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位于海南岛的西南部,与越南隔海相望。行政区划同样始于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置‘九龙县’,隶属‘儋耳郡’。<br> 县治和名称,及隶属关系都随朝代变迁而改动。中华民国时期,由于内战和外战(抗日)导致的混乱,中央行政体系在地方上与共产党建立的“政府”经常并存,这必然导致冲突,因为税收只能来源于同样的百姓。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政府组建了‘东方县’,因驻地‘东方峒(村)’而得名。1987年,更名为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改设省直辖的‘东方市’(县级),市府驻‘八所镇’。<br>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至三十四年(1945年),日军占领期间修建了石碌铁矿及附属工程:东方水电站(今大广坝水库)、海南第一条铁路“石八线”和八所港,当时海南仅有的现代设施。 “鱼鳞洲”位于‘八所镇’的北部湾畔,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就被列为海南的名胜之一。这里的海滩是小粒石子,光着脚丫些许不适。古人称这突兀的仙山“耸接云天”,现禁止“策枚登临”,无法“别有天”了。灯塔成为它的标志,更是‘东方市’的象征。 “俄贤岭”又名“俄娘九峰山”,如巨龙盘旋,破云冲霄汉。位于东河镇,紧邻大广坝水库,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原始热带雨林。 “三月三”盛会发源地的一种说法是这里,因‘俄娘与阿贵’的凄美故事,这天唱着情歌寻找心上人,成为海南黎族传统节日。 ‘江边乡’的‘白查村’,誉为千百年“黎族最后一个古村落”,摇曳的椰林中,保留着低矮的传统茅草房。它大致有两种样式,“船型屋”和“金字形屋”,前者又有高架与低架(落地式)之分。 室内泥地,外面挖回粘土,浇水用脚踩平,晾干使之坚硬。 特别像船篷的谷仓,略有架空,防潮且避免动物“偷食”。 它的营造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这并不意味着先进性,只是记忆历史的脉络,保留多样化。目前全村迁入带卫生间,明亮的砖瓦房,告别了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脏、乱、差”。 经济的贫困,制度的羁绊,导致“等、靠、要”。人文的进步,不是配备了电视、冰箱就能解决,真正的和谐还需共同的努力。<br> 白沙黎族自治县的邦溪镇,是海南坡鹿的原生地。自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有记载起,至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前,全岛外围地带几乎都有它的身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类的扩展,其分布缩减至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至八十年代初,该地已灭绝。<br> 仅大田镇尚余不足30只,坡鹿由此成为一级保护动物,现已设立了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增加至近2000头。邦溪保护区恢复时,还得从大田捕捉回来驯养,“稀世之宝”原来是由我们造成的。<br> 坡鹿的形貌与梅花鹿相像,最大的区别是雄鹿头上的犄角。它们能跑善跳,格外矫健,视觉、听觉和嗅觉都非常敏锐。一般体长约160厘米,肩高约107厘米,体重100公斤左右。已知最大年龄:雄性14岁,雌性19岁。如今的大田坡鹿自然保护区只能眺望,要想看看这位海南首届“椰子节”的吉祥物-丹丹,还是去动物园吧。<br><br><br> 2021年5月9日 星期日 15点36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