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我三十年前写一篇文章,当时投给我们的厂烟草报,由于板块的限制只给刊登了节选,我看了节选的文章感觉不过瘾,文章被裁减的支离破碎,后来我又投给东方烟草报,结果给全登了,还寄来三十元的稿费,那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其实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说说我们的小车班和那些可爱的同事们。</p> <p class="ql-block">厂办接待科全体同志</p> <p class="ql-block"> 烟厂有个小车班</p><p class="ql-block"> 我们同工厂一起壮大:</p><p class="ql-block"> 从我开车的那天起,我们小车班还算不上是一个班,因为那时只有四个人、三部车。一部58—1三轮车自己加了个铁皮篷里面装了两排侧边座当客车用,一部四十年代的福特轿车,还有一部土造车。就这样三部不同国家、不同类型,却有一个共同特点:破旧不堪的“老爷车”,竟也堂而皇之地担负着我厂领导外出开会、伤病号的抢救、生产值班、后勤运输等工作。也参入一些重大运动与事件,诸如一打三反、七六年抗震防震,工人子女的上山下乡等等。车是我们相依为命的伙伴,哪辆出点毛病趴了窝,都会影响我厂的正常工作,因此,我们都丝毫不敢怠慢。车子白天出毛病,晚上一宿不睡也要千方百计修好,就恐怕耽误了白天用车。在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而我们的心呢,也总是被坏了车的焦虑、修好车的喜悦交织着。回想起来条件虽然很差,工作也非常辛苦,但是心情非常愉快、幸福,因为我们的心和工作连在了一起,随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p><p class="ql-block"> 当时间的老人迈过七、八十年代,而进入到九十年代时,我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卷烟产量由五十万箱上升到六十万箱,我们的小车班也壮大了几倍,发展到十几个人,清一色的豪华轿车、进口面包车。过去出趟长途提前两天得修理车辆,搞不好半路还要抛锚,现在一声令下,说上哪儿就上哪儿。过去接个外宾,开个会议,没车愁得到处借,现在甭说一帮外宾,就是几帮一起来,我们照样应付自如。再说开会,国家级项目、我厂的“七五”规划验收,几百人的会议,我厂不用任何单位车辆援助,照样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p><p class="ql-block"> 我們身上也有一個耀眼的光環:</p><p class="ql-block"> 提起我们小车司机,倒使我想起了七十年代的一句顺口溜:一是权,二是钱,三是听诊器,四是方向盘。世上三百六十行,这第四行就是我们司机。开小车那更是司机向往的“贵族阶层”。雪白的手套一戴,铮明瓦亮的豪华小轿车一开,出入大宾馆,进出大礼堂,参观、学习、访问,哪里新鲜哪里去,哪里热闹哪里开,在外人眼里我们真是出尽了风头,成了许多年轻人做梦也想干的职业。不错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酷暑有空调,严冬有暧气,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条件优越。可正如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小车司机也有苦衷,也有我们的酸甜苦辣。</p><p class="ql-block"> 我們並不瀟灑:</p><p class="ql-block"> 小车轮子转过了多少里程,转去了我们多少青春年华。我们没有上过报纸广播,我们的工作是那么平淡,平淡的象崂山的泉水。但形容先进、劳模的词好象与我们有缘:什么早起晚归、披星戴月啦,不计时间报酬没有节假日、星期天啦,牺牲小家为大家等等。我们不曾下过车间,站过机台;也不曾运进烟包、拉出卷烟;但我们却在默默工作、默默奉献。打开我们的考勤薄,从年初一始至年三十终,天天有我们的身影。八小时工作对我们来说已不是什么约束,因为我们嫌它太短,至于每年应休息几天我们也不太注意,因为我们很少有星期日。电视连续剧我们很少谈,晚上很多时间多属于公有。电影院很少去,我们的时间和发的电影票总对不上号。我们总觉着对家庭欠点什么,对老人欠点孝?对妻子欠点情?对孩子欠点爱?我们不想表白,更不想发泄,我们不想邀功,更不敢奢望能当劳模。我只想说说同志们,说说我们这一帮人。</p><p class="ql-block"> 我們班的同志很可愛:</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年严冬,我们班的永茂同志早六点要去车站接客人,爱人上早班,孩子还在熟睡,他不忍心叫醒孩子,便开车去了火车站,谁知火车晚点一个多小时,等完成任务回家一看,孩子已睡在邻居大娘的床上。原来孩子醒来,不见大人,寒冬腊月光着身子跑到街上嚎啕大哭,喊爸爸、妈妈,手脚都冻紫了。幸亏邻居大娘看见抱回了家。结果孩子冻病了,发了几天烧,自然是永茂被爱人狠狠数落了一顿。人们常说,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个头痛脑热。我们也不例外,但有时病了,“傻小子睡凉炕仗着火力旺”,咬咬牙就过去了。有一次,久濂带病值班发烧39℃,有个工人发烧38.5℃,要个车送回家,结果是39℃的司机送38.5℃的病号。</p><p class="ql-block"> 我们最怕约会。朋友之约,妻子之约,老人之约,凡是约会,统统不敢答“保票”按时赴约,因为工作原因,约会十有八九告吹。我们小车班的同志搞的对象之所以没有其他同志的“漂亮”,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吧?</p><p class="ql-block"> 好了,想说的话太多,漫无边际,我只想抒写一下我们小车司机的心声,让大家不要忘记成功的背后还有默默无闻的他们的劳动和汗水。</p><p class="ql-block"> 1992.5.20</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代的骄车</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库</p> <p class="ql-block">网络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