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游记第213篇】周末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p><p class="ql-block">2022-6-25何丽</p><p class="ql-block">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两馆一址)于今年2月5日在北京开馆,成为北京中轴线上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末,孩子早已提前三天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微信公众号上预约了免费参观。</p><p class="ql-block">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西侧紧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东侧坐落着庆祝建党百年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侧有中国科技馆,南面有中国历史研究院、“鸟巢”体育馆等建筑。</p><p class="ql-block">进门要查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报告的才可以进入),要查健康码和测体温,安检,然后刷身份证进入(预约的时候用身份证预约的)。</p><p class="ql-block">今天阳光灿烂,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我一边往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遗馆大厅里走,一边被它对面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建筑和雕塑所吸引,实在是太壮观啦!</p><p class="ql-block">还有它楼顶上的一排红色的旗帜,配着碧蓝的天空,美极了!下次一定要预约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去参观一下。</p><p class="ql-block">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外表面图案借鉴中国传统的花窗和多宝格构图,镂空的形式使它在午后的阳光下,生动地变幻出各种迷离交错的光影。</p><p class="ql-block">在夜里华灯初上时分,整个建筑又化身为灯笼,发挥自身发光透射出来的形式,倒影在水面上,非常梦幻。</p><p class="ql-block">一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就看见了它特别敞亮大气的中央大厅,透过最上面设计精美别致的正方形网格天花板可以看到外面的蓝天白云。</p><p class="ql-block">我询问了一下咨询台的工作人员平时这里有什么活动吗?她们说:这里平时会有一些非遗展示和免费的体验活动,可以带孩子来参观,比如剪纸,拓印,书法,篆刻……具体时间和活动需要查询他们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打电话。</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就看到了剪纸的非遗传承人在给观众展示剪纸的制作过程。</p><p class="ql-block">目前这里只开放了一部分:</p><p class="ql-block">(一)一层是《大国匠作-走向新时代的工艺美术》,主要展示的是中国近现代工艺美术作品。</p><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还可以看到玉雕、木雕、双面绣、瓷器、掐丝珐琅等中国工艺美术精品。</p><p class="ql-block">“大国匠作”:展出有“四大国宝”,分别是翡翠山子《岱岳奇观》、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和翡翠插屏《四海腾欢》。</p><p class="ql-block">这四件作品从题材选定、形式设计到全部完成,历时八年。</p><p class="ql-block">40多位工艺大师和数十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团队一起合作,原料之贵重,创作之精美,都堪称国家珍品。</p><p class="ql-block">(二)四层展厅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是:</p><p class="ql-block">1.旷古遗音,展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p><p class="ql-block">2.万方乐奏,展示中国传统乐器文化。在这里除了观赏展品,还可以戴上耳机聆听《广陵散》《文王操》等名曲。</p><p class="ql-block">3.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展厅现场除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展示,还复原了达玛沟小佛寺遗址,让人沉浸式感受大漠和戈壁的场景,这里的壁画距今已有1500—1800年的历史啦!</p><p class="ql-block">5.籍器传文,金石篆刻、印谱、拓本。</p><p class="ql-block">6.粉墨传奇,展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p><p class="ql-block">(三)开放时间:9:00-16:30(周一闭馆)</p><p class="ql-block">(四)门票:免费</p><p class="ql-block">说一下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展品吧:</p><p class="ql-block">1.是一个憨态可掬的小老虎形状的乐器,我觉得它挺好看挺好玩的。</p><p class="ql-block">它是一种刮奏乐器,叫作敔(yu三声),古时候在奏乐将终时,击敔使演奏停止。</p><p class="ql-block">它的背上有很多的插片,每当演奏要结束的时候,演奏者会拿起竹籈,在它的背上刮奏三遍,说明演奏就结束了。</p><p class="ql-block">2.太平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我曾经在永定河边看到过村民们的太平鼓表演,并且录下来,剪辑制作成视频发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啦!</p><p class="ql-block">3.鼗 (táo) 鼓,就是两旁缀有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其实就是我们俗知的“拨浪鼓”。</p><p class="ql-block">它是我们中国古老又传统的民间玩具,同时也是一种乐器,还是帮助卖货郎卖货的响鼓,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p><p class="ql-block">拨浪鼓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人人都有的玩具,也是我们每个人人之初的第一个玩具。</p><p class="ql-block">其实它在世界各地分布也很广泛,五大洲都有。</p><p class="ql-block">鼗(拨浪鼓)本来是一种古乐器,多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在演礼仪式中属常用乐器。</p><p class="ql-block">《书经·益稷》上说:“下管鼗鼓、合止柷敔。”证明鼗经常与鼓、柷、敔等礼乐一起演奏。</p><p class="ql-block">《书经》注释中又说:“鼗属于堂下之乐”,即在乐曲后半部演奏。</p><p class="ql-block">《周礼·春宫·小师》上说:“掌教鼓、鼗、柷、敔、箫、管、弦、歌”。</p><p class="ql-block">可见拨浪鼓与箫管弦等乐器具有同等并列的地位。</p><p class="ql-block">4.双面异绣</p><p class="ql-block">双面绣也叫两面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p><p class="ql-block">双面绣始于宋代,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p><p class="ql-block">双面绣主要体现在中国四大名绣(湘绣、苏绣、粤绣、蜀绣)的作品中。</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双面绣已发展为双面异色、异形、异针的“三异绣”,把双异绣技术发展到更加神奇莫测的境界了。</p><p class="ql-block">双面异绣就是在薄纱上,我们看见的是一个仕女在隔着纱帘,望着外面的一个葫芦。</p><p class="ql-block">等到你走到背面以后,还是在这一层纱上,人到了帘子里面,站在屋子里面,看见仕女在望月。</p><p class="ql-block">5.两把距今一千多年历史的古琴非常有名:</p><p class="ql-block">其中一把叫枯木龙吟的晚唐古琴,这把琴的琴长是三尺六寸五,象征着一年365天,而且它旁边的13个徽,也象征着一年12个月加一个闰月。</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把琴是南宋时期的鸣凤琴,1977年,美国宇航局向外太空发射了“旅行者号”,其中搭载了一张能够保存十亿年之久的镀金唱片。里面收录了90分钟的人类音乐,其中最长的一首音乐七分半钟,就是由这把琴演奏的古琴曲《流水》。</p><p class="ql-block">6.只有一根弦的琴--独弦琴</p><p class="ql-block">独弦琴,是京族的古老弹弦乐器。京语称之为“睹演旦匏”(Du yan Dan bou)”。2010年被列入国家传统音乐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独弦琴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南国色彩,流行于中国广西防城地区以及越南。</p><p class="ql-block">关于它的由来,京族民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p><p class="ql-block">一个传说它是由海龙王的“如意琴”演变而来,那一根弦就是龙王七公主的头发变的;</p><p class="ql-block">一个传说认为是京族的先民们出海打鱼时,发现系在桅杆上的绳索,伴随船的摇摆用橹碰击则发出奇妙的声音,受此启发而模仿制作的。</p><p class="ql-block">早在公元8世纪的唐代,我国就有了关于竹制独弦琴的记载。</p><p class="ql-block">《新唐书》中有:“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Hui)首(是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张弦无轸,以弦系顶。”</p><p class="ql-block">古代的独弦琴,是用一段毛竹筒(长三尺、直径四寸左右)的多半边做琴体,开口部分朝下,在竹筒表面纵向挑起一条细而长、两端不断的竹皮为弦。</p><p class="ql-block">后来逐步增加了竹制弦弓和葫芦形共鸣器,发展成为现代的独弦琴。</p><p class="ql-block">独弦琴最初只为诗人吟诗伴奏,后来发展为歌舞伴奏或与其他乐器合奏(尤常与洞箫一起演奏);</p><p class="ql-block">现在它多用于独奏,亦可参加重奏或为歌舞伴奏。</p><p class="ql-block">在民族乐队中,独弦琴往往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p><p class="ql-block">独弦琴是泛音演奏乐器,演奏手法独特,可在一条弦上同时奏出两个音,音色柔和优美,宜于表现悠长抒情的旋律。</p><p class="ql-block">看了只有一根弦的琴,我在想有没有没有弦的琴呢?</p><p class="ql-block">夏天的夜晚,我在家门口的小河边散步,听见蛙声水声,蝉鸣虫吟,感觉天地之间正用一只无弦琴在演奏着天籁之音。</p><p class="ql-block">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p><p class="ql-block">意思是说陶渊明不解音律,却放置了一张无弦的不加装饰的琴,每逢饮酒聚会,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情趣。</p><p class="ql-block">后人用以为典,有闲适归隐之意。</p><p class="ql-block">唐白居易《夜凉》诗:“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弦琴一张。”</p><p class="ql-block">明洪应明《菜根谭》:“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琴弦,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琴书佳趣?”</p><p class="ql-block">说的是人在读有字书,弹有弦琴之外,还要领会弹无弦琴,读无字书那种更加奇妙的意趣。</p><p class="ql-block">不过话说回来,以现在的科技水平,我们早已有了运用激光技术及光学控制原理制造的无弦琴,使得演奏者无需用手接触琴身就可以演奏。</p><p class="ql-block">演奏者用手遮住一束光,无弦琴就会发出声音,相当于拨动一根琴弦。</p><p class="ql-block">另外,既然有无弦琴,独弦琴,那么最多弦的琴是哪种乐器呢?</p><p class="ql-block">我查了一下,从古至今,我们中国的古琴有素琴(无弦琴)、一弦琴、二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十弦琴、十二弦琴、十三弦琴、十五弦琴、二十弦琴、二十七弦琴等。</p><p class="ql-block">而立式钢琴的琴弦应该是目前拥有最多弦的乐器,约有220多根琴弦,前15根粗,16到30中粗,后面全细。</p><p class="ql-block">7.笛子</p><p class="ql-block">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目前最早的笛子是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7孔贾湖骨笛(距今已经有约9000年的历史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p><p class="ql-block">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人类的先祖们就会在夜晚点燃起篝火,架起猎物,围绕捕获的猎物边进食,边欢腾歌舞。</p><p class="ql-block">他们还会利用飞禽胫骨钻孔吹奏(用其声音诱捕猎物和传递信号),也就诞生了出土于我国最古老的乐器——骨笛。</p><p class="ql-block">中国笛子,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p><p class="ql-block">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p><p class="ql-block">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红木做的笛子。</p><p class="ql-block">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竹笛声音效果较好,制作成本较低。</p><p class="ql-block">在众多笛子佳作中,最出名的曲子分别是:《姑苏行》《春到湘江》《喜相逢》《牧笛》《小放牛》《牧民新歌》《鹧鸪飞》《黄莺亮翅》《五梆子》《扬鞭催马运粮忙》这十大名曲,由不同的笛子演奏家创作及改编而成。</p><p class="ql-block">东晋时的名将桓伊善于吹笛,素有“笛圣”之称,他的笛谱改编成琴曲《梅花三弄》,后来成为古代十大名曲之一。</p><p class="ql-block">唐朝时期诞生了许多吹笛高手,最有名的是李谟。他是唐朝开元时期出名的神笛手,被称为“吹笛为第一部”。</p><p class="ql-block">唐代有众多诗人写过闻笛诗,有李白、杜甫、高适等顶尖诗人,而赵嘏一句“长笛一声人倚楼”,还留下了“赵倚楼”的美称。</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和笛子有关的诗,也非常脍炙人口:</p><p class="ql-block">春夜洛城闻笛</p><p class="ql-block"> 李白</p><p class="ql-block">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p><p class="ql-block">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塞上听吹笛</p><p class="ql-block"> 高适</p><p class="ql-block">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p><p class="ql-block">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凉州词二首·其一</p><p class="ql-block"> 王之涣</p><p class="ql-block">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p><p class="ql-block">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见 </p><p class="ql-block">袁枚</p><p class="ql-block">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p><p class="ql-block">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晚</p><p class="ql-block">雷震 </p><p class="ql-block">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p><p class="ql-block">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李可染就画过一幅非常有名的牧童骑牛吹笛的国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遗馆展示的玉雕、乐器、戏曲,到金石篆刻、木版年画,1298件(套)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平时都没是有正式展出过的精品。</p><p class="ql-block">它们以前都是被收藏在仓库里面的,我们都没有机会看到。</p><p class="ql-block">但是现在因为有了这个馆,所以把很多平常看不到的国宝级精品都给我们展示出来了。</p><p class="ql-block">所以我想今后要经常陪孩子过来看看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品,参加在这里举办的非遗活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