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们的一封信

王老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尊敬的家长朋友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您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春风化雨育桃李,光阴如梭赶少年。经过六年的学习,您的孩子已经圆满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即将升入中学。六年来您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和汗水,陪伴孩子共同走过这一段美好时光;六年来您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很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在此向家长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即将告一段落,这也是您孩子人生的一个小转折点,暑假请督促和帮助孩子制定好暑期活动计划,合理安排好暑期生活,让孩子的生活、学习、活动更有规律,为即将踏上新征程作好准备。同时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孩子们拥有平安健康、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生活。</span></p> 安全警钟长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 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炎热的夏季,溺水事故时有发生。请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孩子外出要“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告诫孩子遵守“六不”: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嬉水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 关于疫情防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前还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期间,教育孩子少出门、不串门。督促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科学佩戴口罩,切实提高防护意识,落实好防护措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 关注交通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骑自行车上街,教育孩子遵守交通法规,外出旅游、走亲访友时,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爬高走险,不到公路边、建筑工地等危险地方玩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4. 关注饮食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进入夏季,天气炎热,各种细菌繁殖迅速,一些食品容易发生霉变。要求孩子少吃冷饮,不要暴饮暴食,警惕急性肠道传染病。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 关注网络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控制上网时间,以免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教育孩子不可浏览和传播反动或有害的信息,不要外出会见网友,以防上当受骗或被侵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6.关注心理健康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积极化解各种心理和情绪问题,共同引导孩子心理健康成长。</span></p> 生活建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研学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可万里可期。这个假期,在疫情形势允许的前提下,做好个人防护,带着孩子多看看学校外面的世界,打开视野,增长见识,博大胸怀,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带孩子亲近自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孩子的自我生活能力;也可以在山西附近走走看看,“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如果我们把家乡的大好河山饱览个遍,把家乡的历史文化熟记在心,你已“胸中有丘壑”,自会“立马振山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阅读经典,精神成长。“得阅读者得天下”不是危言耸听,这个假期正是精读好时机。读什么?建议孩子们把初一阶段的必读书目要提前读了,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读几遍,勤积累、多思考,写一写所思所想所得。开学后,当别人在读这些书的时候,你的时间可以自主地安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由且从容。除了阅读书籍,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看看每日的新闻联播,关注时政,培养家国情怀。观看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历史的厚重,话剧的质感,在一部综艺中真正交融。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运用多舞台、多空间和古今对话的方式讲述了《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易经》等经典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闪亮故事。观看《带着课本去旅行》,该节目从青少年熟悉的中小学课本、经典名著中,选取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作品,由领队带着同学们寻访文中古迹,听专家在实景中讲背后的故事,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身临其境受教育,一定让孩子们去看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劳体锻炼。体育已立法,成为中高考必测;吃苦正当时,磨砺心志是刚需。健康的重要性,不必多说,坚持体育锻炼不能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让孩子养成运动习惯,身心两健。好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吃苦,不是我们的孩子心理脆弱,根本问题在于我们从来不给孩子吃苦历练的机会,我们都成了孩子成长的“替身”,家长的过度保护让孩子们产生了“没必要坚强”的惰性心理,反正天塌下来有父母扛着,久而久之,心志迷失。所以,这个假期,请大家适当的放手,给孩子创造一些锻炼的时空环境,搭建一些历练的成长平台,让孩子学会坚强,一路向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4.每日练字。练好字既能美化作业,增长知识,又能修身养性,最好能做到每天一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每周一菜。父母渐渐变老,我们渐渐长大,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这个假期,每周学做一样菜,学会在父母上班去的时候打扫房间、洗衣服,掌握一些生活技能,体会父母的辛苦。</span></p><p class="ql-block"><br></p> 好书推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推荐理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故事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本书是以鲁迅在民间话语空间的闲聊者的形象存在。其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在这些散文里,能够明显看到他清醒的理智,感觉到战斗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通过这几篇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翻开这本书,便仿佛看到麦子、芦花荡和一望无际的大片荷叶。是的,《白洋淀纪事》就是由这样一篇篇景明、人美、情真、意切的文章所组成,语言朴素、清新,如同山涧里的清泉。有人评价它是“诗中的小说,小说中的诗”。不过,书里的很多文章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有些小伙伴读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为了不让大家错过这本书的精华,初初就把阅读秘诀分享给你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的代表作。 埃德加.斯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在当地崭露头角。1928年7月初,年仅23岁的斯诺离开美国,为“寻找东方的魅力”,以记者身份来到中国,开启了他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可当这位热血青年真正踏上中国土地,经历了“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个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而又扑朔迷离的国度。他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以及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捕杀、围剿和对人民的镇压,同时也看到了无数的农民、工人、学生、士兵却甘愿冒死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勇敢地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本书是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座的《传奇王阳明》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的。作者董平教授,系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因为是讲座整理而成,所以书写口语化,故事性更强,很符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王阳明也是一位奇人,在他身上有很多奇事,这也是本书吸引人的原因。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后世众多名人,其学说也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先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领袖西乡隆盛、当代一手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家稻盛和夫,都将王阳明视为精神偶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这本书会对孩子们学习历史,学习哲学种下一颗种子,就看看会在谁身上萌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苏东坡是位大学问家,林语堂也是中国民国时代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这本书可以说是佳人佳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也是林语堂的代表作品之一,历来也被文学界推崇为人物传记写作的典范性作品,激情澎湃,文字优雅,对传主的刻画精致入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揭露了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作者还因此被放逐。随着屠格涅夫充满优美笔调的叙述,俄罗斯的大自然风光、俄罗斯人民的风俗习惯、地主对农民的欺凌、农民的善良淳朴和智慧,像一首首抒怀歌曲在我们面前缓缓流淌出来,汇成一部色彩斑斓、动人心魄的交响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其作品多次获奖,主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奶奶的星星》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长篇小说《务虚笔记》获上海市长篇小说奖;l998年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和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随笔集《病隙碎笔》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作品奖。《史铁生作品精选》是2010年9月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史铁生。本书主要收集了史铁生的精选优秀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树增的《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实地采访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美好的小学生活圆满结束,充满激情与活力、梦想与挑战、憧憬与希望的初中生活就要拉开序幕。祝愿孩子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奔向理想的彼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六年级全体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2.6.25</span></p>

孩子

本书

长征

家长

史铁生

生活

王阳明

作者

鲁迅

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