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

瑢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行尘,我携轻风一袖云,无心无我,我与我无关,我在我局外。</p><p class="ql-block"> 这样如是应四季,五行得其序,于一时光一盏茶一花草一炉香一卷书一统共论。那天回泊雅哲学小院,问:生命究竟向我们隐瞒了什么?我能否找到一种可以为之生,为之死的价值上的永恒?答:如果一定要说生命向你隐瞒了什么,那就是无常!一部《无常经》告知了所有的世事无常,你便不在执著与追求所谓的永恒了。哲学思想奥妙与根本之处在于辩证,也就是中庸。当你有诸多问题缠绕,向外寻求时,那便是还没有自省自悟,因为哲学就是一种豁然贯通的睿智,甚至是一种高维的认知,到得四维空间,便再没用任何问题与痛苦了。</p><p class="ql-block"> 那日,敬爱的老班长与色达佛学院回来的弟子来访问道,四年一心苦修,却犹在迷途,泪眼痴痴问,我默默回:苦修不能使人得其悟,入世诵尽千经卷,一善渡得红尘怨;最是明镜菩提树,上德方为大道简……于是与二人临在,解书释义从晨至昏。饮茶,简餐,一饮一啄亦为业,一礼一拜是为福。呈现的空间环境事物都是由我们自我主宰的,每一个当下,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还有什么可怨可恨可遗憾的呢?人说:“何谓红尘?世人做梦的地方;何谓空门?世人梦醒的去处。人生就是既要去梦想,也要及时醒来,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一念放下,便是心安,念念执着,行走哪里都是“囚徒”。五蕴炽盛遁入空门也终是尘心。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皆是修行的法门,悲智,至大我;解脱,至无我,到得无我性空才能真正觉悟到生命的本质。唯有放空己我,才会苍穹绽开,万物为伴与一切合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万事万物万法万相都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由此,才是行走人间自由人,有出世的境界洒脱,亦有入世的能力胆魄,更有治世的担当睿智,才是我们人生真正修为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花开自在,本真生活,山空湖静,大道自然。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迷失在百转千回里,连热爱生活也成了一种能力?生命在于醒悟,在于人性的自我超越。</p><p class="ql-block"> 行在万里征途,不再以梦为家,再没有寥廓云海阔,苍茫意难平。诗有魂花有魄,佛有缘茶有道,丹青自有风骨,如此只需把生活热爱到极致。</p><p class="ql-block">大爱为无爱,大情为不情,也就没有了执狂一生回望,寥落孤清万里,醉与谁同。梦醒,人间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p><p class="ql-block"> 天地相合,纵是飘荡的尘埃,辗转零落;星月同辉,纵是夜空下的海,寂静深沉;四季交替,纵是孤独的过往;风起云涌,纵是落魄的裳,不再有“是谁把我遗落千年”的凄怆。当一个人跨越自己的时候,也就跨越了高山,涉过了冰河,走上了回家的路。唯有找到自我,才不再流浪,跋涉千万里,终是在心里自我皈依。知己为贵,越己重生,行于天河,存于思绪,水也为生,风也为生,整个世界为生,缘起性空,浮生为饮,凄凄醉了自醒。那一岸,十里桃花,百里锦绣,何有彼岸?又何来定岸?原来心止即岸。这一岸的俗世烟火即是人生唯一的修行。</p><p class="ql-block"> 万丈婆娑饮觞琼,苦其身心志,再回头,原来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我们不再过生活,那么就让生活来过我,本是人间自由身,却非人间自由人,天地皆过客,既是过客,再无执着。</p><p class="ql-block"> 天地间真滋味,原来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快乐,而是平静。业力之流中,安住下来,自正本清源。</p><p class="ql-block"> 天地之息为桥,上星晴明,璇玑紫宫,百会翳风,陶道灵台,三千大千世界是吾心;金门束骨,陷谷厉兑,中封太冲,行间隐白,微尘金尘尘尘是宇宙。曾经年少时的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随之岁月沉淀,终是悟得:“无物不深情,一石一木,万物自然朴素美好。</p><p class="ql-block"> 总是岁月深情,豁然人生无寂寞,天薄为之福,天苦为之境,不将不迎,人生所有苦累就成了内生长的历练。人生在于承受,更在于转念,世事隐显,决断有章,遇火生土,遇水生木,凡尘俗世里似梦若醒,愿悟道归家,浩浩天地悠悠我心,苍云迷过客,圆月照归人。正所谓: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应化四方,才是人间清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瑢理 壬寅丙午戊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