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大海的声音

卧龙档案

<h3> 中国水声工程学奠基者——杨士莪<br>  杨士莪,男,汉族,1931年8月9日出生于天津市,河南南阳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最早的水声领域研究专家之一,现任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1950年,杨士莪在清华大学肄业;1950年-1952年在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1952年-1972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82年-1986年,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先后担任副院长、水声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西北工业大学聘为教授。杨士莪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水声学原理、水下噪声学、水声定位系统。</h3> <h3>我国水下噪声学研究的开拓者和水声学术带头人之一。倡导水声物理、水声换能与水声设备的结合,并在军事工程学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完整配套的水声工程专业。首先开展国内水声定位系统研制,领导完成一系列用于不同目的的长基线、短基线和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解决了水面、水下、和海底目标位置,以及水下航行体轨迹定位问题。积极推动和领导了我国多次大型水声海上考察,获取了大批不同海洋环境条件下水声传播等方面的宝贵资料。领导了矢量传感器在国内的研制,并积极进行推广应用;在国际上首先进行了低噪声水洞的设计、建造与测量方法研究;提出了探雷声纳目标识别的新途径;领导了国内借助地声手段对水中目标进行探测的研究。曾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4部。</h3> <h3>襁褓中的杨士莪</h3> <h3>家庭影响杨士莪是杨廷宝长子,兄妹五人。母亲陈法青,遂平人,她先后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和北平美专。杨士莪幼年时,父亲杨廷宝整天工作,很少管子女,也很少对子女有过多的职业要求和规划。只是希望他们好好学习,不要让家里操心。杨士莪认为,自己的成就得益于家族。他清楚记得:“童年时值抗战逃难,全家人被迫多次搬迁,但都没舍得丢下那一大箱重重的、孩子们无比喜爱的书籍:童话、小说、历史故事和科普读物,这完全基于书香家族对文化对教育的重视。”</h3> <h3>杨士莪在父亲怀中与两位姐姐合影</h3> <h3>杨士莪和爷爷叔叔母亲姐弟合影</h3> <h3>1935年春,杨廷宝与家人在北平干面胡同家中合影,前排中为杨士莪</h3> <h3>在北平明明小学就读一年级的杨士莪</h3> <h3>1937年杨士莪与祖母母亲姐弟在南阳内乡马山口秦家寨避难时照片</h3> <h3>1940年杨士莪在高店镇中心小学求学时在歌乐山上的留影</h3> <h3>重庆原南开中学校景照片</h3> <h3>1941年杨士莪报考重庆南开中学时留影</h3> <h3>后来,杨家几个孩子都被送到杨廷宝教书的重庆上中学。杨士莪一家与其他民众都住在歌乐山上,可以看到日军飞机从头顶呼啸掠过,炸弹画出抛物线,纷纷下坠。目睹此景,年幼的杨士莪有一种很朴素的爱国之心,认为国家应该强盛起来。</h3> <h3>1948年在南京成贤小筑和爷爷合影</h3> <h3>在清华大学学习时的杨士莪</h3> <h3>杨士莪右在大学时代与陈遂左周光召中两位好友合影</h3> <h3>杨士莪与清华大学同学合影</h3> <h3> 参军入伍<br>  1947年,杨士莪考入父亲曾经学习过的清华大学,入读物理系。大四时,他本来准备做X光管的毕业设计。正值抗美援朝,年轻的杨士莪被朝鲜前线志愿军的壮烈事迹打动。在毕业之际,刚成立的大连海军学校急需物理教师,他毅然选择报名参军,杨士莪穿上海军军装,进入军队,就此开始自己奉献于中国海洋的生命旅程。 1952年国务院筹建我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院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急需人才,他又奉调北上。</h3> <h3>1951年初入大连海军学校时的杨士莪</h3> <h3>1952年初入哈军工时的杨士莪</h3> <h3> 水声生涯<br>  杨士莪院士研制水声定位系统,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制定水声发展规划作出了杰出贡献。1956年,中国开始第一个“十二年科技发展计划”。这年秋天,杨士莪接到通知,学校要派他去苏联学习国家急需的水声学科,杨士莪又从物理改行研究水声专业,他的“水声生涯”自此开启。他在国家的一次次急需中最终成为国家水声科学领域的“领航员”。  次年,在该领域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杨士莪作为“拔青苗”选出的人才之一,被派去苏联。  从物理到水声,杨士莪从头学起。为了学习新专业,杨士莪曾用三个月就能基本看懂俄文教学大纲和参考书。  水声是一个国家海军最重要的秘密。即使在苏联科学声学研究所,四个实验室中的两个也一直没有向杨士莪等中国学员开放。</h3> <h3>1959年,28岁的杨士莪以中方副队长的身份第一次参加了水声项目:中苏联合南海考察。   1960年,杨士莪回国在“哈军工”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为国防建设服务的综合性水声工程专业。繁忙的建院工作中,他还写出了国际上最早集中论述水下噪声机理的著作《水下噪声原理》,出版了国内最早的声学理论著作《声学原理》,讲授并指导编写了《水声传播原理》《统计传播》《水声学》等一系列课程和教材。1970年,作为当时中国水声研究的最大成果之一,在“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试射过程中,杨士莪支持设计了海上靶场水声测量系统,使试射得到理想结果。 上世纪80年代,杨士莪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个重力式低噪声水洞,也就是在实验室的有限空间里,获得在开阔海域的环境结果,被称为“国际级成就”。依靠这一实验室,可以进行舰艇的减噪设计和实验。</h3> <h3>杨士莪在苏呼米水声实验站考察时留影</h3> <h3>1994年,杨士莪任考察队队长兼首席科学家,主持中国首次南海水声科学考察。从琼州海峡到南沙群岛,考察队深入南中国海各个角落。 </h3> <h3> 守护心中的那片蔚蓝<br>“我们拥有广泛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利益,应该增强海洋意识,承担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和保护海洋的义务。”在数十年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中,杨士莪将自己的海洋理念传递给学生们:中国的领土是1260万平方公里,包括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洋国土需要爱护、守护、保护。</h3> <h3>20世纪80年代中期杨士莪在松花湖进行外场实验</h3> <h3>2005年,杨士莪(左二)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国际会议上,与时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斯宾德(右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所长阿库里切夫(左三)等合影</h3> <h3>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人生,有时看似“被动接受”,实则“迎难而上”。从学习物理到报名参军、再到海道测量,杨士莪在一次次国家的“急需”中,迎接了一个个新的挑战。“心里要装着祖国,要把自己的前途永远和国家的需要、人类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他看来,搞科研的目的是让祖国更强大。</h3> <h3>  在经历一次次“转行”之后,杨院士“遇见”水声学,并将其作为毕生研究领域,在澎湃的大海上,他迎风破浪,承担起使命担当,守护着那片蔚蓝。<br>  时光荏苒,如今杨士莪院士已经九十多岁了,依旧勤勉如初,青青莪者,如“莪”一般,毕生工作在水边,生命不止,壮心不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