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西藏行

孙老师

<p class="ql-block">题目之所以用了“生死”这么重的词,是因为我下了最大的决心,几乎是冒着生命危险而进入西藏并走完预定行程的(这些后文详说),我已经年逾古稀,时不我待!</p><p class="ql-block">我对西藏想向已久且充满好奇,特别是对藏族同胞那种豁达的生活态度与生死观念。</p><p class="ql-block">这张图最能表达我进藏后的状态,几乎混沌的脑子,亮炸了眼并大喘气!</p><p class="ql-block">背后就是那座神山——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南迦巴瓦峰,据说至今无人征服,</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生死之旅,我们有幸进入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见识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及南迦巴瓦峰,林芝湿地和卡定沟,以及令人恐怖的色季拉山口,体验了藏人宅所和藏餐………</p><p class="ql-block">请听我细说…………</p><p class="ql-block">西藏最令我震撼的,是这四个神奇之处:</p><p class="ql-block">这里有最虔诚的佛教信仰;</p><p class="ql-block">这里有最恶劣的自然环境;</p><p class="ql-block">这里有最独特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这里有最神奇的藏民习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说宗教信仰,最虔诚的朝拜。</p><p class="ql-block">图为拉萨的大昭寺门前,地面上的石头,已经是被信众的磕头动作,摩擦得油光水滑凹凸不平。</p><p class="ql-block">匍匐在大昭寺门前虔诚祈祷的人群。他们长时间在大昭寺的门前,双臂伸直,面朝地面,心无旁骛,双目紧闭,口中念词。颂完一段经文,起身行礼,再次匍匐在地,长时间周而复始地一次次重复着这些动作。</p> <p class="ql-block">西藏随处可见的场景———</p><p class="ql-block">磕长头的人群,虔诚至极,顶礼膜拜。</p> <p class="ql-block">在藏民中,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是健是病,是穷是富,是近是远,是城是乡………信众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一生中必须要到拉萨的大昭寺院磕头拜谒祈福一次,没有上限。</p> <p class="ql-block">这种“五体投地”式的长头,他们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乃至几天几个月,从高原牧场到拉萨寺院,从家中小院到布达拉宫,万里迢迢不辞辛劳,无所畏惧毫无顾忌,这种精神这种毅力,的确令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头绕圈朝拜的普通人,一步一叩,俯地前行,一丝不苟。一路上的艰辛在他们的衣着和行囊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们的脸上始终是平静的,陶醉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心中只有佛祖。眼前的其他所有,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存在。</p> <p class="ql-block">转经筒的老人,口诵经文,手持法轮,腕缠佛珠,身背行囊,步履沉稳,目光坚定,心无旁骛,不急不躁。</p> <p class="ql-block">添酥油</p><p class="ql-block">他们把自己近乎所有的财富,都毫不吝惜地供奉给寺院佛祖。</p> <p class="ql-block">寺院内</p> <p class="ql-block">大街上</p> <p class="ql-block">地道里</p><p class="ql-block">(这张图是我从布达拉宫出景区时,在过街地道里拍摄的,一家三口人,小孩子只有四五岁,有一双灵动大眼睛,被父母领着来朝拜,全部的家当一目了然,父亲光着脚没穿鞋,女人大概三十岁左右,她的笑容是我见到过最真诚的,这里的环境比草地上要光洁些)。</p> <p class="ql-block">商铺前</p> <p class="ql-block">土墙下</p> <p class="ql-block">画像前</p> <p class="ql-block">烈日晒</p><p class="ql-block">八廓街的“八廓”,藏语意为“绕行转经路”,是围绕大昭寺 拉萨三条主要转经道之一,全长千余米,被誉为全世界独具特色和魅力的传统文化路。</p> <p class="ql-block">倚杖行</p> <p class="ql-block">他们靠的,就是那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来了拉萨,我才明白,对当地信众来说,拉萨的布达拉宫与大昭寺有着不同意义。</p><p class="ql-block">布宫是政府驻地议事厅与历代达赖活佛的灵塔存放处,相当于国人眼中的中南海大会堂金銮殿和纪念堂,而大昭寺才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灵所在与精神寄托,相当于北京天安门和故宫。</p><p class="ql-block">外地游客到西藏,最喜欢打卡的是布达拉宫,建筑宏伟名气大,而地方信众则更重视去大昭寺,精神殿堂祈祷地。</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拜佛,最重要的,是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大殿通道入口处右侧就是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画上讲述七世纪时的拉萨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以及大昭寺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布宫无字碑。</p><p class="ql-block">这座无字碑是为纪念布达拉宫红宫落成而立。史记1690年红宫动工,1693年完工;同年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在宫前立这座无字石碑纪念。</p> <p class="ql-block">西藏信众的这种信仰,是根深蒂固并溶进血液中的,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政府,但更爱佛祖爱寺院爱神灵,这一点基本上是无法改变了,这就对我们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最艰难的生存环境。</p><p class="ql-block">中国西藏地区,也许是世界上最严酷的人类生存环境,在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绝大多数地方是高山峻岭及荒漠地带,海拔很高,气候寒冷,人烟稀少,物产贫脊,高寒缺氧,空气稀薄,许多地方寸草不生,生存环境恶劣。</p><p class="ql-block">只有林芝和藏南部分地区植被相对茂盛。</p><p class="ql-block">这里是色季拉山口,属念青唐古拉山脉,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海拔为4728米,图片下角有标注,上方的7782是山顶高度。</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外景。</p><p class="ql-block">西藏首府拉萨的平均海拔为3700。</p><p class="ql-block">我们所去的地方,以及之前所能够看到的西藏图像,都是西藏最好最美的一面,而广大的丛山峻岭及荒原无人区,则很少有游人光顾。</p> <p class="ql-block">而真实的拉萨市区内,山上光秃秃的,只有街道上有少量的绿植。</p><p class="ql-block">数百年来,人们在这里生活殊为不易!</p> <p class="ql-block">只有林芝地区植被茂盛。</p><p class="ql-block">林芝市古称工布,藏语意为“太阳宝座”,平均海拔3100米,素有“人间净地、醉美林芝”之美誉。</p><p class="ql-block">11万平方公里地域上,人口仅有23万多点,地广人稀的状况至今未根本改变。</p> <p class="ql-block">林芝米拉机场</p><p class="ql-block">林芝地区是西藏最宜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天特别的蓝,特别的透;</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云特别的白,特别的低。</p><p class="ql-block">国内只有少数航空公司有资质飞这条航线。</p> <p class="ql-block">拉(萨)林(芝)公路</p><p class="ql-block">很多内地人来到这里,都会气喘吁吁,头昏脑胀,神志恍惚。</p> <p class="ql-block">林芝米拉山隧道。</p><p class="ql-block">海拔5013米。</p> <p class="ql-block">林芝工部江达县城附近的牛角纪念碑,由广东省东莞市政府援建。现在的内地与西藏的联系越来越紧密。</p><p class="ql-block">工部江达欢迎你!</p> <p class="ql-block">林芝街头雕像</p> <p class="ql-block">林芝市工布老街,里面的商家多为四川人。</p> <p class="ql-block">插入天空的经幢。</p> <p class="ql-block">卡定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天佛瀑布</p> <p class="ql-block">西藏雕楼</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后段流入印度及孟加拉国汇入恒河。</p><p class="ql-block">藏语中雅鲁藏布江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边的千年古桑树。</p> <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p><p class="ql-block">在1991年1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努力,分别到达主峰山脊海拔7360米和7460米处,因受到了猛烈高空风以及水泻般流雪的阻挡,最终未能征服这座处女峰。</p><p class="ql-block">南迦巴瓦峰据说一年中只有65天能看到他的真面貌,其他时间都被云层笼罩,而我们则幸运地见到了她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江边的工部王遗址浮雕。</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最喜欢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麻尼石堆。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p> <p class="ql-block">六字真言。</p> <p class="ql-block">“唵嘛呢叭咪吽”是藏传佛教中最为尊崇的一句法咒。</p><p class="ql-block">常念此六字真言,可以超然物外,无欲无求,坚守正道,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林芝尼洋河畔雅尼湿地。</p> <p class="ql-block">生存环境的恶劣,使藏人的平均寿命仅为68岁,在中国排位倒数第一,仅此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也正是这样的地理条件,才导致西藏古代先民对生存环境的敬畏,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才产生了世界上最奇特的宗教。</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最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民国时期曾提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政治口号,但藏族历史文化无疑是距离中国主流文化最遥远最不同的文化系统。</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内的白宫。</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令人好奇的,就是西藏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与奇特的丧葬习俗。</p><p class="ql-block">远远的山峰上,刻有“祖国万岁”。</p> <p class="ql-block">转世灵童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起源于公元12世纪,此后各教派先后效法,格鲁派创立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系统。</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内的红宫。</p><p class="ql-block">这里供奉有从四世到十三世达赖喇嘛,共有8座金质灵塔,其中五世达赖的灵塔是最早修建的一座。</p><p class="ql-block">灵塔,塔内有他们的法体或骨灰,塔身都是由黄金宝石等数不清的宝贝制作而成。</p><p class="ql-block">这种葬式是藏人顶级,只有达赖班禅活佛才可以享受,由佛祖释迦牟尼信徒的舍利塔演变而来。</p> <p class="ql-block">原以为这种传承方式可以选出最优秀最健康的人才来管理西藏,是一种不错的传承方式。但当看到灵塔中有三位只活到二十岁出头就没有了,其中还有一个仅十二岁就薨了,便感叹,任何一种政治遴选方式都是有局限性的。</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建筑物,高达十四层,主要分白宫、红宫和山脚下的雪城三部分。</p> <p class="ql-block">门票</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它的每个角落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就连在宫内生活了几十年的高僧,也不敢说对布达拉宫的每一间房屋都十分熟悉,</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主要看点在红宫里,以佛殿、灵塔、壁画为主,佛殿以法王洞——曲杰竹普、圣观音殿——帕巴拉康最为有名,都是布达拉宫内最早的建筑。</p><p class="ql-block">灵塔以五世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为宏伟壮观,是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p> <p class="ql-block">塔葬又分成两种,一种是先用火葬的方式处理遗体,火葬后的骨灰或舍利,装入塔中供奉。另一种就是是直接将法体供奉塔中。</p> <p class="ql-block">所谓天葬,就是以尸饲鹰,而且最好是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p><p class="ql-block">为了能达到这个标准,还需有天葬师来助力帮办。</p><p class="ql-block">其秉持的理念也很好解释,世界上人与动物之间在肉体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生前我如何对你,现在你就如此待我,彼此彼此。</p><p class="ql-block">天葬寄托于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p> <p class="ql-block">而我们汉族流传了几千年的土葬,在藏区是等级最低的葬式,一般用来处理非正常死亡的尸体。藏民观念中,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p><p class="ql-block">而儿童夭折,要丢进水里喂鱼,即为水葬。</p> <p class="ql-block">女菩萨</p><p class="ql-block">她们有着普通人的七情六欲。</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我们就认为佛教中人应该是素食斋戒,六根清净,不能娶妻生子,但藏地的佛教却与此不同,他们是可以结婚生子的。曾经,藏地的十世班禅活佛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就曾娶妻,结婚对象是一位19岁汉族少女,就像唐代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那样。</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于特定的人文,历史和环境等诸多条件综合形成的,无所谓优劣高低之分,我们都应给予尊重和理解。</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最神奇的藏民习俗。</p><p class="ql-block">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藏族同胞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雍仲本教的传统。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p> <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p><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现为开放景区,在拉萨市区内,达赖喇嘛的夏宫(类似承德避暑山庄),1959年的他就是从这里叛逃印度的。</p><p class="ql-block">这里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内高处筑台,低处挖池,任其自然,树木茂密,在绿树丛中,湖心宫、龙王亭、金色林卡等具藏式风格的建筑隐约其间,幽曲动人。清新的空气,安谧的环境,有一种西藏园林特有的朴实自然的情趣。</p> <p class="ql-block">历辈达赖均在每年的藏历三月十八日从布达拉宫移居罗布林卡,至藏历九、十月之交返回布达拉宫。亲政之前的达赖则常年在此习经学法。</p> <p class="ql-block">罗布林卡全园分为三个区:东部宫前区包括入口和威镇三界阁之前的前园;中部为核心部分的宫殿区;西区是以自然丛林野趣为特色的金色林卡。</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罗布林卡只是达赖和少数达官贵人游乐休息处,解放后,经过修缮,面貌一新。</p><p class="ql-block">我们见到藏人一家大小或亲朋好友,三五成群,在草地上树阴下围坐在一起,品尝从家里带来的青稞酒、酥油茶、藏式点心等食物。</p> <p class="ql-block">大门壁画,伏虎英雄。</p> <p class="ql-block">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p> <p class="ql-block">这位藏族小姐姐,是云南昆明民族学院毕业生,现在是当地致富路上带头人。</p> <p class="ql-block">藏民家里做客。</p><p class="ql-block">高架上一排铜锅,小桌上几只银碗,屋中间一座铁炉,周围边一圈长椅。</p> <p class="ql-block">章巴村藏家乐。</p> <p class="ql-block">弹琴的康巴汉子。</p> <p class="ql-block">我来啦!</p> <p class="ql-block">糌粑,酥油茶、青稞酒。</p><p class="ql-block">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除了肉类,这是藏民最普通常见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青稞面饼</p> <p class="ql-block">专门招待我们的烤全羊。</p> <p class="ql-block">拉萨的牛肉店。</p> <p class="ql-block">拉萨的藏餐馆。</p> <p class="ql-block">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很多地区也不吃鱼肉。</p><p class="ql-block">生活中他们除了牛羊之外,还养猪养鸡养鸭养鹅,这与汉族人一样。</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门票。</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白宫</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说说我的身体感受。</p><p class="ql-block">这次西藏之行,最初的两天,真是像是过了一道鬼门关,被剥了一层皮!毫不夸张。</p><p class="ql-block">以前我自认为身体还不错,每天都游泳锻炼,也没有什么基础病,来西藏应该是没有大问题可以抗过去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进藏行程,是乘坐飞机到林芝,然后大巴车到拉萨,再从拉萨回林芝,飞机原路返回。即定路线,即定景点,即定酒店,即定餐饮,进藏后所有的事项都由旅行社带队导游安排,一切都不用操心,跟着队伍听从命令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在林芝机场下飞机之初,就感觉脑袋上就被蒙了一块布,呼吸开始急促。</p><p class="ql-block">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这块布越绷越紧。头昏脑胀眼花恶心逐渐加剧,大巴车行至海拔近5000米的色季拉山口参观时,我坚持着下车,但没走几步,终于忍不住反胃呕吐,爬在地上动弹不得,大脑一片恍惚………的确也动了返回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吸氧可以减缓痛苦。</p><p class="ql-block">无论谁都会有反应,或轻或重。有人说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最好不要去,也有人说体质好的人需氧量大,所以高原反应会更强烈些,都有道理,我以为,个人体质强弱最重要,需量力而行不能勉强,但出问题的概率并不是很高。</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我们同行的一位年轻人便提出返回,无论怎么劝说也义无反顾,因为高原反应的症状实在是太难受了。</p><p class="ql-block">到点吃不下饭,似乎是到了世界末日………根本没有精力去看山看景,这样的感觉差不多持续了三天,之后人也就麻痹了,晕着头,跟着走。</p> <p class="ql-block">西藏的防疫工作做的很严格,在林芝机场,下飞机后全员必须下载藏易通软件做核酸。</p><p class="ql-block">之后每两天就要做一次核酸,需要个人缴费,单检16元,混检5元。</p> <p class="ql-block">这次到西藏,没有看到天湖,就是那几个“(纳木)措”,很遗憾。</p><p class="ql-block">有人说,西藏是一种毒,此生不去心不安;西藏是一种瘾,去过戒不掉。</p><p class="ql-block">有点道理。</p> <p class="ql-block">西藏街头照</p> <p class="ql-block">藏族男女</p> <p class="ql-block">走完西藏,就是我走遍了包括了台湾省在内的中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所有地方,可以说是一个圆满句号。</p><p class="ql-block">有什么看法想法,可与我交流,谢谢。(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