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法国中部深度游 古堡篇 (下)

涛子

<p>从上一篇的古堡酒店离开后,我们有两天都继续在法国西南部的新阿基坦地区游览,以前的阿基坦公国就在此地,这里与英国金雀花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边游古城、修道院和教堂、边听有关这个王朝的各种传奇故事,一些历史小片段就串起来了,这方面的收获以后有机会再分享。</p><p>接下来,在整个行程的第十二天,我们来到被称为法国大花园的卢瓦尔河谷地区。我要分享的第五和第六座城堡(顺着上一篇美篇的排序),Chateau du Clos Luce 和Château Chenonceau 都位于这个区域。</p><p>卢瓦河谷地区有大大小小的城堡三百多个。为什么这么多城堡集聚此地呢?首先,河流在战争中可以起到重要的防御作用,中世纪沿卢瓦尔河就修有不少用于防御的堡垒,到了百年战争(1337-1453年)的后期,从查理七世开始,瓦卢瓦王朝的君王们开始把执政中心从巴黎转至卢瓦河以南,因而有更多的城堡被修建、堡垒被改造。尤其到了十六世纪,城堡不仅成了王室及贵族们享受自然的居所,也是展示权力和地位的舞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力在这个时候的法国日渐强劲,很多意大利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工匠来到法国,参与到这些城堡的设计和建造。最终,卢瓦尔河谷的诸多城堡成为展示法国文艺复兴建筑成果的代表。而把法国文艺复兴推向鼎盛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邀请达芬奇到法国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他是1515年1月登上王位的,转年的1516年,达芬奇就被他请到了自己身边,入住Chateau du Clos Luce -就是我们要讲的这个城堡。达芬奇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三年,直到最后去世。</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Chateau du Clos Luce</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达芬奇故居</span></p> <p>先对城堡做个简单介绍。城堡始建于1470年代,是法王路易十一册封的一位贵族(以前是他厨子)建造的,后于1490年被查理八世(路易十一的儿子)买下用作避暑、休闲的地方,并为妻子Anne of Brittany 加建了一个礼拜堂。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和他的姐姐,小时候都在这里留有生活的印记。法国大革命期间,Amboise家族将其从破坏中拯救出来。之后在1854年,被Saint-Bris家族买下。1954年起对外开放,开始只是把家族自己的居所开放给公众,后来经过不断的扩展、修建、完善,才成为现在这样包含城堡、花园、公园、展厅等多元素的参观中心。</p> <p>我们到达城堡时,遇到很多学校的孩子也来参观,带领他们的讲解员都穿着中世纪的服装。</p> <p>。</p> <p>我们的这位讲解员非常专业。她是纽约出生长大的,和我们的交流中透露出她的家庭是艺术家、学者背景,她自己也好像是学艺术史的。所以她讲的内容不光有奇闻逸事,还有一些她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看法。</p> <p>这张图里大致列出了达芬奇的轨迹和主要作品的年代。</p> <p>这个城堡之所以现在受人瞩目,当然是因为它是达芬奇的故居。这位文艺复兴的杰出大师、画家、发明家、多领域天才,无疑是到访者来这里最想了解的人物。而我特别想知道的,是达芬奇为什么要离开意大利来法国。大师是在什么情况下,能下决心,在当时也算高龄的年纪(64岁),骑着毛驴,带着学生、仆人、画作、草图、手稿和笔记,翻过阿尔卑斯山,来到这异国他乡的呢?原来,达芬奇虽是一代宗师,却在当时的意大利受不到重用了。要知道他的才情和抱负,很多是和工程相关的,而实现这些项目有太多他控制不了的因素了。另一方面,他的绘画方式决定了雇主常常等不急或干脆等不到他们订件的完成,大师比较随性,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并追求作品的完美,所以他画作的“完成品”数量有限。可以想像,那个时期的教皇、贵族、富豪们,会更想找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这样同级别的大师或其它也非常优秀的艺术家们来下订件,至少能拿到货呀。所以达芬奇当时是需要雇主的,而弗朗索瓦一世不是普通雇主,不仅位尊法国国王,而且非常尊重欣赏达芬奇的学识,那么达芬奇当然会欣然接受他的邀请了。</p> <p>在这个长廊里,挂着很多达芬奇的名言。这个牌子上用法文写着:</p><p>ne pas estimer le vie, toute la vie, c'est ne pas la meriter.</p><p>英文翻译:</p><p>Do not esteem life, all of life, is not merited. 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p><p><br></p> <p>这是达芬奇的卧室,讲解员为了让我们感受到这里强大的气场讲了一个故事:后来拥有城堡的一个家族(也许是Saint-Bris家族),兄弟三人中最小的弟弟小时候整天调皮捣蛋,十五岁时被爷爷叫到这里,让他在达芬奇睡过的床上睡觉,过后男孩儿真就开窍了,长大后成为了一位知名的历史学家。</p> <p>卧室里面有一幅法国19世纪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画的“达芬奇之死”的复制品,画面中达芬奇死在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怀里。其实这不是真实的情况。达芬奇去世时,弗朗索瓦在巴黎,等待他的二儿子亨利二世的出生。不过这幅画也有真实的一面,那就是所反映的达芬奇和弗朗索瓦情同父子的关系。</p> <p>身材高大的国王(身高2米),在法国人眼中是Warrior King and Patron of Art,骑士国王和艺术赞助人。我很好奇他充满人文情怀的一面有没有什么渊源(答案在后面)。</p> <p>从达芬奇卧室的窗子望出去,能看到弗朗索瓦一世居住的的王室城堡。</p> <p>这张照片里看的清楚些。不远处那个圆锥顶建筑的地方就是王家城堡。</p> <p>弗朗索瓦一世从达芬奇那里能得到知识和精神层面的滋养。这个地下通道在城堡的一楼,据说一直通到800米外的王家城堡,国王可以在不受宫廷闲杂人等打扰的情况下,经常来这里和达芬奇畅谈。</p> <p>在达芬奇卧室的隔壁,是弗朗索瓦一世的姐姐Margaret of Navarre(纳瓦拉的玛格丽特)的房间。达芬奇和玛格丽特并不是同时居住在这里。卧室里有这幅她的肖像,她是一位美丽、时尚、聪慧又富有人文情怀的女性,是位出色的作家、善于外交、同情并支持宗教改革。她写的“七日谈”现在还吸引着不少读者。作为一位热情的艺术赞助者,她对法国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设一间她的卧室在这里供大家参观,一是因为她的确在这里生活过,同时大概也有向她致敬的意思?</p><p><br></p> <p>卧室展示了十六世纪的风貌。因为这是作为休闲度假用的,风格比较乡村、古朴。我没拍房间全貌的照片,这张是网上下载的。</p> <p>地面上的印记:MA = Margaret of Angoulême&nbsp;。 这时的玛格丽特还没有嫁到Navarre, 还随父亲这边的族称,所以是Margaret of Angoulême。</p> <p>房间里放了几幅肖像画和雕塑,直接或间接地都和这里生活过的人有着某种联系。</p><p>这应该是弗朗索瓦的母亲 Louise of Savoy。弗朗索瓦一世姐弟两人都这么喜欢艺术,会不会和这位母亲有关?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关系非常大。</p><p>弗朗索瓦一世的父亲在他不到2岁时就死了,他的妈妈Louise 那时才19岁,她没有再嫁,一手把弗朗索瓦一世和他的姐姐这一双儿女培养成才,确保他们接受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Louise 自己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崇尚也影响到孩子们。她竭尽全力教育孩子们,从选书到老师,都非常用心,尤其是对弗兰索瓦一世,亲自教授给他多种语言。这些都成就了弗朗索瓦一世的人文情怀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从两个小例子可以看出弗兰索瓦对阅读和书籍的喜爱程度:每当他旅行时,都带着两个装满罗马历史和法国传奇作品的箱子。在他成为国王后,他要求他的图书馆要有在法国境内出版的所有书籍的一个存本。他对艺术热爱的最好例子就是盛情邀请达芬奇来到他身边,任命他为首席画家、建筑师、工程师,提供薪水和住所,任由大师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去研究、设计、创作。</p><p>Louise称弗朗索瓦一世为她的恺撒,这位母亲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从他小时的教育到日后帮他摄政。据说弗朗索瓦一世也非常敬重母亲,和她说话都是跪着。</p> <p>这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他的画像为什么会在这里?这段历史里有非常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充满戏剧性的故事,陶嘉老师以Anne of Brittany为切入点,分五篇美篇,讲述她先后嫁给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二,成为两任法国王后的故事,梳理出了清晰的脉络,读起来生动有趣、精彩之至。读完后对马克西米利安的画像为啥在这里应该有个答案。<a href="https://www.meipian5.cn/x7nc5pm?first_share_to=singlemessage&amp;first_share_uid=702463&amp;from=singlemessage&amp;share_depth=1&amp;share_from=self&amp;share_user_mpuuid=dced5b1e255777d034aa096db172b7e3&amp;um_rtc=9586bb974ff83b0caa6f43bbdcd8387b&amp;user_id=702463&amp;__auth_force__=1"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布列塔尼的安娜之一,待续</a></p> <p>如之前提到过的,查理八世给王后Anne of Brittnay在这里建了一个小礼拜堂, 四面都有壁画,门上的这幅画的是Virgo Lucis, Virgin of light,据说城堡现在的名字Château du Clos Luce由此而来。</p> <p>达芬奇的画室</p> <p>大师随身带来了三幅画,"Saint John the Baptist,"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Anne," and “Mona Lisa”。前两幅作品的复制品在这里展示。。</p> <p>据说弗朗索瓦一世另一处王室城堡Château de Chambord的一些设计概念来自达芬奇,或至少受他影响,比如里面的这个双螺旋楼梯。我放照片在这里是因为有学者注意到楼梯的造型与达芬奇画作里人物的躯体或四肢的动态有某种关联。</p> <p>达芬奇的书房</p> <p>这是会客厅,那个年代并没有长餐桌,但椅子是当时的样式。蒙娜丽莎的复制品挂在墙上。讲解员在这里分享了弗朗索瓦一世与宫廷小丑的故事以及学者分析蒙娜丽莎神秘微笑背后的原因。类似这样的许多小故事就留给大家来现场聆听吧。</p> <p>在这幅挂毯面前,讲解员提到一些她对艺术品的看法,我觉得还满有见解的。她说这幅作品乍一看并没看出画的什么,但就是觉得它好看,因为它的颜色、形状及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都特别对。细看能看出是描述战争场面的,但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幅抽象画,把它倒过来也会好看。她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即使是画具象内容的,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抽象画,倒过来也一定好看,因为那些和谐的颜色、形状及相互关系仍然成立。她说的这点对我挺有启发的。</p> <p>随达芬奇多年的仆人Mathurine在这个厨房为大师准备三餐。达芬奇是素食者,他爱护动物,并尽自己所能保护它们,据说他小时候会从集市买回鸽子然后把它们放生。</p> <p>这里展示了达芬奇多件发明的模型。真是感叹他惊人的创造力。达芬奇有很多个第一,其中很有趣的一个大概是第一个写工作简历的人,他在给米兰大公写的简历里,细述自己建筑师、军事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等多方面的技能,最后顺便附上一句,“我还会画画”。</p> <p>从这个故居的平面图可以看到,整个故居不光有城堡的部分,还有花园、公园和展馆,这些也都是后人经过精心设计、建造的。花园里有大师作品中画过的植物,公园里也有一些他设计的模型。公园里还有个展厅,这里正在循环播放用高科技投影处理的短视频,艺术呈现了大师多幅画作的整体与细节,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达芬奇的作品,提供了不一样的观感体验。</p> <p>达芬奇的故居装满了故事,我想象他在这里的几年应该是开心的,有不要回报,任他自由创作、视他为父亲的弗朗索瓦一世,有紧紧追随他的学生们,有供他观察自然的花园,有宽敞的画室和工作室。这样想想我心里还感觉满轻松的,庆幸他和法王的这段缘分。</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Château Chenonceau</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舍农索“女人城堡”</span></p><p><br></p> <p>从达芬奇故居向南开十几分钟就到了我们要讲的第六个城堡,Chateau Chenonceau(舍农索城堡)。它在众多卢瓦河谷的城堡里很受瞩目,一来因为它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堡,二来因为它似乎有女性的灵魂 -几百年间,几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在城堡的设计、建造、扩建、保护的历史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因此也被称作“女人城堡”</p> <p>关于这里的最早记录始于十一世纪,那时只是个磨坊,后来在这基础上建过堡垒和城堡,还被烧毁过。现在看到的城堡主体(没有桥及上面的部分)是几届财政大臣Thomas Bohier 及妻子 于1513 至1521年间共同设计建造的。因为丈夫常常外出,凯瑟琳才是城堡设计和施工的真正幕后人。值得一提的是她在这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中,采用了最早的“直楼梯”,而不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螺旋楼梯。虽然他们夫妇二人在城堡最终完工的几年后相继去世,并没享用多久,但他们却因这个城堡,在五百年后的今天,还留有自己的印记。在城堡里还会看到TBK的字样,那就是他俩名字Thomas Bohier and Katherine的缩写。她还在入口门上刻下这样的一段话 "S'il vient à point, me souviendra.” 在这个语境里的意思应该是,“如果我建成了舍农索,我会被铭记。” 事实也的确如此。</p> <p>城堡的下一位重要女性是法王亨利二世的情妇Diane de Poitiers(1500-1566),她比亨利大十九岁,非常聪明漂亮。据说亨利二世对她的爱萌芽于他年仅7岁,和哥哥一起被作为人质送去西班牙的时候。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在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打仗时被俘,兄弟俩是谈判桌上把老爸弗朗索瓦一世换回法国的筹码。Diane de Poitiers作为亨利二世的奶奶(就是前面提到的Louise of Savoy) 的贴身宫女去送别孩子,给了他充满爱的拥抱和亲吻,他自己的妈妈在他5岁时就去世了。亨利二世被困西班牙四年多孤独的岁月里,Diane de Poitiers的美丽和给与他的温暖,在少年亨利心里的烙印之深也可想而知。亨利二世被放回法国后,熟悉宫廷礼仪的Diane de Poitiers被指定为他的老师。亨利二世17岁时,因为哥哥意外身亡而成为王太子,面对这个新角色,他更是从深谙宫廷政治的Diane那里得到很多支持和帮助,据说也是在这个时期,这两位年龄相差近二十岁的师生成为恋人,直到亨利二世1559年死时,她都是他的挚爱。这不禁让人联系到当今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夫妇,总统夫人也是他以前的老师,看来法国有这传统哦。</p><p>Diane的美,可以从城堡里以她为模特的艺术品中体现出来(Diane正好是狩猎女神及月亮女神的名字,是那时艺术品喜爱的主题),再加上她的聪慧和品味,也难怪亨利国王这么迷恋她。而亨利的王后Catherine Medici, 虽然深爱丈夫而且给他生了十个孩子(七个活下来),但那些年在宫廷里的地位,实际位居Diane 之下。</p><p>亨利二世是在1547年把舍农索送给Diane de Poitiers的,但“房本儿”真正换至她名下要到1555年啦(过程很复杂)。Diane在这里住了12年,期间她建造了一个法式大花园,并且建了一个五孔桥横跨谢尔河(卢瓦河支流),这样便于她到河对面打猎。</p> <p>可以想象,作为情妇的Diane de Poitiers,高高在上的好日子在1559年国王亨利二世意外身亡时就戛然而止了。王后凯瑟琳把她从Chateau Chenonceau 赶到另外一个城堡 Chateau Chaumont, 后来她搬到了Anet,虽然她的余生风光不在,但我感觉王后对她也没下歹毒之手。</p><p>凯瑟琳王后夺过来舍农索后肯定要把它修得更好,她要向世人展示她在Diane之上。美第奇家族热爱艺术的传承应该也派上了用场。王后不仅加建了一个意大利风格的花园,更是花重金把城堡内部装饰得更豪华了。她最重要的手笔是在拱桥上盖了两层的长廊大厅 - 可以想象这里举办宴会、舞会时的盛况。要知道凯瑟琳在亨利二世死后的30年里,基本都在摄政法国国事,因为他们的三个儿子先后当国王期间,不是年龄太小,就是体弱多病或者性格软弱。她因而被称为十六世纪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女人。舍农索则是她显示王权的一个有力场所。她在这里举办过很多盛大的活动。法国第一次的烟火表演就是在这里上演的。</p> <p>下面这张图很好地还原了舍农索城堡在上面讲述的三位女性的主持和参与下所呈现的不同面貌。</p> <p>在城堡的历史上,还有一位重要女性要介绍的,就是Louise Dupin, 也被称为Madame Dupin。 时光跨越到1733年,城堡几易其手后,被一个富有的乡绅买下。他的妻子就是Louise Dupin, 她聪慧、美丽、思想活跃且很有文化修养。她把这座城堡变成了吸引各方学者精英的文化沙龙,宾客里不乏当时启蒙运动大名鼎鼎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等。城堡免于被法国大革命破坏,很大的功劳属于这位夫人,有说因为她与周边民众的良好关系,有说因为她和这些启蒙运动领袖的交情起了作用,还有说因为她据理力争,强调这座桥是几英里内的唯一桥梁,对民生和经济至关重要。我觉得大概都有关系吧。她其实也是非常有自己见解的一位作者、女权思想的先驱,只是由于她的作品没有全部完成、出版,她思想的那些火花不为众人所知罢了。</p> <p>历史背景介绍完毕,开始我们的城堡游。很幸运,游客不算多,我们这一行人在通往城堡的大道上显得挺有阵势。</p> <p>可惜现在河水很浅,桥洞没法形成水中漂亮的倒影。</p> <p>这个小礼拜堂很有特点,彩色玻璃的风格给我的感觉很现代。后来得知原始的玻璃在1944年二战的一次轰炸中毁掉了,这是1954年新装的,出自20世纪法国大师级彩色玻璃艺术家Max Ingrand之手。</p> <p>礼拜堂里的这幅画是十七世纪西班牙画家Murillo 的作品。</p> <p>交叉的C代表Catherine Medici凯瑟琳美第奇, H代表Henry II 亨利二世。</p> <p>可是把两个标志放一起就有麻烦了,怎么看着像两个D了呢?那不就让人联想到Diane了吗?凯瑟琳不介意就行。</p> <p>凯瑟琳美第奇在桥上建的长廊有60米长,横跨Cher(谢尔河)。这里曾是她大宴宾客之地。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被用作医院。二战期间,这里成为德军控制区和维希政府控制的法国的边界线,城堡被德军所占领,而桥廊的南端则属于法国控制区,因此,这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口岸。</p> <p>厨房里的铜制炊具琳琅满目。</p> <p>这间卧室被称为“五个王后的卧室”,因为凯瑟琳美第奇的女儿和儿媳妇当中,共有五位女性当了王后。</p> <p>“美第奇的维纳斯”的复制品,放在这里的原因没搞清楚。</p> <p>威尼斯画派画家丁托列托画的总督肖像</p> <p>城堡里很多房间都摆放了花卉植物,很好看,我后来干脆对其它的东西失去兴趣了,只想拍拍这些花花草草。估计是脑子累了,想休息。</p> <p>从二楼的阳台看凯瑟琳的花园。</p> <p>从二楼的阳台看戴安娜的花园。戴安娜的花园比凯瑟琳的花园大很多。</p> <p>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城堡。</p> <p>这个城堡最吸引我的是它背后的这些女性,连同在达芬奇故居里提到的几位,我觉得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这些女性很有故事,有空要挖掘一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Vallandry Chateau and Garden</span></p> <p>这里是陶团“加料不加价”带我们来的一处“蔬菜鲜花果树园”。其实我们这大半天儿刚逛完两个城堡,已经挺累的了,可一到这里,大家立即被这座漂亮且壮观的大花园吸引,女士们尤其兴奋,因为这里很适合拍照。</p> <p>其实这座城堡也挺有名的,相当漂亮,不过我们顾不上看了,有机会再来的话一定参观一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Chateau Chantilly</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尚蒂伊城堡</span></p><p><br></p> <p>最后要分享的城堡是位于巴黎以北大约50公里的Chateau de Chantilly, 这也是我们整个旅程参观的最后一个地方。相对于上文介绍的有柔美气息的女人城堡,眼前这座城堡一看就有股阳刚之气。它的历届主人当中也真的是不乏出身显赫、战绩卓越的大统领、大将军。</p> <p>城堡周围非常开阔。</p> <p>城堡所在地的历史相当久远,早期建的是作为防御的堡垒。到了十四世纪末才修建成城堡。1524年Montmorency 公爵 Anne (男性叫这个名字少见,1493-1567)开始把它装修成文艺复兴风格的城堡。这位公爵出身显赫,自己也屡建战功,效力五朝国王,其中在三朝中(弗朗索瓦一世,亨利二世和查理九世Francis I)位尊Constable of France(翻译成大统领?反正职位很高,权力仅次于国王)。城堡前的这座铜像就是Anne de Montmorency。</p> <p>经过两代传承后,城堡迎来了一位给它再添辉煌的人物Louis de Bourbon, 因其军事功绩而被尊称为“伟大的孔代”(Le Grand Condé,1621–1686)。他是法王路易十四时期的杰出将军,是波旁家族孔代这一支里的最杰出代表。</p><p>尚蒂伊城堡因他而有过能与凡尔赛宫相媲美的宫廷生活:华美的舞会、绚丽的烟花汇演、精美的晚宴、、、堪称传奇。1671 年,他为路易十四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的盛会,负责晚宴的管家Francois Vatel因为订购的海鲜没有及时送到而自杀。这悲剧还成为了电影的素材,2000年的电影Vatel就是根据这个故事制作的。</p><p><br></p> <p>尚蒂伊城堡实际有大小两个紧邻的城堡构成。法国大革命时期,大城堡除了地基以外几乎全部被毁坏掉了,紧邻的小城堡倒是幸存下来。城堡于1830年被传给亨利·奥尔良,奥玛尔公爵(Henri Eugène Philippe Louis d'Orléans, Duke of Aumale,1822 – 1897)&nbsp;,他是法国末代国王路易·菲利普的第五个儿子。他于1875-1885年间以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复兴风格开始重新修建大城堡,主要是为展示他收藏的大量艺术珍品。奥玛尔公爵被称为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收藏家,他的古代艺术收藏仅次于卢浮宫。膝下无子的他于1886年将尚蒂伊城堡和他收藏的 3000 多份手稿、近 4000 幅素描和 700 幅油画全部捐给了法兰西学院。条件是城堡在他去世后对公众开放,布局不得有任何改变,藏品也不得外借。1898年,尚蒂伊城堡以“孔代博物馆”的名字开始对公众开放。</p> <p>城堡内的房间布置和艺术品陈列都保留了19世纪当时的样子。</p> <p>这一处墙壁的图案反映了当时的中国风。</p> <p>奥玛尔公爵的收藏里有个大宝贝是“为贝利公爵所画的时祷书”(Très Riches Heures du Duc de Berry),大部分是林堡兄弟大约在1411年所画。里面最多被引用的是前面历书部分的插画,反映逐月变化的工作,狩猎、播种、收割等场景。这些插画是国际哥特风格,混合了弗兰德斯、法国、意大利甚至东方等各方面的影响,是西方美术史的教科书里会提到的作品。拿其中描绘五月份的这幅画来看,画家对服装时髦、头戴花冠的俊男靓女的用心描绘,对这个节日盛典场面的生动表达,显示出画家对现实的、自然的世界有了比更早的中世纪画家们更强的兴趣和观察力。 对绘画的目的和看法,似乎开始了从只是叙述宗教故事转向表现自然一角的转型。所以这部作品还是很受艺术史学者们的肯定的。虽然它存放在尚蒂伊,其实游客也看不到珍贵的原作,现场有触屏可以浏览。这个链接可以看到全书的电子版https://bvmm.irht.cnrs.fr/iiif/22470/canvas/canvas-2045964/view。</p> <p>法式家具的各种细节</p> <p>在这里带我们参观的是刘海霞老师,她是知名人文及艺术史知识的推广人,西方艺术史学者。海霞老师的讲解,从历史背景到艺术藏品,绘声绘色、如数家珍、干货满满,我只恨自己脑子不够用。如果按海霞老师分享的内容去记录这里的所见所闻肯定没有足够的篇幅,我记住的也很有限。所以我就按自己的思路,挑几个相对熟悉的画家的作品分享一下。不过很遗憾,没用相机拍作品,手机的效果还是不好。</p> <p>波提切利及同时代的画家作品</p> <p>小里皮的作品(爸爸老里皮是波提切利的师傅)</p> <p>这一组“时祷书”的插画非常精美、细腻,共40幅,是十五世纪法国画家Jean Fouquet的作品。</p> <p>三幅拉斐尔的作品,唯美又富有神性。</p> <p>普桑的8件作品,和谐庄重,件件都透着理性的光芒。</p> <p>华佗的两幅。</p> <p>安格尔的4幅作品。</p> <p>德拉克洛瓦的3幅作品。可以和安格尔的画对比着看,一个是新古典主义,一个是浪漫主义。俩人当时是对头。</p> <p>柯罗的风景画,非常有识别度,好像空气中有一层淡淡的雾气。</p> <p>荷尔拜因的作品</p> <p>这两幅画反映了当时法国王室、贵族们纸醉金迷的生活。</p> <p>这个房间都是肖像画,以前我没多大兴趣看这类作品。现在真不同了,听了一路陶嘉老师的历史故事后,我会很好奇地找肖像人物的名字,然后琢磨画里这人和故事里听到的那个人像不像,可以说关注点更多了,不只关心画家和画的风格了,更有趣。</p> <p>最后的法王路易菲利普</p> <p>这是一幅在乔托室(Giotto Room)的作品,乔托室因它得名。原来认为是乔托的作品,后被认定是他的学生Maso Di Banco 的作品。 很可惜我最后才到这儿,没有时间看房间里的其它作品。乔托很重要是因为他可以说是中世纪绘画和文艺复兴绘画的分水岭。我以前对中世纪的画不太欣赏,觉得太平面,呆板。近来感觉不同。记得在达芬奇故居的讲解员说过,中世纪的画很平面不追求写实,是因为要把第三维度留给观者自己走进去,去接近神。也蛮有道理的。想想当代艺术不也是这个路术吗,要留给观者足够的空间,不过很可能不是去接近上帝,而是各种的可能性。</p> <p>尚蒂伊城堡不光有这个博物馆,还有很多其它可以参观的部分,比如花园和马厩,时间总是不够用,还得留给下次。</p> <p>这次旅程的城堡篇就分享到此。这样的梳理对我来说收获太大了。旅程中没用时间和精力,主要是“感受”,回来慢慢整理、补充、回味才会更清晰,更有所悟。不过要强调一下,这个旅程虽然有很多历史文化的内容,但都是揉在美好而有趣的感官体验里的,一点儿不枯燥。而且美食美景本身就是重点。美食的照片就不放了,一路就餐的餐厅都各具特色,非常养眼,放几张照片回味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