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华 <p class="ql-block"> “品读绍兴 吟诵经典”线上诗文吟诵音频征集大赛开始了,作为绍兴市最美阅读组织的“惠风雅诵读书社”参加不参加?以何种方式参加?没有多少迟疑,社长蒋晓晓随即拍板:“参加!”</p> 选篇 <p class="ql-block"> 选择什么样的作品呢?它必须是具有绍兴地域代表性和文脉辨识度的经典名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徐渭的《题画梅》,秋瑾的《对酒》,鲁迅的《自题小像》,毛泽东的《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其二》……凡是能找的,我们都找了;凡是能想的,我们都想了。后来,大家决定选择李白的《忆东山》,把它做成一个吟诵节目,由专业老师教习,先跟着音频学,再请老师过来亲自教我们。</p> <p class="ql-block"> 这首《忆东山》就镌刻在上虞上浦东山的悬石上,我们每次行车都经过那儿。东山上建有白云堂和明月堂,所以诗里那蔷薇、那白云、那明月,都不是信笔写出的,而是切合东山之景,语带双关。李白向往东山,是由于仰慕谢安。这位在淝水之战中吟啸自若,似乎漫不经心地就击败苻坚百万之众于八公山下的传奇式人物,在出仕前长期隐居在东山。</p> <p class="ql-block"> 东山之隐,标志着一种品格。谢安在陶醉自然、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于政治;而当身居朝廷的时候,又长怀东山之念,保持澹泊的襟怀。诗中李白隐以谢安这样一个人物自比,又用白云、明月来衬托自己的形象,那东山的白云和明月显得十分澹泊、明洁;而李白的情怀,便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自然之种种,总关情,有精神,有生命。</p> 打卡 <p class="ql-block"> 6月8日,“惠风吟”微信群建立,李白的《忆东山》音频发布。我们将用一周时间跟老师学习吟诵并每天打卡上传。“好难啊!”这是我们的第一感觉。“只一分多钟,时间会不会太短?”我们顾虑重重。“无所谓时间长短,关键看能不能找到感觉。”程老师也是茫茫然没底气,不知道这几位未曾谋面的“学生”资质如何。</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陆续上传音频。姐妹们最大的特点是行动力强,做事情全力以赴。老师的隔空反馈当然也是鼓励有加:</p><p class="ql-block"> “节奏很好,情感上有淡淡的忧思,但不能太悲情。”</p><p class="ql-block"> “很好,特别是腔音的把握,很有味道。‘月’是仄声字,读得短促些,更有吟诵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第二遍‘白云还自散’在‘云’字的处理上,再对比一下我的处理,注意转折两次。”</p><p class="ql-block"> “整体不错,蔷薇的‘薇’字后面的修饰音不要太过!”</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便是音频打卡,我们都是好学生。两周后,老师信心满满:“非常好,再打磨打磨,让韵味更圆润一些就行啦!”</p> 排练 <p class="ql-block"> 6月18日晚上七点,我们在总工会九楼第一次排练并与老师连线。首先是每个人单独吟诵,老师一对一点评。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核,谁也别指望滥竽充数。随后我们安排吟诵方式:八人分成两队,一队吟唱前两句,另一队吟唱后两句,中间晓菁诵读全诗,再一队吟唱,另一队应和,最后反复两遍收官。</p> <p class="ql-block"> 6月19日晚上七点,第二次排练,我们如约而至。一开始,最后一句怎么也收不好,费了好大的劲。后来干脆逐一吟过来,看问题到底出在谁身上。过了这一关,第二个问题又出来,我们有几位学员是学过唱歌的,吟诵时老是不由自主地带出颤音,于是一遍又一遍地纠正,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至大家都满意。我们很专注,没有人玩手机,也没有人聊天。心腾空了,没有杂物的堆积,光才好透进来,泻满心房。</p> <p class="ql-block"> 6月23日晚上七点,第三次排练,这是录音前的集训,我们在字眼里“抠”,在情感上“悟”。表面看来,这首诗只写了诗人对东山梦魂牵绕的思念:一个“久”字,暗衬怀念之切;“几度花”,语淡情浓,既反映了诗人不能目睹蔷薇的花开花落、只能诉之于想象的心理缺憾,又传达出一种岁月催人、光阴虚度的淡淡哀愁。</p> <p class="ql-block"> 白云舒卷自如、时聚时散,本是山中常见景象,着一“还”字,一种对昔日生活无比恋眷的情感油然而生;夜空明月,普天同见,而“落谁家”三字,偏将明月归于东山,从而抒发了昔日为我独享之月不知今日为谁所赏的感慨。这一次结束得比预定时间要早,大家练了几遍,觉得差不多了就散了。因为心里有底了,此时的回家路万物皆美呢。</p> 录音 <p class="ql-block"> 6月24日上午九点,楼氏文化二楼的录音厅,我们正式录音,也是第一次跟程老师线下见面。虽说录的是音频而非视频,但姐妹们还是很在意自已的形象,穿着很是靓丽得体,对美的追求永不止步。楼总把我们当成重要客人,今天不外出,特意留下来陪我们,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从他的办公室布置来看,这是个有趣的灵魂,不仅能诗,藏书、赏画、论字、侍香、度曲无不精通。听说年轻的时候,他还是位歌手和音响发烧友呢。</p> <p class="ql-block"> 录音师在调设备,程老师在抚琴,悠悠的琴音一下子把每个人带入了意境。古琴一直是中国文人的重要乐器,是他们解脱自我、寻觅知音、求索智慧、自我实现的一种生活方式。相较于今人在纷繁复杂的世间焦躁地活着,古人的确要淡然安详得多,很是令人羡慕。试了两三遍,正式录音。由于准备充分,差不多一次就可以通过,但为了追求完美,我们又录了第二遍。经过专业出身的晓菁老师和录音师一起后期修理,效果终于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机会难得,我们请程老师讲讲他的国学修习之路。程老师侃侃而谈,他的眼睛明亮又澄澈,显示出明智的宽厚和沉静的洞察力。大多数人都不愿正视自已的本色缺陷,但他却能够。他说他来自偏远地区,只因机缘巧合才走上这条修身养性之路。我们都很欣赏他的生活态度,明朗而低调,平静而有生机。</p> <p class="ql-block"> 过程很美,我们收获的不只是一首诗的吟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