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据清史料统计,最多时期的清同治年间,南浔镇上的桥有107座。如今也有几十座,其中最具代表被称为南浔三古桥的是洪济桥、通津桥和广惠桥。</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的桥很美。南浔自古以来就有“十步一桥”的说法,不仅数量多,造型还别具特色。它们有的是单孔石拱桥,映衬着河面,恰似圆月照水,横跨河上,犹如长虹卧波;有的是风雨廊桥,长顶上飞檐溜脊,下设的临水靠栏可供行人停坐观景;还有的是平板石桥,由一块块厚重的石板铺设而成,道道履痕。每一座桥都镌刻着千百年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江南的文化离不开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座桥,每个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桥梁,不只是一种连结两岸的媒介,它也是一种建筑艺术,一种人文景观,一种文化思维。从古到今,桥梁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依……</p> <p class="ql-block">南浔作为一座江南小镇,溪河交错,便有很多座桥。人从桥上过,船从桥下走,桥,是水乡的情愫。就让我们来一同领略南浔的古桥。</p> <p class="ql-block">南浔三古桥</p> <p class="ql-block">通津桥</p><p class="ql-block">通津桥是南浔三大古桥之首桥,位于南浔古镇中心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初建于宋代,通”是通往之意,“津”即水也。因明清时期南浔丝市盛况空前,通津桥畔成为丝市中心,闻名遐迩的“辑里丝”由此通过水路运往上海,销往海内外。通津桥始建于宋代,系单孔石拱桥。清代经3次整修。现桥长28米,宽4米,拱矢高7.6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p><p class="ql-block">因南浔地界江、浙、沪三省市,水上交通便捷,南宋起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津桥一带是南浔镇中心,特别是“辑里湖丝”从该桥堍运丝上船,经水路运往上海销往海内外。</p><p class="ql-block">可见行人济济,船舶往来是通津桥昔日的繁华。而如今,桥上更多的是人们小憩纳凉的身影,更多的是生活的闲暇……</p> <p class="ql-block">洪济桥</p><p class="ql-block">洪济桥是湖州南浔的三大古桥之二,坐落于南浔镇东栅,为标准市井桥梁。桥为单孔石拱桥,长28米,宽3.5米,拱矢高7.2米,上下各有踏步33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列砌置法。为利于自行车过桥之便,在台阶中间浇筑水泥便道。站在桥上眺望,四周风景一览无余,高低错落的民居、整齐的浜岸、狭长的弄堂,伸延于水中的桥埠、清清河水东流、舟楫桨声如歌,为古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广惠桥</p><p class="ql-block">广惠桥为南浔三大古桥之三,位于南浔镇南栅商会原址附近,横跨市河。此桥为单孔石拱型,桥长18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券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桥堍还有一对精妙的石狮子。桥东堍北侧的一对石狮很有来头,这对石狮是南浔丝商请著名青田石雕匠一家三代、用三年时间琢磨而成的。雌狮怀抱幼子、雅态可掬,雄狮口中有镂空锈球,雕刻手法独特,线条流畅,形态逼真,为古桥添了几分阳刚之气。</p><p class="ql-block">广惠桥之美不仅在于秀气,它与周围自然景观十分融合,河岸垂柳飘拂,水中桥影如环,高低错落民居,浔溪舟楫穿梭……</p> <p class="ql-block">桥是一个美妙的东西,桥反映的不只是桥本身的造型和内部的空间关系。从桥里你能解读到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蕴涵的文化。从一座座桥里看世界,你能从中领略到永恒。一座桥,一种文化,一抹印记,一段往事,一缕情丝,一个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