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阳都城南,五福山下,有一片宏伟壮观的建筑,沂南县委党校就坐落在这里。我并没有在此地学习或工作过,却是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40年来,我见证了她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一直对她有着扯不断忘不了的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1983年初,突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我们家要进城啦!父母亲1963年从青岛城市干部支援农村来到沂蒙山区,在偏远的马牧池公社工作了整整20年后,年事已高,子女也都不在身边照顾,组织部门终于主动予以关照:父亲调往县委党校任总务主任;母亲面临离休,不再安排什么工作,将人事工资关系一并划归党校。全家人自然是欢天喜地,我们姊妹四个都在县城上班,以后可以天天与父母团聚在一起了,赶紧去看看大家庭的新窝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着人民路来到县委斜对过,由界湖卫生院一条土路拐进去,不远处便有一个偌大的院落,四邻则全是简陋逼仄的民居。其实,这里晚清民国时期,是闻名遐迩的袁家大院。如今那石头垒成的大门楼,没有任何标注,想不到县里的一个部门竟然藏在这里。里面的房屋很不规整,办公居住混杂在一起,各家各户也一律没有院墙。横七竖八的大杂院,走迷宫般地拐了几道弯,才找到分配给我家的三间小东屋。室内最显眼的是,墙壁上贴满了前住户史英杰先生的书法作品,他爱好书法,尤擅舒同体。刚刚搬家后,便留给了我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去年,我又曾路遇这位老领导,89岁高龄的他仍每天练字两小时,还自费订阅了些报纸杂志,读书看报两小时。日常生活非常充实,思维也很敏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与老住户闲谈得知:这界湖袁家大院,是清末进步民主人士袁钿一族的宅院。袁氏一族生活于团山庄,自袁钿之父袁玉璘那辈起,家境殷实,产业涉及药材、药铺、当铺、酒坊、油坊等。为防御连年匪患,他在界湖街修建了这座宅院,四周修起两道圩子,袁家大院深藏其中。大院原为三进院,每个院都有堂房和东西厢房,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筑群。青砖红瓦,主次分明,主人高阶堂屋,下人居偏房。院内随处可见古建筑遗迹,做工精美,造型别致。厚重的墙基,尽显着当年的豪华与气派。那斑驳的老墙老屋,是岁月的沉淀,是风霜的记忆,更是历史的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1939年伪满洲国康德六年的地图看,当年袁家大院占据着当时界湖城最核心的位置,号称袁半街——占据界湖城半条街的意思。地处的这条人民路,在民国时期被叫做哑巴巷子。百年袁家,曾对沂南酿酒行业的发展以及戏曲艺术的推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8年,袁家大院被改建为县酒厂,基本保留了其原貌。1968年酒厂迁址,大院成为县第二招待所,此时改建的北大门保留至今,尚有明显的文革时代痕迹。当时,对袁家大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文物有一定损毁。新建筑改变了原有布局,显得面目全非。80年代初,第二招待所撤销,随之改为县委党校。1987年6月3日党校迁址后,在此成立了沂南县第三小学。1989年暑假,三小搬迁至师范院内教学,后迁址团山路中段现在第三小学的位置,这里随即变为县教育局干休所、老干活动中心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地处偏僻、房屋简陋,总说有了个温暖的家,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回去吃饭,与父母团聚。那些日子,是我们这个大家庭最温馨的一段。母亲从15岁在青岛国棉厂里干童工开始,终于卸下了工作重担,可以安享天伦之乐。父亲也不用再奔波在乡村一线,风吹日晒,而是按部就班,干点党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可谓是清静自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父亲在岁末年尾,突然间检查岀身患癌症,到青岛治疗时溘然长逝。在那里火化后,在党校大院里举行了简朴告别仪式,父亲走完了自己平凡的人生路。我们家的天塌啦,但是,生活还得继续。母亲强忍悲痛,撑起一大家人的日子,姐姐与我先后结婚。在党校上班的妹妹结婚生子后,被安排到与老家紧挨着的两间平房,三代人日夜相伴,保持着亲情和温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县里的财政状况得到不断改善。1986年,在人民路西首,新建起气派的四层党校教学办公楼,并于1987年6月3日正式搬迁,可谓是旧貌换新颜,成为地区党校系统花园式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与时代紧密相联,我们的家庭生活也与所在单位息息相关。随着党校办公环境的改变,我们家的居住条件也随之改善,在新党校建的五排家属院,母亲分到独门独院的3间平房,有独立的卫生间等,与过去相比较,可以说是鸟枪换炮,上了一个档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时代大潮中,县委党校除了日常的教学研究和短期培训外,在八九十年代还专门开设了中专学历脱产班,为全县党政机关和企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他们毕业以后,成为各单位的领导骨干力量。随着经商办企业大潮,也曾办起了第三产业,成立了篷布厂,集资购买大客车跑客运业务等。在后面的大院,先后盖起招待所和饭店。那一大片空地上,则是我们各家各户的菜园子,十几户人家精工细作,在这自留地里栽种上喜欢的蔬菜,即新鲜环保又强身健体,还节省了点家庭开支。平日里,邻居们和睦相处,母亲与几个年长者,天天在一起啦呱说话,乐享清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需要,1993年,党校升格为副县级单位,校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教职员工也不断充实扩展。但是,一直居住在这个家属院的人,邻里关系融洽,亲如一家,至今想来仍然会感觉到温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2年我小外孙岀生后,也曾一直住在这个大院内,我时常用小童车推着他,在楼前屋后观景,也留下了他蹒跚学步的影子。母亲四世同堂,全家其乐融融,在这里总共度过了二十几年柴米油盐的烟火人生,留下了我们无数的欢声笑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2年,因县城整体规划,地处人民路与团山路交汇处的党校,与诸葛亮风景区仅一路之隔,十几年前的建筑物,已与总体布局格格不入,被列入拆迁范围。他们临时先到老招待所改建的政务大厅5楼办公,我因为给母亲办理药费报销等手续,曾经去过几次,能够认识的人已寥寥无几,只有先做个自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很快,县委县政府精心规划,拨岀专款在城南的五福山下,建成了高档次的新党校,于2017年春节前整体搬迁到那里。时隔一年后,我与业已退休的妹妹,带着母亲到新校参观。经与门卫交涉,说明母亲和妹妹都曾是单位老职工后,获准用轮椅推着母亲,到大院里走马观花了一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沧海桑田!气派的大门,宏伟的会堂,错落有致的建筑,虽然我们没能到办公和教学的内部设施去看,肯定会是今非昔比,想必高端大气了许多。如今,县里的一些大型活动,都会在此举行,会堂宽敞气派,场地便于停车。党校几经迁移后,如今,即是县里的重要教学培训基地,也是县城里的新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相万千,人生匆匆。一路繁华与荒芜,回望党校40年间的四次变迁蜕变,每一次都迎纳新生,焕然一新;每一次又都是老校若无其事地默然寂灭。苍茫尘世中,自己也已从青春锦时至鹤发苍颜,不由地在感叹慢慢老去的无奈中,红尘眷眷,庆幸那回不来的过去里,还有许多温暖的事、有趣的人。多少流年锦瑟,多少深情厚谊,值得内心回味无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如诗,风景如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1983年至今,整整40年过去了。如今,我的父母亲都已远行,原来熟悉的党校几十人中,也大多退岀了社会舞台,甚至于已经有几人英年早逝。而我家与冯老师等人,不仅是多年的邻里,还建立了深厚感情,一直保持着真挚地友情。四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时代在变,党校在变,唯有对其那份情感依然还在内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你不想老去,可是你拗不过岁月、强不过时光。我父母、妹妹、女儿、外孙,亲人中的四代人,与党校息息相关。据说,在今年的沂南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卧龙山下的老党校列入了改造项目。不久的将来,旧宅老校将不复存在,我老家那院那屋,那居住了多年的三间平房,我们四代人曾经留下的生活轨迹,今后只有在记忆中了。人到老年,活得已经不只是日子,更多的是被岁月沉淀后的心境,是时光和自我较量后的馈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夏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愿生命似水,岁月如歌,党校繁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