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鑫)的美篇 峙峪行

英(鑫)

<p class="ql-block">峙峪行</p> <p class="ql-block">好想好想去看看,今天机缘巧合,打早愉悦向西前行。 寻找,看看峙峪古遗址和前世今生的缘,姥爷的家乡。</p><p class="ql-block">足有二十多年没有这样认真细心的踏上这片热土,心里有一种渴望的情愫,有文学素养极高的姐姐和我结伴前行,伴随着一种文化和力量,先来到距峙峪二里以西的磨石沟村圣泉寺,因寺院正门未开(可能是疫情期间吧),我们从后门入寺院,院落阶梯上升,禅音绕梁,虔诚跪拜在威严的佛像面前,佛的慈悲与智慧纵使穿过千年的尘埃依然能照拂我们平庸的灵魂,觅得到一番通透与光亮。一种清净,脱尘,轻松,轻盈的感觉。入寺跪拜,因慧根不深,只能轻轻点水,略过佛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返程去峙峪。</p> <p class="ql-block">顺着宽展的油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庄重的“峙峪新村”门楼,一改二十多年前,我曾经走过的路面,到处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夹杂河道碎石的半山爬坡路,一片新建的二层楼宽敞,整齐,色彩明艳,富裕的新农村景象让人欣慰。</p> <p class="ql-block">踏过新建的桥头,便是连接旧村的部分房和窑洞,学校,随后进入旧时的当村,我们向穿行于街上的村民问路时顺便请了一位七十多岁的热心长者,愿意为我们引路,真好,既不绕路,又热情,和善,知情,像解说员,带我们操近路,几分钟时间便看到了目的地:二万八千年人类先祖的遗址,峙峪古遗址——四面朱色红墙,把两个大土堆围起来,(长者说,以前出土的可考文物骨头之类的东西,已经放到别的地方了)属于人类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二万八千多年的人类遗迹,现在这里的地名叫梁上,母亲也多次提到过村最北这个地名。一种亲切的感觉,溢于心底,一种怀念追思的心境,心底产生,双手合十,默默举于胸前,向离我们远去先人和已故的亲人,扣拜、祈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去的一代一代的先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如今搬离迁徙的后人,这片热土的根,已经深扎于曾经有缘源的后人。</p> <p class="ql-block">长者耐心讲解,我们认真聆听,一种默契,一种探究,一种心领神会,一种根植于血脉的神交。时间过得真快,接近中午,该返程了。顺便在曾经的果园,遗留下来的杏树下,愉快的摘了一些杏儿,返程了。</p> <p class="ql-block">昔日(70年代)的峙峪陶瓷厂遗物大烟囱,80年代红火当下的六大煤矿输煤机,50年代水土保持的果树园,……还有现在的个体养植场,路上稀稀拉拉牛粪,撒在地上,新的一种农耕伴随着养殖业的情景取代了过去的集体化工业,煤矿,陶瓷等副业生存发展模式。</p> <p class="ql-block">心里对长者的亲近,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踏上这片热土,也有一种可亲的心境。又有姐姐的陪伴,不觉孤单。</p><p class="ql-block">对这片土地的崇拜,对这里留守人的亲切尊敬和眷恋,便问了长者的底细,原来是我的舅舅辈分的前辈。</p><p class="ql-block">来的仓促,把身上仅有的微薄的30元现钱,作为我对您及这片热土的答献的深深心意。</p> <p class="ql-block">抽时间再来的时候,会以另一种方式,有备而来,再次登临,亲近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愿根脉连接这片土地的后代子民永远福乐,康健,幸福绵长!</p> <p class="ql-block">待修改和补充完善</p> <p class="ql-block">以下文字来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峙峪村地处雁门关外,黑驼山脚下,峙峪村以自己特有的光彩令人瞩目。1963年,中国科学院发现在峙峪村北是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有2.8万年。1965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代峙峪人艰苦奋斗创下举世瞩目的业绩。</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峙峪村</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雁门关外</p><p class="ql-block">耕地面积</p><p class="ql-block">4341亩</p><p class="ql-block">人口数量</p><p class="ql-block">3241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庄概况</p><p class="ql-block">1963年,中国科学院发现在峙峪村北是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有2.8万年。1965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代峙峪人艰苦奋斗创下举世瞩目的业绩。</p><p class="ql-block">自然资源</p><p class="ql-block">朔州市朔城区下团堡乡峙峪村,地处朔城区下团堡乡北部,与平鲁区接壤,这里煤炭、粘土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境内有西沙河煤业有限公司,全市最大的阳煤路桥公司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是下团堡乡工副业发展较好的村庄之一。也是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有人口3241人,户数1795户,党员40人,耕地面积4341亩。200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936吨,年末大牲畜存栏1000头,农村经济总收入8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58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预计2010年粮食总产100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亿,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1]</p><p class="ql-block">产业发展</p><p class="ql-block">峙峪村曾经是一个以土地广阔、自取其乐的种植业大村,全村870户,3200口人,1700劳力。在上世纪70年代是大寨式先进村。多少年来,勤劳耕作的峙峪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尽管全村有4500亩沙田薄地,可国家征用和住宅建设后仅剩2500多亩耕地,人均不足一亩。但他们没有把眼光紧紧盯在土地上,而是将目光投向煤炭、陶瓷和运输业上,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部曲”战略。</p><p class="ql-block">煤炭产业</p><p class="ql-block">峙峪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本村人多地少,闲散劳力多的实际,充分发挥地下煤炭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办起了一座小型煤矿。他们采用滚雪球的发展模式,由初投产时年产量不足万吨的小型煤矿,逐步发展到年产15万吨的机械化中型矿井。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壮大,为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的优势打下了基础。借助政府对煤炭资源整合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在村办暖水泉矿在进一步确定集体所有权和集体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对生产线进行了承包经营。承包人对煤矿生产技术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改造,加大了安全管理力度,提高了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实力。村民也由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亦工亦农的挣工资新农民。现在,全村拥有煤矿一座,年产原煤15万吨,大型运输机械25台、中小型运输车辆280台、中小型出租汽车30辆,陶瓷厂5个,资金积累达到1200万元。</p><p class="ql-block">峙峪村靠煤炭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其它产业的发展也在悄然崛起。</p><p class="ql-block">在煤炭产业稳步发展之后,村党支部书记温建设、村委会主任刘福,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民营经济。先是对村内粘土资源,集体统一办证、统一经营。年产量可达5万吨,产值500万元。对全村300多辆运输车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了运输公司。对原来村里的15个商业服务部改组成一条有1000米长的集商业、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商业服务一条街。全村地上企业的经济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0%以上。</p><p class="ql-block">农业</p><p class="ql-block">全村仅有的2500亩耕地,集体从农民的手上反包回来,由集体统一经营。党支部、村委会认为,农业不但关系农民的温饱,而且也是整个农村经济的基础。实施以工补农的发展战略,统一种植、统一雇用技术人员、统一培训技术人才。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推动种植业向科技含量型、高产优质高效型农业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养殖业,全村羊发展到1200只,猪700头,鸡11000只,奶牛25头,不但满足了村民蛋、奶、肉的自给,而且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的农家肥,生产条件得以改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址:朔州市朔城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来自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