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退休年龄,我也像其他人一样,想到应该去参加点老年业余活动了。因喜欢唱歌,老伴就建议我去昆明市老年大学合唱团。一是上上老年大学,二是听说该团尽管才成立一年,就已经崭露头角。因此我在2005年7月找到学校,参加了考试。记得那天我演唱了俄罗斯歌曲《三套车》,被当场录取(其他人还要“等通知”)。班主任许孔茂老师立即拿来仅剩下的一套演出服给我,要我“下周就来参加排练”! 原来是云南省委组织部和老干局组织了8月份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演唱会》(不设奖),我们参演的是“重整河山待后生”。那时,刚成立一年的合唱团,来报名的人还不多,整个团只有12个男生,女生也只有29名。在学校里作为“合唱班”,出去就叫“合唱团”。多年来,基本上一直是马志英老师指挥,尹增美老师钢琴伴奏。 2006年9月16-18日,在云南艺术剧院举行的《全国老同志合唱邀请赛》上,马老师因故缺席,由尹老师指挥,我团获得二等奖第三名。 连年的不错成绩,令学校领导大受鼓舞,合唱班成为了全校最早且唯一的“特色班”,每年由校领导主持考试,录取和淘汰。2006年11月20-24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文化部和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等组织了在南京的《全国老年大学文艺汇演》。学校决定出巨资(全套新服装,差旅费的三分之二)派我们班出省参加。当年,建团仅仅两年的队伍比较小,特别表现在男生不足。结果,从兄弟团借来5位男声,我们才勉强出征。这是一次有105所老年大学、3600多名学员、140多个合唱、舞蹈团队的盛会。最终,我们以云南特色的“兄弟一条心”、“阿老表”两首曲目,获得了三等奖(汇演节目中一大半没有获奖)(<u>本次美篇的配乐,就是我们在南京的演唱录音</u>)。 2007年11月15-18日,在西双版纳举办了《银潮畅想,岁月如歌2007年全国老年合唱大赛》,40支合唱团中有26支来自省外。我们又以“中国收获着希望”、“交响乐《沙家浜》序曲”和“阿老表”三首曲目,获得了三等奖。 <h5>2007年4月 合唱班游弥勒</h5> <h5>版纳比赛结束,放松一下</h5> 2008年5月,我团女声小合唱在《昆明市第六届老干部文艺汇演》中第一次获得冠军。 <h5>比赛中的合唱指挥马志英老师</h5> <h5>赛后小照</h5> 2008年9月,我团又在云南丽江举办的《全国老年合唱比赛》中获得彩虹金奖(一等奖)。 2009年11月,中国合唱协会会同海南省举办了《首届中国南方(海口)国际合唱艺术周》,来自海内外的44支合唱团竞比歌艺。其中,奥地利宫堡茨克尔亨男子合唱团、纽约姚大叔合唱团、新加坡雅歌爱乐合唱团等知名国外合唱团也不远万里前来献艺。高手如林,我团主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云南只有两支合唱团参加。 <h5>奥地利宫堡茨克尔亨男子合唱团的演出</h5> <h5>我团四声部的队伍已经壮大</h5> 在我收藏的不到半个版面的《海口晚报》上,报道了这次“21支团队拉开比赛大幕”,就有三处提到了我们团。中心的一段约150字的报道,以及唯一上报的照片,起码说明记者们对我团独有情钟。最终,我们以“中国收获着希望”、“雕花的马鞍”和“阿老表”三首曲目,获得了三等奖。 <h5>赛后自费去三亚</h5> 2009年12月,由云南《华宝创投》主办的《首届华宝杯,金色时光,老年歌舞风采大赛》上,我团以“中国收获着希望”和《茨冈》两首曲目,在参赛的26个团队中夺得冠军宝座!此后,我们获得一等奖的机会就很多了。 2010年3月13-16日,《2010年第三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云南楚雄唱响。这时候,我们56位参赛团员中有29位男生,完全满足了一个参赛合唱团应有的人数和男女比例。“茨岗”、“香格里拉”两首曲目,让我们获得了二等奖。 <h5>大赛组委会介绍我团的一页</h5> 2011年12月5日,在中国老年协会组织的《七彩夕阳》(昆明)比赛中,“乘胜进军”、“火把节之歌”两首曲目,让我们获得了“金凤凰金奖”、“最佳组织奖”和“最佳指挥奖”。 2011年12月27日,云南省合唱学会组织的《博美,美丽之声新年音乐会》,53支参赛队,我团的“乘胜进军”、“火把节之歌”两支曲目,又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同时获一等奖的,还有云南乐声合唱团和云南艺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合唱团)。 2012年初,我团收到了《关于举办2012中国中老年台湾文化艺术节的通知》,邀请参加11月的比赛,但是那年实在太忙了。 2012年3月25-27日,云南省《第三届银潮畅想,岁月如歌文艺展演系列活动》在昆明展开,我团以“乘胜进军”、“火把节之歌”两首曲目,获得合唱比赛13个团队的一等奖。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歌友 陈云友 拍摄)</h5> 2012年7月6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等在昆明组织《颂歌献给伟大的党》老年合唱大赛,44支队伍,我团以“乘胜进军”、“火把节之歌”两支曲目,赢得一等奖(彩虹金奖)。 2012年9月2-6日,中国老年学学会《第三届七彩夕阳全国中老年合唱艺术节暨第三届全国中老年合唱之星邀请赛》在北京举行,18支队伍,总共36支歌曲,整体排名。我团的“跟你走”排名第七,“火把节之歌”排名第一,均获得“明星金奖”,最后是总分冠军!外加“最佳组织奖”、“特别贡献奖”,以及马老师的“最佳指挥奖”,一共五块奖牌,成为全能第一!这时候,光是我们四声部,平时就有18个人了,可谓到达了炉火纯青。 <h5>尹增美老师在驻地和国家大剧院外与四声部合影</h5> 比赛在北京天地剧场举行;最后,每个团队一支歌,在国家大剧院展演(自唱自看)。 <h5>北京天地剧场的比赛</h5> <h5>北京天地剧场的比赛视频(“火把节之歌”)</h5> <h5>进入国家大剧院</h5> <h5>两位老师在国家大剧院留影</h5> <h5>新疆中石油吐哈油田合唱队在比赛中</h5> <h5>展演结束,在国家大剧院内外的全团合影</h5> 发奖后,团友们异常兴奋,晚饭时分举杯庆贺。 与我们同住北京侨园饭店的山东南山团(也是比较好的团,总分第6名)也坐不住了,整个饭厅变成了赛歌会,歌声连绵不断。不过显然我们拥有语言优势,他们唱的我们都会,我们用云南话唱的《猜猜调》,他们既听不懂,更没有办法对歌了。 <h5>山东南山团在比赛中以及饭厅联欢中</h5> <h5>团员们游览奥林匹克公园</h5> <h5>兰州新港城艺术团在嘉峪关合影</h5> 除了比赛,我团还参加了一些其它的公益和庆典活动。如2005年10月,参加昆明市第19届《九九重阳节》活动。2006年1月10日,在省《第三届新春合唱音乐会》(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音乐厅),演唱了《红色娘子军军歌》、《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两首歌。2010年9月18日,省合唱协会组织《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音乐会(省文化馆音乐厅),34支合唱团选拔出18首歌曲,我团的《祖国不会忘记》参加了20日的公演。2012年12月28-29日,省音协合唱学会组织《2013年新年音乐会》,演唱了《为祖国干杯》、《火把节之歌》两首曲目。合唱班人才济济,多才多艺,舞台上展现的只是合唱而已: 可惜的是,2013年暑假,我就离开了合唱班。自2005年考入,不久担任班长,后来因为(上班)实在忙不过来,改任声部长。2013年6月的考试,我无法按时到校参加,也就自我淘汰了。 不过我一直留恋那八年的合唱情缘。合唱活动不仅有低成本、广参与、趣味高雅、有益身心等长处,特别是体现了集体的荣誉感,声音的和谐要多年才能磨合。合唱的高度步调统一、谐和,使得每个人在成功中的贡献不大于2%,但是一个人的失误就会造成集体至少10%以上的损失。这种集体主义的熏陶,使我能够认识班上的每一个人,所有人的关系就像兄弟姐妹一样。 <h5>马老师在为学员化妆</h5> <h5>女学员在帮助男学员化妆</h5> <h5>在手掌上画上“火把”</h5> <h5>演出前的练声</h5> <h5>简陋的教室条件</h5> 2012年出征北京前,我曾经有感而发,写下一个小段子,算是为此文画上句号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歌声永远伴随你我 </b></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知道你来自何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记不清我们从何时相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是合唱让大家相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群体音响高度协调的教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随着音符的跳跃,歌声四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悠长的和弦,“循环换气”般道出我们学过的歌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父亲》与《嘎哦丽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兄弟一条心》, 《重整河山待后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乘胜进军》让《中国收获着希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最终迎来《五洲人民齐欢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五星红旗》下,<br> 我们满怀《乡音乡情》,<br> 呼喊着《党啊,亲爱的妈妈》,<br> 永远《跟你走》, 《月亮代表我的心》。<br>从此,《好日子》不再是《美丽的神话》。<br> 《阿老表》和《楼兰姑娘》《牵手》《回娘家》。<br>我们骑上《雕花的马鞍》,<br> 翻越《茨冈》,饮马《塔里木河》,<br> 追随《鸿雁》飞向《天边》,<br> 《去一个美丽的地方》。<br>在《香格里拉》的《海港之夜》,<br> 我们举起《火把节的火把》,<br> 唱起欢乐的《火把节之歌》,<br> 还有《荷花颂》, 《桃花谣》,<br> 以及《北大荒人的歌》。<br><br>歌声,从南京摘取了全国老年大学“桂花奖”,<br> 又在海南岛的国际合唱艺术周唱响。<br>歌声,将我们带进版纳,<br> 也带进楚雄、丽江,捧回金奖。<br>我们身后留下的一串脚印,<br> 都有着你靓丽多彩的闪光。<br><br>今天,教室里突然缺少了你的笑貌音容,<br> 激励我们再接再厉,备战京城!<br>啊,朋友,<br> 无论你是合唱班的元老,<br> 还是在这个班来去匆匆,<br>歌声都将永远伴随你我,<br> 不管是在公园、歌厅,还是家中。<br></div> 再次感谢马志英、尹增美两位老师,感谢所有的同学。 舞台演出照片和视频,多为举办方拍摄,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