源茂玉”字号是从“马源茂”老字号分离出来的。“马源茂”家族祖辈是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由一个老太太带着两个儿子从河南郑州来到蜀河口的,到目前已有十一辈人了。当时马老太带着两个儿子依靠制作糖果、糕点精湛的手艺在蜀河口站稳了脚根,并挖到了第一桶金,后经几代人的打拼生意也从单一的甜点业逐步扩大至收购山货土特产到桐油、生漆、药材等,并将这些货物经汉江水路运至汉口,又换回山区稀缺的京广杂货如洋布、洋油、瓷器等,除了在蜀河经销部分外还将这些洋货从镇安柞水转运至西安,(那时陇海线铁路还未修建)再从西安将陕北的食盐运回,从而获得丰厚的利润。经努力“马源茂”家族生意兴隆人丁兴旺,“树大要分杈,儿大要分家”这是自然规律。到马良友继承家业时共生了四个儿子,大儿子马大志,二儿子马大玉,三儿子马大林,四儿子马大兴,按照祖辈约定俗成的规矩,“长子得字号,长子得堂屋”,于是长子马大志继承了“马源茂”字号,老二马大玉启字号“源茂玉”,老三马大林启字号“源茂林”,老四马大兴启字号“源茂兴”,老二马大玉(源茂玉)在中城门洞右侧置徽派建筑门面房三间通前至后4一一5间;老三马大林在中街置徽派建筑门面房四间通前至后4一一5间;老四马大兴在文兴桥上街置门面房三间带后院。弟兄四人生意做的大同小异,但各有重点,长子“马源茂"以老业和经营人参、麝香等名贵药材为主,“源茂林”突出茶叶生意,“源茂兴”则以开酱园为主,即制售酱莱、酱油、醋及糖果糕点的生意。</p><p class="ql-block"> 老二马大玉和儿子马贵德(俗称马偏脖,公元1906年人),即“源茂玉”商号。不仅把生意做到了汉口和上海,还发行了钱票(见附图)。这种钱票在安康地区金融志记载,当时币值紊乱形成钱局银号滥发货币,商铺、商号以至于小商摊贩私票泛滥,仅蜀河一个集镇就有十二家商人发行的这种货币,主要以找零为借口或是同商号间或本区域间的一种流通凭证,范围有限,以商会的信誉作保就可以发行,流通时间约民国九年(1920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签著时间加盖名章后生效。“源茂玉”的钱票曾先后在上海和安康二次石印。商号发行的多为钱票,一串为160个铜钱或叫一贯,一个铜钱为一文,无论什么人持本号发行的这种钱币可在本商号及各分号购物或兑现。</p><p class="ql-block">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源茂玉”生意兴隆时,马大玉出嫁女儿仅陪嫁硬件(家具等)48抬,软件(被褥衣物等)16抬,前面到了马家栈子后面还在街上。马贵德的母亲去世时在街上散发海孝即见人一方白布,足见其富有。</p><p class="ql-block"> 随着国际形势的严峻,在“七七”事变后受爱国主义的影响,马大玉和马德贵(马偏脖)父子看准了形势将上海和汉口的生意果断处理免受损失。上世纪三十年代马大玉曾资助过寄托中国希望的工农红军,马贵德(马偏脖)在蜀河还冒着危险接纳了八路军的暗探(侦查员),在其家居住长达九个月,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一定贡献。</p><p class="ql-block"> 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影响,富人要扶贫帮困,特别要救济鳏寡孤独的穷人,以及伊期兰教"天课"教规的熏陶,即通过交付“天课"使自己财产的一部分转化为“穷人的份额”的教诲,马大玉和马贵德父子在每当发生灾荒或战乱时,就搭粥篷施舍穷人和逃难之人,他们父子乐善好施的事迹在蜀河广为流传。 马贵德(马偏脖)在蜀河家喻户晓,虽其貌不扬但聪明能干,待人热情和气,是生意场上的一把好手。</p><p class="ql-block"> 抗战全面暴发后,特别是日本战领武汉后,日本飞机经常轰炸重庆,还轰炸过安康,汉江航运几乎瘫痪,整个蜀河街上的生意每况愈下日渐萧条,抗日胜利后国共两军又在鄂陕汉江一带拉锯战,蜀河各商铺和“源茂玉”商行纷纷关张或倒闭。 </p><p class="ql-block"> 马贵德的妻子马吉桂是个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的贤内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马贵德为了生活挤出两间房子出租给湖北籍客商周晓亭,周晓亭有一儿一女尚未成人,生前曾留下遗嘱将金银首饰若干分给儿女,但去世后找遍屋子并无金银首饰,直到夏季周晓亭的女儿周琴蓝在马家后阳台睡觉,将枕头中的一包东西滑落地上全然不知,马贵德的妻子马吉贵来到阳台发现地上有一包东西,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包金银手饰,正是周晓亭的儿女要找的东西,马吉贵将首饰经居民委员会奉还周晓亭的儿女周琴蓝,这充分证明马吉贵崇高的人格和拾金不昧的品德,在街坊邻里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 天道无亲常于善人。 全国解放后,在一九五零年的土地改革中,马贵德(马偏脖)虽然在农村也有土地,但从未收过租子,最终家庭被确定为城市贫民(市贫)成份。马贵德的大儿子马正军一九五二年光荣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儿子马正鑫在一九五七年被保送上了大学,虽经历次政治运动和“文革”劫难但马贵德一家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喻培鸿</p><p class="ql-block"> 2022.6.17</p><p class="ql-block">谢谢雷先生、贾先生提供相关信息</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喻培鸿家曾租住过马贵德家一间门面房)</p><p class="ql-block">注:本人写此文的动因是看到源茂玉民国时发行的钱票,要了解钱票必须了解源茂玉商号,因而要追索马源茂,即从马源茂分启各支字号概述,只写源茂玉一支,本文是叙事文,不是志史,也无能力更无资料将其溯源和扩展。本人期望看到有关当年蜀河兴盛时期商号的美文。</p><p class="ql-block"> 在此一并感谢各位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喻培鸿</p><p class="ql-block"> 2022.6.27</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源茂玉商行在民国时期发行的钱票(正面)</p> <p class="ql-block">(反面)</p> <p class="ql-block">马源茂家族谱摘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