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根据白银北山文艺中心主任王世军的委托并提供的基本资料,要我把武川乡志——经济篇的内容整理编纂出来,有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林业,牧业、交通运输、工业、金融、财政、邮电通讯、供销合作、粮油购销、乡镇企业等共12个方面,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跨越时空比较长,专业性比较强,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欢迎当事人或知情人提出修改意见,以充实完善。</p><p class="ql-block">(其他部分:地理,气候,历史,沿革,民俗,政治,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水利等内容其他人写)</p><p class="ql-block">谢谢!</p><p class="ql-block"> 张才</p><p class="ql-block"> 二0二二年七月三日</p> <p class="ql-block">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p><p class="ql-block">1949年以前的武川农村经济体制,为私有制个体小农经济,农民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耕种旱作农业,耕地全是靠天吃饭的旱地。由于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低下,粮食是广种薄收,十年九旱,粮食难以自给。</p><p class="ql-block">长期的封建制度,使农村土地占有极不合理,大量的土地及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地主富农手中,广大的贫苦农民在饥饿线上挣扎。1949年,武川辖区农民共755户4570人,共有耕地36904亩,13%的地主富农户就占耕地17713亩,将近一半,他们每人平均占耕地29亩,而87%的贫雇农只有耕地19191亩,人均占有6亩。如地主火家和祁家两家就占地2700亩。</p><p class="ql-block">第一节 土地改革</p><p class="ql-block">一、旧社会的剥削方式</p><p class="ql-block">1、地租剥削</p><p class="ql-block">地主将土地出租给无地农民,秋收后收回租子,租额一般按照土地的优劣而定,不因丰收而变化,也不提供生产工具等。</p><p class="ql-block">2、雇工剥削</p><p class="ql-block">当地每户地主少则雇工一二人,多则七八人,年工资除管吃住外,再给一部分粮食,一般是一石粮食,约1500斤。</p><p class="ql-block">3、放高利贷</p><p class="ql-block">就是复息计算,利上加利,俗称“驴打滚”,有的按天计算,有的按月计算,有的按年计算,看互相签约的合同了。</p><p class="ql-block">二、土地改革</p><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1951年9月20日皋兰县北山区土改工作组进入武川各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通过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土地,分配财产等阶段工作,12月30日土改完成,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束。</p><p class="ql-block">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p><p class="ql-block">一、农业生产合作组</p><p class="ql-block">土改之后,虽然农民分得了土地,但生产工具缺乏又简陋,无牲畜,无农具,甚至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发挥各农户之间生产资料的综合利用,互助组因时而生。1952年春各自然村的部分农民开始了变工互助,有出牲畜的,有出劳力的,形式多样。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互助组代替了变工组,农忙即合,农闲即散。1952年,全乡建立互助组18个,参加157户,1953年发展到31个,293户,1955年互助组达到93个,79%的农户参加。</p><p class="ql-block">二、建立农业社</p><p class="ql-block">1953年,部分常年互助组开始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称为“初级社”,由农民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组织形式,实行农户土地作股入社,统一经营,按股分红,牲畜和农具统一使用,合理付给报酬。</p><p class="ql-block">1956年底,初级社开始向高级社过渡,高级社取消按股分红,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高线控制的原则,即按工分分粮,以人定粮。</p><p class="ql-block">第三节 人民公社</p><p class="ql-block">1958年5月,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根据毛主席的倡议,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块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与此同时,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人民公社一哄而起,9月间,武川成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一切财产在全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被誉为“一大二公”。对生产资料,劳动力在全公社范围内实行贫富队拉平,平均分配,将社员家中的一些财产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实行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建立公共食堂,大刮“一平二调”的“共产”风。1958年下半年,全公社兴办食堂23个,就餐人数4186人,占本乡总人口的63.9%,“吃饭不要钱”,“放开肚子吃饱饭”,来了就吃,吃了就走,造成大量的粮食浪费。</p><p class="ql-block">1960年,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核算单位下放,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使组织生产收益分配的规模缩小。</p><p class="ql-block">1958年至1961年,全公社5个大队32个作业队。到1964年辖7个大队,36个生产队。1968年到1981年,辖8个大队,41个生产队。1983年辖7个大队59个生产队。</p><p class="ql-block">1983年5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公社改为乡,25年的人民公社历史结束。</p><p class="ql-block">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p><p class="ql-block">1979年底至1980初,全乡41个生产队建立了59 个作业组,推行联产计酬,定额管理和定额记工。</p><p class="ql-block">1981年5月,全乡7个村全面推行了以大包干为主的生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大包干到户,耕畜,羊只,农具,拖拉机及磨面机等粮油加工设备作价归农户所有。各村委会和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书2100多份,并进行了公正,土地承包期50年不变。土地承包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学习科学种田,加大农业投入,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实行责任制后,在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各种服务机构也相继而生,农技中心,专业户,重点户,联合体的出现,为农业生产和各农户,提供服务和试点示范及引领作用,将历史上被小农经济束缚的农民,跻身于商品经济行列,从事种植,养殖,建筑,运输,经商等专业人员越来越多,1995年全乡农村经济收入达到2200.18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301400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850元。</p> <p class="ql-block">第二章 农业</p><p class="ql-block">武川地处干旱山区,水资源贫乏。历史上的武川农业,纯属旱作农业,干旱多灾构成了自然条件的严酷性,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放后,特别是“北农会议”以来,全乡大搞“三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农田基本建设发展迅速。乡政府先后制定了本乡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了一批工程“二平二沟”(水平梯田,水平砂田,山沟打坝,沙沟造地),“三水齐抓”(天上水,地下水,地面水),决心达到武川洪水不出武川,防止水土流失,做到因地制宜。</p><p class="ql-block">1958年到1974年,先后组织建成了高级坝,分拉牌大坝等9座水库大坝,造地1600 多亩。同时兴修水平梯田,修筑涝坝,改土造地等,1975年当年改造土造田新增耕地1151亩,修水平梯田15453亩,挖井、掏泉发展水浇地571亩。</p><p class="ql-block">铺压砂田是当地抗旱保收的最有效的措施,利用农闲季节,大力发展砂田,到1961年全乡有砂田15993亩,火烧沟就是铺压砂田的榜样典范,被树立为全省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全公社向火烧沟学习,大力发展铺压沙田,1963年至1966年四年全公社累计压砂田10364亩。</p><p class="ql-block"> 铺压砂田,功在当代,利在后人,是抗旱防旱,增加粮食产量的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长期坚持下来,到1995年,全乡共有砂田23162亩,走出了一条旱作农业的路子。</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中期的持续干旱,为武川农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困难,为了彻底摆脱武川人民靠天吃饭的状况,兴修水利提到了武川公社党委的重要议程,决定兴建武川电力提灌工程,从工农渠第九泵站接头,通过多级泵站提水到武川,彻底解决武川人民群众缺水的状况。经过数千名群众和干部们的艰苦奋斗,武川电灌工程当年通水,到1997年全公社已有水浇地2520亩,基本解决了武川人民的吃饮水问题,之后灌溉面积逐年在扩大,到1995年,全乡水浇地达到10710亩,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301公斤,农业总产值635万元。全乡人民群众的口粮有了保证。</p><p class="ql-block">第一节 耕作制度</p><p class="ql-block">一、间作套种</p><p class="ql-block">套种是武川人民耕作制度上的一场革命,也是抗旱的一项重要措施。起初在洋芋地套种豌豆,后来发展到小麦套种玉米等方式,以增加粮食收成。</p><p class="ql-block">二、轮作倒茬</p><p class="ql-block">为减少农作物病虫草的危害,提高粮食产量,当地农民采用作物种植倒茬轮作,主要有:小麦——糜谷,小麦——豆类,小麦——胡麻,小麦——洋芋等倒茬方式。</p><p class="ql-block">三、施肥</p><p class="ql-block">一是农家肥。主要有粪肥,包括猪粪,羊粪,大牲畜粪便,人粪尿,土炕肥,炕灰,灶灰等。其中羊粪,猪粪和灰土所占比例较大。主要用于农田的基肥。</p><p class="ql-block">二是化肥。主要有尿素,硝酸铵,磷肥,碳酸铵,主要用于作物的追肥和催肥。1995年全乡化肥使用达到549吨。</p><p class="ql-block">当地旱砂田地一般不施肥。</p><p class="ql-block">四、农作物及产量</p><p class="ql-block">武川地区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麦、糜谷、豌豆、蚕豆、黄豆、洋芋、胡麻、瓜类,偶尔也种荞麦、青稞、莜麦,油菜,麻子等但不多。</p><p class="ql-block">1、小麦</p><p class="ql-block">小麦属于夏粮作物,是武川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解放前,小麦播种面积小,产量低,据统计1949年,小麦播种面积31789亩,单产约50公斤。解放后,全乡大面积兴修“三田”,播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到1995年小麦播种面积达到50961亩,亩产达到71公斤。武川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有半截王、齐头麦、和尚头、红光头、红齐头、长芒、阿勃红、红欧柔、红旗一号、甘麦8号、麦粒分,晋2148、高原602,永麦等十多个品种。小麦品种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以提高产量和抗病防病能力。但和尚头这个品种一直在延续播种,尽管产量相对低,它根系发达耐旱,适合旱地种植,生长期相对长一点,面粉劲道味道好,深受人们的喜爱。</p><p class="ql-block">小麦栽培技术,首先秋季深耕土地,深秋耱耙保墒,冬季打压平地,春季播种前施足基肥。其次春天适季播种,根据墒情和耕地肥弱,合理密植。初夏做好田间管理,浇灌,施肥,中耕除草,病虫防治。中夏到末夏收获,打碾入库。目前基本上都是专业化操作,从耕地到播种直至收割脱粒都是专业人员用机械化完成。</p><p class="ql-block">2、糜谷</p><p class="ql-block">糜子和谷子为大秋作物,属于杂粮类,产量高,只要有充足的雨水就能保证丰收。1995年,全乡糜谷种植面积达到9000多亩,单产近百公斤。主要品种有半个红、白糜子、红糜子、黄糜子,谷子有白谷子、红谷子、衔头谷等。</p><p class="ql-block">糜谷的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比较简单,只要按时播种,成熟期防治麻雀糟蹋,及时收割,防治霜冻和雨淋,及时打碾收藏就是了。</p><p class="ql-block">3、洋芋</p><p class="ql-block">洋芋是禾谷类之外的主要粮食作物,即可当菜又可当粮,深受人们的喜爱。当地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较大,早期采用平播种植方式,1956年推广起垄种植,产量提高,一般亩产都在600公斤以上,之后又有地膜种植洋芋,保湿保温,增产增收。</p><p class="ql-block">主要品种有高原4号、大白花以及后来推广的红洋芋,黑美人等新品种。</p><p class="ql-block">4、玉米</p><p class="ql-block">玉米生长对水、肥、热等环境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武川大部分地区处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低温、干旱山区,很不适宜种植玉米。</p><p class="ql-block">1988年,白银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在海拔1700米的红岘村示范地膜种植“中单二号”,实验结果是:地膜玉米亩产862公斤,露地玉米578公斤。后在独山,崖渠等海拔1830米左右的地方种植地膜玉米,实验成功。方可以种植一些适合该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p><p class="ql-block">五、经济作物</p><p class="ql-block">当地的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类和瓜类两部分。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菜籽、葵花、麻籽等。瓜类主要有籽瓜和西瓜。以前由于受干旱制约,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p><p class="ql-block">1、油料作物</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全公社油料种植面积2000亩左右,亩产四十公斤左右。武川电灌工程建成通水浇地后,油料作物种植有了较大发展,到1995年全乡油料作物面积达到5662亩,水地油料亩产150公斤以上。目前,油料作物主要是胡麻,品种有天亚5号,陇亚7号。菜籽、葵花和麻子的种植面积较小,属零星种植,没形成规模。目前,部分土地集约化后,有集中成片连带种植葵花的地方。</p><p class="ql-block">2、瓜类</p><p class="ql-block">武川以种植籽瓜为主。西瓜是喜光作物,要求光照充足,生长温度18度至32度,对水肥要求较为严格,所以种植面积很小。</p><p class="ql-block">籽瓜是比较耐旱,武川大部分地方都能种植,特别是红岘村海拔比较低,砂田积温高,种植籽瓜条件好,尤其是新铺压的砂田最适合种植籽瓜。1993年白银区科委与乡农技站联合在红岘村建立2000亩的籽瓜基地,规模连片种植,效益比较好,亩产黑瓜子65公斤,黑瓜子总产量130000公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节 农技农艺</p><p class="ql-block">一、科技推广机构</p><p class="ql-block">人民公社化后,科技工作直接由人民公社负责,1964年6月6日成立了武川公社农业科学技术委员会,由寇宗凌、高学勇、高兆铭、曾爱珠、李生荣、王万林、王武义、狄树元、关学孝9人组成,寇宗凌任主任。文革开始后,该机构停止工作。</p><p class="ql-block">1992年3月,乡农技服务中心成立,相继又成立了农技站、农经站、林业站、农机站、水保站。同年11月重新恢复成立了武川乡科学技术委员会,由张庆、李新海、魏勇堂、魏丽霞、祁万泽组成,张庆任主任。1995年12月,乡科委进行调整,魏丽霞任主任,李桂玲副主任,成员有高发,张国,魏勇堂,祁万泽,李金霞,高子兴等人。乡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李新海担任,有技术人员13人,文化程度较高,技术力量较强。</p><p class="ql-block">二、新技术推广应用</p><p class="ql-block">解放后,乡政府不断加强农技服务工作,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推广药剂拌种,间作套种,地膜覆盖,优良品种实验推广,氮磷肥配方施肥,节能日光温室,地膜玉米和地膜洋芋种植等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增产效果明显。</p><p class="ql-block">三、病虫害及杂草的防治</p><p class="ql-block">1、病害</p><p class="ql-block">武川地区农作物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穗病,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糜谷黑穗病,洋芋坏腐病,花叶病,胡麻立枯病,瓜类枯萎病、炭疽病等。防治方法主要是倒茬,换种,使用化学药物。</p><p class="ql-block">2、虫害</p><p class="ql-block">农作物虫害主要有:小麦蚜虫、吸浆虫、麦蛾、粘虫,小地老虎,红蜘蛛,金针虫等。主要用化学药物喷杀灭虫。</p><p class="ql-block">3、草害</p><p class="ql-block">危害较大的杂草有野燕麦,灰藜,兔丝子,苦苦菜,彬草等。主要用人工拔草和化学药物灭草。</p><p class="ql-block">第三节 经营管理</p><p class="ql-block">农业合作化时期,经营管理是根据国家统一计划,结合农业生产和合作社的具体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和分配制度。人民公社化时期,经营管理分生产管理,计划管理,劳力管理,财务管理,年终收益分配。以生产队为生产和核算单位,上班由带工组长和队长考勤记工,社员人手发一手册,每月核算一次,年底决算。</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原来的经营管理体制结束,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原来的管理体制彻底结束。</p> <p class="ql-block">第三章 林业</p><p class="ql-block">由于干旱少雨,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历史上武川林业发展十分缓慢,在涝坝或水坑边,只有零星的沙枣树、榆树、红柳之类的耐旱树木,没有成片成带的规模树林。</p><p class="ql-block">水,乃是生命之源,引黄、引大两大工程入武,使武川植树造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一、林业发展</p><p class="ql-block">解放后,武川乡贯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的“谁栽谁有,伙种伙有,村种村有,自愿互利”的林业方针政策,乡政府高度重视,掀起全乡群众大搞植树造林活动,抽调专人负责,在组织上有了落实保证。</p><p class="ql-block">为解决树苗、树种籽问题,将羊粪、炕土等农家肥料拉到水川沿河一带换回树种籽或树苗条,苗、籽问题的集中解决,为全乡植树造林创造了先决条件,各村各社各庄逐渐有了绿色,看见了树木,初见成效,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由于干旱缺水,管理不善,加之野生动物或家畜的啃咬等各种原因,造成了全乡树木的严重破坏,使原有的树木几乎丧失殆尽,原来的荒山秃岭更加凄惨荒凉,没有了生机。</p><p class="ql-block">1975年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引黄入武工程的全面实施,各村、各社陆续通水,为植树造林,绿化武川大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种草种树,发展牧业”的开发大西北的方针政策,对武川的植树造林给予了大力支持,老百姓也总结了以往栽树不护树,造林不管林的经验教训,从本村的实际出发,规划连片或整片种树封山,退耕还林,制定乡规民约、护林公约,不断加强林木的管护工作,天、地、人的和谐,促使当地林业的快速发展。造林面积由1971年末的748亩快速提高到1985年末的2532亩。目前各村庄已经是绿树成荫,形成规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利在当代,功在千秋。</p><p class="ql-block">随着种草种树政策的落实,建设和管护好全乡林木,1992年成立了武川乡林业站,并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各级领导干部的不懈努力,老百姓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转变,不但栽树的规模有了提高,道路旁、水渠边,房前屋后及沙河沟,到处都是树木,村庄淹沫在绿色的海洋之中。而且树种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以建材为主的白杨树、榆树、洋槐等,逐步转栽为以苹果、冬果梨、早酥梨、枣、杏、桃、核桃、花椒等为主的经济林,由最初的房前屋后及庭院种植发展到现在的大面积成片连带种植,目前全乡栽种经济林达到万亩以上,而且都已经进入盛果期,发挥着经济效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改善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p><p class="ql-block">二、病虫害防治</p><p class="ql-block">由于海拔相对高,通风条件好,日照充足,降雨量少,空气干燥,气候凉爽,树的种类不多且密度稀等多种因素,当地林业遭受病虫害的危害较小,不太明显。</p><p class="ql-block">据普查统计,用材林木的病虫害主要有:杨树白粉病,黄斑星天牛,杨树蛾,杨树透翅蛾,刺槐蚜虫等。主要防治方法:生物防治,人工捕杀,毒签塞洞,药剂喷洒(主要用乐果、石硫合剂、硫酸铜等)。</p><p class="ql-block">经济林木主要病虫害有:苹果腐烂病,苹果早期落叶病,红蜘蛛,金龟子,蚜虫,食心虫,蚧壳虫等。主要防治方法有: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病品种,药剂防治(一般用“843”康复剂,福美砷,氧化乐果,石硫合剂,克螨特,杀灭菊酯等农药)。个别年份由于霜冻和风沙也影响开花与坐果。</p><p class="ql-block">如今,进入武川沟沟岔岔,来到武川的村村庄庄,一道道水渠,一棵棵树木,一枚枚花朵,一株株小草,甚至是空气中的一颗微尘,只要你用心聆听,去发觉,去感受,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武川人民付出的结果,大自然和武川人民与我们是那样的亲近与和谐。尤其是黄崖沟的牡丹园的建设,吸引了城市人员的观光旅游,成为白银市区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第四章 畜牧业</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武川地区养殖业十分惨淡,至解放初全乡有耕畜877头,养羊5939只,生猪513头。新中国成立,促使当地农业和畜牧业的同步发展,武川的养殖业在各级政府支持和帮助下得到迅速提升,到1995年全乡大牲畜2883头,羊达到20000只,存栏猪5076头,鸡17000只。</p><p class="ql-block">一、饲养</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武川饲养家畜品种主要有:马、驴、骡、牛、驼、猪、羊、鸡为主,零星也有养兔子的。</p><p class="ql-block">解放前,大牲畜的饲养是以家庭为主,合作社后,主要是以生产队集体饲养,有专门的饲养员看管或放牧,大牲畜是不容许屠杀吃肉的。</p><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饲养大家畜主要是用以耕地,播种,磨面,碾米,拉车,驮物和人骑等为动力和运输工具,其粪便可当做燃料或肥料用。</p><p class="ql-block">1981年,包干到户后,大牲畜分配到农户,各家单独饲养,几乎每家都饲养有一头骡或驴来耕地种田,拉车,以役畜为主,农闲时联户野外放牧、饮水管理。这一阶段大牲畜的发展最快,数量最多。1950年全武川大牲畜只有1165头,1970年2496头,1995年2883头。</p><p class="ql-block">随着武川小区和盛武小区的建设,2000年后,越来越多的武川人进城打工和经商,各村各社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农耕旺盛时代基本结束,大牲畜基本没有用处,耕田种地的人也租用农业机械耕种和收割,偶有个别农家饲养零星的大牲畜。</p><p class="ql-block">饲养的猪、羊、鸡、兔等家畜家禽,除上交国家收购任务外,主要是自养自吃,养猪是为了过年,养鸡是为了换盐,说的很贴切。</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全公社大办集体猪场,41个生产队都建起了猪场,养猪达到1406头,据统计数据显示1975年底,猪场加农户养猪总数达到4554头,1971年至1975年五年给国家交售生猪3896头,年均交售780头。</p><p class="ql-block">1972年上级有关部门为扶持养猪事业,给予贷款鼓励,国家和生产队给予农户养猪奖励,为国家交售一头肥猪,除国家奖励粮食外,生产队再奖励30——50斤粮食。</p><p class="ql-block">那时期的猪饲料有粗饲料和精饲料构成,粗饲料一般有糜衣,谷衣,糜草、谷草、麦草粉碎成草粉,夏秋有绿草和野草籽,个别生产队也搞发酵饲料;精饲料主要是麦麸皮,米谷糠和粮食。</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割资本主义尾巴结束,武川的饲养业逐步走向市场,向商品化发展,肉类与禽蛋可自行交易,以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1995年养猪达到5076头,猪肉产量达到316000公斤。</p><p class="ql-block">目前,农户养猪的时代已经终结,都是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养羊集中在少数农家,如中山村的风拉牌、魔石沟、二道湾等村社的农民专业户养羊,有几百只甚至上千只的羊群,进行规模化养殖,效益突出。</p><p class="ql-block">二、疫病防治</p><p class="ql-block">1960年武川公社成立兽医站,负责全公社家畜家禽的疫病防治工作,1968年9月兽医站并入公社卫生院。</p><p class="ql-block">为贯彻落实“以养猪为中心,全面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公社党委研究,于1973年2月5日重新成立武川公社兽医站,祁生活、李荣春、苏文元三人任兽医,同时加强对各大队赤脚兽医的培训工作,崖渠大队韩进瑜,中山大队王禄年,武川大队祁生活,宋梁陶生才,独山魏治安,新安李得堂等在皋兰县五七红专学校培训兽医,壮大了全公社的兽医队伍,提高其业务素质,由于这部分兽医队伍的辛勤工作,确保了全公社家畜家禽的平安,多年没有发生大面积的疫病传播。</p><p class="ql-block">1994年春,发生马流感大传播,发病率99%,由于兽医站工作人员防疫和诊治的措施得力,避免了大面积死亡,死亡率仅3%,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p><p class="ql-block">目前,由于大数据的建设,信息交流速度加快,防疫知识的普及,防疫手段的提高,养殖场地远离村庄,安全系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加强,诊治准确率提高,养殖业在疫情防控方面还是比较到位和安全的。</p> <p class="ql-block">第五章 农业机械</p><p class="ql-block">解放前,武川的农用工具主要有锄头、铁锨,镢头、犁、耙、耧、木轮推车,石磨,石碾子,石磙子,铡子等,农业生产工具及其低下。五十年代以后,新的或先进的农业工具逐渐得到了推广应用,陆续使用七寸步犁,山地犁,双铧犁,密植耧,12行播种,中耕除草机,拌中器,喷雾器,胶轮大车,架子车,水挂车等,农业生产力相对得到了提高。进入七十年代,农业机械有了快速发展,拖拉机,柴油机,磨面机,榨油机,粉碎机,脱粒机,抽水机等农业生产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广泛应用,人畜力运输工具逐步被拖拉机取代,为加强管理和推广农业机械,1975年9月22日成立了武川公社农机站,1995年全乡农业机械总动力24797马力。</p><p class="ql-block">1975年引黄水利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电网的全面建设,电动机代替了柴油机,农业加工机械动力逐步电气化。</p><p class="ql-block">一、机械作业及运输机械</p><p class="ql-block">1958年,武川各村开始推广使用农耕具七寸步犁,双铧犁,但都是畜力拉用。1971年开始机耕作业,全公社有机引犁4部,机引耙3部,1980年机引农具发展到44部,各社基本都有手扶拖拉机和大型拖拉机。</p><p class="ql-block">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土地承包制的落实,各种中小型拖拉机快速增长,手扶拖拉机和四轮拖拉机进农户,1995年全乡大中小型的拖拉机达到16847台,较1978年的67台增长了25倍。机引农具达到327台套,是1978年21台套的15.5倍。</p><p class="ql-block">目前,农业耕地,耙地,收割,脱粒,除草等农业生产过程全部是专业化作业,商业化运作,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生产机械作业逐渐结束。</p><p class="ql-block">二、加工机械</p><p class="ql-block">1968年武川公社开始使用机械加工粮食,全公社仅有3台磨面机,1969年又添加2台脱粒机,2台榨油机,再增加4台磨面机,随后各村社快步增加,到1975年,武川彻底结束了用石磨磨面,用石碾剥米的落后加工模式。1995年,全乡共有农产品加工机械99台,主要以粮食加工和饲料粉碎为主。</p><p class="ql-block">目前,都是专业化、规模化加工,加工机械更先进,加工速度更快,加工精度更高,服务更加便捷,更周到。</p> <p class="ql-block">第六章 工业</p><p class="ql-block">第一节 手工业</p><p class="ql-block">一、1949年以前的手工业</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本乡没有正式的工业,只有从事手工业的木匠、铁匠、泥水匠、石匠,皮匠,但人员较少,也不是固定的职业,都是临时性的作业,平时务农,有需要或农闲时出去干一干。手工业者们的手艺,一般都是世袭制,“父传子,子传孙”者居多,经过世代相传或继承,有些工匠们的手艺精湛,很有名气,如江家川刘俊喜父子的木工技术在十里八乡就很出名,为农户制作播种的耧,耕地的犁和盖房修屋,都找他而做。</p><p class="ql-block">二、一九四九年以后的手工业</p><p class="ql-block">建国后,各行手工业者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使工匠人员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1958年建起了农具加工厂,各大队相继办起了农具加工组,各生产队也有了自己的修造室,主要从事农具的翻沙加工或修造,保障或方便了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1962年,成立了武川手工业社,虽然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但产品还是单一,生产规模小,年产值10万元左右。</p><p class="ql-block">第二节 乡镇企业</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武川是一个以种地为主兼牧的农业乡,世代农民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腰酸腿疼割得慢”,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终年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干旱少雨,生产力落后,生活方式单一,相当一部分农民过着“吃粮靠回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急”的贫穷落后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春风,把武川人民涌入了商品经济的大潮之中,“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口号深入人心,武川乡的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并壮大,异军突起,成为武川经济命脉的“半壁江山”,武川人民从此走出了世代务农的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看到了脱贫的曙光,迈向了致富的大道。</p><p class="ql-block">一、武川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p><p class="ql-block">武川乡的乡镇企业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1958年———1983年,为初级阶段,产品主要是以农业生产工具的加工和修理,产品单一,产量低,规模小,年产值不超过百万元。</p><p class="ql-block">1984年———1989年,为发展阶段,乡镇企业不再局限在农具的加工修造方面,经商,开矿,建材,运输,工业品制造等逐行业全面发展。生产产品多样化,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年生产产值突破千万元。</p><p class="ql-block">1990年———1995年,为巩固稳步发展阶段。为大企业生产配套产品,为建筑行业生产材料产品,为农民和城市居民加工生活用品,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p><p class="ql-block">当期,乡镇企业已成为全乡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面,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p><p class="ql-block">1、起步阶段</p><p class="ql-block">武川的乡镇企业萌芽于1958的大跃进时期,在全民办工业,全民大炼钢铁的浪潮中,全乡办起了不少工厂,其中有炼铁厂,锰矿场,石膏厂,砖厂,煤厂,石灰厂,金厂,农机厂,缝纫厂,食品厂,火硝厂等11个,职工135人,生产出钢42吨,铁81吨,煤2.52万吨,火硝3820斤,黄金4两。当年工业产值3.7万元,销售收入0.9万元,占当时全公社收入的1.43%。</p><p class="ql-block">这些雏形的社队企业,在1959年后的“核算单位下放”,1961年的“农村人民公社举办的工业企业一律停办”的极左路线支配下,把农村搞工业当作“重副轻农”,“不务正业”予以批判,将一大批处于萌芽的乡镇企业扼杀在摇篮之中。</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乡镇企业在徘徊中踏步,保留下来的只有公社农机厂和小红山石膏厂。小红山石膏厂因厂址、原料、市场等多种因素,生存条件困难,于1980年移交景泰县石膏矿。石膏厂为武川公社上交利润累计达30万元。</p><p class="ql-block">至1974年前,社队企业无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完全处于自发、松懈和零星的萌芽状态。</p><p class="ql-block">1970年,“北农会议”后,开始发展多种经营,先后办起了锰矿,金厂,石灰厂和采煤等工业企业。1973年6月,筹建武川水泥厂,规模2000吨,当年年底建成小土窑。后经改造扩建,生产规模达到7000吨。</p><p class="ql-block">1975年,皋兰县成立了“多种经营办公室”,公社相应设立了“公社工业组”,配备专干一人。为落实省委提出的“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社队企业经营方针,武川公社先后组建了武川拖拉机站,武川公社砖厂,宋梁石料厂等企业。1976年,企业产值达到43.7万元。到1978年,公社企业数达到32个,从业人员584人,总产值达到125万元,工业产值达到77.5万元。</p><p class="ql-block">这一阶段的管理模式基本是“集体所有,亦工亦农,劳动在厂,分配在队,适当补贴”。</p><p class="ql-block">2、发展阶段</p><p class="ql-block">1984年初,乡政府提出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武川经济的突破口,在思想和作风上实现“一个转移”,“两个转变”,即:农村工作重点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乡村企业向乡办、村办、联办、户办一齐转变。重点对水泥厂进行改造扩建,在7000吨的土窑的基础上,再建一条3.2万吨的机立窑生产线,并与国营单位兰铁工程处联营,引进资金100万元。1989年,武川磷肥厂建成投产。</p><p class="ql-block">武川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当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105.5万元,突破千万元大关。为武川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p><p class="ql-block">3、提高阶段</p><p class="ql-block">1989年,中央提出“调整、整顿、改造、提高”的方针,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乡党委和政府研究决定,将原第一水泥厂(土窑生产线)转产,生产磷肥。1990年6月3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集体所有制条例》,农业部颁布《乡镇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规定》,武川乡积极贯彻执行,企业承包率达到90%,并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调动了经营者和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各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乡镇企业的质的飞跃。</p><p class="ql-block">1990年,建成武川铸管厂,生产包括直径1米大口径的26种规格的铸管,填补了西北地区的空白,年产值千万元。1992年建成武川化工厂,到1995年,先后炼铁厂,冰铜厂,焦化厂,矿产品加工厂,宋梁海绵铜厂,崖渠加工厂,独山铸造厂,独山脱水菜厂,武川加工厂,中山农具厂,武川第二砖厂等一大批乡镇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并有7个建筑工程队活跃于本乡和市区。全乡的乡镇企业一度达到241个,其中乡办20个,村办16个,联户6个,个体199个,从业人员达到3445人,占全乡总劳动力6140人的56.1%,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26亿元,其中乡办0.55亿元,村办0.29亿元,联户0.33亿元,个体0.09亿元。按产业分为,工业加工业产值0.63亿元,建筑业0.123亿元,运输业0.34亿元,商饮食业0.16亿元。1995年,全乡乡镇企业创利税1185万元,其中税金785 万元。职工工资收入719 万元,人均收入2087元。营业收入超过千万元的村有武川村,崖渠村,宋梁村,独山村,4个村在乡镇企业上班的人员各村都在400人左右。全乡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2460万元,净值1561万元。</p><p class="ql-block">二、行业、产业分布</p><p class="ql-block">全乡乡镇企业从产业分类来看有农业,工业,运输及商饮食等服务业为主;从经营模式来看有乡、村、联户、个体、股份合作,民政福利等体制,多轮驱动,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1、按行业分:</p><p class="ql-block">黑色金属产品加工企业1个:武川矿产品加工厂。</p><p class="ql-block">有色金属采矿、选矿、加工企业6个:乡办采矿队,氧化矿加工厂,村办宋梁拣矿队,宋梁自立铜矿,宋梁金山矿,宋梁海绵铜厂。</p><p class="ql-block">食品加工企业2个:村办独山食品厂、独山脱水菜厂。</p><p class="ql-block">纺织企业1个:村办宋梁羊绒加工厂。</p><p class="ql-block">炼焦企业1个:乡办焦化厂。</p><p class="ql-block">建筑建材企业4个:乡办水泥厂,砖厂,村办火家台一、二砖厂。</p><p class="ql-block">黑色金属冶炼与制造企业3个:乡办炼铁厂,村办独山铸造厂,崖渠加工厂。</p><p class="ql-block">金属制品企业4个:乡办铸管厂,农机厂,村办武川加工厂,中山农具厂。</p><p class="ql-block">化工企业1个:乡办综合化工厂。</p><p class="ql-block">2、产品</p><p class="ql-block">主要产品有:铸管、水泥、磷肥、有机肥、冰铜、海绵铜、焦炭、硫酸锌、铸铁件、生铁、锻造钢球,机砖、脱水菜,羊绒及服装加工等23个系列186个产品。</p><p class="ql-block">三、企业规模、技术人员及表彰奖励</p><p class="ql-block">1、规模</p><p class="ql-block">年产值500万以上的企业7个,年产值在300万到500万元的企业10个,其他的都是300万元以下的微小企业。</p><p class="ql-block">2、技术人员</p><p class="ql-block">全乡乡镇企业有中级技术职称的6人,初级技术职称的5人。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0人。</p><p class="ql-block">3、表彰奖励</p><p class="ql-block">被省政府表彰的农民企业家2人,分别是磷肥厂厂长张林凯,水泥厂厂长胡朝宽。区政府授予农民企业家3人,分别是原磷肥厂厂长张庆,铸管厂厂长高幼敏,原水泥厂厂长梁国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四、主要企业简介</p><p class="ql-block">1、武川水泥厂</p><p class="ql-block">最早建于50年代,先在西湾采煤,由于地下煤层窄,低下水多,煤含硫高、煤质差而停止,负责人张占勤。后改为搞活性白土,烧白灰等。1973年6月正式筹建武川水泥厂,当年建成小规模土窑水泥生产线,主要靠人工操作。1979年进行改造扩建,年产量达到7000吨,1984年与兰铁联建为机立窑,设计规模3.2万吨,于1986年9月正式投产。1987年3月,原小土窑水泥厂(称水泥一厂)与机立窑(水泥二厂)分开生产经营,1988年4月又将两厂合并。</p><p class="ql-block">1989年将水泥一厂改生产磷肥,为武川磷肥厂,水泥二厂为武川水泥厂,继续生产水泥。当年水泥厂有职工165人,拥有国定资产496万元,生产425和525两个标号的水泥产品,年产值513万元,利税46万元。</p><p class="ql-block">水泥厂先后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国家建筑建材总公司和省市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授予“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全国小水泥生产先进企业”,“先进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水泥质量优胜企业”,并晋升为甘肃省乡镇企业A级企业。历任厂长有:关贵宗、年国万、高锡才、张庆、牛生孝、刘延怀。</p><p class="ql-block">2、白银铸管厂</p><p class="ql-block">白银铸管厂建于1989年,为乡办民政福利企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989年建成2000吨硫酸排管第一条生产线,1991年国家民政部和省两西投资公司支持,建成年产5000吨承插管第二条生产线,同时又和白银市动力公司联营新上球墨铸铁管生产线。全厂占地面积24790平米,建筑面积2800平米,拥有国定资产23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有职工150人。主要产品有硫酸排管5个型号,承接管2个型号,球墨铸铁管直径1000×6000三个系列二十多个规格。产品标准达到国标要求,年产值1000万元,利税200万元,厂长高幼敏,厂址窦家沟。1991年企业晋升为甘肃省乡镇企业A级企业。</p><p class="ql-block">3、武川农具厂</p><p class="ql-block">武川农具厂,始建于1958年,厂址在火家台子,建厂之初,设备有车床3台,有2台柴油机,40马力和60马力,18千瓦发电机1台,马勺化铁炉2台,鼓风机1台,固定资产46000元。1961年,企业停办。1962年2月成立手工业社,主要翻沙铸造犁铧等农具,木工(主要做耧犁等农具),锻造等手工业。1972年厂址迁往窦家沟,厂名改为农具铸造厂,年产值约10多万元。1976年,皋兰县将手工业社的设备,人员收归县上统一管理,属于公社的财产和人员。当时有房屋36间,占地660平米,固定资产48万元,主要产品有铸件,各种上下水管,年产值150万元,利税13万元。六七十年代归手工业联社管理。</p><p class="ql-block">历任厂长:曾锡保,张占勤,关贵宗,李巨剑,高启达,高幼敏,李得举,高幼吉。</p><p class="ql-block">4、武川磷肥厂</p><p class="ql-block">筹建于1989年,前身为武川第一水泥厂,改造为磷肥厂。全厂占地面积6194平米,固定资产216万元,流动资金180万元,有职工60人。主要产品是普通过磷酸钙,含磷15%左右。1995年产值531万元,年利税48万元。</p><p class="ql-block">先后厂长为:张庆,张林凯。厂址在西湾。</p><p class="ql-block">1991年被区委、区政府评委“明星企业”,1992年和1993年度都被省乡镇企业局授予“先进乡镇企业称号”,1994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企业”。</p><p class="ql-block">5、白银氧化矿加工厂(冰铜厂)</p><p class="ql-block">建于1992年7月,厂址崖渠村罗家沟,厂长陈洪文。当时有职工80人,占地面积4000平米,建筑面积750平米,拥有国定资产55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主要生产冰铜,其副产品矿渣可作为水泥原料。年生产能力1500吨,产值593万元,完成利税59万元。</p><p class="ql-block">6、武川焦化厂</p><p class="ql-block">筹建于1993年4月,7月点火试生产成功。占地面积4470平米,固定资产15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主要产品为焦炭,年产量1万吨,1995年年产值142万元,利税14万元。产品质量达到国家高炉冶炼用焦炭标准。厂长先后为:胡朝宽,沈有明。厂址,崖渠村转嘴子。</p><p class="ql-block">7、武川冶炼厂</p><p class="ql-block">1993年7月建设,1994年元月建成投产,为武川乡乡办股份制企业,始为铸管厂炼铁分厂,后分开独家经营,全厂职工140人,占地面积13000平米,建筑面积5000平米,拥有国定资产231万元。主要产品是铸造生铁,铸件,炼钢铁,面包铁等多个品种。年产量5000吨,产值620万元,利税62万元。厂长,沈维功,厂址,崖渠村月亮山西。</p><p class="ql-block">8、武川综合化工厂</p><p class="ql-block">1992年建成投产,厂址西湾。主要产品是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等化工产品。是白银地区唯一生产硫酸锌的化工厂,1995年年产值221万元,利税20万元,有职工30人。目前该厂还在生产硫酸锌和氧化锌,经过多次改扩建后,产品质量有很大提高,市场进一步扩大,效益更突出,法定代表人申建国。</p> <p class="ql-block">9、白石宫采金场</p><p class="ql-block">崖渠村白石宫采金场在崖渠社的东面和东北面和西湾社的东面一带,分布在臭石宫、白石宫、黄石宫、罗家沟、达家沟等沟沟岔岔,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白石宫黄金开采,确无文字记载,民间传说起始在明朝洪武至万历年间,盛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采金人除本地人外,多系陕西人,最多时采金人超过万人,有“日出斗金”之说,《皋兰县志》卷十载,“县北山中有矿洞,名白石宫”,“条城北诸山中皆有矿洞……山俱无名”:“北为武家川,江家川”。可见白石宫采金的历史见证了。民间传说白石宫“商贾云集,店铺杂陈”。</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建于白石宫中部的老祖庙,建筑宏伟,香火旺盛,清朝同治年间动乱遭焚毁,庙前的戏台和铁旗杆解放初还存在,可见白石宫采金的时期的繁盛,据说历史上的金场为曾、陶、梁、李四大家族把持。“要吃白石宫的饭,石头碾成面”,“找到柏木桩,金子口袋装”,这些诱人的民谣,使成千上万的人前来淘金发财,残存于梁峁沟的窑洞和矿井便是历史见证。矿井星罗棋布,随处可见,深浅不一,有数十米深的,也有上百米深的,井下巷道如蜘蛛网四通八达,据说矿井下能跑汽车,假如将巷道相连可达几十公里,可见足够高、宽、长、大了,而且采金巷道分多层。</p><p class="ql-block">旧时,采金是用手工凿井挖矿,取出金砂,用石碾碾碎,外用簸箕筛摇出金子,也有用木床用水洗出金子。数百年来,在白石宫采金从未中断过。</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当地生产队也派人采过砂金,由于销售渠道复杂,产量不大。</p><p class="ql-block">1984年,成立皋兰县选金厂,首任厂长魏振忠,第二任厂长焦玉成,职工15人,设备有推土机,脱粒,振动筛等,固定资产25万元,试车生产成功,日产黄金80克。由于武川乡划归白银区管辖等多种原因而停产,黄金厂未能发展起来。</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八十年后,武川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再次云集在白石宫,臭石宫,罗家沟一带开始采金。初期采金人主要在山皮,沟槽取砂,用簸箕摇筛取砂金,八十年代中后期人们用拖拉机拉水到洗金台,用木床洗沙金,由于生产工具落后,采金量还是不大,而且事故时有发生。</p><p class="ql-block">进入九十年代,掏金人用碾子将矿石碾碎,在碾槽里加入水银吸附砂金和面金,用水冲洗,淘金工具的改进,采金规模迅速扩大,采金量大增,据统计1995 年,采金场有碾子100多台,大型拖拉机100多台,高压电线、变压器的到位,动力采用电动机,降低了生产成本,小商店,小饭馆也陆续有了,每天在那里采金的超过3000人。</p><p class="ql-block">为了加强管理,降低安全事故,1986年武川乡成立了“武川乡黄金管理站”,进行有组织有领导的个体采金。</p><p class="ql-block">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2000年以后,武川采金基本停止,一是为了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二是矿产资源管理逐步规范;三是加强环境保护,防治汞污染;四是采金的难度越来越大,收益越来越小等诸多原因,白石宫金矿将彻底关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第三产业状况</p><p class="ql-block">解放前的私商和个体经营者,一般都是走村串户的小商贩,俗称货郎子,偶有药铺和驿站,经营活动范围很小。解放后的50年代,私人买卖增多、活跃,后因政治运动而偃旗息鼓,商品供给主要有公社供销社和大队商店,承担着老百姓生活用品的供给,产品稀缺。</p><p class="ql-block">80年代后,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据统计,1995年全乡持有个体工商户199个,从业人员332人,年营业额达到1000万元,利税72万元。</p><p class="ql-block">目前,农民的主要收入靠第三产业,各村各社基本上都成了空壳村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节 乡镇企业管理机构</p><p class="ql-block">1975年,武川公社成立社队企业管理机构“工业组”,配备专干1人。</p><p class="ql-block">1987年,武川乡经济联合委员会成立,配主任1人和管理干部1人。</p><p class="ql-block">武川乡经委主任先后是:高启实(兼),高幼仁,张庆,高幼敏,李幸福,刘延怀,杨文星。</p> <p class="ql-block">第七章 交通运输</p><p class="ql-block">第一节 交通</p><p class="ql-block">一、古道</p><p class="ql-block">武川境内古道有三条:</p><p class="ql-block">一是由红沙岘至任家沟的犁沟岘古路,旧称北大路,经此,北通景泰与古丝绸之路北线相连;南去可过黄河至条城;东下到靖远;西南达兰州。后白景公路沿此古道修成,乡境内长约28公里。现白银至景泰217一级公路省道完工通车。</p><p class="ql-block">二是从西湾经转咀子进入中山二道湾,翻过羊头岘子到达皋兰黑石川至永登秦王川,长约30公里。也可从西湾至中山村风拉牌社过麦彬掌,便捷道通往兰州。</p><p class="ql-block">三是由崖渠进入西滩川——头道沟或阳屲岔——火烧沟——正路,约30多公里,可通往河西走廊。</p><p class="ql-block">从明清至民国,在漫长的岁月里,虽然路况极差,武川人的出进交通和对外交往联系主要依靠这三条古道,为促进武川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二、乡村道路</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武川乡的乡村公路建设,多次组织劳动力对各村各社的道路进行整修,1950年至1957年,主要修通了宋梁高石台到放马沟的大车道,火烧沟到石窖沟的大车道,任家沟到火家台的大车道等。其他各村都陆续修通了能通行马车的道路,基本上改变了路不畅通的状况。</p><p class="ql-block">为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六十至七十年代,各村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进行了道路配套建设,达到有田之处就能有车之路,方便了农业生产。</p><p class="ql-block">进入八十年代后,相应“要致富、先修路”的 口号,先后投资兴修了各村的简易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汽车。1989年,宋梁村民牛福德捐款2万余元修通了蔡家岘2公里多的危险路段,修通了该村到露天矿的简易公路10余公里。</p><p class="ql-block">目前武川乡,村村社社的公路不但四通八达,而且全部进行了硬化,有相当一部分都将路面硬化到了农家大门口。</p><p class="ql-block">三、公路建设</p><p class="ql-block">解放前,武川境内无正式公路,大部分为人行小道,驮运道,个别为简易的马车道,1956年兴修包兰铁路的同时,贯穿武川的简道北大路遂被改建为公路,北通景泰,南接白银,白景公路正式建成。1983年后,多次对白景公路改建,将原通过铁道的冬青沟路段改从任家沟附近通过,与铁路并行,保证了行车安全。</p><p class="ql-block">白景公路从市区63公里界桩附近接线,经过本乡红沙岘,西湾,崖渠,独山,吴家窑,任家沟等自然村,本乡公路全长25公里。</p><p class="ql-block">四、公路养护</p><p class="ql-block">武川自有公路以后,就派人员专门负责公路养护工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养护是实行“民工建勤”的办法,将 乡境内路面划由各生产队分段养护管理,定期铺砂并在路旁堆放备用砂。八十年代后,派有专门的养路工养护。1992年,设置了武川道班,有职工2人,临时工2人,1993年,境内公路分段相继铺了柏油,武川道班有机动车1辆,柏油炉1座,道班隶属白银公路段管理。1995年白景公路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公路。</p><p class="ql-block">五、包兰铁路</p><p class="ql-block">包兰铁路武川段1956年开工,1958年建成通车,全长24公里,设红沙岘,窦家沟,吴家窑3个火车站,均为四等小站,共有职工54人,八九十年代铁路日运行密度22对,日客流量50人。</p><p class="ql-block">第二节 运输</p><p class="ql-block">一、货运</p><p class="ql-block">旧社会当地运输主要靠人背和畜驮,解放后主要有板车,手推车等,五六十年代陆续发展起来了胶轮车,称皮车。1957年全乡有皮车21辆,主要为修铁路运输材料。1958年公社化后,成立了马车队,县有关部门发营业执照,在白银从事工业运输,成为当时本乡副业收入的主要来源。60年代初,架子车,自行车为武川的主要运输工具了。</p><p class="ql-block">1969年省上为火烧沟划拨一台手扶拖拉机,也是本公社唯一的一台拖拉机。进入七十年代,陆续有了大拖拉机,并成立了拖拉机站。1978年,全乡有拖拉机13台,手扶拖拉机54台,并购进2辆解放牌汽车。1995年,全乡货运卡车62辆,小车35辆,全乡汽车运输量11万吨,货运周转量55万吨。</p><p class="ql-block">二、客运</p><p class="ql-block">一是铁路客运,主要是向南去皋兰和兰州,向北去景泰及银川。</p><p class="ql-block">二是公路客运,主要是白银至景泰的班车通过武川。进入九十年代,从事客运的小面包车陆续发展起来,1995年底,全乡招手停小面包车10辆。</p><p class="ql-block">目前主要是私家车和出租车,户均过1辆。</p><p class="ql-block">2021年101日,总投资28.48亿元,由山东华达建设集团按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的S217线,景泰大水䃎至白银区段一级公路主线贯通, 通行时间缩短至1个小时。白银区段公路路线起点位于景中高速喜泉出口,终点与白银市北环路相接,全长68.075公里。全线采用设计速度80公里每小时的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整体式路基宽度25.5米,分离式路基宽度12.75米。全线共设立互通式立体交叉2处,分离式立体交叉4处,平面交叉19处,收费站2处,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处,并配置了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轮廓标、护栏等安全设施。是武川通往景泰县及河西走廊的便捷通道。</p> <p class="ql-block">第八章 邮电 通讯 报刊</p><p class="ql-block">一、邮电</p><p class="ql-block">建国前,有兰州通往景泰的邮差路过崖渠,独山,武川一带的站口,多为驴驮。解放后,邮电通讯业迅速发展,1954年,在崖渠,武家川,红岘首先设立了邮政代办业务,办理报刊的分发,上报下传的公文和信件的投递。</p><p class="ql-block">包兰铁路通车后,在窦家沟车站设立了邮件接发站,随后在火家台成立了武川邮电所,开办邮政和电信业务,3个工作人员,为各大队投递报纸及公文和信件,当时邮件投递为步行,进入六十年代后骑自行车投递,在全乡7个行政村都设有投递点,距离乡政府近的村当日投递,较远的村隔日投递。</p><p class="ql-block">1995年办理各种函件将近4万件,包裹200件汇票845张,邮政收入3659元。</p><p class="ql-block">邮电所1969年迁址窦家沟,1992年迁址崖渠。</p><p class="ql-block">二、通讯</p><p class="ql-block">1958年,武川公社与皋兰县电话接通,进入六十年代后,武川邮电所和各大队都接通了电话,架设电话明线,手摇电话机。七十年代后,各生产队接通了电话和广播,小喇叭进入农户家,早晚能接听新闻,</p><p class="ql-block">1994年9月,全乡120门程控电话正式开通,手摇电话机的结束,标志着武川通讯进入新阶段。</p><p class="ql-block">1995年,当期电报400件,长途电话8000多次,农话30000多次,电信营业额64867元。</p><p class="ql-block">三、报刊</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以前,在武川发行的报刊主要是《甘肃日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八十年代后,发行的的报刊杂志在此基础上有增加了《甘肃农民报》、《白银日报》、《中国青年报》、《党的建设》、《求是》等。</p><p class="ql-block">1995年,全乡订阅报纸245种,64335份,杂志232种,5099份,报刊流转额24456元。</p> <p class="ql-block">第九章 金 融</p><p class="ql-block">一、机构设置</p><p class="ql-block">解放处成立的信用社有:崖渠信用社,吴家川信用社,红岘信用社。</p><p class="ql-block">1956年吴家川与红岘两信用社合并为武川信用社,当时吴家川信用社收入49462.20元,支出49462.70元,余额23508.50元。红岘信用社收入66379.29元,支出66379.29元,余额23247.20元。</p><p class="ql-block">1962年,重新成立信用社,名为武川公社信用社,业务上属皋兰县联社领导。</p><p class="ql-block">1986年划转白银区信用社领导,下辖武川、独山、宋梁三个分社,有工作人员18人。</p><p class="ql-block">二、储蓄</p><p class="ql-block">1962年,各项存款66803元,1969年存款总额103110元。1981年存款总额548500元。1995年底存款总额达到800万元,其中个人存款680万元,集体存款120万元,当时万元以上的存款户150户,千元以上的存款户300户。</p><p class="ql-block">三、贷款</p><p class="ql-block">1962年放贷15602元,收回7226元,余额8376元。</p><p class="ql-block">1972年后为扶持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贷款额大增,至1995年底贷款余额5941000元,其中乡镇企业贷款3868512元,农业贷款2072488元,个体工商户贷款65712元</p> <p class="ql-block">第十章 供销合作社</p><p class="ql-block">一、机构设置</p><p class="ql-block">1958年以前,辖区内供销合作社与王岘地区合办,1958年武川公社成立后供销合作社从王岘分出,成立武川供销社,隶属白银区供销社领导,1963年划归皋兰县供销联社管理,1986年12月又划归白银区供销联社领导。</p><p class="ql-block">1995年底,全乡共有综合、农机配件、旅社、饭馆、维修等经营网点9个,职工20人,固定资产13.15万元,自有流动资金40万元,经营占地面积7700平米,建筑面积2581平米,其中营业面积900平米。</p><p class="ql-block">二、商品经营</p><p class="ql-block">武川供销社共吸收社员股金64股,18.80万元。</p><p class="ql-block">1978年,武川供销社提供资金1万元,其中无偿投资5600元扶持独山,中山,宋梁,红岘,武川等村的7个专业户养羊,1983年又投资1万元扶持独山,武川,崖渠三村15社发展籽瓜种植。</p><p class="ql-block">1958年至1995年,武川供销社商品销售额2316.86 万元,其中生产资料销售500万元,农副产品收购170万元,实现利润22.38万元,上缴税金53.27万元。</p><p class="ql-block">三、历任武川供销社领导</p><p class="ql-block">陈贵秀,马玉金,魏占邦,王志强,李青海,彭维保,张占宽,张玉将,杨言平。</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章 粮 油</p><p class="ql-block">武川粮管所从1958年到1995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价格。</p><p class="ql-block">1950年小麦收购每公斤0.27元,1994年收购0.98元。</p><p class="ql-block">一、基本情况</p><p class="ql-block">武川粮管所建于1958年,名为武川粮站,地址在窦家沟火车站附近,有土木建筑仓库2栋,窑洞4孔,职工宿舍9间,总占地面积75000平米,仓库总容量630万斤,隶属皋兰县粮食局。七十年代改为武川粮管所。1985年划归白银区粮食局领导。1993年粮管所迁往崖渠村,占地面积4000平米,当时有职工8人。</p><p class="ql-block">二、历任武川粮管所领导</p><p class="ql-block">张秉义,周应真,彭鑫嘉,周明学,张正堂,高国刚,王勤功。</p><p class="ql-block">三、粮食购销</p><p class="ql-block">1959年全乡上缴公粮132686公斤,上缴购粮635011公斤。</p><p class="ql-block">1973年上缴公粮27622公斤,上缴购粮4450公斤,国家反销农村粮1142268公斤,从这一组数字看,这一时期是武川人民生活最艰难的时期,主要是连续的干旱造成了粮食的减产甚至绝收,1976年上缴公粮11851公斤,购粮为0,而吃国家回销粮将达到1159491公斤,在此严重干旱情况下,武川公社领导下决心引黄河水到武川,以解决武川人民吃饭问题。</p><p class="ql-block">1995年上缴公粮320000公斤,购粮190000公斤。</p><p class="ql-block">在胡锦涛和温家宝执政时期,结束了农民上缴公购粮历史。</p><p class="ql-block">四、粮 价</p><p class="ql-block">武川粮管所从1958年到1995年,实行粮食统购统购价格。</p><p class="ql-block">1958年每公斤小麦收购价0.27元,1994年小麦收购价0.98元/公斤。</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章 乡财政</p><p class="ql-block">一、管理体制</p><p class="ql-block">1976年以前乡财政由皋兰县统一管理,1976年6月成立武川公社财税所,1987年6月,白银区第一家乡级试点财政机构在武川乡正式成立,名为武川乡财政所,业务上受区财政局领导,乡政府领导兼任所长,设会计,农财员,农税员,企管员各一人。1986年乡财政收入11.5万元,1995年乡财政收入101万元。当时财政所有陶志忠兼,副所长王兆新。</p><p class="ql-block">二、收支情况</p><p class="ql-block">1987年财政收入15.5万元,支出33.8万元;1990年收入35.4万元,支出86万元;1992年收入63万元,支出68万元;1993年收入78.7万元,支出87.8万元;1995年收入101万元,支出189万元。从统计数字看,92年和93年乡财政收支基本达到平衡,财政运行情况比较好。</p> <p class="ql-block">后语</p><p class="ql-block">编纂武川乡社会经济发展史,乡政府提供资料到1995年止。原始基础资料是乡政府在九十年代组织刘延吉等人通过调查、收集、统计、整理、归纳出来的,为武川社会经济发展史的编辑做了大量、艰辛而仔细的工作。</p><p class="ql-block">我在整理编纂过程中又走访了不同时期的知情人、当事人和见证人,征求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得以修改,在此,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经济发展史这一部分横涉12个方面,纵越近半个世纪,对有些部门的编写比较粗略,也没资料可查,无处可咨询,遗漏和缺欠是难免的,在此,表示歉意。</p><p class="ql-block">1995年以后的这段历史只能留给以后的人整理编纂了。这近30年的时间,武川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武川小区和盛武小区的建成,部分村庄的整体搬迁,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民进城的步伐,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加快,尤其是乡村学校和医院在农村的消失,<span style="font-size:18px;">武川乡的人民群众,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家户户在白银都有了自己的楼房,农民进城,过着城市人的生活,农业和农村逐渐被遗忘,有的</span>村庄几乎成了空壳,部分耕地被弃耕和荒芜,房屋闲置或破损,残垣断壁,早已经没了那种猪欢狗叫,炊烟袅袅,田园牧歌的农村景象。</p><p class="ql-block">农村经济体制又正在发生一次大的调整和变革,农民靠土地吃饭,将自己终生束缚在土地上观念逐渐消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不会再重演,土地集约化耕种,专业化耕种,机械化耕种,科学种田,商品经营,已经成为农业发展趋势,不久的将来又一幅农村的新面貌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