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曾多次游览过湖北省,但过去用的是胶片底版无法上传到网上。只好把2017年3月份、2017年12月份、2019年5月份拍摄的照片编制美篇做为记录。</p><p class="ql-block">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p> <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境内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p><p class="ql-block">武汉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位于长江水道之上,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南距上游鹦鹉洲长江大桥约2千米,北距下游武汉长江隧道约7千米;该桥西起汉阳区楚琴立交,上跨晴川大道以及长江水道,东至武昌区沿武珞路至中山路;其中,西岸沿途线路为龟山南路,东岸沿途线路为武珞路。</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p><p class="ql-block">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p><p class="ql-block">黄鹤归来铜雕位于黄鹤楼前,是从与黄鹤楼相关的传说中提炼出来的。“龟蛇鹤”的创意源于民间传说:相传,大禹治水感动天庭,玉帝派龟、蛇二将协助。为镇江患,龟、蛇隔江对峙,变身为两座大山,形成“龟蛇锁大江”之势。水患平息后,人民安居乐业,黄鹤归来。黄鹤立于龟蛇之上,则寓意黄鹤留在黄鹤楼,不再飞走。</p> <p class="ql-block">从鹅池看黄鹤楼。</p> <p class="ql-block">神农溪泛舟。</p><p class="ql-block">神农溪是湖北省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发源于“华中第一峰”神农架的南坡,由南向北穿行于深山峡谷中,于巫峡口东2000米处汇入长江,全长60公里。</p><p class="ql-block">神农溪有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观,兔耳岭的峭壁怪石,溪流两岸山峦耸立,逶迤绵延,层峦叠嶂。形成了龙昌峡、鹦鹉峡、神农峡三个险、秀、奇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峡中深潭碧水、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土家风情、石笋溶洞无不令人惊叹。神农溪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香溪源景区</p><p class="ql-block">香溪源景区,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是3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香溪源景区</p><p class="ql-block">香溪源景区北距木鱼镇4公里。香溪源是长江西陵峡北岸的一条重要支流,它是一条地下河,发源于海拔2800米的风景垭。因王昭君在出塞和亲之前,曾回故乡省亲,在溪中洗脸时,不小心将一串珍珠项链失落溪中,从此,溪水一年四季清澈见底,芳香扑鼻,故名香溪。香溪源头,奇峰竞秀,林海深处,云游雾绕;林间野花竞放,山中溪河纵横;香溪河水清澈见底,青凉甘甜。香溪源也被称为“天下第十四泉”。</p> <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峡谷旅游景区旅客中心。</p><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峡谷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地处湘、渝、鄂三省交界处,是清江流域最美丽的一段,被专家赞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峡谷全长108千米,面积达300平方千米。恩施大峡谷,不偏不倚落脚于神秘的“北纬30度”,距恩施市区49公里,距利川市区39公里。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灵秀湖北的十大旅游名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云龙风雨桥。</p><p class="ql-block">过桥进入云龙地缝景区。</p> <p class="ql-block">云龙地缝</p><p class="ql-block">云龙地缝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1-2.9亿年间、跨二迭与三迭纪的灰岩;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地缝上共有7条半瀑布(有一条瀑布叫“半流瀑”,丰水期有,枯水期无,故称半条瀑布)。</p> <p class="ql-block">云龙地缝上的风雨桥左岸的栈道。</p><p class="ql-block">云龙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瀑布中的彩虹。</p><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峡谷内的云龙河地缝全长7.5千米,最深达75米,地缝怪石遍布,五彩斑斓,古木苍翠,碧流潺潺,尤其是地缝两岸的数条飞瀑流泉,令人震撼而神怡。</p> <p class="ql-block">地缝壁合桥。</p><p class="ql-block">壁合桥是始建于2010年的索道桥,全长22.5米,宽2.5米,净高差20米。从云龙地缝底部悬空联接两岸陡壁的栈道。使桥、栈道、绝壁融为一体珠联璧合,所以被名为壁合桥。</p> <p class="ql-block">云龙地缝右岸的栈道。</p> <p class="ql-block">秀丽江山。</p> <p class="ql-block">绝壁长廊</p><p class="ql-block">绝壁长廊,又叫“绝壁栈道”,始建于2007年10月,全长488米,118个台阶。位于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由曙光控股集团承建,历时一年零八个月。</p> <p class="ql-block">绝壁栈道。</p><p class="ql-block">该工程既汲取了巴蜀古栈道营造法,又结合现代钢筋砼施工之先进工艺,科学安全,大气壮观,凝聚着当代开发创业者的勇气与智慧。沿栈道游览,一路可以欣赏武陵风光。该栈道共有七道弯八道拐,寓意是:路七弯八拐,心始终如一。</p> <p class="ql-block">鞠躬松。</p><p class="ql-block">鞠躬松这里是恩施大峡谷的五大奇观之一的一个代表。在喀斯特地貌里,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而在这里兼而有之,不得不说是个奇迹。黄山的“迎客松”,天下闻名,迎客松是张开双臂笑迎天下游客。大峡谷这棵松却代表我们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远方的游客深深地鞠个躬,既表示欢迎,又代表恭送。</p> <p class="ql-block">一炷香</p><p class="ql-block">“一炷香”,高约150余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此地的岩石的抗压强度是800千克每立方厘米,它风吹不倒,雨打不动,傲立群峰之中千万年,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p><p class="ql-block">从地质学上讲,由于长江水系、清江水系长期交错的影响,不断地侵蚀,不断地冲刷,才形成如今陡峭的石柱,由于保存极度困难,所以地球上类似细长的石柱并不多见,而最长最大的莫过于此。</p> <p class="ql-block">一柱香。</p><p class="ql-block">相传,这根石柱是天神送给当地百姓的一根难香,如遇灾难将他点燃,天神看到寥寥青烟,就会下凡来救苦救难,所以当地百姓称它为“难香”,这难香又长又细,晴空万里时,一朵白云叠在峰顶,远远看去就像天上的香火,宛若仙境;阴雨天气时,升起的一层薄雾,就像一缕青纱,将它打扮得若隐若现,妩媚动人。</p> <p class="ql-block">大地山川景区。</p><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分别是玉笔峰、玉女峰、玉屏峰。右下角还有一个拇指峰,因为角度关系拍不了全景。</p><p class="ql-block">大地山川为喀斯特地貌中的象形山石,由一方形山体及两个修长的灰岩岩柱组成,三者皆经早期地壳运动发生断裂和后期风化、剥蚀、溶蚀及重力崩塌产生剥离,最终从主体山脉分离出来。整体造型酷似一个硕大的“川”字,所以名为“大地山川”。其中方形山体长800米、高200余米,两头高,中间低并形成一洼地,并积水成泉。感觉它又像一个大元宝。</p> <p class="ql-block">玉女峰和玉笔峰。</p> <p class="ql-block">玉女峰根部直径约60米,高210米</p> <p class="ql-block">玉笔峰整体直径约10米,高200米。</p> <p class="ql-block">玉笔峰。</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p><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峡谷七星寨景区的 其中一个景点,一线天又称步云关,为三叠纪(2.03-2.5亿年前)灰岩中发育的直立裂隙构造。经风化剥蚀、溶蚀、崩塌形成了巨型裂隙。宽60厘米,高6米,长达40米,穿梭其间,抬头仰望,只见一线蓝天,故名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峡谷西北及南部两翼高,近似山原地貌,平均海拔800余米;西南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海拔900米左右,有较大的山间坝槽坐落其间;中部地区丘陵起伏,由于地层下陷,形成陷落盆地,比较开阔,平均海拔500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客运索道</p><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峡谷客运索道是湖北省恩施州第一条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索道,位于恩施大峡谷云龙河大桥东侧至小楼门,有上下两个站房。上站房位于小楼门“龙门石浪”西北侧的山坡上,地形标高1641米;下站房位于云龙河大桥东侧台地,地形标高841米,站址地形平坦开阔。索道线路沿云龙河峡谷西侧山坡上行,通过倒灌水上方经小楼门“踏浪亭”南侧垭口到达上站。索道线路全长2284米,线路高差792米。采用全封闭式8人轿厢,轿厢总数量61个,最高运行速度6米/秒,单程运行时间约6.27分钟,减少768级天梯,节约游览路程2公里。</p> <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峡谷全程8.5公里,爬完全程约4~6小时,中途没有捷径下山,也不走回头路,所以是在走不动的朋友可以坐滑竿(还是自己走比较好,锻炼身体)。</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索道缆车上山,坐扶梯下山,如果缆车下山要走回头路。</p><p class="ql-block">七星寨+云龙地缝+景交车+索道上行 :280/人。</p> <p class="ql-block">手扶电梯:30元/人·次 (单 程)</p> <p class="ql-block">恩施土司城门楼。</p><p class="ql-block">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p><p class="ql-block">土司城门楼高25米,宽12米,是栋纯粹榫卯结构的木楼。高大壮观、结构精良;布局精巧合理。两边走马转角楼梯可盘旋至顶,层层相通相连。门楼门窗由200扇门,189块镂空雕花图案组成,内容多为戏文及民间传奇故事。有趣的是,整座门楼还隐含着许多奇巧而又寓意双关的数字,如门楼高4层、12根柱、24根梁。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年中的4季、12个月和24个节气。还有门楼屋顶上数只蝙蝠拱托着一枚古钱的装饰雕塑,它叫"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钱就是那枚铜钱了。真算是无字胜似有字,于无声处说吉祥了。</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p><p class="ql-block">这座仿古风雨桥,两座桥亭耸立于桥廊之上,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十分精致美观。风雨桥多建于河流渡口之处,桥廊两边专设有栏杆和长坐板,以供肩挑背驮的商旅行人歇气纳凉、遮荫避雨,因而称"风雨桥。"这座风雨桥,虽无挑担背力的行人过往,但却是游人歇息或休闲纳凉、聊天、摆龙门阵或恋人幽会的绝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钟楼</p><p class="ql-block">钟楼位于城墙最高处,为三层亭塔式建筑,底层为城墙,中层为城楼,顶层为亭。四柱四檐,俯视东西南北四方。亭内悬一口重达3000余斤的大铜钟,叫土司朝典钟,钟上铸有999字铭文,记述了土司城各景观的壮丽和感赋远古巴人及巴人后裔土家族慷慨悲壮的沧桑历史。</p> <p class="ql-block">土司城墙</p><p class="ql-block">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依山取势修造,逶逶延绵,雄伟壮观。土司时期,各土司为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一方面广泛开恳荒土,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又相互间争田夺地,甚至劫掠百姓,扩充劳动力。造成土司间攻城掠寨的战争不断发生。各土司修筑城墙、寨墙进行戍守,就成了重要防护手段。在城墙上还广设烽火台,实行狼烟报警。</p> <p class="ql-block">绣楼上的土家姑娘。</p> <p class="ql-block">土家姑娘的歌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王府九进堂</p><p class="ql-block">九进堂是整个土司城的核心部分,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上万根椽木组合而成。进深99.99米、宽33米,总建筑面积3999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纯榫卯相接的木结构建筑。举目望去,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显出雄奇,巍峨和富丽堂皇。九进堂,也就是道地的一座土司皇城。</p> <p class="ql-block">襄阳隆中景区的牌坊。</p><p class="ql-block">这一石牌坊在广德寺东面山门处(建国后兴建),中上写着龙卧处,中下写着古隆中诸葛亮故居。除了对联之外都是对称一样的形状和文字,前后左右对称摆放着十二头石狮。</p><p class="ql-block">隆中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襄阳市,距襄阳城约13公里,总面积209平方公里。晋永兴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因诸葛亮“躬耕陇亩”刘备“三顾茅庐”引发《隆中对策》被世人称为智者摇篮,三分天下的策源地。</p><p class="ql-block">隆中风景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隐居地。</p><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7日,襄阳市古隆中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隆中牌坊</p><p class="ql-block">“古隆中”牌坊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牌坊亦称牌楼,[1]为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湖北提督程文炳所建。高约六米,长约十米,为青石开榫组装而成。</p><p class="ql-block">古隆中”牌坊中间上、下枋以“古隆中”字碑分隔,上、下枋面浮雕渔樵耕读及二龙戏珠,两边门柱正面上雕刻“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在牌坊背面的字碑上刻着“三代下一人”,高度称颂诸葛亮是夏、商、周以后的第一人杰。</p><p class="ql-block">古隆中”牌坊次间上、下枋雕双凤朝日、鹿鹤同寿、麒麟送子、赤虎朋寿等浮雕,中间字碑雕刻“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此联出自诸葛亮《诫子书》,意为恬静寡欲,志向才能明确;安宁清静,目标方可远大,苦学积才,明志致远。</p> <p class="ql-block">汉诸葛丞相武侯祠。</p><p class="ql-block">隆中武侯祠始建于晋朝。明初,荆南道观察使吴绶对隆中武侯祠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清.康熙三十八年,观察史蒋兴芑将武侯祠从东山洼里移建到东山梁上,即三顾堂的东侧,就是现在武侯祠的位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物遗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顾堂。</p><p class="ql-block">三顾堂位于诸葛草庐前面,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策时的纪念堂。明朝吴绶在题三顾堂的诗中说“贤人隐岩穴,帝子再三寻,野处终身志,雄谈济世心。路回山隐隐,树锁昼阴阴,千载称鱼水,高风冠古今。” 三顾堂的命名体现了人们对刘备礼贤下士精神的赞扬和对诸葛亮聪明才智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丹江口水库主坝。</p><p class="ql-block">丹江口大坝,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在汉江与其支流丹江汇合口下游800米处。大坝总长2.5公里,最大坝高97米,坝顶高程162米,内装6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9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40亿度。</p> <p class="ql-block">丹江口水库。</p><p class="ql-block">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完成后,丹江口水库成为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坝顶高将增加到176.6米,水库蓄水水位达到175米,库容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坛子岭观景台。</p><p class="ql-block">长江三峡坛子岭景区是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也是三峡坝区最早开发的景区,于1997年正式开始接待中外游人,因其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该景区所在地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仅仅能欣赏到三峡大坝的雄浑壮伟,还能观看壁立千仞的“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船闸。</p> <p class="ql-block">三峡船闸</p><p class="ql-block">三峡双线五级船闸,规模举世无双,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船闸。它全长6.4公里,其中船闸主体部分1.6公里,引航道4.8公里。三峡大坝坝前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高程,而坝下通航最低水位62米高程,这就是说,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二大的船闸世界纪录。(现记录已被国内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船闸突破)此前,世界水位落差最大的船闸也只有68米。</p> <p class="ql-block">宜昌大撤退记念园。</p><p class="ql-block">宜昌大撤退纪念园地处宜昌市滨江公园夷陵长江大桥侧,占地约5000平方米,由主体雕塑、绞滩柱、马光石群、木栈道、鹅卵石步道、园名碑等六部分组成,主体雕塑长15米、高9米、厚3米,采用数字和铁锚组成,外形取船和长城之形。</p><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侵华日军进逼武汉。陪都重庆、西南地区即为战时大后方,进出四川最便利的长江水道,就成为中国抗战重要的运输生命线。为将滞留在宜昌的3万余名人员和近10万吨民族工业精华、战时物资抢运进川,保存好能长期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实力,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过人的胆识,倾力组织民生轮船公司的职工和船只,冒着日寇飞机的狂轰滥炸,在40天的时间里,成功完成了这一非常壮举,这一次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中国抗战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p><p class="ql-block">在这次撤退中共有16艘船被炸沉,69艘船被炸伤,117名員工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宜昌长江边上入住的“国际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在入住酒店的房间里俯瞰夷陵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夷陵长江大桥,是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连接点军区与伍家岗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宜昌市中部城市主干道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也是湖北省第十一座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夷陵长江大桥南起桥南路,上跨长江水道,北至体育场路;线路全长3246米,主桥长936米;桥面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为60千米/小时;项目总投资6.1亿元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清江画廊游客中心。</p><p class="ql-block">清江画廊风景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涵盖隔河岩水电站大坝以上至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盐池温泉,沿清江一线的所有旅游景观及景区景点。重点打造了清江古城、倒影峡、仙人寨、武落钟离山等景点。</p><p class="ql-block">2012年12月19日,湖北宜昌市长阳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收到国家旅游局景观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函件,确认清江画廊成为国家5A级景区,也是国家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清江画廊入口。</p><p class="ql-block">从土家风雨桥途经时空隧道、鼓乐堂、土家风情街就可以到达游船码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游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倒影峡。</p><p class="ql-block">倒影峡景点是进入清江画廊风景区的第一个主要景点,位于隔河岩大坝北侧。其峡长5公里,水静谷幽,山峰陡峭,处处皆画。她以“鱼游枝头鸟宿水”的倒影胜景著称。两岸的岩石群,形成独秀的天然山石景观 。</p> <p class="ql-block">隔河岩水库大坝。</p><p class="ql-block">隔河岩水电站位于中国湖北长阳县长江支流的清江干流上,下距清江河口62km,距长阳县城9km,混凝土重力拱坝,最大坝高151m。水库总库容31.2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仙人寨里的仙人洞。</p><p class="ql-block">仙人洞,洞内有奇石,名为“长阳人”石;世界奇草“仙香草”,奇香无比;成群的野生猕猴在这里与人交流,其乐无穷;文峰寺中高大南吾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引来一群群善男信女叩首礼拜,寨中有三眼圣泉水井,相传:饮得此水,可脑清目明,由此,而得名为“聪明泉”。</p> <p class="ql-block">清江是长江的一颗明珠,“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她发源于鄂西利川市龙洞沟,流经恩施、长阳、巴东,在宜都市注入长江,全长423公里,有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的盛誉。</p> <p class="ql-block">白虎堂</p><p class="ql-block">坐落江边的吊脚楼,就是近段时间为纪念廪君而修建的白虎堂。一楼设有土家族民俗陈列馆,供有一尊玉雕白虎,陈列有大量的反映土家族风土人情的实物。二楼为土家族民俗表演厅,可以观赏到原汁原味的土家族歌舞。</p><p class="ql-block">廪(lin)君是土家人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石牌抗战纪念碑</p><p class="ql-block">石牌抗战纪念碑位于长江与杨家溪交汇处。主碑为白色锥形三面体,仿佛一把破空而出的刺刀,透出刚强之意,象征中国军民对日军的坚强抵抗;碑高8.15米,是为了纪念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基座周长43.5米,是纪念石牌保卫战发生在1943年5月。碑身上刻着“石牌天险敌胆寒”等大字。碑下正面刻有“石牌抗战纪念碑记”碑文如下:三峡雄关,石牌天险,古来兵家必争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侵华日军先后攻占南京、武汉,国都被迫西迁重庆,石牌遂成拱卫陪都之国防要塞。一九四三年五月,鄂西会战,日寇十万众,意取石牌,逆三峡而逼重庆,以图完全侵占中华国土。中国军队最高统帅蒋介石急电:“严防死守,确保石牌。”陈诚、孙连仲、吴奇伟诸名将,受命率十五万大军英勇还击。众将士同仇敌忾,全身许国,激战月余,以伤亡一万余人的惨烈代价,击毙倭寇两万五千之多,暴敌溃败龟缩。石牌要塞名扬世界,此役被誉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p><p class="ql-block">缅怀英烈,壮我国威,时值日本天皇裕仁乞降五十五周年,特立此碑,并略镌史实以为记。</p> <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龙津溪码头。龙津溪在此处汇入长江。</p><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情如画。位于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既壮美雄奇,又幽深秀丽的三峡,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建成后,坝区水位抬高了175米,以往雄奇秀美的长江三峡景色将大为改观,惟有两坝之间的灯影峡保持了真正原汁原味的峡谷风光。</p> <p class="ql-block">水上人家</p><p class="ql-block">水上人家在龙进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撒开了渔网,初峡亭精巧别致。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龙溪水,使溪水抬高了1-2米,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龙溪桥下春波绿,惊鸿照影来”,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p> <p class="ql-block">搬罾与竹排上的鸬鹚。</p> <p class="ql-block">浣纱女。</p> <p class="ql-block">七叠桥。</p><p class="ql-block">七叠桥上的土家族阿哥与阿妹。桥一头的婚嫁楼是婆家楼。</p> <p class="ql-block">鹊桥和婚嫁楼。</p><p class="ql-block">这里定时有当地民俗的婚礼表演。这里的婚嫁楼是娘家楼。</p> <p class="ql-block">听泉阁。</p> <p class="ql-block">黄龙瀑。</p> <p class="ql-block">黄龙溪钟乳石上的苔癣。</p> <p class="ql-block">悬棺,最佳观看点在对面的甘液亭。</p><p class="ql-block">三峡悬棺位于三峡一带,因为地域不同,有的又叫做船棺、岩棺。 瞿塘峡的棺木峡、风箱峡,大宁河巴雾峡、滴翠峡,大宁河上游巫溪县境内的荆竹坝,西陵峡中的兵书宝剑峡,九畹溪等地都有悬棺。船棺葬”是巴族的独特风俗。对古人实行悬棺葬还有数种解释:一说是借音“高棺”(高官)以保佑子孙后代富贵;二说是为了保护先人的尸体,不让人兽侵犯;还有一种说法是濮人子孙为了尽孝,(在父母亡故后)“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p> <p class="ql-block">幺妹子和乌棚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船后的龙溪桥。</p> <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巴王寨的风火台。</p> <p class="ql-block">寨门。</p><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景区,而在景区的岩壁半坡上,一栋栋灰砖褐瓦的建筑错落有致地时隐时现于丛林之中,这就是三峡人家景区里一个用巨石和原木垒成的城堡——巴王寨。</p> <p class="ql-block">巴王宫大门。</p><p class="ql-block">巴王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山上是山上人家,主要是巴王宫,山下人家,主要是茶马古道,及街市组成。山上人家的“吊脚楼”,被现代建筑学家称为“杆栏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巴王宫。</p><p class="ql-block">古代巴人为躲避战争而藏匿这绝壁之中,就地取材,在这里用石头筑成城堡,占山为王,并建立了巴人王国,留下了巴王寨。巴人占山为王,逐渐建立了神秘的巴人王国,留下了巴王寨。峡江一带地势险峻,房屋多三峡人家依山势而建,木质结构,房前屋后,竹林芭蕉簇拥。在这里,古老的农耕稼柞用具一应俱全,记录着巴民族从发展壮大到衰落的历史,一个部落首领灿烂的生命历程。</p> <p class="ql-block">昭君村。</p><p class="ql-block">昭君村原名宝坪村,在今湖北兴山县城南郊。因汉时王昭君于公元前54年农历八月十五出生于此村,故又名昭君村。昭君村位于香溪河畔,景区核心面积3.5平方公里,占地面积约700亩地。</p><p class="ql-block">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作为汉朝属国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京朝贡并自请为婿,昭君自愿请行,远嫁匈奴,为民族间的亲善友好作出了贡献。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皇后)。</p><p class="ql-block">昭君村,因西汉时诞生了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出塞和亲”的一代名妃王昭君而改名昭君村。村中有粉黛林、佳丽岛、浣纱处、娘娘泉等20余处胜迹。王家崖云雾缭绕,香溪河九曲八弯,娘娘泉古朴典雅,梳妆台花荫满地,昭君像亭亭玉立,抚琴台琴韵悦耳。特别是昭君村多美女的千古传说,引起中外人文地理学家的极大兴趣,更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神农架风景区。</p><p class="ql-block">神农架是位于湖北省西部一片群峰耸立的高大山地,横亘于长江、汉水之间,方圆3250平方公里,相传因上古的神农氏在此搭架上山采药而得名。景区山峰均在海拔301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是以秀绿的亚高山自然风光,多样的动植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神农顶风景区在神农架西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总面积约883.6平方公里,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6座,有“华中屋脊”之称。最高峰神农顶是大巴山东延的余脉,是大巴山脉的最高峰,海拔3106.2米,也为华中地区最高的山峰,号称“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景区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板壁岩</p><p class="ql-block">板壁岩西距了望塔五公里,海拔2160米,生长箭竹,并有高山杜鹃夹杂。它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被称为“石林”和“野人的出没地”。板壁岩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是天然的屏障,据说这一带经常有神农架野人出没,箭竹林中经常发现野人的踪迹,如毛发、粪便和竹窝之类。脚印长24.5厘米,步履2.68米。经研究,这种毛发的细胞结构要优于高等灵长目动物。</p> <p class="ql-block">天际岭。</p><p class="ql-block">这里位置高视野好,是观赏神农架云海的绝佳观景台。当然了,这里也是长江和汉江的分水岭。</p> <p class="ql-block">天际岭云海。</p> <p class="ql-block">神农顶面积约2平方公里,海拔3106.2米,为“金字塔”形山峰,生长冷杉、高山杜鹃、箭竹等;有金丝猴、白熊、苏门羚羊出没。年均气温7.9度,8月极高温20度。</p> <p class="ql-block">神农顶风景区为国家级自然核心保护区,区内以原始洪荒特点著称,高山草甸绵延千里,箭竹林遮天蔽日,高山石林突兀阴森,冷杉刺破苍天,杜鹃争艳夺目,更有众多珍禽猛兽出没其间,自然造化之地形迷宫,光怪陆离,给这一方天空披上浓厚的神秘之纱。</p> <p class="ql-block">江汉台。</p><p class="ql-block">此处北临汉水,南俯长江,一山分江汉,两脚踏春秋,天朗气清,层峦叠嶂;紫气萦绕,宛若蜃市;云雾翻腾,万顷竹海;登临此台,物我皆忘。</p> <p class="ql-block">瞭望塔</p><p class="ql-block">瞭望塔位于2997.9米的望农亭上,高40米,属于防林护火、监测森林病虫害的配套设施,1985年10月1日建成。</p> <p class="ql-block">神农谷。</p><p class="ql-block">神农谷原名“风景垭”,又名“巴东垭”,位于神农顶西侧,最高处海拔2950米,素有“神农第一顶”之称。站在垭口极目四望,但见山岳起伏,怪石嶙峋,景色殊为壮观。</p><p class="ql-block">垭口呈“V”字型,左侧的山洞祼露的岩石,如剑,如柱,如指,如掌,如峰,更有如朝圣者,错落有致地摆放在那里,让每一个来观赏的游人,都会感觉到风景垭的每一块石块,高矮圆扁歪直各种形态皆为天造地设的绝品。</p> <p class="ql-block">神农谷海拔2785米,东连华中第一峰,西接大小神农架,北望金猴岭,南俯板桥河,有“进山不到神农谷,等于没到神农架”之说。</p> <p class="ql-block">炎帝神农坛。</p><p class="ql-block">炎帝神农文化园位于木鱼镇南部209国道旁,是集中展示神农始祖业绩与功德,并集珍稀古老自然孑遗树种及科研为一体的突出寻根祭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杉王</p><p class="ql-block">此树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木鱼镇小当阳村海拔1050米的小山包上。树高48米,胸径248厘米,树冠庞大圆满,覆盖面积530多平方米,被称为铁坚杉之王。</p><p class="ql-block">这株铁坚杉,高达36米,胸径2.47米,胸围7.5米,材积达88立方米。六人合抱还围不过来。这株铁坚杉树龄在1000年以上,它历经宋、辽、西夏、元、明、清、民国等朝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神农架养生体验中心。</p> <p class="ql-block">天生桥。</p><p class="ql-block">天生桥景区位于湖北省神农架老君山下,是一个生态旅游区。天生桥景区海拔1800米,总面积20平方公里。天生桥景区位于神农架南部的老君山北麓,经过亿万年水流侵蚀,形成了一个天生穿洞,山泉穿洞而下,故名“天生桥”。</p> <p class="ql-block">天生桥山岩叠嶂,长满野花绿树,因遍生兰草,幽香四溢,起名为兰花山。</p> <p class="ql-block">天生桥鹰潭。</p>