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科与理工科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

老勤(秦文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人学工科出身,在油田从事设备管理工作三十多年,退休高级工程师。我自小就有文科爱好,读过的书比较多。1977年恢复高考,正在下乡当知青的我听从父亲的安排,高考志愿只报了三个当地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命运安排,被华东石油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矿场机械专业录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以后几十年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的文科爱好总不能放下,喜欢看一些文学、历史、人物传记等作品。退休后,我加入了写网络文章的行列。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加上以往的文科积淀,使我六年来在写网络文章方面小有成绩,收获一批网友、同学、亲友的好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志愿填报时,各高校都在积极展示本校的厚重历史,从人文历史角度发掘本校育人优势。各理工院校都建立了人文学科专业,试图弥补理工院校人文底蕴相对不足的短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文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试图分析一下文科与理工科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当之处,还请网友指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学文科还是学理工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文科还是学理工科,主要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一些文科成绩、理工科成绩都不错的学生,我建议还是学理工科。一是理工科录取名额多,有利上名校。二是理工科专业多,面向企业,毕业后就业相对容易。三是理工科学习讲究循序渐进,名师引路,文科学习则可以凭兴趣业余学习某一类学科。四是理工科学习必须有实验场所和行业实习参观环节,不经历就很难入门。文科学习则要有一定社会阅历才能理解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父亲要我学理工科,主要原因是文科在当时的社会不受重视,可有可无,对错变化无常,让人无所适从。现在文科环境已彻底改观,民国时期大学曾设立过的社会学、政治学、家政学等专业,已有部分大学恢复设立。一些人不愿学理工科,那就应当毫不犹豫地学文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理工科讲究理性思维,实验验证,从事的工作多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相关。文科讲究形象思维,宏观把控,从事的工作多与社会研究、艺术实践有关。学理工科的人可能一生默默无名,但可以成为所从事工作的专家、翘楚。学文科的人可能更重视尽早成名,社会上文科相关行业有名和无名真的差距太大、太现实。</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学文科和学理工科可以相互促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理工院校学生中有文科爱好和特长的学生会受到重视,学生社团、演艺剧社、刊物宣传等,常会见到他们的身影。有些艰深枯燥的学业中,能有学生社团的滋润,对完成学业是一种促进。综合大学的文科专业学生社团,则更注重专业性、艺术性,展示个人才华,促进学业,并鼓舞、激励学生早日成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文科如果能借鉴学理工科的务实精神和实践方法,注重打好基础,掌握好本专业基本技能,耐得寂寞,厚积薄发,不尚名到,常会收到良好效果,在本专业做出成绩。学理工科的人,如果能适当不放弃文科爱好,保持不断学习文科知识的良好习惯,常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有不俗表现。在技术报告、工作总结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文科学养,会使自己的报告、总结成为亮点。一旦担任领导职务,文科素养就显得更为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退休后,一些学理工科又有文科爱好的人写出的网络文章,水平常在专学文科的人之上。写好文章需要有较多生活积淀,有一定文科基础,有较强写作动力,三者缺一不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中学生还用文理分科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教育研究机构发布的消息,小学二年级是大量阅读,培养爱读书习惯,建立良好形象思维的关键时间节点。初中二年级是大量做题,学会查找工具书,建立抽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时间节点。小学和初中阶段文理更应均衡发展。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高中阶段学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近些年高考科目的变化趋势看,国家在引导中学阶段文理并重。3+1+2的新高考科目模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在文理科中有选择地努力几科,实现文理均衡发展。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应当掌握足够的文理知识,会做题,会写作文,有理想,有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些年大学设立了一些文理相通的专业,可能在理科招生,却是偏向文的专业。也可能文理兼招,共同上课。由此可见,文理相通,相互促进不是空话,国家在大力提倡,大学在努力实践,中学在积极推进。这一进程在逐渐加快,大家应有所准备,积极适应。</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四)总结</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我个人的经验看,有些人适合学理工科,有些人适合学文科。我属于后者却进了前者的行列,在大学学习和参加工作后,成绩平平,鲜有亮点。唯有放不下的文科爱好支撑着自己努力前行,成为岗位的优秀员工,受人尊重的行业资深专业人员。多年从事过多个岗位工作,从而退休后才能够有材料写出内容充实、比较受欢迎的网络作品。学什么专业,有时是命运的安排,自己无能为力。自己应该做的,是顺应潮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保持爱好,终会见到成效。</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图片源自网络,文字为本人原创。2022.6.26.完成于河北廊坊万庄雅园三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