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白云山公园地处肥城市西南部,规划面积49公项。该公园原为附近村民的采石场,通过山体恢复等一系列举措,打造成具有“原生态”景观风貌的市级休闲公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场地的自然状态。</p> 入口大门为白云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该建筑尺度适宜,与山体、文化路相得益彰,给人以强有力的震撼感,通过建筑的材质、造型、雕饰等表现其“原生态”的主题。同时,整个门区空间巧妙的整合了主入口中人行与车行的关系。主门建筑又提供了观景远眺的平台,兼顾观赏性与实用性。<br> 公园主要分为门区、德园、休闲区、观景平台区、生态林区、红叶林区、公园管理区等功能区。<br> 德园是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遗弃的采石场建设而成,占地8000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 德园的建设对弘扬爱国主义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对下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绝佳场所。 <p class="ql-block"> 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p><p class="ql-block">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够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学问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广泛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p> <p class="ql-block"> 有子论理:有子(公元前518~?)名若,字子有山东肥城人士,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其文如下“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也就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十分思念他。因有子言行相貌像孔子,对他十分尊重。于是大家共同推举他当老师,尊敬他就象当年对待孔子一般。有子去世后,葬于肥城,鲁悼公曾向他吊唁志哀。</p> 母爱无边:俗话说:“岁月无痕,母爱无边”这里用高浮雕的艺术表现语言诠释了这样一个伟大的题材,通过对母亲一生经历几个代表性阶段的撷取来表现母爱的深厚与真纯。<br> 喜结连理,洞房花烛摇曳的灯影映红了母亲初为人妇的喜悦,一月怀胎的艰辛没有摧垮母亲坚韧的信念和对生活的热爱,炎炎夏日下她依然辛勤劳作、持家。母亲的阵痛伴随着一声清啼而转化成无法掩饰的喜悦,岁月如歌,时光如梭,儿在母亲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手把手的嬉戏就是无形的教读,怀中揽抱的是温暖,是希望是一份沉甸甸的渴盼 母爱无边:十载寒窗、熬白了母亲的黑发,冬夜苦读、粗糙了母亲曾经的纤纤素手,拨薪取暖、琢玉成器,终盼得进京赶考的龙门一跃,母亲的腰也愈发的弯了下去。待到儿功成名就回故里,老母鬓发已苍苍,幸有爱孙环侍左右得奉寿桃慰肝肠。<div> 嗟乎人生若白驹过隙,母爱无私、母爱无边,罔极之恩至若凯风寒泉而无不及也!以此主旨宏贯全篇,只为彰显母爱之敦敦切切,母爱之无私无悔!发世人奉亲侍孝之思,张扬正德秉厚之风,但使世风淳淳。人间春满、阖家欢乐,母爱无边。<br></div> <p class="ql-block"> 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有的人怀疑猜测、有的人拭目以待,看是否真的会兑现承诺,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p> <p class="ql-block"> 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跟着她。曾子的妻子(骗他)说:“你回去,等一会娘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等着妈妈回来吃猪肉。傍晚,孩子看见妈妈回来了,他跑上前去喊着:“娘,娘快杀猪,我要吃肉。”曾子妻说:“怎么能随随便便就杀猪呢?”孩子一听就哭了。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找出尖刀就直接奔向猪圈。妻子不解地问:“你要做什么?”曾子回答:“杀猪”。妻子听了笑道:“杀什么猪呢?”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何必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p> <p class="ql-block"> 田忌赛马:孙膑为庞涓所害,被齐国使者悄悄救回齐国后,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他,并且待如上宾。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败一场而胜两场,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请他当作老师。</p> <p class="ql-block"> 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军将攻打鲁国曹刿请参战,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劝止,待齐军三次击鼓后,曹刿才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将要下令追击,曹刿再止,并下了战车去察看齐军战车在地上碾出的痕迹,然后才说:“可以追击了。”取得胜利后,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衰竭了。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军。齐国强大,怕其有伏兵,观察他们的车迹杂乱,远望他们的战旗倒下,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使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说明了要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知耻后勇: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园中不仅汇聚当时我国江南名园和外国园林设计精华,还栽种奇花异木及陈设着无数古代文化精品与稀世文物。被誉为“万园之园”,和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联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逼清廷就范,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迟迟不定战守之策。 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清军失利,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占领圆明园并且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烧毁了圆明园。圆明园的焚毁和八国联军的入侵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外寇入侵屈辱史的代表,亦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就要挨打、遭凌辱、被掠夺。所谓“知耻而后勇”,今天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就像在烈火中重生的凤凰,屹立于世界东方,展示着中华民族强大不可战胜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1617-1684)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官至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于成龙为官20余年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顺治十八年,他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在任满后离开罗城时,地方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人情景。于成龙生活俭朴,在江南就任时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民众称他作“千青菜”。康熙帝褒赞他为“今时清官第一”并亲笔题词“高行清粹”,号召各级官员向他学习。并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p> <p class="ql-block"> 桃园结义:东汉末年,朝廷政治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志趣相投,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结为兄弟。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礼拜而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这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结义“。</p> <p class="ql-block"> 焚券市义:战国时,齐国孟尝君收养大量门客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很贫穷,孟尝君收留了他,后来知道他每天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满足了他,没过多长时间冯谖又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并都满足了冯谖的要求,冯谖这才不弹不唱了</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去薛城收债。冯谖问:“收完债,您需要买些什么吗?”孟尝君顺口答道:“先生看我家里缺什么,就买些什么吧!”冯谖驱车来到薛城,派人把所有负债之人都召集到一起,核对完账目后,他便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免去所有的欠款,当面烧掉了债券,百姓感激不已,皆呼万岁。回来复命,孟尝君问:“冯谖,你给我买了些什么回来?”。冯谖答:“我看您家什么都不缺,缺少的只有'义’,因此我为您买了'义’”。孟尝君不知所云,忙问“买义”是什么意思。冯谖就把事情经过说了。孟尝君听罢很不高兴。一年后,孟尝君由于失宠于齐王而被赶出国都,只好回到薛城。当孟尝君的车子距薛城还有上百里远时薛邑百姓便已扶老携幼,夹道相迎。孟尝君好生感慨回头对冯谖说:“先生您为我所买的'义’,今天终于看见了!”</p> <p class="ql-block"> 精忠报国:宋代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品行高洁、文武双全。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金人入侵,宋朝当权无能,国家岌岌可危。岳飞决定投军抗金,岳母为激励岳飞忠君报国、建功立业,在岳飞后背亲手刺字“精忠报国”以此明志:收复国土,统一祖国。投军后,岳飞屡建战功,渐渐升为将领。他在作战时身先土卒,与十兵同甘共苦,廉洁奉公,赏罚分明,治军严谨。指挥两次北伐,镇守襄汉、郾城之战、颖昌之战等重大战役的胜利,为南宋收回大部分被占疆土。后因“莫须有”之罪被奸人所害,恢复中原的计划功败垂成。岳飞,从投军第一天起,直到被害殉国,念念不忘母训。舍身忘死,为国为民驰骋千军万马之中,用自己的生命与热血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竭尽忠诚,牺牲-切。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p> <p class="ql-block"> 苏武牧羊:苏武是西汉武帝、昭帝时的大臣,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持旌节奉命出使匈奴,去和匈奴单于王庭修好。苏武到了匈奴,因发生了意外事件,被单于借口扣留,在劝降无效的情况下把他流放到渺无人烟的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牧羊。在人迹罕至的北海,苏武拄着汉廷的旌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他靠掘野鼠洞中的草籽和草根维持生命。至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才被放回长安得到汉昭帝的嘉奖重赏,宣帝即位后封爵关内侯。苏武牧羊于北海受了十九年的折磨,持节不屈,历经艰辛,用自己的血泪书写了一段辉煌历史<br></p> <p class="ql-block">武晓青</p><p class="ql-block">2022.6.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